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龙的东京设计生活100+

吴东龙的东京设计生活10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东龙 著
图书标签:
  • 设计
  • 东京
  • 生活方式
  • 家居
  • 旅行
  • 文化
  • 日本
  • 建筑
  • 室内设计
  • 吴东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9064323
版次:1
商品编码:1104312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我们最想知道的东京!生活×享乐×美感×设计力
设计东京观察家最细腻的设计观察!
众多名人、万名粉丝团引颈期盼的最新力作!
看过了《设计东京》、《设计东京2.0》,吴东龙这一次将带来什么样的“东京”?
在这个设计密度极高的城市,设计在东京,绝对是一日本设计的最佳观测站。
只是,我们要再以什么样的角度来观看东京设计?从哪里开始?在何处切入?
在东京,设计如影随行。

内容简介

在这本《东京设计生活100+》,作者企图想把整个东京搬在纸面上,因为东京有太满的东西可以分享。他以超过1500多天的观察,历经2000小时的日日体验,带来在东京生活中,与以往书里不同面向的设计概念与话题。我们可以从中窥看,什么是“完全日本”的设计;什么又是“细节隐藏在魔鬼里”。
书中,从食、衣、住、行、享乐,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观看设计、创意、市场、商业模式、产业环境等面向,触发不同层面的想象。
一字排开的饮料罐,丰富的视觉刺激你的美感因子,也激发你对未来生活的渴望。
涩谷车站旁世界级的艺术作品,拉近与世界大师的距离,滋养你日常的创作能量。
超强企划力包装的黑飞机,颠覆对既定物品的颜色印象,翻转你脑海中已习惯的思维模式。
巷弄间的盲人美术馆,体贴入微的设计空间,让你感受生活中仍有温度的美好。
也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心机很重的设计作品。
就如同东京的设计一般,一件设计,通常的功用不是只有一个。
在这本书内,超过100多则的信息,能增添您设计面的知识库。且当“台北”与“东京”已构筑了一日的生活圈,也能带着书随时出发,前往书中提到的餐厅、旅馆、新点作体验。与亲身采访与设计师对话的片段,能够让您窥看世界大师的思维。还能实时感受一百多页,两百多张图片,由曾获得金蝶奖的设计者,编排书时所带来的巧思与视觉美感。
这也是一本阅读时能让你乐在其中的书。
在日本,随着设计者的“故意”,有许多令人惊喜的意外,隐藏在书中。跟随著作者的文字,距离的贴近东京生活,对于希奇古怪的大小事,时而莞尔,时而噗哧一笑。
《东京设计生活100+》是设计,也是生活。
所谓一件设计的“永远”,其实是在生活中不间断地活着。
就像书中所提,在日本,店家老板会把友人馈赠的甜点与食客共享,这种贴心细腻的举动,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我想这也是作者的心意,想把藏私多年的设计生活与人分享,更多的惊喜可能是当你使用过、阅读过之后所感受到的一种设计师的智慧巧思,当中还夹杂着浓浓的人情暖意。

作者简介

吴东龙,曾任职于网页设计公司设计师,书店美术设计,交大艺文中心视觉形象规画与设计,故宫博物院执行数字博物馆与展场规划工作。2006年涉足书籍设计,同年出版第一本个人全创作书籍《设计东京》,并入围台北国际书展金蝶奖“亚洲区新人奖——封面设计大奖”。现为自由作家及设计工作者,文字作品见于两岸平面媒体,并担任“学学文创志业”与“富邦讲堂”等讲师。
2007年展开半年的东京设计观察,并于中国地区发行《设计东京》简体中文版。2009年成立《东喜设计工作室》,出版《设计东京2.0》,并担任木马出版社《享读》书系规划工作,发掘令人感动的设计。

目录

001 写在前面第 8 页
002 机场内,设计旅行│东京伴手礼
003-005 名椅伸展台
006 搭黑飞机去旅行
007 设计黑旋风
018 M2 MonuMent
017 世田谷区民会馆
019 世田谷文化生活情报中心
020 UNIQLO 的价值与价格
021 世田谷区的设计生活与生活设计
013 在美术馆内,请拍照
012 车站里的明日神话
014 在根津美术馆看庭园
015 去高圆寺
016 世田谷美术馆
008 哎唷!飞机餐
009 涩谷车站外立面
010 转角遇见蛋
011 看见看不见的美术馆
022-041纸上的 PECHA KUCHA!
042 东京开开眼
043 打开 TV 设计频道
044 Shit, 怎么办!?
045 卫生纸,谢谢你
046 大叔的修悦体
048 自动售货机
047 施工中的礼貌运动
049 生活里的日本邮局
050 垃圾分类很苦手
051 世田谷 233 格子店
061 寻访柳宗理前不能不知五件事
057 在便利店发现好设计
056 灯泡的秘密
058 夏日最末的一场花火
059 设计 洗衣店 Design Laundry
060 配日本的眼镜
052 满到外面的 Village Vanguard
053 海外生活挑战│剪发篇
054 捏陶的人生课
055 神保町与 ipad 的想象
057 在便利店发现好设计
056 灯泡的秘密
058 夏日最末的一场花火
059 设计 洗衣店 Design Laundry
060 配日本的眼镜
061 寻访柳宗理前不能不知五件事
062 迷你蝴蝶椅
064 Elephant Stool
065 设计卡卡
063 大家比较少听到的组木工艺
067 东京钱汤的老空间新生术
066 钱汤初体验
068 东京庭园里的作茶趣
069 我看到的,茶道和日本当代设计
070 访坪井先生设计记
071 白金台上听 Swing Jazz
073 用网络,订做一件 T
072 从钱看起
074 走进设计型录一样的家里
075 下课后一个人的高尾山
076 横滨 圣诞夜
077 季节的幸福设计
078 催生创意的学校背后
079 微量元素│社区钓鱼场
080 大师访问记之一│去 Meister
081 大师访问记之二│去 TAKA
082 夜访目黑雅叙园
083 东京的三准一不准
084 体验充满创意的美食实境秀
085 拜访樱井先生的 Design Masion
086 到镰仓去!到镰仓去!到镰仓去!
087 东京的澳洲早餐 bills
088 神奈川县的现代主义
089 厕所先生的寂寞
090 在 CLASKA 506 房里
091 上 18 楼的慢活
092 日比谷公园逛花店
093 饮食春秋
094 设计,一天一瓶
095 白雪 村落 轻井泽
096 轻井泽 Hotel Bleston Court
098 大人的场所 arcana izu
097 我看见的,原研哉的白。
099 设计旅店 V.S. 设计感旅店
100 ADK 松竹广场的双研会
100+ 用食物写日记
相关资讯 information
100+ 机场旅行番外篇

精彩书摘

  写在前面第8页
  在东京,发现设计在生活中的100+种可能
  工作是设计,旅游是设计,生活何尝不也充满设计?
  原来,我不是一个喜欢守常规的人。
  东京与设计,一直以来都是生活中弥足重要的生存元素,于是,工作是设计,旅游是设计,生活何尝不也充满设计?如果可以订制自己的设计生活,会怎么去规划?
  从2007年开始,我尝试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观察东京:如果在东京生活100天,对于城市的设计与生活,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我每天上午在课堂修习日文,中午下了课,就展开课后设计旅行。这个想法,让设计生活一直欲罢不能地延续到现在,或连续,或零星地在东京采撷着设计与生活的盎然兴味,累积的时间,远远超过100天。
  这几年间,日本的设计环境总是诡谲多变。从2000年初像是野心勃勃的年轻小伙子,意气风发,到面临大环境改变时的咬牙苦撑:一年年的设计师周,也呈现着一年年的变化。但毫无疑问,东京人的生活里总充满着设计,他们的生活消费水平很高,口味很挑,品味很刁,各行业都在疲于奔命地寻找和开发新鲜又令人感动的创意,这也是一直没有改变过的。
  然而在时代、环境和设计的变与不变之问,人们总得寻找其中的平衡点。我觉得,设计与生活有非常相似的部分:它们都是一连串不断的选择。生活风格是选择,穿衣服是选择,每天中午要吃什么也是选择。人的经历与见识左右了这些选择的精准度。
  在东京,生活有着更多的选择,我观察、体验,尝试发现“用设计来解决问题”,甚至找出隐身在生活里看不见的设计,是具体或是抽象的方式,将这些生活的篇 章 一一集结起来,勾勒出这本书的轮廓。
  ……

前言/序言

 
《都市漫游者的巴黎笔记:100种生活美学的探索》 第一章:光影交织的塞纳河畔:建筑与空间的呼吸 巴黎,这座被誉为“光之城”的都市,其建筑肌理本身就是一部流动的历史。本书将带领读者穿梭于奥斯曼式的宏伟大道与隐藏在小巷深处的精致庭院之间,探寻那些定义了巴黎精神的结构艺术。 1.1 经典重塑:从卢浮宫到蓬皮杜的对话 我们首先聚焦于巴黎最核心的建筑符号。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不仅仅是一个入口,更是古典与现代理性碰撞的宣言。探讨贝聿铭的设计理念如何与古老的宫殿和谐共存,以及这种共存如何影响了当代城市设计的思维。随后,我们将深入分析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外露管线”哲学,它如何颠覆了传统博物馆的庄重感,成为高技派(High-Tech)建筑的典范。 1.2 街道的几何学:奥斯曼改造的遗产与当代应用 十八世纪中叶,乔治·欧仁男爵对巴黎进行的史诗级改造,塑造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巴黎面貌。本书将细致剖析林荫大道、统一立面和内凹阳台的设计精髓。但这并非简单的历史回顾。我们将考察当代建筑师如何在这个既定的框架内进行微创新,例如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引入垂直绿化系统,或在有限的内部空间中创造出符合现代生活习惯的布局。探索那些隐藏在宏大叙事背后的“口袋公园”和社区共享空间,它们是如何维系城市邻里关系的。 1.3 材质的温度:石头、铸铁与玻璃的对话 巴黎的建筑美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材质的选择。我们将考察巴黎特有的“巴黎石”(Pierre de Paris)——一种浅黄色的石灰石——如何随着光线变化展现出不同的情绪色彩。铸铁的应用,从埃菲尔铁塔的骨架到早期的公共设施(如报刊亭和地铁入口),体现了工业革命时期对结构美学的极致追求。我们还会关注当代室内设计中对这些传统材料的重新诠释,比如如何将粗粝的裸露铸铁与精致的大理石台面进行对比,营造出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现代轻盈的氛围。 第二章:生活的美学哲学:从面包房到二手书店的日常仪式 巴黎的生活艺术,不在于那些宏伟的纪念碑,而在于那些日复一日、被精心维护的日常仪式中。本章聚焦于如何将“美”融入到最平凡的衣食住行之中。 2.1 烘焙的科学与诗意:法式早餐的结构解析 法式长棍面包(Baguette)的制作,是一门关于酵母、水温和揉捏时机的精确科学。我们深入巴黎几家百年老店,探究他们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对“新鲜”这一概念的哲学实践。再看羊角面包(Croissant)的层次感,那上百层黄油与面皮的交叠,象征着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我们将介绍如何在家中复刻这种“结构美学”,从面团的延展到烤箱内的膨胀,每一步都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2.2 咖啡馆的社交几何:留白与观察的艺术 巴黎的咖啡馆文化是其城市社交的“客厅”。我们分析那些经典的露天座位布局——为什么总是面向街道,而不是彼此相对?这是一种“共同的孤独”——人们在公共空间中保持着各自的私密性,同时又隐秘地观察着周遭的一切。本书将介绍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咖啡馆角落,如何利用一杯浓缩咖啡的时间,完成一次高质量的“在场”体验。同时,也会探讨独立咖啡馆如何通过极简的室内设计和精品咖啡豆的陈列,打破传统咖啡馆的繁复装饰,引入新的审美维度。 2.3 旧货与记忆的温度:跳蚤市场的寻宝哲学 巴黎的跳蚤市场(Marchés aux puces)是时间凝结的地方。我们不是简单地介绍购物地点,而是探讨“古董”在现代生活中的角色。一本泛黄的信件、一把磨损的黄铜钥匙,它们承载的不是物品本身的价值,而是那些逝去的生活片段。这种对“物质历史”的珍视,如何启发我们重新审视家中那些被遗忘的物件?如何通过混搭古董家具与现代设计单品,创造出具有个人叙事性的居住空间? 第三章:触觉与感官的沉浸:巴黎的材质、色彩与气味地图 设计感往往是多维度的,它不仅关乎视觉,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触觉、嗅觉乃至听觉。本章深入巴黎的感官世界,解析那些微妙却强大的设计元素。 3.1 织品的触感叙事:丝绸、亚麻与羊毛的语境 法国高级定制(Haute Couture)不仅仅是服装,它代表着对顶尖面料的终极掌握。我们将聚焦于巴黎面料供应商的创新,例如传统法国亚麻(Linen)如何被赋予新的科技处理,以适应现代家居的需求。在室内设计中,如何通过不同材质(如粗糙的粗花呢与光滑的丝绒)的并置,创造出视觉和触觉上的张力,引导居住者进行更深层次的互动。 3.2 巴黎的“灰调”:色彩心理学在城市中的体现 人们常说巴黎的色彩是“灰调”的,但这是一种充满层次和丰富微妙变化的灰。从清晨被薄雾笼罩的天空灰,到傍晚被钠灯染成的琥珀灰。我们分析了在城市色彩规范下,设计师如何利用细节(如门框的深墨绿或窗台的勃艮第红)来打破单调,赋予建筑个性。对于家居配色,我们将介绍如何运用这种低饱和度的色彩基调,搭配一两件高饱和度的艺术品,实现视觉的平衡与聚焦。 3.3 气味的地标:香水与城市氛围的无形设计 巴黎是世界香水之都,气味是其无形的设计语言。我们探讨了“城市嗅觉地图”的概念——从花店弥漫出的百合香,到老图书馆纸张的木质味道,再到街角面包店的焦糖香。这种对特定气味的集体记忆,如何构筑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我们还将探讨如何在家中利用精油和蜡烛,借鉴这种“氛围设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具有巴黎式精致感的嗅觉签名。 第四章:隐秘的工坊:手工艺的传承与未来实验室 真正的设计生命力,根植于对手工技艺的敬畏与创新。本章将揭示那些隐藏在巴黎各个角落的,仍在坚守传统工艺的“隐形大师”及其工作室。 4.1 皮具的雕刻时光:从工具到灵魂的传递 探访那些专注于传统皮具制作的马鞍匠和皮具师。关注他们对工具的保养与使用习惯,这本身就是一种设计哲学——工具如何塑造了最终产品的形态和手感?分析一个皮包的边缘处理、缝线的密度,这些细节如何体现了时间投入的价值,并使其超越了简单的功能性。 4.2 玻璃艺术的再生:传统吹制与当代雕塑的交汇 巴黎的玻璃艺术工坊,正努力将古老的穆拉诺(Murano)技法与当代雕塑概念相结合。我们记录了一位工匠如何打破传统花瓶的界限,创造出具有不稳定形态的照明装置。这种对材料极限的探索,如何挑战了我们对“实用器皿”的固有认知? 4.3 印刷术的复兴:字体设计中的法式优雅 在数字时代,活版印刷和传统排版技术并未消亡。我们走访了专注于高品质请柬和书籍装帧的印刷工作室,解析他们如何选择字体的衬线结构、纸张的纹理以及油墨的厚度,来传递信息的情感重量。字体设计中的空间感与平衡感,正是法式优雅最精微的体现。 结语:成为你生活中的“设计师” 《都市漫游者的巴黎笔记》旨在提供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将生活的每一个选择——从挑选一把椅子,到冲泡一杯咖啡——都视为一次审美的练习。巴黎的精髓,不在于模仿它的奇观,而在于汲取它对日常的尊重与热爱,并将这份“生活设计感”融入我们自己的空间与节奏之中。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选材角度非常刁钻,它避开了那些耳熟能详的东京地标,而是把镜头对准了那些隐藏在城市角落里的“生活美学案例”。比如一个不起眼的社区回收站的设计,如何通过巧妙的结构和色彩搭配,变得既实用又赏心悦目;或者一个普通居民楼里的楼道灯光设计,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营造出温暖的归属感。这些案例的独特性在于它们极具落地性,让人感觉“哦,原来我自己的生活空间也可以这样改进”。它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品鉴赏,而是非常接地气的“生活工具书”。作者的叙述充满了温度,他似乎是一个非常善解人意的旅伴,总能在你不经意间为你指出那些被日常琐事掩盖住的精致之处。读完后,我立刻开始审视自己家里的垃圾分类桶和玄关的收纳方式,这本书的“改造力量”是潜移默化的,却极其强大。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的“留白”艺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很多介绍类的书籍恨不得把所有信息都塞给你,但这本书却懂得如何做减法。它留给读者思考和想象的空间非常大。比如在介绍一些极简主义的家居陈设时,文字描述往往点到为止,更多的是通过高质量的图片引导你去感受空间里的光影和寂静。这种处理方式非常高级,它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应该喜欢这个”,而是引导你进入一种与空间对话的状态。我合上书本的时候,脑海里没有塞满各种名词和品牌,反而是一种宁静的、被洗涤过的感受。这感觉就像是去了一趟精神上的温泉,非常放松。它教会我,真正的设计往往是“看见”而不是“看见了什么”。这种含蓄的美学表达,真是妙不可言。

评分

说实话,刚开始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有些不适应它跳跃的叙事方式。它不像传统的设计书籍那样有清晰的章节划分,而是像一本随性的手账,从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主题跳到另一个主题。但很快我就爱上了这种感觉,它完美地模拟了在东京迷路探险的体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到什么惊喜。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设计理念时那种游刃有余的态度,他不会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来堆砌,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去解释“为什么这个设计是对的”。比如他对某个公共空间改造的分析,他不仅仅是展示了改造前后的对比图,更重要的是解释了改造如何优化了人们的行为模式,提升了居住的舒适度。这种强调功能性和人性化的设计视角,对我这个非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一剂清醒剂。它让我意识到,好的设计从来都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让生活更美好。

评分

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日本的匠人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共鸣。书中穿插了不少对小手工艺人、独立设计师的访谈片段,这些片段非常引人入胜。我记得有一段讲到一位制作传统木制玩具的工匠,他对于木材纹理的执着和打磨一件玩具需要花费的时间,让人感到震撼。在这样一个追求效率的时代,这种慢下来的节奏和对细节的极致打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作者并没有将这些匠人神化,而是真实地记录了他们面临的困境和对传统的坚守,这让整个故事更具人情味。通过这些故事,我仿佛也理解了为什么日本制造的产品常常能给人带来一种“信赖感”,那份信赖感背后是无数个日复一日的坚持。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慢工出细活”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它不仅仅是一种制作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评分

这本书真的太有意思了,我本来以为会是一本纯粹的游记或者购物指南,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它更像是一场深入东京街头巷尾的文化探索之旅。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对每一个小店、每一个设计细节的观察都入木三分。比如他对一家老式喫茶店的描述,那种时光仿佛凝固的感觉,以及店主对每一杯咖啡的坚持,读起来让人感觉身临其境,仿佛都能闻到咖啡的香气。我特别喜欢他记录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场景,比如公园里老人们打太极的节奏感,或者电车上人们安静阅读的氛围。这些内容让我对东京这座城市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的繁华,而是看到了它深层的文化肌理和日本人对“美”的追求。这本书的排版和摄影也值得称赞,每一张图片都很有质感,与文字配合得天衣无缝,不是那种为了塞满页面而拼凑的图文,而是真正起到了互补和升华的作用。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日常生活的审美都提高了,开始留意身边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瞬间。

评分

生动有趣,了解日本,了解设计潮流的好帮手

评分

从设计东京就一直喜欢这个作者的表达方式,发现这本也很有意思,我快速浏览,只需要5分钟就看完了哈。

评分

内容还不错的

评分

非常不错的书,放着慢慢看

评分

非常不错的书,放着慢慢看

评分

描述一下很值得购买的一本书。。。。

评分

春节依然送货,小哥辛苦了

评分

不是很满意,因为没有包装,最后把它当礼物送人了,物流挺快的,

评分

描述一下很值得购买的一本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