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家名帖批注本·米芾苕溪诗帖 蜀素帖》为“名家批注本”系列之一,约请当今书法名家对经典碑帖进行赏析评注,旨在为广大书法创作者及研习者提供理论和技术两方面的支持,也为碑帖爱好者提供很好的参考。《蜀素帖》《苕溪诗帖》为米芾行书代表作,加之名家批注必将有益于读者对此碑的解读和学习。
曹宝麟,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精研米芾,博涉颜鲁公、苏东坡、黄山谷诸家,其书法自成一格。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沧浪书社社员。曾获全国第五届书法展“全国奖”,“兰亭奖”一等奖。出版有《抱瓮集》、《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中国书法全集·蔡襄、米芾卷》、《中国书法全集·北宋名家卷》、《曹宝麟书法精选》等。
我特别注意到这次所用的印刷技术,色彩的还原度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很多时候,印刷品最大的败笔就在于墨色的平面化,无法再现原件中那种层次分明的“枯润浓淡”变化。然而,在这套书中,即便是那些极其细微的飞白和渴笔,都能清晰可见其“干”与“湿”的界限,墨色的深浅变化过渡得极为微妙,让人几乎可以想象出书写者运笔时的力度和气息。这说明在制版和上墨的过程中,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去捕捉原作中光影和水分的动态效果,而不是简单地复制一个固定的图像。这种对“神韵”的追求,是普通装帧出版物望尘莫及的,也正是我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最为看重的部分。
评分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没有采用那种把所有内容堆砌在一起的常见做法,而是巧妙地利用了留白,让每一页的视觉焦点都集中在核心的艺术元素上。这种疏密有致的安排,极大地缓解了阅读过程中的视觉疲劳,也使得观者能有足够的时间去沉浸和体会每一笔的微妙变化。特别是那些关键的过渡页和分割线的设计,处理得极其自然流畅,仿佛是原本就应该如此。这种对空间感的精准把握,体现了出版方对传统审美有着深刻的理解,绝非一般的印刷厂可以完成。它迫使我放慢了翻阅的速度,从快速浏览变成了慢条斯理的品鉴,这对于欣赏需要时间的书法艺术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呈现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装订方式,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仪式感”。它不像现代的胶装书那样方便但缺乏灵魂,它坚持了传统的手工装订,这种厚重的质感和翻阅时的声响,都构成了整体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次小心翼翼地展开书页,都仿佛是在揭开历史的面纱。这种对工艺传统的坚守,让持有者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拥有感”和责任感,明白自己手中之物并非廉价的快消品,而是需要被妥善保管的文化载体。我甚至愿意花额外的时间去学习如何正确地打开和合上它,以避免对书脊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这种对物件本身的尊重,是现代浮躁社会中难得的体验。
评分这本装帧精美的册页,拿到手里就有一种古朴典雅的气息扑面而来。纸张的质地摸上去很有分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现代印刷品能比拟的。装帧的处理也看得出匠心独运,线装的工艺扎实而细腻,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传统书法的韵味。我本来是抱着尝试的心态购入的,想看看如今的出版物如何能承载古代书法的精髓,结果完全超出了预期。尤其是那些细微的纹理和墨色的变化,在光线下呈现出一种立体的美感,让人忍不住想要去触摸,去感受。装帧本身已经是一种艺术品了,它为里面的内容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展示舞台,使得原本就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文字和笔触,更添一份庄重和神圣。即便是作为一件纯粹的陈设品,它也足以提升整个书房的格调。我对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感到由衷的敬佩,这不仅仅是复制,更像是一次精心的“复活”。
评分从知识性和参考价值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选材和编排逻辑清晰而富有条理,显示出策划者对该领域历史脉络的熟稔。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作品并置,而是通过某种看不见的线索将不同的篇章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体系。虽然我暂时没有完全解读出这种深层次的逻辑,但光是翻阅时就能感受到那种经过精心设计的结构感。这种结构性安排,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和对比的效率,使得不同作品之间的风格差异和联系一目了然。对于希望系统性了解该艺术流派发展历程的人来说,这种经过深思熟虑的编排远比零散的资料汇编来得更有价值,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参照框架。
评分我怀疑买到二手了字帖是可以
评分版本太大了,携带真是不方便!
评分学米高手,令人敬仰。
评分好,比书店便宜。还不错喔
评分名家点评,习书参考。
评分书是正版,印刷质量很好,当代行书大家曹宝麟先生的作品,常备常读,感觉很好!
评分内容不错,有帮助,印刷清楚,原帖大小差不多,加了备注的字字帖变的很大,携带不是很方便,适合在家钻研
评分书是正版,印刷质量很好,当代行书大家曹宝麟先生的作品,常备常读,感觉很好!
评分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