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第2版) [The New Oxford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Second Edition)]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第2版) [The New Oxford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Second Edi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牛津大学出版社 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译
图书标签:
  • 词典
  • 英汉词典
  • 牛津词典
  • 双解词典
  • 英语学习
  • 语言学习
  • 工具书
  • 第二版
  • Oxford
  • 参考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625678
版次:2
商品编码:11262240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The New Oxford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Second Edition)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74
正文语种:中文,英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第2版)》修订要点:
  对第1版精研细磨,全面校订,译文更准确自然,体例更统一规范;
  根据《新牛津英语词典》(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英语原版2010版修订,累计收录自2000年以来的新词新义7000余条,更新用法说明专栏100余处;
  优化部分词条义项排列,使之更科学合理;
  人名、地名等百科词条的时间信息与统计数据更新至英语原版2010版;
  新增“词汇动态”(Word Trends)栏目,勾勒一些词语自本世纪以来在意义或用法上的显著变化;
  对词目及其变化形式尽可能加注国际音标,以适应中国读者需求。

内容简介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第2版)》特色:
  收录单词、短语及释义约360000条,满足教学、阅读、翻译的查考需要;
  收入科技术语52000余项、百科知识条目12000余项,兼具语文词典与百科词典功能;
  义项分立以原型理论为依据,区分核心义项和次义项,词义关系清晰,方便查阅与记忆;
  提供详细词法、句法、语用、搭配信息,并设置用法说明专栏近600处,实现小型语言教学词典与大型语言查考词典全新结合;
  配例证逾70000条,均来自牛津英语语料库(the Oxford English Corpus),语料真实、地道;
  记录世界各地英语使用情况,堪称真正的国际英语词典;
  汉语翻译以提供对应词为原则,力图准确、自然、简洁再现原版内容,部分词条属在国内首次翻译;
  英汉双解,既利于准确理解,又利于地道翻译。

内页插图

目录

第2版编译出版委员会
第1版编译出版委员会
英语原版编者
修订前言
老枝发新芽 新桃换旧符(第1版代序)
出版前言(第1版)
英语原版序(第1版)
凡例
标注与略语表
体例示意图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正文1~2544
附录
Appendix 1 Countries of the World
Appendix 2 The European Union
Appendix 3 Stat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ppendix 4 Prime Ministers and Presidents
Appendix 5Kings and Queens of England and the United Kingdom
Appendix 6 Weights, Measures, and Notation
Appendix 7 Alphabets, Accents, and Symbols
Appendix 8 The Beaufort Scale of Wind Force
Appendix 9 Collective Nouns
Appendix 10 Proofreading Marks
Appendix 11 Guide to Good English
《全球科学前沿:21世纪的重大突破与未来展望》 内容简介 一、 宏大背景:科学范式的深刻变革 本书深入剖析了21世纪以来全球科学领域经历的深刻范式转移。我们正处于一个由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融合所驱动的全新时代。传统学科壁垒正在被打破,跨学科研究成为解决复杂全球性问题的核心驱动力。《全球科学前沿》旨在为读者描绘一幅清晰的蓝图,揭示在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量子计算和新能源革命等领域所取得的关键性进展,并探讨这些突破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观和日常生活。 第二部分:信息与计算的革命 1. 人工智能(AI)的深度演进与伦理考量 本章聚焦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生成式模型(如大型语言模型和扩散模型)在内容创作、复杂推理和自动化决策中的颠覆性应用。我们将详细介绍从统计学方法到认知架构的演进路径,分析当前AI系统在解决复杂优化问题上的能力边界。同时,本书对AI引发的社会公平、数据隐私和算法偏见等关键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邀请顶尖伦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共同构建负责任的AI发展框架。 2. 量子信息科学:从理论到工程的飞跃 量子计算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概念。本书详尽介绍了超导量子比特、离子阱以及拓扑量子计算等主流技术路线的最新进展。我们将阐述量子纠缠、叠加态等核心原理,并着重分析量子霸权(Quantum Supremacy)的里程碑意义,以及它在药物分子模拟、金融建模和密码学破解等领域展示出的巨大潜力。此外,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和全球量子网络构建的挑战也在此得到了详尽的论述。 3.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的精细化管理 面对TB级甚至PB级的数据洪流,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力不从心。本部分探讨了流式数据处理框架(如Apache Flink和Kafka)的最新架构,以及利用图数据库和时空数据库进行复杂关系挖掘的技术。重点在于如何从海量噪声数据中提取高价值的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决策支持系统。 第三部分:生命科学的精确定位与干预 1. 基因编辑技术的成熟与精准医疗 CRISPR-Cas9系统的问世标志着生物学进入了“可编程”时代。本书不仅回顾了CRISPR技术的发现历程,更侧重于介绍其最新的迭代,例如碱基编辑(Base Editing)和先导编辑(Prime Editing),这些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编辑的精度和安全性。在临床应用方面,本书详细介绍了CAR-T细胞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突破,以及利用基因测序数据进行个体化风险预测和预防性干预的最新模式。 2. 合成生物学:设计生命体以服务人类 合成生物学正将工程学的思维引入生命系统设计。本章探讨了如何利用模块化、标准化和自动化(如iGEM竞赛所推动的理念)来构建新的生物通路、设计新型蛋白质和设计微生物“细胞工厂”。应用案例包括利用工程酵母生产高价值的燃料、药物前体,以及开发能够降解塑料或捕集二氧化碳的生物系统。 3. 神经科学:绘制人类大脑的复杂图谱 脑机接口(BCI)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不仅帮助瘫痪患者恢复运动功能,也开始探索认知增强的可能性。本书综述了电生理记录、光遗传学以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在解析神经回路活动中的应用,并讨论了“人脑计划”等大型科研项目如何加速我们对意识、记忆和学习机制的理解。 第四部分:物质世界的重塑——材料与能源 1. 新型能源载体与存储技术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本书详细分析了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探讨了其高效率与稳定性之间的权衡。在储能方面,固态电池技术凭借其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本质安全性,被视为电动汽车和电网规模储能的关键。同时,氢能经济的复苏,特别是绿色制氢技术的突破,也得到了深入的阐述。 2. 拓扑材料与超导体的探索 材料科学的突破往往是技术革命的先声。本部分重点介绍了拓扑绝缘体、拓扑半金属等奇异材料的发现及其独特的电子输运特性。此外,对室温超导材料的持续探索,被视为能源传输和高性能计算领域“圣杯”级的目标,本书将梳理近期的争议性发现和更具前景的研究方向。 3. 增材制造(3D打印)的工业化应用 从原型制造到复杂零部件的批量生产,增材制造正在重新定义供应链。本书着重介绍了金属增材制造(如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在航空航天和医疗植入物领域的应用,讨论了如何通过实时过程监控和反馈控制,确保打印部件的结构完整性和性能一致性。 第五部分:面向未来的挑战与展望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视角投向更远的未来。我们探讨了深空探索(如载人火星任务的生命支持系统)、地质工程(Geoengineering)的潜在风险与收益,以及构建可持续的行星际文明所需的跨学科协同。它不仅是对过去二十年科学成就的回顾,更是一份对下一代科学家和创新者的行动指南。通过严谨的分析和前瞻性的预测,本书旨在激发读者对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的热情。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对前沿科技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包括科研工作者、工程师、政策制定者、高校师生以及希望理解当代世界技术驱动力的商业人士。它以严谨的学术基础为支撑,同时确保语言的流畅性和可读性,避免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过去用过好几种市面上主流的英汉词典,但总觉得在某些现代俚语和专业术语的收录上有些滞后,或者说不够“接地气”。这本大词典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我特意去查了一些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网络用语和流行表达,惊喜地发现它们都被收录进去了,而且解释得非常准确到位,完全符合当下的语境,而不是那种生硬的、过时的翻译。这说明编纂团队的跟进速度非常快,紧跟时代脉搏。更令人称赞的是,它不仅仅是罗列了词条,还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的语料例句。这些例句的来源似乎非常广泛,涵盖了新闻报道、学术论文乃至日常对话,这使得我们在学习新词汇时,能够立即掌握其“使用环境”,避免了“知其形而不知其用”的尴尬境地。这种与时俱进和深度语境化的编纂思路,极大地提升了它的实用价值。

评分

从便携性角度来看,虽然它是一本“大词典”,但其整体设计和重量控制得相当出色。我原本担心如此厚实的篇幅会显得笨重不堪,难以携带,但实际体验下来,它比我预期的要轻巧不少,这大概得益于高质量但相对轻薄的纸张选择和紧凑的装订技术。我试着把它放进普通的双肩包里,发现它在存放专业书籍的空间里还能占据一席之地,不像一些老旧的巨型词典那样,一放进去就占据了大半空间。这使得我可以在去图书馆或者咖啡馆学习时,依然愿意把它带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毕竟,在遇到拿不准的复杂表达时,快速翻阅一本实体词典的触感和效率,依然胜过在手机或电脑上搜索,这种“即时确定性”是工具书价值的核心所在。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外壳采用了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深蓝色,摸上去非常舒服,而且耐脏。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泛着刺眼白光的纸,而是偏向米白色的,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字体排版方面,看得出来编辑下了不少功夫,中英文字体的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尤其是那些例句,用小一号的字号区分开来,既清晰又不会显得杂乱。我特别留意了词条的结构,释义的层级分明,从核心意义到引申义,再到不同的语境下的用法,逻辑性很强。而且,很多生僻词汇的解释都配有细致的语源注释,这对于想深入理解词汇“前世今生”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那种被一本扎实的工具书捧在手里的充实感,是电子设备永远无法替代的体验。从包装到内里细节,处处透露着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读者的体贴,这绝对是值得收藏的实体书典范。

评分

对于我们这种需要长期进行学术写作的人来说,一本优秀的词典必须要有强大的参考功能。这本词典在同义词辨析和搭配(collocation)的展示上,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很多时候,我们知道一个词的意思,但不知道用哪个介词接更地道,或者哪个形容词和它放在一起才符合习惯表达。这本书在这方面的信息密度非常高。比如,它不会简单地告诉你一个动词的意思,而是会清晰地列出它常搭配的副词、名词以及固定搭配的短语。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避免了我在写作中犯下“中式英语”的错误。此外,它在词性标注上也非常严谨,不同词性下的含义变化和用法差异被清晰地划分开来,避免了混淆。每一次查阅都像是在上一堂微型的语言学精讲课,远超出了单纯的“查字典”范畴,更像是一位耐心的私人语言导师在耳边指导。

评分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双解”上的平衡性处理。很多中英对照的词典,往往偏向于英译中或中译英的一方,导致另一方的解释过于单薄或敷衍。然而,这本书在对英文词汇的解释时,所使用的英文释义部分,其清晰度和严谨程度完全不亚于一本专业的英英词典。这对于那些想要提升自身英语思维、减少对中文依赖的进阶学习者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当你查阅一个英文单词时,如果英文解释本身就很透彻,那么你就直接在英文语境中理解了这个词的内涵,而不是通过中文绕一圈。这种高质量的英文释义,无疑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更坚实的英语底层知识结构。而当需要回溯到中文理解时,中文翻译又准确到位,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非常高效的学习闭环。

评分

真的很大的一本词典,翻看了下,感觉不错。

评分

字典非常大,纸质一般,词汇量还可以吧。

评分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根据《新牛津英语词典》(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第一版(1998)和第二版(2003年)编译而成,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组织全国各地近百位专家学者历时六年倾心打造,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英汉双解词典。.

评分

学校要的急,京东发货确实快,书也非常好

评分

这次入手的这本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第2版)相信广大学英语的同学都不陌生,作为国内书店能买到中国自己出版的,最大最贵(不能完全确定哈)的双解词典,这本书的权威性是无须置疑的,就释义来说,国内能买到的就是这本最全了,而且还包括了广大名词,例如地名人名和很多百科知识,例如查个植物,包括拉丁名和一些简单介绍都是很不错的。化学的名词都有相关的化学式等等,这本大词典与其他大词典不同的是还兼有百科类字典的部分功能。 其实到了目前的电子时代,纸质字典是否还有这么样的重要性都是众说纷纭,这样的一本大词典,16K,8CM厚,重量目测将近10斤,携带不如手机,又不能发音,看着似乎没什么买的必要。但是对于喜欢学英语的人来说,案头有本大词典确实有一种提升良好的自我感觉的心理暗示,这个也是我买它的一个原因吧。至于内容,我觉得已经没什么好挑剔了,无论是采用超2亿词的语料库还是编写和翻译的人员,都是权威中的权威了,如果说英语字典尚有牛津,朗文,韦伯斯特的各种讨论孰优孰劣的话,对于双解字典来说,看过这个内容,基本可以说,这就是世面上最强的双解词典了! 当然,就实用性来讲,高阶更适合查词,有个一般的词不认识,用高阶方便不少,大小,便携,单手可以翻阅 但是,要是有个词你想详细了解用法,这本双解大词典就好很多,一个词基本你需要的用法,释义,不一而足,除非你是研究古英语或者及其专业的项目,要不这个绝对可以满足你的需求,无论是提升外在涵养(装B)以及提升自我暗示(装B给自己看)还是满足你的英语学习(一天看一个单词)都是杀人越货的必备良品啊。。。。~ 很久以前有个流传很久的问题,如果你漂流到某个岛上,要带一本书,那么这货绝对是个够你看20年。。。还看不完(看到后面前面忘了,可以重看)的优良选择之一啊~~~

评分

英语教师、英语研究人员、翻译工作者及其他中等以上水平的英语学习者之首选权威工具书。...

评分

● 配例证逾70000条,均来自英国国家语料库(The British National Corpus),语料真实地道

评分

经典!

评分

这次入手的这本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第2版)相信广大学英语的同学都不陌生,作为国内书店能买到中国自己出版的,最大最贵(不能完全确定哈)的双解词典,这本书的权威性是无须置疑的,就释义来说,国内能买到的就是这本最全了,而且还包括了广大名词,例如地名人名和很多百科知识,例如查个植物,包括拉丁名和一些简单介绍都是很不错的。化学的名词都有相关的化学式等等,这本大词典与其他大词典不同的是还兼有百科类字典的部分功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