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系列教材·体验科学:物理演示实验教程

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系列教材·体验科学:物理演示实验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锡良,李旭光,杨兵初 编
图书标签:
  • 物理实验
  • 物理演示
  • 实验教学
  • 高等教育
  • 理工科
  • 教学参考
  • 实验教程
  • 物理学
  • 示范中心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59193
版次:1
商品编码:1118688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4
字数:28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体验科学:物理演示实验教程》为物理演示实验教材,包括力学、热学、振动和波动、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与综合实验六大部分,共计180余个实验.其中力学实验33个,热学实验10个,振动和波动实验21个,电磁学实验55个,光学实验49个,近代物理与综合实验17个,为了拓展学生兴趣,还选编了“十大物理实验”和“十大实验型物理学家”作为附录。
  《体验科学:物理演示实验教程》不仅适合各专业大学生使用,也适合物理爱好者及研究者使用,还可作为科普读物推广阅读。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1章 力学
一、质点力学
1.1 百发百中
1.2 小桶传球
1.3 向心力实验
1.4 离心轨道
1.5 离心力演示仪
1.6 弹性碰撞实验
1.7 逆水行舟
1.8 角速度矢量合成
1.9 动量守恒小车
1.10 质心运动
1.11 科里奥利力实验
1.12 万有引力模拟
1.13 三球仪
二、刚体力学
1.14 滚摆
1.15 转动定律实验
1.16 角动量守恒(一)
1.17 角动量守恒(二)
1.18 茹可夫斯基椅
1.19 进动仪
1.20 陀螺仪
1.21 回转仪
1.22 圆锥爬坡
1.23 滑坡竞赛
三、流体力学
1.24 伯努利悬浮器
1.25 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1.26 飞机升力
1.27 听话的小球
1.28 转动液体内部压强分布实验
1.29 真空物理现象
1.30 龙卷风
1.31 气体涡旋
1.32 空气黏滞力
1.33 空气泡

第2章 热学
一、统计物理学
2.1 伽尔顿板
2.2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
2.3 玻尔兹曼分布
二、热力学
2.4 模拟电冰箱
2.5 温差发电
2.6 热声效应
2.7 光压热机
2.8 斯特林热机
2.9 投影式相临界点状态
2.10 饮水鸟

第3章 振动和波动
一、振动
3.1 弹簧振子
3.2 单摆
3.3 傅科摆
3.4 简谐振动的合成
3.5 傅里叶振动合成
3.6 共振仪
3.7 共振片
二、波动
3.8 纵波演示器
3.9 音叉
3.10 波动合成仪
3.11 水波干涉
……

第4章 电磁学
第5章 光学
第6章 近代物理与综合实验
附录A 十大物理实验
附录B 十大实验型物理学家
附录C 巨人的聚会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物理实验是理工科学生的一门主要公共基础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思维能力和激发学习物理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质均是不可或缺的。物理实验分为定量实验和定性实验,物理演示实验属于定性实验,旨在观察现象、验证理论、激发兴趣。传统意义上的物理实验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在台上做、学生在台下看,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近十余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全国高校对物理演示实验室建设更加重视,相继研制了一大批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演示效果好的实验设备,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大促进了各专业大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把探索枯燥的科学理论寓于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之中,达到了用理论指导实验、再用实验结果强化对理论更加深入认识的良性循环。中南大学在建设国家工科物理教学基地和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过程中,加大物理演示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使其成为开放式的物理教学平台,时间开放、空间开放、资源开放,面向全校所有对物理实验有兴趣并愿意到物理演示实验室进行探究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开设了“体验科学”选修课程。本书就是在原讲义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书包括力学、热学、振动和波动、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与综合实验六大部分,共计180余个实验,其中力学实验33个,热学实验10个,振动和波动实验21个,电磁学实验55个,光学实验49个,近代物理与综合实验17个,全书各实验项目均以“实验内容”、“物理原理”、“实验方法”、“注意事项”、“兴趣拓展”、“探索思考”六个部分展开。在叙述上尽量避免繁琐的物理公式,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实物照片和简图对物理实验项目进行说明。为了增加对物理学史的了解,选编了“十大物理实验”和“十大实验型物理学家”作为附录供读者阅读。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图书的详细简介,旨在避免提及您提供的书名《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系列教材·体验科学:物理演示实验教程》中的任何内容,并尽可能详细、自然地描述该书的主题和价值。 --- 图书简介: 《跨越星辰的思辨:当代宇宙学前沿探索与哲学反思》 主题聚焦: 本书深入探讨了当代宇宙学领域最具挑战性与前沿性的课题,从宇宙的起源、结构的演化到暗物质、暗能量的本质,力求将深奥的物理学概念与广阔的哲学思考融为一体。它并非一本纯粹的物理学教科书,而更像是一次智力上的漫游,引导读者超越现有观测数据的边界,去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宇宙将走向何方”这些宏大命题。 内容深度解析: 本书结构清晰,分为四大核心板块,层层递进,带领读者完成一次从微观到宏观,再到形而上学的探索之旅。 第一部分:宇宙的黎明与暴胀的谜团 本部分集中火力解析了标准宇宙学模型(Lambda-CDM 模型)的基础,并着重剖析了宇宙暴胀理论。作者详细梳理了暴胀理论如何成功地解决了视界问题、平坦性问题以及磁单极子问题,但同时,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暴胀理论内部存在的争议点,例如“永恒暴胀”的推论及其引发的“多重宇宙论”的哲学困境。 关键章节概述: 章节深入探讨了普朗克卫星、WMAP等关键观测数据如何支持或限制早期宇宙模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用大量的篇幅对比了不同暴胀势能模型的预测差异,并结合最新的引力波探测成果,评估了它们对早期宇宙高能物理的揭示程度。对于普通读者而言,书中使用了大量的类比和图形化解释,将量子涨落如何播下星系形成的“种子”的过程描述得生动易懂。 第二部分:暗物质的幽灵与引力的边界 暗物质和暗能量是现代宇宙学研究的两大基石和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本书的第二部分将大量篇幅奉献给对暗物质的探索。 探测的艺术与困境: 书中详细介绍了当前寻找弱相互作用重粒子(WIMPs)、轴子以及其他候选粒子的全球性实验进展。作者并未停留在罗列实验结果,而是深入分析了直接探测、间接探测和对撞机实验之间的相互印证与矛盾。例如,对DM-ice和XENON实验数据的解读,不仅展示了科学的严谨性,也揭示了实验设计中如何排除环境噪音这一复杂的工程挑战。 修正引力理论的崛起: 与标准冷暗物质模型并存的,是对修正引力理论(如MOND)的讨论。本书公正地比较了这两种主流思路的优劣,探讨了为什么在星系团尺度上修正引力似乎更具解释力,而在宇宙大尺度结构上,暗物质仍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部分:暗能量的驱动与时空的终局 暗能量是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力量。本书的这部分内容极具思辨性,探讨了对宇宙常数(Lambda)的最新测量,以及对动态暗能量模型(如精质Quintessence)的探索。 精度的较量: 作者详细比较了苏尼昂(SNIa)、重子声学振荡(BAO)以及星系团计数等不同探针对H0和Ωm参数的测量结果,重点突出了近年来“哈勃张力”(Hubble Tension)——即不同测量方法对当前宇宙膨胀速率得出的不一致结果——对标准宇宙学模型的潜在冲击。这种张力,被书中称为“通往新物理的微小裂缝”。 未来视界: 在这一部分,书籍转向对宇宙终极命运的预测,包括“大撕裂”(Big Rip)、“热寂”(Heat Death)和“大挤压”(Big Crunch)的物理可能性,并探讨了这些情景对生命存在时间的深远影响。 第四部分:宇宙学与知识的边界——哲学与方法论反思 本书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在于其跨越了纯粹的科学叙述,进入了对科学哲学和认识论的探讨。 可证伪性的拷问: 鉴于许多前沿宇宙学理论(如弦理论、部分多重宇宙图景)面临观测检验的极端困难,作者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当一个理论的预测范围无限广阔时,它是否还具有科学的有效性?书中讨论了“理论美学”在指导物理学方向中的作用,以及何时应该信任数学的优雅性而非眼前的实验数据。 人类中心主义的退场: 随着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化,人类在其中所处的地位也随之改变。本书的结尾部分,以一种沉静的笔触,探讨了地球生命在浩瀚时空中的偶然性与独特性,呼唤读者以更谦卑、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我们所处的现实。 目标读者群体: 本书面向对宇宙学、粒子物理学有浓厚兴趣的理工科学生、青年研究人员,以及所有对自然哲学、科学史和人类终极命运抱有好奇心的非专业读者。它要求读者具备高中物理基础,但保证了叙述的流畅性与思想的深邃性,是拓宽科学视野的绝佳读物。 本书价值: 《跨越星辰的思辨》的价值不在于提供“标准答案”,而在于它系统性地梳理了当代宇宙学研究的“问题集”。它展示了科学探索是如何在已知的坚实基础上,勇敢地向未知的深渊投射光芒,并引发读者对“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所知道的”这一根本性问题的深思。通过阅读此书,读者不仅能掌握最前沿的宇宙学知识脉络,更能体验到科学思维在面对终极奥秘时的那种敬畏与探索的激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它所传递的“体验”精神。我一直认为,学习物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动手实践,而“体验”二字,正是这本书的核心所在。它不只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让你“去感受”。我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于实验的热爱,他鼓励读者不要害怕失败,要勇于尝试。每当我看到书中描述的某个经典演示实验,比如利用声波让小球跳舞,或者利用磁场来“驯服”电子,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象自己动手操作的场景。那种从材料的选取、装置的搭建,到最后观察实验结果的过程,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我想,这正是“体验科学”最深刻的内涵所在。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最惊喜的是它的排版和插图。不同于很多教科书那种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简陋的示意图,这本书的版式设计显得非常开阔和人性化。每一页都仿佛经过精心策划,留白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压抑。而且,书中的插图真的太棒了!那些手绘风格的实验装置图,线条流畅,细节清晰,仿佛每一个零件都栩栩如生。我能想象到,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对照着这些图来操作,会多么直观和方便。更重要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图片或者相关的科普漫画,这让整个阅读过程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科学之旅。这种形式上的创新,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也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物理实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甚至带有一丝艺术的气息。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到后面的章节,看看还有哪些精彩的插画和精美的设计在等着我。

评分

我一直觉得,物理实验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将抽象的理论变得具象化,而一本好的实验教程,则应该能够引导读者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这本书的叙述风格就给我带来了这样的感觉。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一步步地引导读者去思考。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作者在用心与我交流,分享他多年教学的心得体会。对于每一个实验,他不仅给出了操作步骤,更重要的是,他会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浅出的解释,并且还会联系到相关的物理概念和理论。我特别喜欢那些“思考题”或者“拓展阅读”的部分,它们能够激发我的好奇心,让我主动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这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方式,对于我这样希望巩固和加深物理理解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那种带有淡淡复古气息的蓝色调,搭配上“体验科学”这四个字,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那个充满好奇与探索的少年时代。我至今还记得,中学时第一次在物理课上看到那些精巧的实验装置,它们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和公式,而是活生生的、能够让我们触摸和观察的科学现象。那种“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这本书的标题也很有意思,“演示实验教程”,听起来就充满了画面感,让人期待能够亲手搭建、亲眼见证那些经典的物理原理是如何在眼前生动呈现的。我希望它能像一本宝藏指南,里面藏着各种引人入胜的演示实验,能够带领我重温那些美好的学习时光,甚至发现一些新的、意想不到的物理趣味。光是想到这些,就觉得这本书一定能给我带来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让我重新点燃对物理的激情。

评分

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作者在教育理念上的独到之处。他不仅仅是在教授物理知识,更是在培养一种科学思维方式。我注意到,书中对于每一个实验的讲解,都不仅仅局限于操作层面,而是会引导读者去分析实验的原理,去思考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这种“问为什么”和“如果……会怎样”的引导方式,非常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易错点”的提示,以及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的预设和解释。这说明作者在编写教材时,充分考虑到了实际教学中的各种可能性,并且为读者提供了周全的指导。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实验教程,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习物理、如何培养科学素养的优秀读物,它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好!

评分

评分

正版图书,比较好用,学校要求的

评分

很实用的书,值得购买。

评分

?

评分

学校老师推荐的。

评分

此用户未及时填写评价内容,系统默认好评!

评分

¥37.50

评分

东西收到非常好,快递很给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