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现代的不宽容就象古代高卢人一样,可以分为三种:出于懒惰的不宽容,出于无知的不宽容和出于自私自利的不宽容。
评分于君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宗教学博士,专攻汉传佛教研究。1972-2004年问任教于罗格斯大学宗教学系,现任哥伦比亚大学宗教学系、东亚语言文化学系,以及“圣严汉传佛学讲座”教授,致力于指导汉传佛教的博士研究生。
评分观音信仰经典著作,新颖的视角,值得一读
评分4. 对于原始人,忌讳则甚为重要。它意味着超然于这个世界的人或没有生命的物体,(用希伯莱语说)是“神圣”的东西,人们绝不能冒着即刻死去的痛苦或永恒磨难的代价谈论或涉及。对于胆敢违抗祖先意志的人可以大骂特骂,切不可表示冷惜。
评分过于细化,反而不美。
评分《正法华经》清楚地表明,听闻或称念这位菩萨的名号是信众得救的主要原因。再者,由于菩萨与光的关系密切,所以称为“光世音”。如同浩特在《宝冠中的佛陀》(Buddha in the Crown)一书中提出的,在Aval.okite&vara的相关经典中,光的象征意义确实是最突出的特征之一(Holt l991:31—34)。然而,各经典对于这位菩萨与“音声”之间的关联却未具体说明。本田义英提出一项有趣又颇具说服力的论述:“光世音”这个称谓与“现音声”(显现声音)的意思相同。“现音声”是Aval0.kite&vara在《放光般若经》(T8:1b)中的对应译名,此经是中亚佛教中心于阗国沙门无罗叉(Moksala)于291年所译,即竺法护的《正法华经》问世五年后译出。这两部经都提到此菩萨透过自己的声音光照、教化世间,因此,能使众生开悟的“音声”是菩萨特殊的功德力,而非苦难求助者所发出的“声音”(Honda 1930:15-17,27)。现存第二个译本即是著名的龟兹译经僧鸠摩罗什于406年译出的《妙法莲华经》,第三个译本是阁那崛多(Jaanagupta)和达摩笈多(Dharmagupta)译于601年的《添品妙法莲华经》,这两个译本采取的是另一种观点,以“观世音”(观世界音声者)称呼这位菩萨,后来“观世音”就成为整个东亚地区公认的正统译名。《普门品》是鸠摩罗什译本的第25品,在阁那崛多和达摩笈多译本中则为第24品,原先罗什译本和竺法护译本中《普门品》并没有品末偈颂,只有阁那崛多和达摩笈多译本才有偈颂。在中国,三个译本中向来以罗什本流传最广,因此品末偈颂后来补入这个译本。此品经文中,无尽意菩萨问佛陀这位菩萨为何名为“观世音”,佛陀回答道:“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Watson 1993:298—299,中括弧为笔者所加)。在此,若想解脱苦难,只要称念菩萨圣号即可。引文加中括弧的关键句,亦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并未见于竺法护的译本中。 《正法华经》清楚地表明,听闻或称念这位菩萨的名号是信众得救的主要原因。再者,由于菩萨与光的关系密切,所以称为“光世音”。如同浩特在《宝冠中的佛陀》(Buddha in the Crown)一书中提出的,在Aval.okite&vara的相关经典中,光的象征意义确实是最突出的特征之一(Holt l991:31—34)。然而,各经典对于这位菩萨与“音声”之间的关联却未具体说明。本田义英提出一项有趣又颇具说服力的论述:“光世音”这个称谓与“现音声”(显现声音)的意思相同。“现音声”是Aval0.kite&vara在《放光般若经》(T8:1b)中的对应译名,此经是中亚佛教中心于阗国沙门无罗叉(Moksala)于291年所译,即竺法护的《正法华经》问世五年后译出。这两部经都提到此菩萨透过自己的声音光照、教化世间,因此,能使众生开悟的“音声”是菩萨特殊的功德力,而非苦难求助者所发出的“声音”(Honda 1930:15-17,27)。现存第二个译本即是著名的龟兹译经僧鸠摩罗什于406年译出的《妙法莲华经》,第三个译本是阁那崛多(Jaanagupta)和达摩笈多(Dharmagupta)译于601年的《添品妙法莲华经》,这两个译本采取的是另一种观点,以“观世音”(观世界音声者)称呼这位菩萨,后来“观世音”就成为整个东亚地区公认的正统译名。《普门品》是鸠摩罗什译本的第25品,在阁那崛多和达摩笈多译本中则为第24品,原先罗什译本和竺法护译本中《普门品》并没有品末偈颂,只有阁那崛多和达摩笈多译本才有偈颂。在中国,三个译本中向来以罗什本流传最广,因此品末偈颂后来补入这个译本。此品经文中,无尽意菩萨问佛陀这位菩萨为何名为“观世音”,佛陀回答道:“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Watson 1993:298—299,中括弧为笔者所加)。在此,若想解脱苦难,只要称念菩萨圣号即可。引文加中括弧的关键句,亦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并未见于竺法护的译本中。
评分她的第一本著作《中国的佛教复兴:株宏与晚期的宗教融合》,是研究唐代以后佛教最早的英文著作之一,另合编有《中国的香客和圣地》。《观音》一书的英文版于2001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
评分关注过这个话题,见到专著出版,果断买下,海外汉学的路子也可窥其一斑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