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汪培珽 譯者: 出版社: 其他個人 出版日期: 頁數: ISBN: 9789868610200 類別: 親職教育 適合對象: 適用所有人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但我們得把握機會說, 別等父母想說時,孩子已經無心聽了。 主張「愛的教育」的汪培珽,也會管教孩子嗎? 哈!愛的教育,從來不等於「不管教孩子」。 現代,沒有天上掉下來的好孩子。 再好的孩子,只要放到不對的環境裡,一樣會變壞。 甚至交給不同管教方式的爸爸、媽媽或祖父母,都可能帶出不同品行的孩子來。 因為現代環境的誘惑太多太大,沒有堅強自制力的大人,很難教出通情達禮的孩子。 放眼所及,那些人見人愛的好孩子,統統是父母用心教養的結果。 「如果你覺得你沒在管教,一樣養出好孩子。」那是你的錯覺。 其實你早已在日常生活的潛移默化中,管理好和教導好你的孩子了。 當孩子兩歲時,你可以輕易忽略他,簡單帶過任何一件事。 當孩子十二歲時,他也可以輕易忽略你,簡單帶過應該讓你知道的任何一件事。 「你亂丟書和玩具,它們會離家出走。」這是欺騙。 「你快把飯吃完,等下有糖果可以吃。」這是利誘。 「你再不聽話,我就去把棍子拿來了。」這是威脅。 這些方法,在孩子十二歲之後,將統統失靈。 所有父母都希望,與孩子的濃厚感情,可以長長久久。 於是我們必須先養成一個習慣——好好跟孩子說話。 因為它是一個以「寬厚」為出發點的教養方式。 孩子所要的,永遠是一個,更寬容更平和的家庭。 管教出守紀律的孩子,無任何捷徑,只需父母的耐心和時間而已。 如果要再多加一項,就是正確的教養方式。如何正確地對待孩子呢? 就是多跟他們說說每一件事情的道理。 世界上的道理何其多,面對一雙雙閃亮亮的眼睛—— 其實,你去做了就會知道: 跟孩子說道理,根本是一件不能錯過的人生大樂趣呢! 不是訓話,不是教條,只是說說為人處事非常基本的東西。 與其跟孩子說「工作無貴賤」,倒不如在他們嫌收垃圾的工作很髒時, 跟他們聊聊:「如果這個收垃圾的工作沒人要做的話,世界會是個什麼樣子?」 我還記得當我第1次提出這個道理時, 當時年紀小小的姊姊,眼睛裡卻是大大的「原來如此」。 當你的話語,讓孩子的內心累積越來越多的「原來如此」後, 有,你就會突然發現: 眼前站著的,就是一個通情達理守紀律的好孩子。 我,確實可以看見你眼睛裡的——微笑。 ~ ~ 汪培珽
作者简介
汪培珽
一位真真實實活在當下的媽媽。
你以為她運氣好,才有懂事貼心的子女?
你以為她嫁到好老公,才有隨心所欲的自由?
她,在人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她,真切明白孩子渴求的需要。
她讓多少父母突然醒悟:
自己的孩子,原來是這麼的可愛。
她的書,將帶領你走向本來就可以擁有的幸福。
從她身上,可以讀到--
你我的身影。
汪培珽的書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
精彩书摘
當其他人開始插手你的教養時
說道理的溝通模式,也適用於夫妻關係。
當我們跟另一半出現溝通障礙時,也要小心,下一個難題就是孩子。
兩歲的女兒,吃晚飯前說要吃餅乾。當你正準備要好好跟孩子說「為什麼吃飯前不可以吃零食」的道理時,小孩子卻不死心地纏著你。這是難免的事。不過你聰明地知道,只要父母的耐心足,孩子是很願意遵守規矩的。就在你說得口乾舌燥、千鈞一髮快要成功之際,家中長輩,已經快手快腳、神不知鬼不覺地拿了一包東西過來,冷不防地略過你塞給孫子,說:「孩子餓了就給她吃嘛,吃一包餅乾不會怎麼樣的。」
這樣的類似教養場景,可能是現在有心要好好教養孩子的媽媽們,非常大的痛苦之一--當其他人開始插手我的教養時。
將孩子帶離現場,是我遇上這種狀況時,只有可用的方法。
其實它只發生過兩次。第1次是姊姊三歲左右吧,當時全家人都在客廳,也包括了非常不能忍受「孫子不如意」的長輩在。當時姊姊因為什麼事不聽話呢?完全不記得了,而且一定也是芝麻綠豆大的事,不過在教導孩子規矩的時候,就是不能放棄任何小事,因為大錯都是從小錯開始的。
姊姊當時聽不進媽媽說的規矩,可能還嗚嗚地哭了起來,接下來的戲碼當然就是,疼愛孫子的長輩要出來「搶人」了。我還記得那個租來的房子,有個不大不小的客廳,我口氣嚴肅地說:
「姊姊,進房間。」我不是因為孩子做錯事而要將她關在房間的意思。她如果進去,我也會馬上跟著進去。但是,她不肯。
於是,我就一把將她整個捉住,用「拖」的姿勢,將她當場帶離了現場。
在這麼多人面前,將小孩強行拖進房間,即使對小小孩來說,也一定是件非常糗的事,而且這也似乎不是一個明理的媽媽該有的舉動。但是當下,我毫無選擇的餘地,因為我知道,媽媽不馬上這麼做的話,一旦孩子被長輩搶過去「保護」了,那麼,請問:教養要如何繼續?
請宣誓父母教養孩子的主權
正版内页扫描图
坦白说,我当初是因为朋友的推荐才购入这本书的。她是个非常注重孩子教育的妈妈,常常和我分享她的育儿心得。她告诉我,这本书给她带来了很多“醍醐灌顶”的时刻,让她在育儿的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我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拿到书后,我立刻被它散发出的专业气息所吸引。内容编排非常有逻辑性,从基础的理念到具体的实践,循序渐进,非常容易理解。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它提出的观点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让我能够感同身受,并且能够将书中的方法套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地引导着我,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育儿中的关键点,并且给予了我实用的方法论。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和印刷质量确实很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触感也很好。封面设计简洁大方,色彩搭配也很舒服,给人一种很专业、很值得信赖的感觉。我一直对育儿类的书籍比较感兴趣,也看过不少,但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是我见过最舒服的之一,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纸张的质感也很好,不是那种容易泛黄或者脆的纸,感觉可以保存很久。书的整体设计风格非常统一,从封面到内页,都透露着一种严谨和考究的态度。我个人觉得,一本好书不仅在于内容,也在于它给读者的整体体验,从阅读的舒适度到收藏价值,这本书在这方面都做得相当到位。而且,这种用心的制作,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更加期待,相信里面一定也蕴含着作者的匠心和智慧。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注重实践的人,所以买书的时候,我最看重的是书中的方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非常具体、可行的建议。每一次阅读,我都仿佛在跟着作者一步步地学习,并且能够立即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我尝试了一些书里提到的方法,发现效果确实很不错。最重要的是,这些方法并不是强迫孩子去改变,而是引导孩子以更健康、更积极的方式成长。我能感受到孩子在我的引导下,慢慢地发生着一些积极的变化,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这本书就像我的一个育儿工具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实用的工具,让我能够更好地应对育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失家长之间的亲切感。作者并没有使用很多生僻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教育理念阐述得明明白白。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一些敏感话题时的态度,既不回避,也不夸大,而是以一种客观、理性的方式呈现。读的时候,我常常会会心一笑,因为作者的描述太贴近我们真实的生活了。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作者就像一个坐在我身边,和我一起分享育儿经验的朋友,她的文字充满了温度和智慧。这种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让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情感上的共鸣,这对于一本育儿类书籍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启发。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曾经的父母是如何对待我的。这本书的某些观点,让我对许多过去习以为常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新的认识。它并没有一味地批评,而是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角,让我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可能的原因,去审视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有时候,我们只是在重复着上一代人的模式,而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可能存在的盲点。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多了一份平静,少了一份焦虑。在面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时,我不再那么容易被情绪左右,而是更愿意去尝试理解和沟通。这种内心的转变,是任何物质上的奖励都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