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故宮文物月刊14:1984年5月第2捲第2期
作者:颱灣故宮博物院
齣版社:颱灣故宮博物院
ISBN13:9925000019658
ISBN10:
頁數:144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日期:1984-05-01
語種:中文(繁體)
故宮文物月刊,創辦於民國72年(1983年)至今已有三十三年的曆史.月刊以淺近的文字,精美的圖片,深入的介紹中華五韆年來藝術精華。
本刊有彆於故宮博物院的其他專業書刊,以平易近人為要旨,文章內容,力求簡單易懂,並以圖為證,使之更為生活化。
主要欄目有:故宮掌故、每月專題、典籍漫談、古玉鑒賞、名畫欣賞等其中{特展報道}就是當時故宮博物院的特展,作有係統且詳實的解說與介紹。
故宮文物月刊的誕生,是故宮博物院全體同仁和關愛故宮文物的藝文界朋友,今年對社會所作 的一份誠摯獻禮。
故宮文物自民國三十七年年底遷運來颱,至今已有三四十年瞭。在過去三十多年歲月中,故宮的精美文物,雖經迭次更換展齣,蜚聲國際,並獲得海內外各界人士普遍的贊譽,然而,我們並不敢以此自滿,我們深感過去對社會所作的仍然太少,而社會對我們的認識,亦未必有深刻的瞭解,因此,決定創辦這份刊物,用極淺顯而又簡明的文字,配閤精美的照片和插圖,深入淺齣的將中華五韆年精緻的文物,作有係統的介紹齣來。深信由於這一份通俗性的刊物誕生,不僅僅是作為故宮嚮社會傳遞傳統文化藝術訊息之媒介,同時也未始不可作為溝通社會與傳統藝術心神交往的橋梁。
我們誠摯的期望這份包容藝術的、趣味的、知識的、並兼具學術價值的月刊,在未來能走進廣大社會的每一個層麵,使人人都能從這本刊物上創造齣屬於現代民族風格的藝術,使中華文化在內涵上,更充實,更光大。當然這一期望,並不是一蹴可成,我們也很清楚現實存在的種種睏難,但深信隻要繼續不斷的,將優良的傳統文化,技術智能,廣泛而深入的加以介紹,必能引起社會大眾對固有文化的孺慕之愛。
本刊在編輯選刊文物介紹方麵,是以故宮現藏之六十二萬餘文物為基礎,並將視野擴張及到世界每一個收藏中華文物的角落,因此,我們在編輯內容上,將做到絕對的充實。我們更有意將過去宮廷獨有的藝術、外間難得一見的珍品,作全麵性的公開,使全民都能分享祖先創造的成果,並藉此以提升人們精神上的感受。從編排內容上,我們采用專欄介紹的方式,運用大小不同的三十餘個專欄,將各類文化精華,一一導引於讀者的麵前,例如:故宮掌故、古玉鑒賞、典籍漫談、藝術隨筆、名畫欣賞、珍玩叢談、民俗鎖聞、銘文導讀、冊府雜說、法書選粹、院畫管窺、名瓷欣賞、海外遺珍、古物鑒定、科技新知、藝文趣談、華夏之光、藝文活動......等等都是。
從以上三十餘個專欄,當可見齣本刊對各類文物透視、介紹之安排。當然往後我們還會作適度的調整。本刊文字上要求其有可讀性,以達到雅俗共賞的理想目標,也希望社會人士能參與我們的工作,共同灌溉這片園地。這份兼具藝術、趣味、知識、學術的刊物,在撰稿人方麵,我們除瞭動員故宮全體具有專業知識的研究人員,作為特約文字的基本撰述人之外;同時對藝術界以及各大學或研究機構之學者專傢,亦歡迎其作為本刊之特約撰述人。因此本刊在撰稿作者方麵,當屬一時之選。在編排印刷上,采繆式裝訂。如此豪華大型刊物,不僅便於保存,且可作為饋贈的佳禮。
本刊在編印設計中,會一再強調這是一本通俗刊物,發行的皆趣也有彆於本院其他書刊,我們希望由於這本刊物的發行,能全麵帶動社會認識我們自己優良的傳統文化,維護美好的生活方式,使我們的社會呈現一片祥和與復的氣象,進一步負起推動世界新文化的責任。
颱灣故宮博物院
颱灣故宮博物院(又稱颱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閤性博物館、颱灣規模*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颱灣故宮博物院座落於颱北市士林區,建造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總麵積約16公頃。為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廣場聳立五間六柱衝天式牌坊,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颱灣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傢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文物。
齣版作品
該院齣版定期刊物《故宮文物月刊》和《故宮學術季刊》、《中華五韆年文明集刊》、《國之重寶》、《惠風和暢》、《文物光華》、《故宮寶藏》、《元四大傢》、《唐寅的研究》、《山水畫皴法點苔之研究》、《清代通鑒長編》等著作,並影印齣版瞭文淵閣《四庫全書》。
院內藏品大類銅器-6,044件 法帖-474件 雕刻-651件 成扇-1,651件 滿濛藏文文獻-11,501件
繪畫-5,287件 漆器-707件 拓片-895件 錢幣-6,953件 善本書籍-198,459冊
絲綉-306件 文具-2,379件 書法-3,046件 玉器-12,104件 清宮檔案文獻-386,729冊件
織品-138件 雜項-12,347件 琺琅器-2,510件 瓷器-25,423件
這期【B1161】故宮文物月刊14:1984年5月第2捲第2期,對於我而言,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次穿越時空的邀約。當我小心翼翼地翻動著那些略帶泛黃的頁麵時,我仿佛能聽到曆史的迴響,感受到那個年代的學者們對文物研究的執著與熱忱。這本書沒有花哨的插圖,也沒有吸引眼球的標題,它的力量蘊藏在字裏行間,在那些嚴謹的論述和考證之中。我尤其對其中一篇關於某件宮廷服飾的考證篇章印象深刻。作者不僅僅描述瞭它的形製和材質,更深入地探討瞭其在禮儀製度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時期服飾的變化所摺射齣的社會風貌。這種層層遞進的分析,讓我對這件服飾有瞭更立體、更深刻的認識。我仿佛看到瞭穿著它的人物,聽到瞭那個時代的語言,感受到瞭那個時代的氛圍。它讓我明白,每一件文物都不僅僅是一件物品,更是曆史的載體,是文化的見證。盡管我可能無法完全領會其中所有的專業知識,但這種對曆史的敬畏和對知識的追求,已經深深打動瞭我。
評分這次收到這本【B1161】故宮文物月刊14:1984年5月第2捲第2期,實在是一次意外的驚喜。收到時,包裝就相當仔細,打開後,封麵依然保持著當年的質感,那種泛黃的紙張和清晰的印刷,瞬間將我拉迴到那個年代。翻開書頁,撲麵而來的曆史氣息讓我有些激動。雖然我不是專業的曆史研究者,但從小就對故宮和其中蘊藏的無數珍寶懷有深深的敬意。這本月刊,仿佛是一扇窗口,讓我得以窺探到那段時光裏,故宮文物研究者們的嚴謹工作和發現。每一頁的文字都散發著專業的味道,但我嘗試去理解,去感受文字背後所承載的學術熱情。我尤其喜歡其中對於一些器物細節的描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紋飾、痕跡,在作者的筆下都活瞭起來,仿佛能看到工匠們一絲不苟的創作過程,也能想象到它們在宮廷中使用的場景。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其中的每一篇文章,但僅憑這初步的翻閱,我就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豐富信息和深厚底蘊。它不像一本通俗讀物,更多的是一種學術的沉澱,一種曆史的見證。我期待著能抽齣更多時間,靜下心來,好好品味其中每一個字句,從中汲取知識,增長見聞。
評分拿到這本【B1161】故宮文物月刊14:1984年5月第2捲第2期,我懷著一種好奇心和期待。封麵的設計簡潔卻不失莊重,一看便知這是一本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刊物。打開書頁,撲麵而來的是濃鬱的學術氣息,一種久違的、沉靜的力量。我注意到,其中一些文章的篇幅相當長,這讓我知道,它們絕非泛泛而談,而是作者用心血和智慧打磨齣來的成果。我開始閱讀其中關於某個古代繪畫作品的鑒賞文章,作者的語言十分細膩,他不僅描述瞭畫麵的構圖和色彩,更挖掘瞭作者的創作心境以及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這種深入的分析,讓我對這幅畫有瞭更全麵的理解,不再是簡單的“看熱鬧”,而是能夠體會到其中蘊含的藝術價值和曆史意義。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初次接觸高雅藝術的普通觀眾,在專業人士的引導下,逐漸領略到藝術的魅力。這本月刊,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古代藝術殿堂的大門。
評分初次接觸這本【B1161】故宮文物月刊14:1984年5月第2捲第2期,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老派”與“專業”。在如今追求快節奏和碎片化閱讀的時代,它像一股清流,不疾不徐地展現著自己的魅力。我嘗試去閱讀其中一篇關於古代陶瓷工藝的文章,作者的語言嚴謹而精準,他對燒製工藝、釉料配比、器型演變等方麵的闡述,讓我看到瞭研究者們嚴謹的態度和深厚的功底。即使有些部分我可能需要反復閱讀纔能完全理解,但這種探索的過程本身就充滿瞭樂趣。我感受到,每一件看似平凡的文物,在這些研究者的手中,都能被賦予新的生命和更深的含義。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刻意煽情的段落,它的價值體現在那些紮實的考證和深刻的洞見之中。我感覺自己像是進入瞭一座知識的寶庫,雖然需要付齣努力去挖掘,但每一次的發現都讓人欣喜不已。它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讀物。
評分拿到這本【B1161】故宮文物月刊14:1984年5月第2捲第2期,我首先被它樸實卻充滿力量的封麵設計所吸引。在如今琳琅滿目的圖書市場中,這樣的雜誌顯得格外沉靜,卻也更顯珍貴。翻開內頁,一股濃鬱的書捲氣撲麵而來,仿佛置身於故宮的某個安靜角落,與曆史對話。我注意到,這本月刊的排版和字體都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對內容的興趣。我嘗試著去理解其中一些關於文物鑒賞和考證的文章。雖然有些專業術語我需要查閱資料纔能理解,但作者的邏輯清晰,論證嚴謹,讓我能夠感受到他們對每一件文物背後故事的追溯和挖掘。尤其是關於某件器物在不同曆史時期的流傳和演變的部分,作者通過細緻的梳理,勾勒齣瞭一幅動態的曆史畫捲。我驚嘆於研究者們對細節的關注,以及他們如何從一件件冰冷的器物中,解讀齣鮮活的曆史信息。這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思想的碰撞,是曆史的還原。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初入寶山的尋寶者,雖然寶藏無數,但每一件都值得細細品味,用心去感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