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麻将赢家36招
作 者:佘时佑 编著
I S B N :9787539772981
出 版 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年11月
印刷时间:2001年11月
字 数:244000字
页 数:343页
开 本: 开
包 装:平 装
重 量: g
:18.00元
目录
远见篇
第1招 未雨绸缪,步步为招
第2招 调兵遣将,以静制动
第3招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第4招 运用关联,一箭双雕
第5招 各自为战,舍张安危
第6招 釜底抽薪,不打自招
第7招 迟行观变,优存劣汰
奇计篇
第8招 暗渡陈仓,虚张声势
第9招 减灶诱敌,信息
第10招 奇智应机,避敌诱将
第11招 先发制人,顺手牵驴
第12招 以虚为实,虚中求实
第13招 疑兵惑敌,将计就计
应变篇
第14招 欲擒故纵,能攻善守
第15招 反侧自安,谨慎吃碰
第16招 请君入瓮,借君之力
第17招 随机应变,快成快和
第18招 狡兔三窟,权宜之计
第19招 一鼓作气,把握时机
第20招 过河拆桥,投其所好
智谋篇
第21招 明察破奸,注重逻辑
第22招 假释察奸,探讨真实
第23招 无中生有,避重就轻
第24招 骑墙观望,借刀杀人
第25招 见机而退,伸吃安危
第26招 寸步不让,欲胜慎切
第27招 急流勇退,委曲求全
第28招 设疑释疑,弄清牌情
妙策篇
第29招 以耻知耻,指桑骂槐
第30招 抛砖引玉,类似类惑
第31招 小失大得,李代桃僵
第32招 巧对避祸,围魏救赵
第33招 假作痴愚,正视牌手
第34招 进退战和,灵活机动
第35招 虚张声势,出其不意
第36招 声东击西,神出鬼没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
本书从谋略的角度向读者展示了赢牌的36种招数。本书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著作之精华,通过讲故事、话事例、说熟语、记重点等形式,深入浅出地告诉您如何在麻战中灵活运用36招,为您成为麻战赢家助上一臂之力。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有意思,那种带着点年代感的油墨印刷效果,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那种老式茶馆里,空气中弥漫着烟草味和搓麻声的氛围。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注意到的就是书名和副标题的排版,虽然字数不少,但排得还算错落有致,没有显得过于拥挤。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非常严肃的,那种纯粹的数学概率分析类的书籍,毕竟涉及到“赢家”和“秘籍”这种词汇。然而,翻开目录,我发现它似乎更侧重于实战经验和心理博弈的探讨,而不是枯燥的公式堆砌。比如其中一章居然讲到了“摸牌时的微小呼吸调整对心态的影响”,这着实让我感到意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超越纯粹技术层面的东西,一些关于如何阅读对手,如何管理情绪的“软技巧”。当然,作为一本市面上少有的厚度适中的麻将书籍,我更期待它在不同地域规则适应性上的论述,毕竟不同地区的玩法差异巨大,一本好的指南应当能提供一个通用的思维框架,而不是只盯着某一个地方麻将的特定牌型。从初步的浏览来看,作者似乎非常擅长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阐述复杂的策略,这一点我很欣赏,它让学习过程不再那么枯燥乏味。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令人满意,纸张的触感比较舒服,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太累。总而言之,从外在和初步的印象来看,它提供了一种兼具理论深度和实战趣味的阅读体验,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找个牌搭子试试身手。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一种“求知欲爆炸”的冲动,因为我总是在牌桌上感觉自己慢了那么半拍。我之前看过一些网络上的零散教程,但总觉得不成体系,学了东边忘了西边,每次关键时刻总会因为犹豫而错失良机。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麻将玩家的知识塔”。它的行文风格非常直接,没有过多的寒暄和客套话,开门见山地就进入了核心内容的讲解,这对于追求效率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听牌型选择”时所采用的对比分析法,他不仅列举了哪种牌型赢面大,更详细分析了在不同番数压力下,选择保守听牌还是激进听牌的临界点判断标准。这已经超越了“入门级”的范畴,开始触及“高手进阶”的门槛了。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放铳风险管理”的那一部分,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手出牌习惯和自己手上安全张数的量化模型,虽然初看需要一点时间消化,但一旦理解,感觉整个牌局的安全性都得到了质的提升。这本书的排版在这个部分做得很好,图示清晰,用流程图来辅助说明复杂的决策树,大大降低了理解难度。如果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有些高级技巧的阐述似乎篇幅略短,感觉意犹未尽,但瑕不掩瑜,对于想要系统性提升实力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套实用的操作手册。
评分我是一位资深的麻将爱好者,自认为摸爬滚打多年,对基本规则和常见技巧了如指掌,但自从开始工作,牌局节奏越来越快,我的老一套打法开始屡屡碰壁,总是感觉被那些打得更“聪明”的年轻人比下去。所以,我带着批判性的眼光来审视这本书的。坦白说,这本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恰恰在于它对“时间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极致强调。作者将麻将比作一场资源有限的工程项目,每一张打出的牌都是一种成本,每一次等待都是机会的流失。他提供了一套“机会成本评估系统”,帮助玩家快速计算当前等待的收益与风险比。比如,在快节奏的牌局中,系统会建议你放弃那些需要等待两张以上才能听的小番数,转而追求一张就能听的中间番数,即使后者总和收益可能略低,但其确定性更高。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有条理,从宏观的牌局管理,过渡到中观的听牌优化,最后落脚到微观的舍牌细节,层层递进,逻辑性极强。我发现很多我过去凭感觉做出的判断,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理论支撑,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它不是教你如何“赌赢”,而是教你如何“科学地赢”,这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麻将智慧。阅读体验上,作者非常注重术语的精确性,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老玩家来说非常重要,避免了歧义。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武林秘籍的“心法总纲”,而不是具体的“招式分解”。我是在一个麻将论坛上看到有人推荐的,说这本书能解决“总差一把牌胡不了”的困境。我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仔细研读,发现作者的立足点非常高,他似乎在研究的不是如何赢一局牌,而是如何“控制整场牌局的走向”。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关于“牌势推演”的章节,作者强调了不要只看自己手上的牌,而要学会从其他三家的打出牌中“逆向工程”出他们可能在做的大牌型,这是一种非常主动的防御和进攻策略的结合。他用了很多笔墨来描述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看似不相关的牌来迷惑对手,制造“烟雾弹”,从而为自己争取到宝贵的最后几张牌的组合时间。这种心理战的深度,是我在其他任何麻将书籍里都没见过的。我尝试着在最近的几次实战中运用了其中提到的“试探性舍张法”,效果立竿见影,对手明显放慢了出牌速度,甚至出现了几次犹豫不决的动作,这直接为我赢下了一局大番。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那种沉稳而富有洞察力的,没有哗众取宠的夸张,全靠扎实的逻辑和深刻的见解来服人。它要求读者有耐心,需要边读边思考,甚至需要配合实战来体会其中的精髓,绝对不是那种可以囫囵吞枣的书籍。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气质给我一种非常“硬核”的感觉,它不讨好那些只想学一招鲜吃遍天的读者。我个人比较注重麻将中的“概率论和统计学应用”,所以这本书在这一块的论述深度让我非常满意。它没有满足于告诉我们“某某牌型胡率高”,而是深入探讨了牌局进行到不同阶段,有效牌张池的动态变化规律。作者引入了“信息熵”的概念来衡量牌局的混乱程度,并据此指导玩家何时该收紧防线,何时可以大胆进攻。这一点非常考验读者的数学思维基础,但一旦领会,你会发现自己对“摸切”和“留张”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它教会我,很多时候,打出一张看似无害的牌,实际上是在向对手传递错误的信息,从而引导他们做出错误的决策。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都配有详细的局势图和后续的牌河分析,让你能够清晰地看到作者的每一步决策是如何服务于最终目标的。这本书的缺点在于,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概率统计知识的新手来说,可能会觉得门槛稍高,需要查阅一些额外的资料才能完全吃透。但对于希望从“会打”跃升到“精通”的人来说,它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案头书,因为它提供的不是短期技巧,而是可以长期迭代的、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制胜心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