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央文明辦、文化部、民政部、新聞齣版,總署等六部委主辦的“萬傢社區圖書室援建和萬傢社區讀書活動”重點圖書,其中的《民間技藝》榮獲國傢新聞齣版總,署第一屆“三個一百”原創齣版工程圖書奬。一個人從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終處於民俗的環境中,民俗像空氣一樣是人們須臾不能離開的,對於民眾社會來說,民俗又是溝通情感的紐帶,是彼此從不同的標誌,是規範行為的準繩,是維係群體團結的粘閤劑,是世世代代錘煉和傳承文化傳統。
內容簡介
中華民俗是炎黃子孫溝通情感的紐帶,是彼此認同的標誌,是規範行為的準繩,是維係群體團結的黏閤劑,是世世代代錘煉和傳承的文化傳統。在民俗中凝聚著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創造、民族的真善美。
作者簡介
劉魁立,著名民俗學傢,民間文藝學傢,哲學博士(俄羅斯),研究員、教授、博導,中圈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
張旭,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曾任《群眾文化》、《文化月刊》主編,現為文化部社會文化圖書館司(非物質文化遺産司)司長。吳裕成天津《今晚報》高級編輯,副刊部主任。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天津市政協文史委委員。著有《十二生肖與中華文化》、《中國的門文化》、《酉雞有吉》、《中國龍》、《中國的井艾化》、《生肖與中國文化》等著作。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十二生肖的由來
十二生肖名稱多
秦代簡書記生肖
生肖十二:“天之大數”
日月經天與乾支紀歲月
“鬥柄迴寅天下春”
從“中華第一龍”說起
古人奇思妙想釋生肖
關於生肖來源的傳說
我國各民族的十二生肖
第二章 十二生肖與宗教
道教與十二生肖
佛教與十二生肖
第三章 細數十二生肖
鼠排第一引發的話題
醜牛闢地
“山中寅日,有自稱虞吏者,虎也”
“卯酉日月門”:月兔傳說
龍,生肖中唯一的虛擬動物
屬相蛇,稱小龍
“吉日庚午,既差我馬”
三陽開泰大吉祥
“申日稱人君者,猴也”
酉雞有吉貼“道酉”
鳳伯犬首戊之神
“傢”中有“豕”也有“亥”
第四章 民間習俗中的十二生肖
本命與本命年
屬羊屬虎的性彆歧視
生肖取名
育兒習俗
婚姻習俗
屬相論命不足信
“牛馬年,好種田”
幾龍治水和幾牛耕田
從“石敢當”說到巧藉屬相日
第五章 藝術作品中的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詩文
美術為生肖造形
一歲一個吉祥物
精彩書摘
太古洪荒,原始人環顧四野,仰望天空,最能引起注意的,一定是太陽和月亮。“縣(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易·係辭》說的就是這麼一迴事。
太陽結束寒夜,結束隱藏在黑暗中的恐怖。太陽帶來瞭光明和溫暖,帶來瞭捕獵采摘以充飢腸的良辰。對原始人說來,朝霞滿天,紅日東升,日復一日地上演著生活的開幕式。
日升日落,月圓月虧,運動與變化為兩顆天體增添瞭神秘,也産生瞭許多瑰麗的神話。《山海經·海外東經》說:“湯榖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國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同書《大荒東經》也記:“湯榖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齣。皆載於烏。”烏,《淮南子·精神篇》“日中有踆烏”,踆烏即三足烏。大木、扶木則是神話傳說中的扶桑樹,其高“三百裏”,十顆太陽如紅彤彤的果子掛在枝葉間,並輪流躍上樹梢,俯照大地。你升他降的間隙,便由黑夜來間隔。
太陽怎麼會是十兄弟呢?《山海經·大荒南經》描述:“東南海之處,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日羲和,方浴日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一個龐大的傢族,一個充滿母愛的母親,羲和養育瞭十個兒子,在甘淵為她的太陽孩子們洗澡。十日神話,應是先民們對於晝夜轉換的想象,也是對於嚴重旱災的一種感受。“赤日炎炎似火燒”,何況十個太陽!十日並齣成瞭災害的代稱。
神話描繪自然界的神威,也幻想人類徵服自然的偉力。《淮南子·本經篇》所記錄的傳說,在講述“堯之時,十日並齣,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的慘相之後,為民除害的神話英雄上場瞭:“堯乃使羿……上射十日”。羿仰天控弦,一口氣射掉九顆太陽。“羿焉彈日?烏焉解羽?”經屈原《天問》這麼一問,使得後羿射日的故事更加圓滿:羿開弓放箭,太陽裏的金烏不免要羽毛紛落的。
20世紀70年代初,長沙馬王堆一號、三號漢墓齣土瞭兩幅T形帛畫。兩幅帛畫均分天上、人間、冥間三部分。在天上部分,均畫有蟾蜍、兔、月亮,居畫麵左側;畫有陽烏、太陽,居畫麵右側,並畫扶桑枝蔓簇擁著日輪。其中一號墓帛畫,陽烏紅日居上,八顆小太陽在下,散布於扶桑的枝蔓之間,共計大小九個太陽。
與十日神話珠聯璧閤,是十二月亮的故事。《山海經·大荒西經》載:“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二,此始浴之。”帝俊可是個多福的天神,他不單擁有十個太陽兒子,他的妻子還為他生下十二個月亮——月屬陰,這應是六雙女兒瞭。
十日和十二月的神話,可作為探究天於地支的材料。硃熹《楚辭集注》引述“天有十日,日之數,十也”的說法,認為“此十日,本是自甲至癸耳,而傳者強以為十日並齣之說”。他將十日神話與十天乾相提並論,認為先有甲乙丙丁十天乾,後有十日並齣的故事附會。
數學十進位製的發明,派生齣類似“旬”的概念,影響瞭十日神話和十天乾的産生。地支則不同。它取數十二,並非靠著數學本身的給予,而是依靠天文學對數學的運用,也就是說,是初期天文學選擇瞭“十二”——其最重要的例子,便是至今仍通行於世的十二月曆法。
認識歲時實在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在原始時代,先民們體驗著寒暑交替的循環往復,為揣摩歲長,為尋找一把尺子丈量這段時間周期,他們仰觀俯察,上下求索。
有聰明的觀天者發現月亮盈虧的周期性規律,可以用來丈量一歲的長短,十二迴(閏年為十三迴)月圓為一歲。
十二月曆法的發明,堪稱初期天文學最輝煌的成果之一,其功當不在後稷教稼、大禹治水之下。“十二”被視為傳達著天之奧秘的“天之大數”。天乾需要地支為伴,日、月相對,天地相對,為“十”配伍,也就非“十二”莫屬瞭。
十天乾與十二地支相配閤,有瞭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為二者的最小公倍數。殷墟齣土的一塊牛肩胛骨上,刻著完整的乾支錶——天乾與地支配閤,用來紀日。這就是沿用至今的六十甲子。
……
前言/序言
中國民俗文化叢書:十二生肖 《中國民俗文化叢書:十二生肖》是一部深入淺齣、圖文並茂的文化讀物,旨在為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少年群體,揭開中國傳統十二生肖的神秘麵紗。本書不僅梳理瞭十二生肖在中國文化中的起源、演變及流傳,更著重展現瞭它們如何與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節日慶典、思想觀念、藝術創作等方方麵麵緊密相連,構成瞭一幅生動而多彩的民俗畫捲。 內容梗概: 本書將十二生肖從其最古老的源頭講起,追溯其在古代天文、曆法、哲學思想中的地位。通過考古發現、文獻記載,我們得以窺見生肖文化最初的雛形,以及它如何逐漸融入民間信仰,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 隨後,本書將逐一介紹每一位生肖的“成員”。並非簡單地羅列生肖的名稱,而是深入挖掘每個生肖所代錶的文化內涵。例如: 鼠:在中國傳統觀念中,鼠常被視為機智、靈活、多産的象徵,與“子”的生殖崇拜、繁衍興旺緊密相關。本書會探討鼠在古代農業社會中的形象,以及它如何與聰明伶俐、善於積蓄等品質聯係起來。 牛:牛在中國農耕文明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象徵著勤勞、踏實、力量和犧牲。本書會描繪牛在農耕場景中的辛勤身影,以及它在中國人心中“埋頭苦乾”、“任勞任怨”的美德化身。 虎:虎被譽為“百獸之王”,在中國文化中常象徵著威武、勇敢、力量和權威。本書將呈現虎在中國傳統神話、民間故事、藝術品中的多種形象,以及它在人們心中驅邪避災、守護平安的特殊地位。 兔:兔在中國文化中常與月亮、吉祥、溫順、敏捷聯係在一起。本書會探討月宮玉兔的神話傳說,以及兔在中國傳統節日(如春節、中鞦節)中的象徵意義,還有它在民俗藝術中的可愛形象。 龍:龍是中國最具有代錶性的神獸,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吉祥、繁榮和變化。本書將詳細解析龍在中國文化中的多重含義,從古代皇權象徵到自然界的掌管者,再到龍舟競渡、舞龍等民俗活動,全麵展現龍的魅力。 蛇:蛇在中國文化中形象較為復雜,既有與智慧、神秘、蛻變相關的積極一麵,也有被視為陰險、狡猾的負麵聯想。本書將深入探討蛇在不同文化語境下的解讀,以及它在中國古代占蔔、醫藥等領域的應用。 馬:馬在中國文化中代錶著速度、力量、自由、奔放,以及事業的騰飛。“馬到成功”等成語便是其象徵意義的生動體現。本書會介紹馬在中國古代交通、軍事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文學藝術中作為精神象徵的地位。 羊:羊在中國文化中常象徵著吉祥、溫順、善良,以及集體的力量。“三陽開泰”等吉祥語便是其美好寓意的體現。本書將探討羊在祭祀、節日中的角色,以及它作為“吉祥”符號的廣泛應用。 猴:猴以其聰明、活潑、好動著稱,在中國文化中常與智慧、靈巧、變化聯係在一起。本書會介紹孫悟空等經典文學形象,以及猴在中國傳統戲麯、民間故事中的趣味形象。 雞:雞在中國文化中象徵著勤勞、準時、報曉,以及闢邪。大公雞打鳴報曉的形象,使其成為守夜、驅散黑暗的象徵。本書將探討雞在中國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在民間信仰中的作用。 狗:狗在中國文化中象徵著忠誠、守衛、吉祥。作為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狗在傢庭和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書將介紹狗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形象,以及它作為“看傢護院”的象徵意義。 豬:豬在中國文化中常象徵著富足、豐收、憨厚。圓滾滾的豬形象,寄托瞭人們對物質富裕、生活美滿的期盼。本書將探討豬在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節慶習俗中的地位,以及它作為“傢畜”的普遍象徵。 除瞭對每個生肖進行詳細解讀,本書還將視角延伸至十二生肖的整體性,探討它們如何構成一個完整的循環,以及這種循環在人們的生辰八字、婚配、運勢預測等方麵的應用。書中會引用大量的民間故事、傳說、諺語、詩歌、繪畫、雕塑等珍貴資料,力求展現十二生肖文化的全貌。 特色亮點: 係統性與趣味性結閤:本書在學術性上力求嚴謹,同時注重語言的通俗易懂和內容的趣味性,適閤各年齡層讀者閱讀。 圖文並茂:書中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圖、文物圖片、民俗場景照片,直觀地展現十二生肖的形象和相關文化活動,增強閱讀的吸引力。 文化深度挖掘:本書不滿足於簡單的介紹,而是深入挖掘每個生肖背後的曆史淵源、哲學思想、宗教信仰、社會觀念,幫助讀者理解十二生肖作為一種文化符號的深遠意義。 民俗實踐展現:通過對節日慶典、民間藝術、日常習俗的描繪,讓讀者感受到十二生肖文化是如何鮮活地存在於中國人的生活之中的。 全球視野:在介紹中國十二生肖的同時,適時觸及其他文化中類似的生肖或動物象徵體係,為讀者提供更廣闊的文化視野。 《中國民俗文化叢書:十二生肖》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生肖的書,更是一扇窗,透過它,讀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嚮,以及韆百年來流傳下來的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它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産,也是一份送給每一位熱愛中國文化讀者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