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悬象道德悬解

周易悬象道德悬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黄元御 著,任启松 校
图书标签:
  • 周易
  • 易经
  • 悬解
  • 道德
  • 玄学
  • 命理
  • 预测
  • 传统文化
  • 哲学
  • 阴阳五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05610
版次:1
商品编码:10980181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4
字数:24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周易悬象道德悬解》为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所著《周易悬象》和《道德悬解》的合订本。《周易悬象》和《道德悬解》为黄氏孤本,这是首次公开出版。
   《周易悬象》内容概要:“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医易相通,周易的智慧对中医的辩证思维有着深刻的影响。正如黄元御所说:“圣经渊妙以至于此,水尽山穷,别开天地。”黄元御将《周易》经文重新编排,结合传统医理,并详加注解。
   《道德悬解》内容概要:这是黄元御应朋友之请,又有感于《道德经》传写错讹,节次颠倒,经义宏博,阐释不清,而对《道德经》做的重新校对、编排和注解。“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的哲学观滋养了中医的哲学观。
   学术界评价《周易悬象》《道德悬解》颇具特色,可为易、道研究的一家之说。

作者简介

任启松,网名医医金针,安徽濉溪人,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家学渊源。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临证数十年,渐臻融通之境。先生由易人医,遍读古今医书,不得其要。后读黄元御医书十一种,如拾旧物,而明医易一理,别无二致。悬象观物,诸般藏象脉理,如洪炉点雪,通彻洞明。退休后,于北京平心堂等门诊悬壶济世。
先生治病立足一元盈缩之象,合于四象枢土之行。临证立方独尊仲景,同时融会黄元御、郑钦安、周慎斋、胡慎柔之学。用药每法经方,不出仲景规矩。

目录


周易悬象上经
卷一
第一卦 乾
第二卦 坤
第三卦 屯
第四卦 蒙
第五卦 需
第六卦 讼
第七卦 师
第八卦 比
第九卦 小畜
第十卦 履

卷二
第十一卦 泰
第十二卦 否
第十三卦 同人
第十四卦 大有
第十五卦 谦
第十六卦 豫
第十七卦 随
第十八卦 蛊
第十九卦 临
第二十卦 观

卷三
第二十一卦 噬嗑
第二十二卦 贲
第二十三卦 剥
第二十四卦 复
第二十五卦 无妄
第二十六卦 大畜
第二十七卦 颐
第二十八卦 大过
第二十九卦 坎
第三十卦 离
周易悬象下经

卷四
第三十一卦 咸
第三十二卦 恒
第三十三卦 遁
第三十四卦 大壮
第三十五卦 晋
第三十六卦 明夷
第三十七卦 家人
第三十八卦 睽
第三十九卦 蹇
第四十卦 解

卷五
第四十一卦 损
第四十二卦 益
第四十三卦 夬
第四十四卦 姤
第四十五卦 萃
第四十六卦 升
第四十七卦 困
第四十八卦 井
第四十九卦 革
第五十卦 鼎
第五十一卦 震
第五十二卦 艮

卷六
第五十三卦 渐
第五十四卦 归妹
第五十五卦 丰
第五十六卦 旅
第五十七卦 巽
第五十八卦 兑
第五十九卦 涣
第六十卦 节
第六十一卦 中孚
第六十二卦 小过
第六十三卦 既济
第六十四卦 未济

卷七
系辞传 上
系辞传 下

卷八
文言传上


文言传下

同人
大有


噬嗑

大过






中孚
说卦传上
说卦传下
序卦传上
序卦传下
杂卦传

精彩书摘

卷一
第一卦 乾
乾下乾上,乾为天。
乾,元亨利贞。
此文王彖辞。(亦曰系辞、系辞传。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兼指彖辞爻辞也。)乾,卦名。乾卦三爻,重为六位(六爻),两乾合卦,故仍称曰乾。元,始也,(《文言》:“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元者,善之长也。长,亦始也。)于四时为春。亨,嘉也,(《文言》:“亨者,嘉之会也。”)于四时为夏。利,利也,(《文言》:“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于四时为秋。贞,干也,(《文言》:“贞者,事之干也。”)于四时为冬。乾以天德而统四时,元始于春,亨嘉于夏,美利于秋,贞干于冬,是谓乾之四德也。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此孔子《彖传》。《系辞传》:“彖者材也。”谓一卦之体材也。彖者,言乎象者也,谓统于一卦之大象也(后同)。春为四时之首,万物之所资始(万物资始于春生),乃统乎天德,而为一岁之纲领者,是以曰大。乾以纯阳而生大明(阴幽阳明),终始健运,爰生六位(六爻之位)。六位时成,时乘六龙,由初而上,以御天宇(统下六爻而言)。首出庶物之表,覆冒六合而万国咸宁(义详《文言》)。乘龙在天,是兴云雨,云行雨施而品物添形。由春生而及夏长,百族畅茂,是谓之亨。由春夏而及秋冬,乾道变化,四时岁成,生长于前,收藏于后,万物于此,各正性命。万物者,本于天之太和元气而化生也。性命既正,始终皆周,于以保合其太和,乃为利贞。(《文言》:“时成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二句,原在“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下,旧本错乱,此为正之。)
……

前言/序言


《易传·系辞》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德,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此言道尽了古人智慧的源泉:从天地万象中体悟至理,从人伦万事中探寻真知。《周易》这部古老的经典,历经数千载风雨,其深邃的思想与精妙的哲理,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并非仅仅是一部占卜之书,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哲学巨著,一部指导人生、洞悉世事的智慧宝典。 本书并非对《周易》的直接解读或注解,而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审视《周易》思想体系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拘泥于对经文的字斟句酌,不沉溺于对卦象的繁复演算,而是意图穿透表象,触及《周易》背后所蕴含的深层道德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如何与中华民族历代传承的道德规范相互印证、相互塑造。 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象”与“德”这两个核心概念。“象”是《周易》的表征,是天地万物的形迹,是现象界一切存在的缩影。《周易》通过对这些“象”的观察和描绘,揭示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而“德”,则是《周易》所倡导的核心价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是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准则。本书将深入探讨,《周易》中的“象”是如何蕴含着道德的启示,又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本书的写作,源于对传统文化“道”、“德”二字背后深刻内涵的追寻。古人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德的养成,离不开对宇宙大道、人生真谛的体悟。而《周易》,正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体悟途径。它让我们从宏观的宇宙图景中,理解个体在其中的位置与责任;从微观的日常生活细节中,洞察人情世故的起伏与变化。这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正是《周易》思想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其道德启示的深厚根基。 因此,本书将首先梳理《周易》中与道德精神紧密相关的基本概念,例如“仁”、“义”、“礼”、“智”、“信”,以及“天道”、“人道”、“中庸”、“适时”等等。我们将尝试解释,这些看似抽象的哲学概念,是如何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行为的观察与模拟,被赋予具体而生动的意涵。例如,乾卦象征着刚健不息的创造力,坤卦象征着厚德载物的包容性,这两卦所揭示的自然之道,便直接引申出中华民族所推崇的君子品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些并非是凭空捏造的道德训诫,而是从自然规律中提炼出的、符合事物发展本质的道理。 继而,本书将深入探讨《周易》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顺应自然之道,遵循宇宙的法则。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对于中国传统道德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它强调人类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从而激发了人们的敬畏之心,促使人们在行为上更加谦逊、审慎,避免对自然进行破坏性的开发。同时,它也肯定了人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能动性,鼓励人们积极地去认识和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必须是以顺应自然规律为前提,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目标。这种“顺时”、“适地”的智慧,在《周易》中屡见不鲜,也深深地体现在了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和社会治理之中。 此外,本书还将审视《周易》对“变化”的哲学观照。世事变迁,物极必反,循环往复,《周易》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这种对变化的深刻认识,教会人们在顺境中保持警惕,在逆境中看到希望。这种“居安思危”、“否极泰来”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历经风雨而依然屹立不倒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传统道德中“审时度势”、“灵活变通”的智慧的源泉。它告诫人们,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根据时势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趋利避害,实现长远的发展。 更进一步,本书将考察《周易》中关于“德行”的实践性论述。它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道德的修养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例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朴素观念,虽然并非直接出自《周易》经文,但其背后所体现的因果报应、善恶有报的思想,在《周易》的卦辞爻辞中有着深刻的影射。许多卦象的解读,都 implicitly (内在地) 强调了行为的后果,以及道德修养对个体命运的影响。这些都为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启示。 在探讨《周易》思想如何影响中国传统道德时,本书将不会忽视历史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我们认识到,中国传统道德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然而,《周易》所提供的基本框架和核心精神,始终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基石。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到道家的无为而治,再到法家的君臣之道,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无不可以看到《周易》思想的影子。本书将尝试勾勒出这种传承与演变的过程,展示《周易》思想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以“解经”为目的,而是以“述德”为己任。它不追求对《周易》的学术研究上的穷尽,而是致力于发掘《周易》中那些能够启迪人心、指导人生、塑造品德的智慧。它希望通过对“象”的深入理解,来揭示“德”的真谛;通过对“天道”的体悟,来阐释“人道”的根本。它相信,理解《周易》的道德意涵,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能为我们在当下社会中立身处世,提供一种古老而又常新的智慧指引。 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平实而又不失深度,力求贴近生活而又不失哲学的高度。它将避免使用过于艰涩的学术术语,而是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周易》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道德内涵呈现给读者。我们希望,本书能成为一本能够引起读者共鸣,能够激发读者思考,能够帮助读者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力量的读物。 最终,本书希望达到的目的,是让读者能够从《周易》的“象”中,看到“德”的指引;从“道”的规律中,感悟“德”的真谛;从“事”的变迁中,体悟“德”的智慧;从“心”的修养中,践行“德”的品格。让《周易》所蕴含的古老智慧,在当下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依然能够为我们提供方向,为我们注入力量,为我们塑造品格,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行得更远,走得更稳,活得更有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说实话,在某些章节显得过于书面化和古奥,这无疑给一般的读者带来了一定的阅读阻力。尽管作者的本意可能是力求精准和贴合原典的语境,但一些长句和生僻的词汇组合,常常需要我反复研读甚至借助其他工具书才能完全把握其确切的含义。这使得阅读的流畅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偶尔需要停下来,做大量的“翻译”工作。我感觉,如果能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前提下,适当穿插一些更现代、更口语化的解释性段落作为辅助,相信这本书的受众面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扩大。它更像是一部献给专业研究者或者已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的专著,对于完全零基础的入门者来说,可能需要付出比预期多得多的耐心和毅力去攻克这些语言上的藩篱。

评分

这本书中关于“德”的阐释部分,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将道德规范视为一套行为准则,而是将其提升到了宇宙运行规律的层面进行探讨。作者巧妙地将个体修养与自然法则、社会伦理进行对比和融合,描绘出一种内外兼修、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我读到关于“君子不器”的论述时,深感震撼——那份超越功利、追求圆满人格的境界,在当今这个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和振聋发聩。这种对内在价值的持续强调和挖掘,使得这本书的厚度远远超越了单纯的术数或哲学探讨,它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命意义和自我完善的指南。这种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终极价值的追问,是这本书最闪光的精神内核所在。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封面设计采用了深沉的墨绿色调,配以烫金的标题字体,散发出一种古朴而又不失典雅的气质,让人一上手就有种想深入探索的冲动。内页的纸张质感也很好,触感温润,字迹清晰锐利,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不过,我注意到有些页码的对齐似乎略显马虎,偶尔会有一两个地方的行距调整得不够完美,虽然不影响整体阅读体验,但对于如此精良的制作来说,一个小小的瑕疵还是略感遗憾。整体来看,这本书在视觉呈现上是相当成功的,它成功地营造出一种严肃而又引人入胜的氛围,非常符合其主题的深度和广度。我特别喜欢它在引用古代图录和卦象插图时的处理方式,既保持了原作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清晰度,使得原本抽象的符号变得更加具象化,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理解门槛。这本书的物理呈现,本身就是一种阅读的享受。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其在资料的搜集和观点的整合上,看得出倾注了作者大量的心血和时间。它并非简单的对前人学说的重复,而是加入了许多作者独到的观察和批判性的思考,为某些长期存在的争议性问题提供了新的切入角度。然而,我也注意到一个现象,即在某些关键的论断处,作者的论证链条似乎显得略微跳跃,似乎默认读者已经掌握了某些背景知识,导致论证的严密性在某些地方不够完美。这可能意味着,这本书更适合作为进阶参考资料,而不是唯一的入门读物。如果你已经对相关领域有所涉猎,那么这本书无疑能为你提供一个更广阔、更具启发性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和深化你已有的理解体系,它无疑是一部值得收藏和反复研读的佳作,但新手需要有伴读的准备。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构建逻辑框架上的精妙布局。它没有急于一下子抛出复杂的理论,而是循序渐进地从最基础的哲学概念入手,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深入到更精微的义理层面。这种叙事方式让原本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具有极强的可消化性。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在宏大的体系和具体的案例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点,每当感觉自己快要迷失在抽象的思辨中时,总能及时地被一个精妙的实例拉回到现实的语境中。我尤其欣赏他对于“象”的解读,不再是简单地罗列卦辞的含义,而是深入探讨了古人观察天地万物、提炼哲学思想的具体思维路径。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探究过程,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让我对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有了更深层次的敬畏与理解。

评分

挺好的一本书,也比较短,好读。

评分

这本书很好,看后收益很大,适合爱好道教的人等人群...

评分

医易同源,学医者,学易者,皆应一读!

评分

好不错。。。。。

评分

已经开始看了,书的质量也很好

评分

挺好。。。。。。。。。

评分

元御先师的著作,深刻而内涵,值得借鉴。

评分

买着没事打发一下时间,还不错。

评分

周易悬像道德悬解 很不错的图书 可以算命哦 呵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