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大 + 放大,全新的呈现方式
小楷的尺寸有很大区别,蝇头小楷只是正常小楷的三分之一。了解原大尺寸才知道临写时写多大,才能正确用笔。放大则可以方便更细致地观察字体结构和笔画细节。原大加放大,全方位欣赏临习小楷作品。
二、重要书家 + 代表/稀见作品,版本更讲究
精选重要书家(赵孟頫、文徵明、董其昌等),遴选精品力作(《赵孟頫书汲黯传》《文徵明书千字文三种》《董其昌书雪赋》等),萃编稀见佳作(《赵孟頫书黄庭经》《董其昌书信心铭》等), “历代名家小楷丛帖”以更高的版本要求,为读者呈现精彩斑斓的小楷书法世界。
三、印制精良 + 释文准确
布脊锁线平装,正文使用160克进口艺术纸,高度还原原作神采;标点释文,精审精校,帮助读者轻松领会原作神髓。
在台北故宫博物馆,藏有一件轴装文徵明小楷《醉翁亭记》。原作为纸本,高五十三点五厘米,幅宽二十八点六厘米。在天津博物馆,藏有文徵明小楷《盘谷叙》,张若霭补图手卷。其高十三点五厘米,楷书部分横四是八点五厘米。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件《元明人书册》,其中一页为文徵明书《归去来兮辞》。此作高十三点七厘米,横十六点一厘米。
编者谨将上述三件珍迹合集推出。为便于读者欣赏,特将《醉翁亭记》拼接成横卷,与此同时,还将上述三件蝇头小楷放大印出,供读者欣赏、临习。
孙宝文,资深编审,长期专注于书法类图书的出版。在多家出版社出版了“历代名家墨迹选”“馆藏国宝墨迹”“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等数百种原大、放大本彩版字帖,设计独特,制作精良,版本齐全,深受书法爱好者的喜爱,某种程度上引领了此类图书的出版潮流,是国内书法类图书较有影响力的编者之一。孙宝文对书法的鉴赏能力,对制作的创新追求以及在书法作品资源投入方面的担当,都已达到很高水准,他的声望本身也有相当高的品牌价值。
这本书带给我最深远的感受,是它所营造出的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当我把目光投向这些千年传承下来的笔迹时,时间感仿佛被拉长了,我不再只是一个孤立的现代人,而是置身于一个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中。这些看似静止的文字,实则充满了动态的生命力,它们承载着书写者的情感、学识乃至那个时代的风貌。对比其他一些只注重临摹技巧的书籍,这套丛帖更注重培养观者的“古意”。它教会我如何去“读懂”一幅字,去感受其中蕴含的气韵和骨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模仿上。这种对文化传承的尊重和敬畏感,是任何快餐式学习材料都无法给予的。它鼓励我放慢脚步,去细嚼慢咽每一个笔画背后的深意,从而使我的书法学习不再是枯燥的技法训练,而是一场充满发现与感悟的艺术之旅。
评分从学习工具的角度来看,这本册子的实用性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它似乎充分考虑到了临帖者的实际需求。首先,它的尺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方便在书桌上铺展,又不会显得过于笨重,方便携带至安静之处反复研习。其次,版式的设计非常清晰,没有多余的页眉页脚或无关的注释来分散读者的注意力,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字帖本身的纯粹性。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反复比对、交叉参照的学习者来说,这种简洁明了的排版是至关重要的。它提供了一个“干净”的模板,让我们能够完全专注于眼前那一个个鲜活的字形。那些被放大和清晰处理过的细节,即便是微小的转折点和收笔处的提按,都清晰可见,这对于提升临摹的精准度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以说,这不只是一本“看”的书,更是一本可以“用”的、高效率的学习辅助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感实在让人爱不释手。拿到手里,首先感受到的是那种沉甸甸的、踏实的重量感,而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廉价感。内页的纸张处理得非常精妙,既有足够的韧性,又保证了墨色洇染的均匀和细腻。尤其是对于书法作品的呈现,这种材质的选择至关重要。那些线条的粗细变化,那些微妙的枯笔飞白,都能在这样的纸面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仿佛能透过纸张触摸到古人运笔时的力度和心境。封面设计也很有品味,那种含蓄而典雅的风格,让人一眼就能分辨出这不是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的普及本。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缓慢而郑重的仪式,能让人从喧嚣中抽离出来,心神完全沉浸到那一方方精美的字体结构之中。对于真正懂得欣赏书法美学的人来说,光是纸墨的触感和视觉效果,就已经值回票价了。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传统艺术的尊重,让人对内页的内容更加充满了期待和敬畏。
评分我过去练习书法时,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即总是急于求成,试图模仿书家表面的“形似”。但接触这本汇编后,我开始意识到,真正的学习在于体会古人落笔时的“意在笔先”。这里收录的几件作品,它们的章法布局似乎都遵循着一种无形的韵律。比如,在某些篇章中,你会发现墨色浓淡的控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浓墨处如磐石般厚重,淡墨处则似烟云般缥缈,这种虚实相生的对比,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立体感和生命力。这种对墨韵的精妙处理,远非单纯的“练字”能够触及,它更接近于一种哲学层面的表达。我甚至尝试着去揣摩,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书家是怀着怎样一种心情来完成这样的笔触的。这种沉浸式的解读,远比死记硬背某个字的写法要有效得多,它引导我关注到书法艺术中那些更深层次的、更具感染力的瞬间。
评分这套丛帖的选材眼光实在独到,它不像有些选本那样只追求名气最大的那几件,而是提供了一种更具层次感的审美体验。挑选的这几篇作品,无论是从楷书的演变脉络来看,还是从不同书家在特定心境下的笔法特征来分析,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个人尤其欣赏其中一类字体,那种笔画结构严谨到近乎板正,但每一笔的起承转合处又蕴含着一股不怒自威的内敛力量。这说明作者在追求规范的同时,并未完全丧失个性和灵动。这种“中正平和”的境界,是后学者最难把握的。通过细致对比这些不同风格的楷书,我发现即便是看似千篇一律的楷体,在结构平衡、字距疏密、行与行之间的气韵连贯上,都有着无穷的变化和学问。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让我能将注意力从单纯的“描摹”提升到“理解”书法的内在逻辑层面。
评分印刷不错,只是价格稍贵!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久慕,精神食粮,专治浮躁
评分这么好的书。一定要拿下。
评分非常好。速度快,包装到位。
评分很好的书,中华书局出版的很满意。活在当代真幸福,可以有这么多的名贴收集学习。
评分书的质量还行书的质量还行
评分装帧精美,印刷应该是好的,就是有的本身底版就不怎么样,再好的印刷也看不出精彩了。这几天活动力度大,购书有点失控,收书都不知道放哪里,还是忍不住买呀。
评分非常好,购了全套,太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