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ISBN编号: 9787546206110
出版时间: 2012年1月第一版
书名: 围棋完全入门
出版社名称: 广州出版社
作者: 何越粤主编
开本: 32
定价: 28
内容简介
围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古人常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来论及一个人的才华与修养,其中的“棋”就是围棋。
围棋的规则非常简单,但因为围棋有横竖19条线,组成361个交叉点,所以就拥有了十分广阔的落子空间,使得棋局千变万化,复杂深奥。因此,围棋往往易学难精。
每一个围棋爱好者都明白,下棋应经过思考,经过计算,但实践中碰上某个具体局面,下出的棋到底是好是坏,他们却很难区分。这也是围棋初学者*感苦闷的问题。
本书针对围棋初学者常遇到的问题,分门别类地给予指导,力求详尽明了,通俗易懂,使每一个初学者能从中掌握基本的常识与应对策略,熟悉一些常用的对弈技巧,真正走进围棋的世界。
目录
第一章 起源与规则
围棋的起源与发展2
围棋的起源2
围棋在中国的发展史3
围棋在世界的发展史5
围棋的别称6
基本规则8
棋盘与棋子8
下棋规则8
提劫的规则10
如何解决劫争11
围棋胜负的判定13
基本概念20
什么是气20
气尽提取21
紧气22
要提23
长气24
比气25
气的计算26
“眼”是什么27
死棋和活棋34
死棋和活棋——真眼和假眼?穴一?雪34
死棋和活棋——真眼和假眼?穴二?雪42
棋力检定问题50
第二章 围棋攻防基本方法
连结与切断56
什么是连结56
实连——粘57
虚连——尖、双、虎、禁着57
切断60
跳、飞61
跳61
飞64
征子与引征66
征子66
引征72
死活棋基本着法77
点眼77
攻杀87
有眼杀无眼92
双活95
痛快的扑?穴接不归?雪104
棋力检定问题105
问题1105
问题2107
问题3109
问题4110
第三章 手筋与定式
何谓手筋114
区分生死的手筋和俗筋114
手筋是急所的宝库图117
先手粘起的手筋120
常用手筋121
提子手筋121
死活手筋139
连络与切断手筋154
基本定式及其变化182
定式182
小目定式193
目外定式209
高目定式216
星定式221
三三定式237
定式后的定形244
第四章 布局基础
布局通则254
角上下子的位置254
棋子的配置256
建立根据地258
拆地与夹攻259
实地与外势262
定式的选用264
怎样布局利己266
三路好还是四路好272
大场的知识275
四边的中心点附近275
拆兼攻276
要 点277
大 棋277
常用布局研究278
小目布局278
中国流布局294
星与缔配合的布局300
星布局309
第五章 围棋实战技巧
九子局的下法324
学习九子局324
黑子的应手有三种325
一间跳非恶手326
戴帽对策1 尖329
戴帽对策2 肩冲333
肩冲的变化335
另一方是二间高挂的情况337
九子局实战谱343
学习实战谱343
九子局实战谱348
天下四目必胜法352
四子局是进入初段的第一步352
白子的挂法353
必须一间跳来对付354
基本第1型·A型(一间跳)355
基本第1型·B型(马步挂)358
基本第1型·C型(夹缝)360
基本第1型·D型(觑手)362
基本第2型·A型(三三)363
基本第2型·B型(双挂1)364
基本第2型·C型(双挂2)365
基本第2型·D型(双挂3)367
棋力检测问题368
问题1368
问题2371
书摘
围棋的起源与发展
围棋的起源
围棋的起源很早,*早的传说是尧创围棋。东晋张华在《博物志》提到: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如果根据张华的说法,由尧至今,围棋在中国已有四千年的历史了。战国时的文献《世本》也有记载:尧作围棋,丹朱善之。张华在《博物志》也提到另一种说法:舜以其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如果这些说法是真的话,那么,丹朱可以算是中国*早的围棋国手了。不过这些说法还只是传说而已,提不出实际的证据,虽然大多数的中国人对尧创围棋都深信不疑。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由发掘出的文物及当时的文献记载,不但有实际的证据可以证明围棋的存在,更可以证明围棋已经相当普遍,甚至有围棋国手的产生。
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人,围棋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像是一种哲学思考的载体。因此,我在挑选教材时,会不自觉地期望它能带有一丝文化底蕴的解读。我希望这本书在讲解棋理的同时,能适当地穿插一些关于围棋精神、礼仪或者历史典故的介绍。当然,核心功能还是要放在教学上,但如果能在枯燥的教学中点缀一些人文气息,那阅读体验会大大提升。我尤其关注它对“目数”和“官子”的讲解是否深入。很多入门书到了后面都会草草收场,对收官阶段的精妙之处一带而过,这让初学者很难体会到后盘的乐趣。如果这本书能把收官的技巧讲得像前期的布局一样细致入微,那绝对是加分项。我对作者的专业背景也抱有一丝好奇,希望他/她不仅是棋力高超,更是一位善于表达的教育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给我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作为一本需要反复翻阅和研究的教材,纸张太薄或者印刷模糊都是大忌。这本的纸张摸起来比较厚实,油墨清晰,即便是细小的棋子符号也能看得清楚,这对于需要仔细辨认棋形变化的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我特别喜欢那种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在棋盘上点点画画的习惯,好的纸质能承受得住我这种反复演算的“折磨”。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有一套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而不是一上来就抛出复杂的概念。比如,先是学习如何占据重要的“空位”,再过渡到如何“攻击”对方的弱点。如果它的章节设置能像搭积木一样,前一个知识点是后一个知识点的基础,那么学习的挫败感就会大大降低。我更希望它提供一些“自我测试”或“小练习”的环节,让我能在学完一个知识点后,立刻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的入门书实在太多了,很多都只是把规则罗列一遍,读完后还是不知道实战中该怎么办。我过去买过几本,结果都是放在书架上落灰了。这次选择这本书,主要是冲着它宣传的“实战讲解”去的。对我这种想马上上手体验对弈乐趣的人来说,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更关注的是,书里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棋谱来讲解“为什么要这么走”的。比如,当出现一块棋形被包围时,如何判断活棋和死棋,以及如何通过“打吃”和“并”来寻求转机。如果这本书能用清晰的图示和简洁的语言,把这些关键的战斗场景剖析清楚,那它就成功了一半。我希望它能侧重于培养我的“棋感”,而不是让我去死记硬背那些所谓的“必胜定式”。毕竟,围棋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变化无穷,一个好的入门教程,应该教会我思考的框架,而不是固定的答案。这本书的厚度适中,看起来内容组织得比较紧凑,希望没有太多水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吸引力,特别是那种沉稳的黑白配色,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围棋这项运动的深邃和历史感。我是一个完全的新手,对围棋的规则和基本概念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在挑选入门书籍时非常谨慎。这本书的定价也挺合理的,考虑到它涵盖了从最基础的提子、禁入点到初级的棋形布局,感觉性价比很高。我更看重的是,它是不是真的能把复杂的概念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讲出来,而不是堆砌术语。翻开目录,看到“手筋精讲”和“实战对局解析”这样的章节名,心里就踏实了不少,这说明它不仅仅是停留在规则层面,而是真正想把人带入到对弈的乐趣中去。我希望它能像一个耐心的老棋手坐在我旁边,一步一步地引导我,而不是给我一堆理论让我自己去消化。从目前的初步印象来看,这本书的排版清晰,图例丰富,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视觉上的友好度非常重要。我期待着它能为我打开围棋世界的大门,让我不再被那些复杂的棋盘和黑白子望而却步。
评分我购买围棋书籍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尽快加入到线下的棋友交流中去。这意味着这本书里的内容,必须是当前围棋界的主流理解和常用着法,而不是一些过时的、已经被淘汰的旧理论。我更注重的是,书中所讲解的“棋理”是否具有普适性,能够在我面对不同风格的对手时依然奏效。例如,在解释“急所”时,它应该能告诉我,这个“急所”是根据当前的局势动态变化的,而不是一个固定的点位。此外,我关注它对“定式”的介绍态度——是鼓励死记硬背,还是引导理解定式背后的逻辑?一个优秀的入门书,应该教会我如何“活学活用”定式,而不是成为定式的奴隶。如果这本书能够在我阅读完基础部分后,直接提供一些简单但真实的对局复盘案例,让我能够对照着去分析对局者的思考过程,那将是极大的帮助。我期待这本书能真正成为我从“旁观者”蜕变为“参与者”的关键一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