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宠物疾病诊疗与处方手册(第2版)》除了专业宠物医师,养犬爱好者也可轻易地用本书给爱犬治病。
内容简介
《宠物疾病诊疗与处方手册(第2版)》从宠物用药的基本常识入手,接着详细介绍宠物常见疾病的特征,然后根据宠物的疾病列出一个或多个经典、有效处方,并对每个处方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加以详细说明。《宠物疾病诊疗与处方手册(第2版)》明显的特征是简明实用、非常方便,不仅适用于兽医临床人员、宠物医师等专业人员,也适合广大的宠物饲养人员参考,使他们能够掌握对一些宠物基本疾病的判断和相应的诊疗和用药知识。
目录
第一章 宠物用药常识
一、药物的用法
二、药物的作用
三、药物的用量及用药次数
四、用药注意事项
五、常用药物的保管
第二章 犬、猫传染病
第一节 犬、猫病毒性传染病
一、犬瘟热
二、犬细小病毒感染
三、犬传染性肝炎
四、犬冠状病毒感染
五、犬副流感病毒感染
六、犬疱疹病毒感染
七、犬轮状病毒感染
八、狂犬病
九、犬病毒性乳头状瘤
十、犬传染性气管支气管炎
十一、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十二、猫传染性鼻气管炎
十三、猫杯状病毒感染
十四、猫白血病
十五、猫传染性腹膜炎
十六、猫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第二节 犬、猫细菌性传染病
一、钩端螺旋体病
二、莱姆病
三、大肠杆菌病
四、巴氏杆菌病
五、犬链球菌病
六、沙门菌病
七、葡萄球菌病
八、弯杆菌病
九、布氏杆菌病
十、坏死杆菌病
十一、结核病
十二、破伤风
十三、肉毒梭菌毒素中毒
十四、放线菌病
十五、诺卡菌病
第三节 犬、猫真菌性病
一、皮肤癣菌病
二、孢子菌病
三、球孢子菌病
四、隐球菌病
五、组织胞浆菌病
六、孢子丝菌病
七、曲霉菌病
八、念珠菌病
九、芽生菌病
第四节 犬、猫立克次体病和衣原体病
一、犬埃里希体病
二、猫血巴尔通体病
三、附红细胞体病
四、猫衣原体病
第三章 犬、猫寄生虫病
第一节 蠕虫病
一、蛔虫病
二、钩虫病
三、犬恶心丝虫病
四、旋尾线虫病
五、毛尾线虫病
六、旋毛虫病
七、犬类丝虫病
八、猫圆线虫病
九、犬、猫类圆线虫病
十、眼虫病
十一、绦虫病
十二、肝吸虫病
十三、并殖吸虫病
十四、裂体吸虫病
第二节 原虫病
一、球虫病
二、弓形虫病
三、犬巴贝丝虫病
四、利什曼原虫病
五、阿米巴病
六、贾第鞭毛虫病
七、隐孢子虫病
八、毛滴虫病
第三节 蜘蛛昆虫病
一、疥螨病
二、蠕形螨病
三、耳痒螨病
四、犬虱病
五、蚤病
六、蜱致麻痹
第四章 犬、猫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上消化道疾病
一、口腔炎
二、齿石
三、口腔异物
四、齿龈炎和牙周炎
五、咽炎
六、咽麻痹
七、多涎症
八、唇裂和腭裂
九、食道炎
十、食道扩张
十一、食道梗阻
十二、唾液腺炎
第二节 胃肠疾病
一、急性胃炎
二、慢性胃炎
三、胃内异物
四、胃扩张�才ぷ�综合征
五、胃出血
六、消化性溃疡
七、急性肠炎
八、慢性肠炎
九、出血性胃肠炎综合征
十、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十一、肠套叠
十二、肠梗阻
十三、结肠炎
十四、便秘
十五、巨结肠症
十六、直肠脱垂
十七、肛门囊炎
第三节 肝、脾、胰、腹膜疾病
一、急性肝炎
二、慢性肝炎
三、肝硬化
四、肝脓肿
五、脾脏破裂
六、急性胰腺炎
七、慢性胰腺炎
八、腹膜炎
九、腹水
十、黄疸
十一、腹壁疝
十二、脐疝
十三、腹股沟阴囊疝
十四、会阴疝
第五章 犬、猫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上呼吸道疾病
一、感冒
二、鼻出血
三、鼻炎
四、副鼻窦炎
五、软腭异常
六、喉炎
七、喉头麻痹
八、气管麻痹
九、扁桃体炎
第二节 肺、支气管及胸腔疾病
一、支气管炎
二、支气管肺炎
三、猫支气管哮喘
四、肺炎
五、异物性肺炎
六、肺气肿
七、肺水肿
八、肺出血
九、胸膜炎
十、胸腔积水
十一、胸腔积血
十二、胸腔积脓
十三、气胸
十四、乳糜胸
十五、横膈膜疝
第六章 犬、猫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第一节 生殖器官疾病
一、包茎
二、阴茎包皮外损伤性疾病
三、包皮囊外翻
四、嵌顿包茎或嵌闭包茎
五、包皮龟头炎
六、睾丸炎、睾丸鞘膜炎和附睾炎
七、前列腺肥大
八、前列腺囊肿和前列腺炎
九、隐睾症
十、外阴炎和阴道炎
十一、阴道增生症
十二、阴道脱出
十三、子宫内膜炎
十四、子宫蓄脓综合征
十五、子宫脱出
十六、子宫捻转
十七、卵巢囊肿
十八、假孕
十九、流产
二十、难产
二十一、胎衣不下
二十二、产后败血症
二十三、产后抽搐
二十四、乳房炎
二十五、缺乳症
二十六、脐炎
第二节 泌尿器官疾病
一、尿道损伤
二、尿道炎
三、尿道狭窄和尿道阻塞
四、膀胱炎
五、膀胱痉挛
六、膀胱麻痹
七、膀胱破裂
八、急性肾功能衰竭
九、慢性肾功能衰竭
十、肾小球肾炎
十一、肾病综合征
十二、肾盂积水
十三、尿毒症
十四、尿石症
第七章 犬、猫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
一、心律不齐
二、心力衰竭
三、窦性心动过速
四、窦性心动过缓
五、期前收缩
六、心房间隔损伤
七、心室间隔缺损
八、动脉导管未闭
九、永久性右主动脉弓
十、肺动脉瓣狭窄
十一、主动脉狭窄
十二、法乐四联症
十三、二尖瓣闭锁不全
十四、犬扩张性心肌病
十五、犬肥厚性心肌病
十六、猫肥厚性心肌病
十七、猫限制性心肌病
十八、肺源性心肌病
十九、心肌炎
二十、心内膜炎
二十一、腔静脉综合征
二十二、心包炎
二十三、心包积液
二十四、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第二节 血液病
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二、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
三、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四、贫血
五、白血病
六、灰色柯利综合征
七、红细胞增多症
第八章 犬、猫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一、脑震荡及脑挫伤
二、日射病和热射病
三、脑膜脑炎
四、脑积水
五、晕车症
六、癫痫
七、肝性脑病
八、脊髓受压
九、脊髓挫伤及脊髓震荡
十、脊髓炎和脊髓膜炎
十一、舞蹈病
十二、颈椎脊髓病
十三、椎间盘疾病
十四、寰、枢椎不稳症
第二节 外周神经疾病
一、面神经麻痹
二、多发性神经根炎
三、外周神经损伤
四、三叉神经麻痹
五、舌下神经麻痹
六、臂神经丛撕脱
七、桡神经麻痹
八、尺神经麻痹
九、坐骨神经损伤
十、胫神经麻痹
十一、腓神经麻痹
十二、肩胛上神经麻痹
第九章 犬、猫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幼仔脑垂体功能不全
二、脑下垂体功能减退症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四、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五、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七、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八、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九、胰岛素分泌过少症
十、胰岛素分泌过多症
十一、雌性激素过多症
十二、雌性激素缺乏症
十三、雄性激素过多症
十四、雄性激素过少症
十五、雄性犬雌性化综合征
十六、尿崩症
第十章 犬、猫免疫性疾病
一、新生犬黄疸症
二、血小板减少症
三、特发性皮炎
四、食物性变态反应
五、寻常性天疱疮
六、落叶性天疱疮
七、类天疱疮
八、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九、全身性红斑狼疮
十、重症肌无力
十一、免疫缺陷病
十二、丙球蛋白病
第十一章 犬、猫营养及代谢性疾病
第一节 代谢性疾病
一、母犬低血糖症
二、幼犬一过性低血糖症
三、猎犬功能性低血糖症
四、不耐乳糖症
五、糖尿病
六、糖元蓄积症
第二节 维生素代谢障碍病
一、维生素A缺乏症
二、维生素A过多症
三、维生素B1缺乏症
四、维生素B2缺乏症
五、维生素B6缺乏症
六、维生素C缺乏症
七、维生素D缺乏症
八、维生素E缺乏症
九、维生素K缺乏症
十、生物素缺乏症
十一、叶酸缺乏症
十二、烟酸缺乏症
十三、胆碱缺乏症
第三节 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代谢病
一、佝偻病
二、骨软病
三、产后癫痫
四、镁代谢病
五、铜代谢病
六、铁代谢病
七、锰代谢病
八、锌代谢病
九、碘代谢病
十、硒代谢病
第四节 其他代谢病
一、肥胖症
二、高脂血症
三、黏液水肿
四、异嗜
五、吸收不良综合征
第十二章 犬、猫中毒性疾病
一、有机磷农药中毒
二、毒鼠磷中毒
三、磷化锌中毒
四、敌鼠钠中毒
五、氟乙酰胺中毒
六、氟乙酸钠中毒
七、砷中毒
八、灭鼠灵中毒
九、铅中毒
十、洋葱中毒
十一、食物中毒
十二、食盐中毒
十三、黄曲霉素中毒
十四、亚硝酸盐中毒
十五、阿托品类药物中毒
十六、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十七、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毒
十八、磺胺类药物中毒
十九、氯丙嗪中毒
二十、马钱子中毒
二十一、蟾蜍中毒
二十二、麻黄碱中毒
二十三、一氧化碳中毒
第十三章 犬、猫损伤和外科感染
第一节 损伤
一、创伤
二、挫伤
三、血肿
四、烧伤
五、冻伤
六、化学性烧伤
七、蜂蜇伤
八、毒蛇咬伤
九、休克
第二节 外科感染
一、毛囊炎
二、疖及疖病
三、蜂窝织炎
四、脓肿
五、败血症
六、厌氧性感染
七、腐败性感染
第十四章 犬、猫运动系统疾病
一、骨折
二、骨髓炎
三、特发性多发性肌炎
四、犬嗜酸细胞性肌炎
五、风湿病
六、多发性嗜酸细胞性骨炎
七、骨膜炎
八、肥大性骨营养不良
九、黏液囊炎
十、肘肿
十一、腱炎
十二、腱鞘炎
十三、腱断裂
十四、软骨骨病
十五、脊硬膜骨化症
十六、腰扭伤
十七、髋关节脱位
十八、膝盖骨脱位
十九、肘关节发育异常
二十、髋关节发育异常
二十一、椎间盘突出
二十二、关节扭伤
二十三、关节挫伤
二十四、类风湿性关节炎
二十五、肥大性骨关节病
二十六、多发性软骨源性骨疣
二十七、化脓性关节炎
二十八、退行性关节炎
二十九、斜颈
三十、犬指(趾)间囊肿
三十一、运动失调综合征
第十五章 犬、猫皮肤病
一、过敏性皮炎
二、脂溢性皮炎
三、荨麻疹
四、皮肤瘙痒症
五、趾间脓皮症
六、鼻镜脱色素
七、黏蛋白病
八、犬自咬症
九、嗜酸性肉芽肿综合征
十、猫的种马尾病
十一、犬的脓皮病
十二、湿疹
十三、皮炎
十四、脱毛症
十五、黑色棘皮症
第十六章 犬、猫眼和耳疾病
第一节 眼病
一、睫毛生长异常
二、眼睑内翻
三、眼睑外翻
四、眼睑炎
五、睑腺炎
六、第三眼睑腺脱出
七、结膜炎
八、角膜炎
九、白内障
十、青光眼
十一、视神经炎
十二、前色素层炎
十三、泪道阻塞
十四、眼球脱出
第二节 耳病
一、耳血肿
二、耳的撕裂创
三、外耳炎
四、中耳炎、内耳炎
第十七章 犬、猫肿瘤疾病
一、传染性口腔乳头状瘤
二、齿龈瘤
三、口腔鳞状上皮癌
四、嗜酸性肉芽瘤
五、鼻腔腺癌
六、鼻窦癌
七、咽喉部肿瘤
八、外耳道肿瘤
九、原发性肺肿瘤
十、转移性肺肿瘤
十一、胃肠道腺瘤
十二、胃肠道癌
十三、肝脏肿瘤
十四、脾脏肿瘤
十五、胰腺肿瘤
十六、肾脏腺瘤
十七、卵巢肿瘤
十八、犬、猫子宫肿瘤
十九、阴道与前庭肿瘤
二十、睾丸肿瘤
二十一、睾丸支持细胞瘤
二十二、前列腺肿瘤
二十三、交配传播的性肿瘤
二十四、阴茎和包皮肿瘤
二十五、基底细胞瘤
二十六、皮脂腺瘤
二十七、鳞状细胞癌
二十八、脂肪瘤、脂肪肉瘤
二十九、肛周腺瘤
三十、黑色素瘤
三十一、乳头状瘤
三十二、纤维肉瘤
三十三、皮肤肥大细胞瘤
三十四、皮肤纤维瘤
三十五、乳腺肿瘤
三十六、骨瘤
三十七、骨肉瘤
三十八、软骨瘤
三十九、软骨肉瘤
四十、多发性骨髓瘤
四十一、肌瘤
四十二、平滑肌瘤
四十三、血管瘤和血管肉瘤
四十四、脑肿瘤
四十五、脊髓肿瘤
四十六、淋巴肉瘤
第十八章 金鱼常见疾病
一、赤皮病
二、竖鳞病
三、腐皮病
四、洞穴病
五、白头白嘴病
六、水痘病
七、细菌性腐败病
八、水霉病
九、金鱼烂尾病
十、表皮增生病
十一、卵甲藻病
十二、斜管虫病(白翳病)
十三、小瓜虫病
十四、嗜子宫线虫病
十五、口丝虫病
十六、三代虫病
十七、锚头鳋病
十八、车轮虫病
十九、寄生虫性烂鳃病
二十、细菌性烂鳃病
二十一、水泡黄泡病
二十二、水泡充气病
二十三、锦鲤的病毒性出血病
二十四、棉口病
二十五、白内障
二十六、窒息
二十七、便秘
二十八、感冒
二十九、金鱼泛池
三十、中暑
三十一、肠炎
三十二、蛀鳍烂鳍病
三十三、烫尾
三十四、中毒性疾病
三十五、损伤
第十九章 笼养鸟常见疾病
一、禽痘
二、新城疫
三、马立克病
四、传染性喉气管炎
五、禽流感
六、结核病
七、丹毒
八、葡萄球菌病
九、链球菌病
十、衣原体病(鹦鹉热)
十一、白痢
十二、副伤寒
十三、禽霍乱
十四、大肠杆菌病
十五、曲霉
十六、念珠菌病(鹅口疮)
十七、冠癣
十八、球虫病
十九、毛滴虫病
二十、弓形虫病
二十一、绦虫病
二十二、肥胖
二十三、感冒(受寒)
二十四、中暑
二十五、窦炎
二十六、肠炎
二十七、结膜炎
二十八、尾脂腺炎
二十九、趾炎
第二十章 龟类常见疾病
一、龟颈溃疡病
二、腐甲病
三、烂板壳病
四、白眼病
五、水霉病
六、霉菌性口腔炎
七、白斑病
八、腐皮病
九、红脖子病
十、腮腺炎
十一、疥病
十二、白眼病
十三、败血症
十四、肺炎
十五、肠胃炎
十六、肝炎
十七、钟形虫病
十八、水蛭病
十九、体内寄生虫
二十、维生素缺乏症
二十一、阴茎脱出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小动物已成为家庭的宠物,人们越来越关爱动物,并把它们视为家庭的成员。在宠物疾病防治方面,一方面需要大量宠物医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需要宠物主人了解一些基本的动物疾病常识。本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宠物疾病治疗用书,是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不可多得的好帮手。
本书是一部介绍宠物疾病诊疗及用药处方的专著。全书内容主要涉及犬猫类疾病,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营养及代谢类疾病、中毒感染、皮肤病、肿瘤、眼耳病的诊疗与用药处方;另外,也分别以一章的篇幅介绍了其他宠物(鸟、金鱼和龟)的诊疗与用药处方。书中首先简明扼要地叙述了各种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以求通俗易懂。在治疗上,首先明确治疗原则,然后针对疾病的不同临床症状列出了相应的治疗用药,并根据不同的症状组合成若干不同的处方。这样的叙述除了使宠物医生能够方便地对宠物看病和施以治疗方案外,还力求使即便不是兽医的宠物主人也能在自己的宠物得病后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和简单的药物治疗。
另外,文中“治疗方案”中,绝大部分治疗措施能够以“处方”形式加以表述,也有少部分治疗措施(如手术、营养治疗)并不能以“处方”形式加以表述(此部分内容前带有“�煛狈�号),读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处方”形式或非“处方”形式的治疗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兽医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临床经验的不断完善,知识与新兽药的不断更新,用药方法与用药剂量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安全用药的前提下,建议读者在使用每一种药物之前参阅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以确认药物的用量、用法、时间及药物禁忌等。医生有权根据经验和患病动物的情况决定用药量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案。因而本书的作者、出版社在此郑重声明:本书所提供的所有资料都是准确、核对无误、完整、可靠的,但是他们对因使用本书资料而引起的任何医疗差错和事故一律不能负责。他们鼓励读者参照其他材料来证实本书资料的可靠性,例如,可核对他们将要使用的药物的说明书,以确认本书提供的资料是否准确,及本书推荐的药物剂量或禁忌证有无改变,对于新药或不经常使用的药物更应如此。
本书不但适用于宠物医生,而且也可用作宠物饲养爱好者以及大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完善,但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写人员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7年1月
《宠物疾病诊疗与处方手册》第1版出版后,在全国广大读者中反响较好、受到欢迎,说明这本书的编写思路、撰写方式和服务对象都是恰当的,这些优点均将保留在第2版中。第1版出版后,编者也收到不少读者意见和建议,并在第1版成功发行的鼓舞下,我们着手认真审视第1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精心准备第2版的编写。与第1版相比,第2版新增加了近150种新的常见疾病种类,以及超过3000个用药处方,并对第一版中已不适用于临床的部分内容加以精简或删除,同时对第1版中的诊疗技术和用药方法进行了修订,对全书进行了认真勘误。
本书不但包括犬、猫疾病的诊疗和用药技术,还包括了鸟、金鱼和爬行动物等其他类宠物的疾病诊疗和用药技术。书中简明扼要地叙述了各种疾病的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然后针对每一种疾病和不同的临床症状列出了相应的治疗用药处方及治疗措施。这样的安排,既对专业兽医技术人员和宠物医生适用,同时也非常方便非专业技术人员的动物主人在自己的宠物得病后,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和简单的药物治疗。
书中“治疗方案”中,绝大部分治疗措施能够以“处方”形式加以表述,也有少部分治疗措施(如手术、营养治疗)并不能以“处方”形式加以表述(此部分内容前带有“�煛狈�号),读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处方”形式或非“处方”形式的治疗措施。需要指出的是,兽医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临床经验的不断完善,知识与新兽药的不断更新,用药方法与用药剂量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安全用药的前提下,建议读者在使用每一种药物之前参阅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以确认药物的用量、用法、时间及药物禁忌等。医生应该根据经验和患病动物的情况决定用药量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案。因而本书的作者、出版社在此郑重声明:本书所提供的所有资料都是准确、核对无误、完整、可靠的,但是他们对因使用本书资料而引起的任何医疗差错和事故不承担责任;他们鼓励读者参照其他材料来证实本书资料的可靠性,例如,可核对他们将要使用的药物的说明书,以确认本书提供的资料是否准确,及本书推荐的药物剂量或禁忌证有无改变,对于新药或不经常使用的药物更应如此;另外,建议读者如果自己的爱宠发生疾病,在参考本书的基础上及时咨询专业宠物医生。
本书不但适用于宠物医生、兽医专业技术人员,而且也可用作宠物饲养爱好者以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完善,但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写人员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12年1月
宠物疾病诊疗与处方手册(第2版):一本精益求精的临床指南 深度解析: 《宠物疾病诊疗与处方手册(第2版)》并非一本浅尝辄止的宠物保健读物,而是一部真正意义上指导临床实践的专业工具书。它旨在为兽医工作者、兽医专业学生以及对宠物健康有深入了解需求的资深宠物主人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极具操作性的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本书的第二版,在原有坚实基础之上,凝聚了无数临床经验与最新科研成果,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力求成为您案头必备的“秘密武器”。 内容精髓,无与伦比的深度与广度: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宠物常见病、多发病乃至疑难杂症的深入剖析。它不是简单罗列症状和治疗方法,而是从病因学、病理生理学出发,层层递进,帮助读者理解疾病发生的根本机制。 全方位覆盖疾病谱系: 从皮肤病、眼耳鼻喉科疾病,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等各大系统性疾病,再到内分泌疾病、免疫介导性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乃至中毒和肿瘤,几乎涵盖了宠物临床诊疗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种疾病的阐述都力求详尽,不放过任何细微的环节。 多角度的诊断思路: 本书摒弃了“一刀切”的诊断模式,而是强调“鉴别诊断”的重要性。针对每一种疾病,都提供了系统化的鉴别诊断流程,引导读者如何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液学、生化、尿液分析、影像学、病理组织学等)、以及其他辅助诊断技术(如基因检测、内窥镜检查等)来精准锁定病因。其中,对各种检查方法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以及结果解读的详细说明,将帮助读者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循序渐进的治疗策略: 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本书提供了极为详实的治疗建议。这并非简单的药物剂量罗列,而是强调“个体化治疗”的理念。针对同一疾病,会根据宠物的年龄、品种、体重、病情严重程度、伴随疾病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提供多种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面,不仅列出常用药物,还包含其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剂量、给药途径、注意事项、潜在副作用以及药物相互作用,让读者能够安全有效地用药。此外,对于需要手术干预的疾病,也会提供相关的术前准备、术式选择、术中注意事项以及术后护理等指导。对于非药物治疗,如物理疗法、营养支持、行为矫正等,本书同样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精选药物处方,科学严谨: 手册的核心亮点之一在于其科学严谨的处方建议。每一项处方都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和广泛的实践验证,力求达到最佳的疗效与安全性。在药物选择上,强调“对症下药”,避免不必要的用药或过度用药。针对不同疾病,会详细列出推荐的药物类别、具体药物名称、剂量范围(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给药频率、疗程建议,并特别标注了关键的注意事项,例如孕期、哺乳期、肝肾功能不全、老年或幼年宠物的用药调整。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也提供了识别和处理方法,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最新科研成果的融入: 第二版并非对第一版的简单修补,而是对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与迭代。书中融入了近几年来宠物医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包括新的诊断技术、新型药物、前沿治疗方法以及对某些疾病发病机制的更深入理解。例如,在肿瘤治疗方面,可能会介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在传染病领域,可能会更新疫苗接种方案和疫情防治策略;在罕见病领域,也可能增加新的诊疗思路。 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并存: 本书的语言风格清晰、简洁,避免了过多的学术术语堆砌,力求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并应用于实际操作。大量的图表、流程图、表格以及典型的病例分析,进一步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和易读性。读者可以根据书中提供的诊断流程,一步步进行推断;可以根据具体的病情,快速查找相应的治疗方案和处方建议。 结构设计,贴合临床需求: 本书的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临床工作的实际需求,力求让信息能够被快速、准确地检索和应用。 系统化的疾病分类: 按照各系统器官进行分类,便于读者根据宠物的症状快速定位可能涉及的系统,缩小诊断范围。 详尽的索引系统: 强大的关键词索引和字母顺序索引,确保读者能够迅速找到所需的疾病或治疗信息。 清晰的图文并茂: 大量高质量的图片、X光片、CT/MRI影像、超声图像以及病理切片,直观地展示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极大地辅助了诊断和学习。 附录的丰富性: 可能包含常用的药物剂量换算表、标准化的实验室参考值、宠物营养指南、急救措施指南等实用附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目标读者群体,广泛而精准: 执业兽医: 对于经验丰富的兽医来说,本书是一本“随身携带的专家库”,能够帮助他们快速回顾、查阅疑难病例,掌握最新的诊疗进展,提升临床决策的准确性。 兽医专业学生: 本书是系统学习宠物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理想教材。其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思维。 兽医研究人员: 本书提供了大量的临床数据和病例信息,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宝贵参考资料。 资深宠物主人(具有一定医学知识基础): 对于热心于宠物健康、希望更深入了解宠物疾病并能与兽医进行有效沟通的宠物主人,本书也能提供宝贵的参考信息,但强调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诊断和用药。 价值升华,超越单纯的“手册”: 《宠物疾病诊疗与处方手册(第2版)》的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提供一个简单的信息库。它更是一种临床理念的传达,一种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的体现。它鼓励读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不仅仅是“照搬”书本,而是要结合具体情况,运用批判性思维,不断学习和探索。本书的出版,对于提升我国宠物医疗的整体水平,保障宠物健康,促进人宠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份对所有热爱宠物、致力于宠物健康事业的从业者和爱好者的庄重承诺,也是一份不断追求卓越的科学探索之旅的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