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樱桃栽培

现代大樱桃栽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洪胜 编
图书标签:
  • 樱桃
  • 栽培技术
  • 现代农业
  • 果树
  • 园艺
  • 种植
  • 管理
  • 新品种
  • 高产
  • 优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70407
版次:1
商品编码:11098016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9-01
页数:13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现代大樱桃栽培》的第一部分详细记述了目前世界大樱桃生产的分布和我国主要产区的概况;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适宜大樱桃栽培的气候特点和区划分布;第三部分对我国近年广泛栽培的品种和砧木的生产表现进行了介绍和评价;第四部分是本书着墨较多的部分,从果园园址的选择,到定植时斜栽的好处,从纺锤形整枝到主要病虫害防治都有论述,特别对大樱桃根系生长环境和规律的介绍说明了果园生草、覆草及穴贮肥水的良好效用,并对樱桃园肥水一体化新技术作了概述;第五部分则着重对当前我国樱桃种植中普遍遇到的流胶病、裂果、根瘤病以及春霜冻的成因和防治等新进展进行介绍,可以使读者对这些问题有全面了解;第六部分重点对国外大樱桃的产后处理技术进行了论述,包括采收标准、水冷及机械化自动分选等内容;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新统计,对目前世界大樱桃生产和进出口贸易作了评述。希望本书对我国樱桃种植者、技术推广及专业研究人员有所借鉴。

目录

前言
一、国内外大樱桃发展概述
(一)世界主要大樱桃栽培区发展概况
1.北美地区
2.西欧
3.西亚
4.东亚
5.南美及大洋洲栽培区
(二)中国大樱桃栽培现状与主栽区分布
1.山东地区
2.辽南地区
3.冀东地区
4.陕西
5.北京地区
6.河南及其他零星栽培地区

二、大樱桃的气候、地理适应性与栽培区划
(一)大樱桃的生长发育特点
1.根系
2.萌芽和开花
3.新梢生长高峰期
4.果实成熟采收与花芽分化
(二)大樱桃的环境条件要求
1.温度
2.水分
3.强风
4.雹子
(三)中国大樱桃栽培区划
1.渤海湾沿海产区
2.渤海湾内陆产区
3.陇海铁路沿线东段产区
4.西南高海拔特早熟栽培区

三、目前大樱桃主栽品种与砧木评价
(一)主栽品种特性与评价
1.中国大樱桃品种发展史
2.目前中国的主栽品种介绍与评价
(二)砧木特性与评价
1.吉塞拉5号矮化砧木
2.考特(Colt)
3.中国樱桃
4.马哈利
5.砧木的抗涝性调查
(三)花期与授粉
1.授粉亲和性
2.花期相遇
3.利用壁蜂提高樱桃授粉率

四、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一)果园位置的选择
1.地点的选择
2.降雨与灌溉条件
3.其他要考虑的条件
(二)定植
1.选用壮苗
2.栽前护理
3.树穴准备和土壤改良
4.栽植
(三)整形修剪的原则与方法
1.主要树形介绍
2.主要修剪的方法
(四)大樱桃的肥水管理
1.影响根系生长和吸收活动的因素
2.改良土壤,扩大根系集中分布层
3.增加基肥,集中施用
4.肥水一体化新趋势
(五)主要病虫种类及防治措施
1.主要虫害及防治
2.主要病害及防治
3.大樱桃更新改建中的重茬问题

五、目前我国大樱桃种植中几大难点问题的研究进展
(一)冬季冻害与春霜冻的成因与防护
1.冬季低温冻害
2.冬季冻害的类型
3.春霜(冻)成因与防护
(二)甜樱桃流胶病的确切病因与有效防治措施
1.发病症状
2.传播途径
3.病原菌
4.侵染循环
5.防治技术
(三)根癌病的最新进展
1.根癌病病原菌的分类和形态特征
2.根癌病发病机理
3.抗性砧木筛选培育
4.根癌病的预防
5.根癌病生物防治失败的可能原因
6.K84菌株转移缺失(Tra-)突变株K1026菌株的构成
7.K1026菌株的特性及商业应用
(四)樱桃裂果的原因与控制
1.裂果原因分析
2.裂果指数
3.樱桃裂果的预防
(五)试管苗培养在樱桃珍稀种质资源和脱毒苗
快速繁育中的应用
1.试管苗培养在樱桃苗木繁育中的作用
2.樱桃的茎尖培养方法
(六)大樱桃设施栽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品种与产量要得当
2.棚体构造要科学
3.扣棚升温要适宜
4.花果管理要强化
5.施肥总量要增加

六、现代大樱桃产后处理技术
(一)我国樱桃产后处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我国大樱桃产后处理现状
2.现代大樱桃产后处理的发展趋势
(二)樱桃果个大小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1.樱桃产量、果个与效益的关系
2.樱桃园的一些重要数据和原则
3.从效益看如何建一个好樱桃园
(三)果实质量指标及评价
1.大樱桃果实质量的概念
2.分级、包装、运输、分销过程中的质量
3.樱桃的质量指标
4.消费者接受度质量
5.在大樱桃产业链中如何提高质量
(四)水预冷、果面清洗消毒与机械分选的原理与实践
1.果实水预冷的技术原理
2.果面消毒杀菌的原理
3.自动分选机的工作原理
4.目前烟台地区常用的贮藏保鲜方法介绍
5.贮藏保鲜的几个重要环节
(五)自动分选机的使用环境条件要求
1.机械安装场地的要求
2.光线与温度的要求
3.冷却水与消毒剂
4.机选果实的采收标准
5.所需人员及职责
6.选后的包装与贮藏

七、大樱桃的生产与市场营销
(一)世界大樱桃生产概况
1.主产国分布及2010年的面积、产量
2.近10年来各主产国面积变化趋势
(二)国际大樱桃进出口市场分布
1.主要出口国分布及出口量
2.主要进口国分布及进口量
3.亚洲各国大樱桃消费市场特点评述
(三)中国大樱桃产销现状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历史的风味:从野果到餐桌的千年演变 本书并非聚焦于现代农业的机械化与标准化,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樱桃这位水果界的“长者”,追溯其漫长而丰富的生命旅程。我们将一同探寻樱桃的起源,穿越回那个遥远的年代,去理解最初的野樱桃是如何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孕育、演化,并最终成为人类口中的甘甜。 第一章:远古的回响:野樱桃的足迹 在文明的曙光初现之前,广袤的大地上,野樱桃已悄然生长。它们可能并非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那些饱满、多汁的果实,但却是它们,奠定了后来品种繁多的基础。本章将深入考证,结合考古发现、古籍零星记载以及对现存野生樱桃种群的遗传学研究,描绘出野樱桃最初的模样。我们将讨论它们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它们所适应的自然环境,以及它们在早期人类社会中的潜在角色。是否曾被猎食?是否曾被偶然发现并带入聚落?这些都将是我们探索的焦点。我们将尝试还原那个模糊而充满可能性的时代,想象古人在面对这些带刺的、酸涩或微甜的果实时,那种原始的惊奇与好奇。 第二章:驯化的曙光:人类的初步介入 随着人类定居农业的兴起,对于食物的探索也变得更加主动。樱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潜在的营养价值,很可能在早期农业文明中,就进入了人类的视野,并开始了漫长的驯化过程。本章将详细梳理这一过程。我们将从亚洲地区开始,探讨早期文明如何通过播种、移栽等方式,逐步筛选出那些产量更高、果实更大、口感更佳的个体。我们会考察古罗马、古希腊等文明中关于樱桃的早期文字记载,分析这些记载所透露出的信息,例如它们是如何被种植、收获和食用的。尽管这些记载可能并不系统,但它们是了解樱桃驯化早期阶段的重要线索。我们会对比不同地区早期栽培樱桃的特点,分析可能存在的独立驯化中心,或者传播与交流的痕迹。 第三章:王者的荣耀:樱桃在历史上的地位 樱桃并非总是平民化的水果,在历史上,它曾一度是贵族和皇室的象征。在欧洲,尤其是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樱桃因其独特的颜色、珍稀的产量以及优美的形态,备受追捧。本章将聚焦于樱桃在这些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将深入研究各国皇家园林和贵族庄园中关于樱桃的记载,分析当时人们种植樱桃的目的,是作为食用,还是观赏,抑或是象征地位。我们会考察当时的园艺技术,了解那个时代是如何栽培和养护樱桃树的。同时,我们也将探讨樱桃在艺术、文学和宗教中的象征意义,例如它是否被赋予过纯洁、爱情、青春等寓意,在当时的绘画、诗歌中出现过哪些经典的描绘。 第四章:跨越大陆的旅程:樱桃的全球化扩散 欧洲的发现与殖民活动,极大地加速了樱桃的全球化进程。从欧洲的果园,樱桃跨越海洋,漂洋过海,抵达了新的大陆,并在那里落地生根,适应了新的环境。本章将追溯樱桃的这一重要旅程。我们将详细记录樱桃是如何被引入美洲、亚洲其他地区以及大洋洲的。我们会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引入和发展樱桃产业时所采取的策略,例如最初是如何进行品种选育,如何克服病虫害等挑战。我们会考察不同地区在樱桃栽培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技术和经验,以及这些经验是如何随着移民和贸易传播的。 第五章:风味与传承:不同时代的樱桃风味 尽管现代社会有先进的冷藏和保鲜技术,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于樱桃风味的理解和追求,却有着细微的差别。本章将深入探讨历史上的樱桃风味。我们会研究古籍中对樱桃味道的描述,例如是偏酸、偏甜,还是带有特殊的香气。我们会考察古代的烹饪方法,了解樱桃是如何被用于制作各种食物,例如果酱、酒、甜点等。我们会对比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樱桃品种的偏好,例如是否有某个品种曾一度风靡一时,又为何逐渐被遗忘。通过对历史文献和烹饪传统的梳理,我们试图还原那些已经流逝的、充满时代印记的樱桃风味。 第六章:从田园到宫廷:樱桃的文化符号 樱桃不仅仅是一种水果,它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樱桃都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本章将深入挖掘樱桃的文化符号学。我们将考察樱桃在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的形象,它是否与爱情、生育、青春、纯洁等概念相关联。我们会分析樱桃在不同民族的节日庆典、宗教仪式中出现的场合和意义。我们将重点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樱桃的记载,例如它在中国古代文学、绘画中是如何被描绘的,以及它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是否有被提及。通过对这些文化的梳理,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樱桃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多重角色。 第七章:老树的智慧:传统樱桃栽培的哲学 在现代工业化农业之前,世代相传的樱桃栽培经验,蕴含着独特的智慧和对自然的尊重。本章将回归传统,探索那些被遗忘或正在被重新发掘的传统樱桃栽培哲学。我们会研究古代的农书、农谚,了解古人是如何观察节气、土壤,如何进行嫁接、修剪,以及如何防治病虫害。我们会采访那些仍然坚持传统耕作方式的老农,记录他们的经验和心得。我们将分析这些传统方法在适应当地环境、保持土壤肥力、促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优势。我们也将探讨传统栽培方式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理解自然、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第八章:味道的记忆:那些年,我们吃过的樱桃 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有属于自己关于樱桃的味觉记忆。本章将唤醒那些深藏在人们心中的关于樱桃的朴素回忆。我们不会去评判当下樱桃的优劣,而是去倾听那些关于“过去”的故事。我们会收集一些民间口述历史,关于童年时第一次吃到自家种的樱桃的喜悦,关于某个夏天,围坐在院子里分享樱桃的温馨场景,关于市场上那些曾经熟悉的、但如今已经消失的樱桃品种。我们将邀请一些上了年纪的读者分享他们的经历,通过这些个体记忆的汇聚,来勾勒出一幅关于樱桃的、充满人情味的时代画卷。这些记忆,是关于食物、关于家庭、关于时光流转的最真实写照。 本书的目的: 本书并非一本指导读者如何种植现代樱桃的实用手册,而是希望通过对樱桃悠久历史、多元文化及其背后哲学智慧的深入挖掘,为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樱桃。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历史的、文化的、甚至充满温情的叙述,让读者重新审视这种看似平凡的水果,发现其中蕴含的丰富故事和深刻哲理,感受那份穿越时光的、跨越地域的、属于樱桃的独特韵味。本书是对“现代”的一种温和反思,是对“传统”的一次深情回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比了手头几本关于果树栽培的专业书籍,发现此书在章节布局和逻辑递进上做得最为清晰合理。它采用了“宏观规划到微观操作”的结构,从选址、品种引进的基础决策开始,逐步深入到具体的修剪、施肥、灌溉等日常管理,最后落脚于采摘后的保鲜与市场对接。这种层层递进的架构,非常符合初学者由浅入深的学习曲线。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论述不同生长阶段的管理重点时,总能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生理过程,例如用“树体的呼吸”来形容休眠期的管理,用“能量的蓄水池”来描述枝条的健壮度。这种生动化的表达,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整个生长周期的把控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是零散地处理问题,而是有了一个完整的、动态的系统认知。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色彩搭配既有春日的明媚,又不失成熟果实的厚重感。初翻阅时,我立刻被它详尽的图文并茂的排版所折服。特别是对于不同樱桃品种的形态特征描述,简直细致入微,连那些微小的叶脉纹理和果实的色泽变化都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显然在果园里花费了大量时间,那种对实地经验的把握,是书本知识难以企及的。比如,关于土壤酸碱度的调整那一章,书中不仅列举了科学的化学指标,还结合了当地土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种非常实用的改良方法,甚至包括了不同季节雨水对土壤影响的应对策略。阅读这部分内容时,我感觉自己仿佛正站在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身边,听他传授祖传的秘诀。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对于我们这些希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种植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述中展现出的那种对作物深沉的热爱与敬畏,这种情感是任何冷冰冰的技术手册都无法传达的。它让技术指导变得有温度,让人更有动力去亲手实践和探索。

评分

装帧和印刷质量绝对是五星水准。纸张的选择非常考究,那种略带哑光的质感,使得书中的彩图和照片看起来色彩饱满而不刺眼,即便是长时间翻阅,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很多专业书籍为了控制成本会牺牲印刷质量,但这本书显然在细节上毫不含糊。尤其是那些展示病虫害症状的特写照片,清晰度极高,对于辨识早期病变至关重要。书本的装订也非常结实,即便经常带着去果园查阅,书脊也完全没有松动的迹象。在这样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拥有一本实体、精美、耐用的参考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工艺品,让人愿意随时取阅,并将其置于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对专业知识的敬畏之心。

评分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极其流畅自然,完全没有一般技术书籍那种枯燥乏味的说教感。更像是一位资深行家,推心置腹地与你交流这些年摸爬滚打的经验与教训。尤其是关于病虫害防治的那一章节,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案例分析。作者没有仅仅罗列已知的病害名称,而是深入剖析了每种病害发生的生态背景、气候诱因以及关键的窗口期干预措施。比如,对于常见的锈病,书中详细对比了三种不同化学药剂的速效性、持效期以及对环境的友好程度,并给出了一个基于风险评估的推荐方案。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穿插了一些“非主流”的,但经过反复验证的物理和生物防治小窍门,这显示了作者的知识广度远超预期。这种既有科学严谨性,又不失生活智慧的叙述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愉悦感和知识的吸收率。它让我意识到,园艺的奥秘,往往隐藏在那些被主流教材略去不谈的细节之中。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技术指导,更在于它对现代农业理念的融入。我注意到书中多次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这在传统农业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深度。例如,在讨论水肥管理时,作者并未一味推崇高投入的化肥方案,而是花了大篇幅介绍如何通过覆盖作物、轮作以及生物菌剂的使用来构建一个良性的土壤生态系统。这不仅仅是节约成本的问题,更是一种对土地负责任的态度。书中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果园如何进行抗逆性建设的探讨,也显得尤为前瞻。作者提出的“弹性种植”策略,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自己的种植模式,思考如何在追求产量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的长远考量。这种深层次的思考引导,让这本书从一本工具书,升华成了一部关于未来农业哲学的探讨。

评分

给朋友买的,满意

评分

不知道好不好,不懂,代别人买的

评分

非常实用

评分

看看总能涨姿势,不错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挺好的,就是专业术语比较多,需要入门的。

评分

物流速度太快了

评分

很喜欢的一本书,家庭种植果园必备。

评分

还不错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