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9
古简牍精选字帖:秦简(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简牍是古代书写有文字的竹片或木片。其中竹制的叫竹简或简称简,木制的叫木牍或简称牍,合称简牍(由于竹简的数量较多,有时也通称作“简”,其实是包含了木牍在内的意义。) 简牍是在纸普及之前用来记载的载体。现在发现的简牍的年代主要是戰國、秦漢、三國,最晚至西晋。简牍可以用线绳或牛皮绳编连起来成书。 简牍是中国古代以经过整治的竹 、 木为记录载体的文献。“简”是用竹、木削成的长条;“牍”是用木间或用竹剖成的板片。上面的文字是用毛笔书写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已有“册”字,故有学者认为殷商时期已利用简为书写材料。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简是战国初期的。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简牍文献流行于先秦,两汉时期最盛,直到东晋末年才被已发明四五百年的纸质文献所取代,作为主要的文献形式在中国使用的时间长达千余年。 编辑本段 起源 简牍实际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 战国以后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单个的竹片叫“简”(或称牒),单个的木片叫版,1 尺长的长方形版叫牍,也叫尺牍。比较狭的版也叫木简。又小又薄的版叫“札”。将“简”编连而成的整体叫“策”或“编”,将版牍捆在一起的叫函。 制作竹简要先用火烤去汁液,以防虫蛀。烤制过程称为“杀青”或“汗青”。后来汗青成了史册的代称。从西汉起视用途不同而对简的长度作了一些规定,如最大的简长 24 寸(汉尺),是抄写易经等重要著作的,即中国古代说的“典”。河南汲县、甘肃武威出土的《仪礼》等著作便是 24 寸长的简。皇帝封诸侯王的简长 2 尺,一般的著作用 1 尺长的简。考古发掘出土的汉简多长 23~27 厘米。 制版多用柳树、杨树等比较软的木材。在通常情况下,著书立说,传抄经书典籍用竹简,因此简册成为书籍的代称,版牍多用于公文、信札之类。一般只在简的一面写文字,而且只写一行,1 枚简多的写有 100 多字,少的仅有几个字。 编连简的绳子叫“编”,多用麻绳,也有用丝的称丝编,熟牛皮绳的叫韦编。依简的长短,编捆的道数也不同,一般编上、下两道,也有上、中、下三道,个别长简还有用五道的。存放编连成策的简,往往以最后一枚竹简为轴心,将有字的一面向里,卷成捆状,把首简卷在最外面(现在书籍封面上印书名即由此演变而来),然后放在用布帛做的套子里,这种包书的套称“帙”,也叫“书衣”。因此后来“卷帙”也泛指书籍。简牍上的字大多用墨书写,也有用朱笔书写的。新中国成立前后,多次有简牍出土,最早的是战国时期的,如 1965 年湖北江陵出土有楚简,内容似为论述《祭仪》,从已出土的简牍看,内容十分丰富,有经书、子书、历谱、公文、律令、帐簿、遗策等。东晋末年由于纸的推广使用,简牍逐渐被代替。 编辑本段 形态 简牍形态各异,文献记载名称亦多。较重要的有简、牍、觚3种。 简 由竹或木加工而成,通常是削成长条形,将写字的一面磨光;竹质的还要在火上炙干,这道工序叫做" 汗青"或叫" 杀青",目的是使其易于着墨和防蠹。简的宽度一般为0.5~1厘米,厚数毫米,长度根据需要而定,在汉代有3尺、2.4尺、1.2尺、0.8尺(以上均汉尺)等。汉代似有定制:儒家经典和政府颁发的律令用长简,诸子百家著作用短简。各时代所用简的尺寸不尽相同。每枚简上书写一行字。也有少数简加宽约一倍,书写两行,径称为"两行"。很多枚简用麻绳或丝绳编连起来,叫做"册"。一般编2~5道,也有个别编1 道的,通常视简的长度而
评分这时一旁不少人亦在旁附和道:“就是,南老怪,你都出过手了,此事便算了吧。”
评分1930~1931年,中国、瑞典学者合组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在甘肃、内蒙古境内的额济纳河两岸和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城东南的汉代边塞遗址里,发现1万枚左右汉简。这次发现汉简的地点,在北部的属汉代张掖郡居延都尉辖区,在南部的属张掖郡肩水都尉辖区,但习惯上把这两个地区出土的汉简统称为居延简。1930年,考察团还在甘肃鼎新以西的北大河沿岸,斯坦因在1914年调查过的一段边塞遗址里,发现了少量汉简。这段边塞应属酒泉郡。因此,在所谓居延简里实际上还包括了极少量的酒泉简。1973~1974年,甘肃居延考古队在破城子(居延都尉所属甲渠候官治所遗址)和肩水金关遗址等地进行试掘,获汉简近2万枚。1976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等单位组织调查组,沿额济纳河下游,在居延地区进行了广泛调查,获汉简164枚。估计居延简今后还会大量出土。
评分遂佯装大方道:“好!如今是非常时期,肖道友也说话了,那此事我便暂不追究。”
评分店主态度特好,我会再次光顾的.
评分遂佯装大方道:“好!如今是非常时期,肖道友也说话了,那此事我便暂不追究。”
评分评分
简牍是古代书写有文字的竹片或木片。其中竹制的叫竹简或简称简,木制的叫木牍或简称牍,合称简牍(由于竹简的数量较多,有时也通称作“简”,其实是包含了木牍在内的意义。) 简牍是在纸普及之前用来记载的载体。现在发现的简牍的年代主要是戰國、秦漢、三國,最晚至西晋。简牍可以用线绳或牛皮绳编连起来成书。 简牍是中国古代以经过整治的竹 、 木为记录载体的文献。“简”是用竹、木削成的长条;“牍”是用木间或用竹剖成的板片。上面的文字是用毛笔书写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已有“册”字,故有学者认为殷商时期已利用简为书写材料。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简是战国初期的。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简牍文献流行于先秦,两汉时期最盛,直到东晋末年才被已发明四五百年的纸质文献所取代,作为主要的文献形式在中国使用的时间长达千余年。 编辑本段 起源 简牍实际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 战国以后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单个的竹片叫“简”(或称牒),单个的木片叫版,1 尺长的长方形版叫牍,也叫尺牍。比较狭的版也叫木简。又小又薄的版叫“札”。将“简”编连而成的整体叫“策”或“编”,将版牍捆在一起的叫函。 制作竹简要先用火烤去汁液,以防虫蛀。烤制过程称为“杀青”或“汗青”。后来汗青成了史册的代称。从西汉起视用途不同而对简的长度作了一些规定,如最大的简长 24 寸(汉尺),是抄写易经等重要著作的,即中国古代说的“典”。河南汲县、甘肃武威出土的《仪礼》等著作便是 24 寸长的简。皇帝封诸侯王的简长 2 尺,一般的著作用 1 尺长的简。考古发掘出土的汉简多长 23~27 厘米。 制版多用柳树、杨树等比较软的木材。在通常情况下,著书立说,传抄经书典籍用竹简,因此简册成为书籍的代称,版牍多用于公文、信札之类。一般只在简的一面写文字,而且只写一行,1 枚简多的写有 100 多字,少的仅有几个字。 编连简的绳子叫“编”,多用麻绳,也有用丝的称丝编,熟牛皮绳的叫韦编。依简的长短,编捆的道数也不同,一般编上、下两道,也有上、中、下三道,个别长简还有用五道的。存放编连成策的简,往往以最后一枚竹简为轴心,将有字的一面向里,卷成捆状,把首简卷在最外面(现在书籍封面上印书名即由此演变而来),然后放在用布帛做的套子里,这种包书的套称“帙”,也叫“书衣”。因此后来“卷帙”也泛指书籍。简牍上的字大多用墨书写,也有用朱笔书写的。新中国成立前后,多次有简牍出土,最早的是战国时期的,如 1965 年湖北江陵出土有楚简,内容似为论述《祭仪》,从已出土的简牍看,内容十分丰富,有经书、子书、历谱、公文、律令、帐簿、遗策等。东晋末年由于纸的推广使用,简牍逐渐被代替。 编辑本段 形态 简牍形态各异,文献记载名称亦多。较重要的有简、牍、觚3种。 简 由竹或木加工而成,通常是削成长条形,将写字的一面磨光;竹质的还要在火上炙干,这道工序叫做" 汗青"或叫" 杀青",目的是使其易于着墨和防蠹。简的宽度一般为0.5~1厘米,厚数毫米,长度根据需要而定,在汉代有3尺、2.4尺、1.2尺、0.8尺(以上均汉尺)等。汉代似有定制:儒家经典和政府颁发的律令用长简,诸子百家著作用短简。各时代所用简的尺寸不尽相同。每枚简上书写一行字。也有少数简加宽约一倍,书写两行,径称为"两行"。很多枚简用麻绳或丝绳编连起来,叫做"册"。一般编2~5道,也有个别编1 道的,通常视简的长度而
评分
古简牍精选字帖:秦简(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