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经济理论中的最优化方法(第2版)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经济理论中的最优化方法(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 著,陈昕 编,冯曲,吴桂英 译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最优化方法
  • 经济理论
  • 高等教育
  • 教材
  • 数学方法
  • 模型分析
  • 第十二五规划
  • 学术著作
  • 专业书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ISBN:9787543222533
版次:2
商品编码:1125435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8
字数:1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数学和经济学的优美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规划的参差交叉,作者迪克西特从一个有别于传统的角度——“套利”无成本改进方法——剖析经济学中的敏感话题——“最优化”问题。《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经济理论中的最优化方法(第2版)》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简洁实用,使初学者得以轻松地进入现代经济学的殿堂。《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经济理论中的最优化方法(第2版)》用简介的语言介绍了拉格朗日方法、扩展与一般化、影子价格、最大值函数、凸集及其分离、凹规划、二阶条件、不确定性、时间:最大值原理以及动态规划,内容覆盖全面,难度适中,适合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使用。

作者简介

    迪克西特(Avinash K.Dixit)教授是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之一,现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他1968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77年当选计量经济学会(Econometric Society)院士,1992年荣膺美国文理学院(AmericanArts and SciencesAcademy)院士,2002年任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曾在加州伯克利大学、牛津大学任教。研究领域广泛,在博弈论、国际贸易理论、机制设计、产业组织、公共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有重要建树,近年来研究政策制订中的政治经济学。著作甚丰,除在《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EconomicRe view)、《经济学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经济研究评论》(Review of EconomicStudies)等顶级专业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外,有多本著作被译成多国文字,影响广泛。本书《经济理论中的最优化方法》就是其中之一。自1976年初版以来,此书一直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主流研究生教科书必引的参考书。
    显示部分信息

目录

出版前言
中文版前言
前言
1 导论
1.1 套利方法
1.2 使用微积分的相切条件
1.3 角点解
1.4 收入的边际效用
1.5 多种商品和多个约束条件
1.6 非紧的约束条件
基础阅读
2 拉格朗日方法
2.1 问题的陈述
2.2 套利方法
2.3 约束规格
2.4 相切方法
2.5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2.6 拉格朗日方法
例题
习题
进一步阅读
3 扩展与一般化
3.1 多个变量和多个约束条件的情形
3.2 非负变量
3.3 不等式约束
例题
习题
进一步阅读
4 影子价格
4.1 比较静态分析
4.2 等式约束
4.3 影子价格
4.4 不等式约束
例题
习题
进一步阅读
5 最大值函数
5.1 目标函数中的参数
5.2 包络定理
5.3 影响所有函数的参数
5.4 某些选择变量固定不变
例题
习题
进一步阅读
6 凸集及其分离
6.1 分离性质
6.2 凸集和凸函数
6.3 分离角度的最优化定理
6.4 惟一性
例题
习题
进一步阅读
7 凹规划
7.1 凹函数及其导数
7.2 凹规划
7.3 拟凹规划
7.4 惟一性
例题
习题
进一步阅读
8 二阶条件
8.1 局部和全局最大值
8.2 无约束最大化问题
8.3 约束最优化
8.4 包络性质
例题
习题
进一步阅读
9 不确定性
9.1 期望效用
9.2 一种无风险资产和一种风险资产
9.3 投资组合选择
例题
习题
进一步阅读
10 时间:最大值原理
10.1 问题的论述
10.2 最大值原理
10.3 连续时间模型
例题
习题
进一步阅读
11 动态规划
11.1 贝尔曼方程
11.2 不确定性
11.3 连续时间
11.4 横截条件
11.5 无限期界
例题
习题
进一步阅读
附录——库恩-塔克定理
进一步阅读
英汉名词对照表
译者后记

前言/序言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前沿经济学理论与模型构建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汇集了当前经济学研究中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前沿理论与分析工具。本丛书的定位是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旨在为宏观经济管理、产业政策制定以及微观经济行为分析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分析框架。 本书聚焦于当前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几个核心领域:新宏观经济学中的异质性主体模型、信息经济学在市场失灵分析中的应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的最新发展及其在政策模拟中的局限与超越,以及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理性人假设的修正与拓展。全书力求在保持严谨的数学分析基础上,突出理论模型的现实解释力和政策指导价值。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的结构性变革与异质性主体分析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传统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解释高频波动和金融风险积累方面的不足,并着重介绍了异质性主体动态随机一般均衡(HD-DSGE)模型的最新进展。 1. 异质性主体建模基础: 详细阐述了如何将家庭部门的异质性(如财富分布、风险偏好差异)和企业部门的异质性(如生产率、信贷约束差异)纳入到动态模型框架中。重点分析了异质性如何影响总需求、信贷市场摩擦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传导机制。 2. 金融摩擦与宏观波动: 借鉴Bernanke、Gertler等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包含银行资本约束和企业融资约束的简化模型,用以分析金融部门的顺周期性如何放大或抑制实际经济波动。讨论了“资产负债表效应”在经济衰退中的作用机制。 3. 异质性与通货膨胀动态: 探讨了在存在价格粘性和异质性成本结构的背景下,工资和价格形成的动态过程。分析了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如何通过不同主体的调整路径,影响宏观菲利普斯曲线的形态和稳定性。 第二部分:信息经济学在市场设计与监管中的应用 信息不对称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本部分将信息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应用于市场失灵的识别、机制设计和有效监管策略的制定。 1. 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模型: 重新审视了Akerlof的“柠檬市场”模型,并引入了 Spence 的教育信号模型和 Stiglitz-Weiss 的信贷配给模型。重点分析了在存在产品质量不确定性时,市场如何通过价格、品牌或外部认证机制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2. 道德风险与委托-代理问题: 深入研究了具有隐藏行动(Moral Hazard)和隐藏信息(Adverse Selection)的委托-代理框架。讨论了最优合同设计如何平衡激励相容和信息甄别,特别是在劳动合同、公司治理和保险合约中的应用。 3. 信息披露与市场透明度: 分析了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经济后果。通过建立信息披露的均衡模型,评估了透明度对投资者决策、资产定价以及监管套利行为的影响。讨论了信息茧房效应与市场效率的权衡。 第三部分:动态系统分析与复杂性经济学视角 本部分超越了传统的线性化分析方法,引入了非线性动力系统和复杂性科学的视角,以更好地理解经济系统中的非均衡现象、路径依赖和突现行为。 1. 经济系统的稳定性与分支理论: 运用动力系统理论工具(如相平面分析、极限环等),研究经济变量(如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的长期演化路径。探讨了在不同参数设定下,经济系统可能从稳定均衡点(Steady State)转变为周期性波动甚至混沌状态的临界点。 2. 学习、适应与演化博弈: 介绍了适应性学习过程如何替代理性预期假设,影响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重点分析了演化博弈论如何解释市场规范、技术标准和商业惯例的内生形成过程,强调了初始条件的路径依赖性。 3. 网络经济学与溢出效应: 鉴于现代经济活动的高度互联性,本部分构建了基于网络的宏观和微观模型,用以分析系统性风险的传播、信息流动的效率,以及网络结构对竞争格局和技术扩散的影响。 第四部分:行为经济学前沿:偏好、决策与政策干预 本部分探讨了心理学发现如何被整合到规范的经济分析框架中,以更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个体决策,并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助推”(Nudge)政策。 1. 时间偏好与储蓄决策: 比较了双曲线贴现(Hyperbolic Discounting)和指数贴现模型在解释过度消费和储蓄不足现象上的优势。引入了“自我控制失败”的概念,并分析了预先承诺机制(Commitment Devices)的有效性。 2. 框架效应与损失厌恶: 详细阐述了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的核心原理,特别是关于参照点依赖和损失厌恶的实证发现。讨论了如何在损失厌恶背景下理解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配置行为和企业对创新项目的规避倾向。 3. 行为政策干预(Nudge Theory): 系统回顾了萨勒(Thaler)和桑斯坦(Sunstein)提出的“助推”理论。分类讨论了在退休金计划、健康选择、金融素养提升等领域中,如何通过改变默认选项、提供便捷信息或利用社会规范进行温和的、非强制性的政策干预,引导个体做出更符合自身长期利益的选择。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青年学者以及从事宏观经济分析、金融监管和政策研究的专业人士作为前沿理论参考和工具书。它不仅是对现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梳理和提升,更是对未来经济学研究方向的探索性指引。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在校的本科生,主修经济学专业,平时对经济学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很感兴趣。偶然了解到这本《经济理论中的最优化方法(第2版)》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而且评价很高,于是我怀着期待的心情入手了。这本书的整体风格给我一种非常扎实的感觉,它不是那种市面上随处可见的“速成”教材,而是更侧重于对基础理论的深入挖掘。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书中的数学推导非常严谨,每一个公式的出现都有其清晰的逻辑链条,这让我觉得非常受启发。虽然有些部分的数学内容对我来说还有些挑战,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学习的价值所在。作者在讲解时,非常注重概念的引入和辨析,比如在讲到不同类型的最优解时,会非常细致地分析它们的区别和适用范围。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图示,它们能够非常直观地展示出函数的形状和最优点的性质,这对于我理解一些高阶的数学概念非常有帮助。我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真正理解最优化方法在经济学分析中的核心作用,并将其运用到我的课程学习和未来的学术研究中。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攻读经济学硕士的学生,对于数理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有着一定的掌握。这次选择这本《经济理论中的最优化方法(第2版)》,主要是想系统性地巩固和深化我对最优化方法在经济学中应用的理解。从我目前阅读的部分来看,这本书在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涵盖了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理论和生产者理论,还触及了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模型,比如动态最优化问题。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拉格朗日乘数法和KKT条件的详细阐述印象深刻,这两种方法在解决复杂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时至关重要。作者在讲解时,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从问题的提出、模型的建立到求解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解释得非常到位。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习题,虽然我还没有动手去做,但从题目的设计来看,它们很有挑战性,能够有效地检验我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我相信,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数学工具,为我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给我一种既有深度又不失易懂的阅读体验。

评分

我是一名业余的经济学爱好者,平时喜欢阅读一些经济学相关的书籍来拓宽视野。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了解到这本《经济理论中的最优化方法(第2版)》非常经典,于是我便买来尝试阅读。虽然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数学训练,但这本书的整体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给了我一种很强的引导性。在阅读开头部分时,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而是从一些生活化的例子入手,比如如何决定每天的活动安排以最大化快乐,如何规划消费以获得最大的满足感。这些例子让我对“最优化”这个概念有了初步的直观认识。虽然书中的数学推导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但作者的解释和图示,还是让我尽量能够理解其大概的思路。我发现,这本书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试图通过这些数学工具,来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理性决策过程。这让我对经济学分析的方法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觉得经济学并非只是枯燥的数字游戏,而是充满了对人类行为和理性选择的洞察。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

评分

作为一名在学术界摸爬滚打多年的经济学研究者,我始终认为,扎实掌握最优化方法是进行严谨经济学研究的基石。《经济理论中的最优化方法(第2版)》这本书,在我看来,堪称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我已经研读过书中的大部分章节,深感其内容的丰富与精炼。它不仅囊括了静态最优化、动态最优化等核心内容,更在一些前沿领域有所涉及,比如博弈论中的最优策略选择等。作者在论述中,尤其注重理论的普适性和严谨性,无论是微观个体决策还是宏观经济模型,都能够找到最优化方法的有力支撑。我欣赏书中对于一些关键性证明的详尽展开,这对于理解方法的内在逻辑至关重要。同时,书中也提供了一些高级的应用案例,这些案例能够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深化对经济现象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著作,它不仅能够帮助年轻学者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能为有经验的研究者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

评分

作为一名金融行业的初学者,我一直对经济学中那些看似深奥的理论模型感到好奇,特别是如何通过数学工具来理解和预测经济现象。我最近入手了这本《经济理论中的最优化方法(第2版)》,虽然我才刚刚翻开,但它所呈现出的严谨性和系统性已经让我眼前一亮。书中的开篇就从基础的概念入手,循序渐进地讲解了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等核心问题,这对于我这样没有太多数学背景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剂定心丸。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过程中,不仅仅是枯燥的公式推导,还会结合一些经典的经济学案例,比如消费者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选择商品组合,生产者如何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些案例的引入,让抽象的数学模型变得生动具体,也让我更容易理解这些方法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价值。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进一步掌握这些工具,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律,以及微观经济主体是如何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做出最优决策的。这本书的编排和语言风格都给我一种沉静而专业的感受,仿佛置身于一个严谨的学术殿堂,等待着被知识的甘霖滋养。

评分

磨磨唧唧去咯经济区本努力来看看我吧蜡笔图了旅途啊经历过嗯无聊

评分

挺好的书,有不少数据,值得一度,推荐。

评分

质量不错的,下次还来买。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评分

不错

评分

很好

评分

挺好的书,有不少数据,值得一度,推荐。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