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0名0]: | KVM虚拟化技术:实战与原理解析[按需印刷]|3768683 |
| > 图书定价: | 79元 |
| > 图书作者: | 任永杰;单海涛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出版日期: | 2013/10/1 0:00:00 |
| > ISBN号: | 9787111439004 |
| > 开本: | 16开 |
| > 页数: | 432 |
| > 版次: | 1-1 |
| 内容简介 |
| [0首0]本Linux KVM虚拟化技术专著,由Intel虚拟化技术部门资深虚拟化技术专家和[0国0]内KVM技术的先驱者撰写,性毋庸置疑。在具体内容上,《KVM虚拟化技术:实战与原理解析》不仅系统介绍了KVM虚拟机的功能、特性和使用方[0法0],而且还深入地剖析了KVM虚拟机的核心技术和工作原理,对KVM做了全面而透彻的讲解。 全书一共9章:[0第0]1章介绍了云计算和虚拟化的概念,并对KVM等几种流行的虚拟化技术做了比较;[0第0]2章介绍了KVM的基本架构、QEMU的作用以及Intel的硬件虚拟化技术;[0第0]3章详细讲解了KVM依赖的硬件环境配置,编译和安装KVM和QEMU的步骤与方[0法0],以及KVM客户机的启动;[0第0]4章深入讲解了KVM的基础功能,包括虚拟的CPU、内存、存储、网络、图形显示等的配置和基本原理,以及CPU和内存的过载使用;[0第0]5章讲解了KVM的高级功能,包括半虚拟化驱动virtio、设备直接分配VT-d、热插拔、动态迁移、嵌套虚拟化、KSM、透明[0大0]页、KVM安全技术、QEMU监控器、QEMU命令行参数以及从物理机或其他虚拟机迁移到KVM的方[0法0];[0第0]6章介绍了管理KVM虚拟化的上层软件;[0第0]7章介绍了RHEL等所有流行的Linux发行版中的KVM虚拟化功能的使用;[0第0]8章[0首0]先介绍了虚拟化性能测试,然后详细介绍了对KVM虚拟化的CPU、内存、网络、磁盘I/O等重要组件进行性能测试的方[0法0]、工具和步骤;[0第0]9章介绍了Linux、KVM、QEMU等开源社区的情况,KVM、QEMU和KVM单元测试代码的基本结构,以及如何向QEMU/KVM开源社区贡献自己的代码和如何提交KVM相关的bug。 |
| 目录 |
《KVM虚拟化技术:实战与原理解析》 前言 [0第0]1章 虚拟化与云计算1 1.1 云计算概念1 1.1.1 发展历[0史0]和现状1 1.1.2 概念2 1.1.3 云计算模式3 1.2 云计算技术4 1.2.1 Map/Reduce4 1.2.2 资源管理平台5 1.2.3 虚拟化5 1.3 虚拟化技术5 1.3.1 软件虚拟化和硬件虚拟化6 1.3.2 准虚拟化与全虚拟化8 1.4 KVM简介9 1.4.1 KVM的历[0史0]9 1.4.2 KVM功能概览9 1.4.3 KVM的前景11 1.5 Xen简介11 1.5.1 Xen的历[0史0]11 1.5.2 Xen功能概览12 1.5.3 Xen的前景13 1.6 其他虚拟化方案简介13 1.6.1 VMware14 1.6.2 VirtualBox14 1.6.3 Hyper-V15 1.7 本章小结15 1.8 本章注释15 [0第0]2章 KVM原理简介17 2.1 Linux操作系统简介17 2.2 虚拟化模型18 2.3 KVM架构19 2.4 KVM模块21 2.5 QEMU设备模型22 2.6 Intel虚拟化技术22 2.7 本章小结23 [0第0]3章 构建KVM环境24 3.1 硬件系统的配置24 3.2 安装宿主机Linux系统26 3.3 编译和安装KVM28 3.3.1 下载KVM源代码28 3.3.2 配置KVM30 3.3.3 编译KVM33 3.3.4 安装KVM35 3.4 编译和安装qemu-kvm37 3.4.1 下载qemu-kvm源代码37 3.4.2 配置和编译qemu-kvm38 3.4.3 安装qemu-kvm39 3.5 安装客户机40 3.6 启动个KVM客户机42 3.7 本章小结43 3.8 本章注释和参考阅读44 [0第0]4章 KVM核心基础功能45 4.1 硬件平台和软件版本说明45 4.2 CPU配置48 4.2.1 vCPU的概念48 4.2.2 SMP的支持49 4.2.3 CPU过载使用54 4.2.4 CPU模型55 4.2.5 进程的处理器亲和性和vCPU的绑定57 4.3 内存配置61 4.3.1 内存设置基本参数61 4.3.2 EPT和VPID简介64 4.3.3 [0大0]页(Huge Page)66 4.3.4 内存过载使用68 4.4 存储配置70 4.4.1 存储配置和启动顺序70 4.4.2 qemu-img命令75 4.4.3 QEMU支持的镜像文件格式78 4.4.4 客户机存储方式80 4.5 网络配置82 4.5.1 QEMU支持的网络模式83 4.5.2 使用网桥模式85 4.5.3 使用NAT模式90 4.5.4 QEMU内部的用户模式网络98 4.5.5 其他网络选项102 4.6 图形显示103 4.6.1 SDL的使用103 4.6.2 VNC的使用105 4.6.3 VNC显示中的鼠标偏移112 4.6.4 非图形模式113 4.6.5 显示相关的其他选项115 4.7 本章小结116 4.8 本章注释和参考阅读116 [0第0]5章 KVM高级功能详解120 5.1 半虚拟化驱动120 5.1.1 virtio概述120 5.1.2 安装virtio驱动122 5.1.3 使用virtio_b[0all0]oon128 5.1.4 使用virtio_net133 5.1.5 使用virtio_blk137 5.1.6 kvm_clock配置138 5.2 设备直接分配(VT-d)140 5.2.1 VT-d概述140 5.2.2 VT-d环境配置141 5.2.3 VT-d操作示例150 5.2.4 SR-IOV技术160 5.3 热插拔170 5.3.1 PCI设备热插拔170 5.3.2 PCI设备热插拔示例171 5.3.3 CPU和内存的热插拔176 5.4 动态迁移177 5.4.1 动态迁移的概念177 5.4.2 动态迁移的效率和应用场景178 5.4.3 KVM动态迁移原理和实践180 5.4.4 VT-d/SR-IOV的动态迁移187 5.5 嵌套虚拟化188 5.5.1 嵌套虚拟化的基本概念188 5.5.2 KVM嵌套KVM188 5.6 KSM技术191 5.6.1 KSM基本原理191 5.6.2 KSM操作实践193 5.7 KVM其他特性简介197 5.7.1 1GB[0大0]页197 5.7.2 透明[0大0]页200 5.7.3 AVX和XSAVE203 5.7.4 AES新指令205 5.7.5 完全暴露宿主机CPU特性210 5.8 KVM安全212 5.8.1 SMEP212 5.8.2 控制客户机的资源使用—cgroups213 5.8.3 SELinux和sVirt220 5.8.4 可信任启动—Tboot228 5.8.5 其他安全策略237 5.9 QEMU监控器241 5.9.1 QEMU monitor的切换和配置241 5.9.2 常用命令介绍242 5.10 qemu-kvm命令行参数249 5.10.1 回顾已用过的参数249 5.10.2 其他常用参数253 5.11 迁移到KVM虚拟化环境261 5.11.1 virt-v2v工具介绍261 5.11.2 从Xen迁移到KVM262 5.11.3 从VMware迁移到KVM265 5.11.4 从VirtualBox迁移到KVM266 5.11.5 从物理机迁移到KVM虚拟化环境(P2V)266 5.12 本章小结267 5.13 注释和参考阅读268 [0第0]6章 KVM管理工具272 6.1 libvirt272 6.1.1 libvirt简介272 6.1.2 libvirt的编译、安装和配置275 6.1.3 libvirt和libvirtd的配置281 6.1.4 libvirt域的XML配置文件285 6.1.5 libvirt API简介297 6.1.6 建立到Hypervisor的连接299 6.1.7 libvirt API使用示例303 6.2 virsh308 6.2.1 virsh简介308 6.2.2 virsh常用命令310 6.3 virt-manager316 6.3.1 virt-manager简介316 6.3.2 virt-manager编译和安装317 6.3.3 virt-manager使用317 6.4 virt-viewer、virt-inst[0all0]和virt-top324 6.4.1 virt-viewer324 6.4.2 virt-inst[0all0]325 6.4.3 virt-top327 6.5 OpenStack云计算平台327 6.5.1 OpenStack简介327 6.5.2 使用DevStack安装和配置OpenStack开发环境330 6.5.3 在OpenStack中使用KVM332 6.6 本章小结334 6.7 本章注释和参考阅读334 [0第0]7章 Linux发行版中的KVM336 7.1 RHEL和Fedora中的KVM336 7.1.1 Red Hat、RHEL、Fedora和CentOS简介336 7.1.2 RHEL中的KVM337 7.1.3 Fedora中的KVM338 7.2 SLES和openSUSE中的KVM339 7.2.1 SLES中的KVM339 7.2.2 openSUSE中的KVM341 7.3 Ubuntu中的KVM341 7.4 本章小结343 7.5 本章注释和参考阅读344 [0第0]8章 KVM性能测试及参考数据345 8.1 虚拟化性能测试简介345 8.2 CPU性能测试347 8.2.1 CPU性能测试工具347 8.2.2 测试环境配置349 8.2.3 性能测试方[0法0]350 8.2.4 性能测试数据352 8.3 内存性能测试354 8.3.1 内存性能测试工具355 8.3.2 测试环境配置356 8.3.3 性能测试方[0法0]356 8.3.4 性能测试数据357 8.4 网络性能测试360 8.4.1 网络性能测试工具360 8.4.2 测试环境配置361 8.4.3 性能测试方[0法0]362 8.4.4 性能测试数据364 8.5 磁盘I/O性能测试367 8.5.1 磁盘I/O性能测试工具367 8.5.2 测试环境配置368 8.5.3 性能测试方[0法0]369 8.5.4 性能测试数据370 8.6 本章小结373 8.7 本章注释和参考阅读373 [0第0]9章 参与KVM开源社区375 9.1 开源社区介绍375 9.1.1 Linux开源社区375 9.1.2 KVM开源社区377 9.1.3 QEMU开源社区377 9.1.4 其他开源社区378 9.2 代码结构简介379 9.2.1 KVM代码379 9.2.2 QEMU代码381 9.2.3 KVM单元测试代码383 9.2.4 KVM Autotest代码385 9.3 向开源社区贡献代码386 9.3.1 开发者邮件列表386 9.3.2 代码风格387 9.3.3 生成patch391 9.3.4 检查patch394 9.3.5 提交patch396 9.4 提交KVM相关的bug399 9.4.1 通过邮件列表提交bug399 9.4.2 使用bug管理系统提交bug401 9.4.3 使用二分[0法0]定位bug401 9.5 本章小结404 9.6 本章注释和参考阅读404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不错,很有技术范儿,让人一看就知道内容不一般。我翻了几页,感觉作者对概念的讲解非常到位,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理论的阐述,深入浅出,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跟上节奏。我一直对这个领域很感兴趣,但市面上很多教材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一堆零散的笔记,很难系统学习。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很合理,从搭建环境到实际操作,每一步都有详细的步骤和截图,非常实用。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一些高级特性时,能够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分析,这让我对技术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会用”的层面,更能理解“为什么这么用”。对于想要系统学习这方面知识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枯燥的技术文档的乏味感。作者善于用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技术概念,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我喜欢这种亦师亦友的写作方式,它拉近了读者和作者的距离,让学习过程不再那么有压力。虽然技术内容很硬核,但作者的叙述方式却很轻松自然。我甚至忍不住在学习之余,会去思考作者在某些决策上的考量,这对我个人的技术视野的拓宽也有很大的帮助。
评分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兼具广度和深度的技术书籍。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内容组织上的匠心独运。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基础概念的建立,到复杂场景的实战演练,再到性能优化的深入探讨,逻辑链条非常清晰。对于想要在这个领域深耕下去的技术人员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积累。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该领域有兴趣的同行们,相信它能成为你技术道路上的得力助手。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非常令人满意。作者在介绍核心技术原理时,丝毫不含糊,深入挖掘了背后的机制,这一点对于我这种追求技术“刨根问底”的读者来说非常重要。比如,在讲到资源隔离和内存管理时,作者详细对比了不同实现方式的优劣,并给出了场景化的建议。我注意到作者的知识储备非常扎实,不仅限于主流方案,还提及了一些新兴的技术趋势和最佳实践。这让整本书的视野更加开阔,不再是简单的“入门手册”,而更像是一本进阶的参考指南。读起来虽然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但收获也是成倍增长的。
评分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己的实战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作者在讲解过程中,不仅限于理论,而是紧密结合实际操作,提供了大量的代码示例和配置脚本。我按照书中的步骤复现了一些场景,发现所有的操作都非常顺畅,很少遇到版本兼容或者环境配置的难题。尤其是关于性能调优和故障排查那一章,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之前在生产环境中遇到过几次性能瓶颈,但苦于没有系统的方法去定位问题,这本书提供了清晰的排查思路和实用的工具推荐,让我茅塞顿开。这本书对于那些希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来说,绝对是物超所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