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知识小丛书(明清卷·人物):狡黠的张献忠

中国历史知识小丛书(明清卷·人物):狡黠的张献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兴亚 著
图书标签:
  • 明清历史
  • 张献忠
  • 历史人物
  • 农民起义
  • 历史传记
  • 中国历史
  • 历史故事
  • 明朝
  • 清朝
  • 历史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72728
版次:2
商品编码:1127809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历史知识小丛书.明清卷.人物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9
字数:19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以史为骨,以实为肌,以事为络。
  名家著作,还历史原貌。

内容简介

  受尽磨难的青年农民张献忠,于米脂十八寨聚众而起,号称八大王,凭借勇敢机智,神出鬼没,制胜明军,先于李自成而闻名于世。在与明军搏斗中,他出生入死,几起几落,降而再起,与李自成相互呼应,成为明末又一农民起义大军。他决策据有巴蜀,建国大西,改元大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终因胸无大志,对内实行恐怖政策,残酷诛杀各种反抗势力,对外坚持与大顺、南明为敌,从而失掉军心民心,最后血溅凤凰山而不为后人怀念。

作者简介

  王兴亚,1936年生,河南洛宁县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明史学会理事,河南人才史学会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承担国家级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有《李自成经济政策研究》、《李自成史事研究》、《明代行政管理制度史》、《明清河南集市庙会会馆》、《中国考试管理制度史》、《中原文化大典·人物表》等26种。其中《河南考试史》获国家人事部科研成果二等奖。

内页插图

目录

苦难的童年
米脂十八寨起义
巧取凤阳,崭露头角
浴血奋战,成为主力
受抚观变,委曲求全
谷城再起,震惊朝野
粉碎官军的围剿
智取襄阳
武昌建政,席卷湘赣
决策入川建国立业
在成都的举措
镇压叛乱及其滥杀的后果
北上抗清
血染凤凰山
千秋功过任人评说

精彩书摘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九月初十日,张献忠出生在陕西延安府肤施县刘渠村一位农民家里。
  他比李自成小17天。那时候,正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大明王朝从朱元璋创建到现在,已经历了8朝,万历是第九任皇帝。经过200年间的经营,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城乡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中两经济文化交流扩大,抗倭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国际威望,大明王朝在世界上令人向往。然而,封闭式的思维与重农抑商观念又在束缚着人们的手足,复杂的社会内部矛盾使得这个王朝陷入窘境。就是在这个南鼎盛到衰落的转折关头,万历皇帝由进取转向保守,躺在安乐椅上,不思进取,成天在后宫纵情酒色,30年来居然不上朝理政,大臣们的奏章,常常被留于禁中,不交大臣讨论,也不批答处置。中央管理机构中官缺不补,处于半瘫痪状态。官员们交朋结党,贪赃枉法、中饱私囊。猖獗的敲诈勒索之风,从京城一直刮到穷乡僻壤。继之而来的光宗朱常洛,即位1个月,居然因误食臣下进献的红丸而死去。接下来,登上皇帝宝座的是熹宗朱由校性格懦弱,没有理政能力,也不大愿意从政,却喜爱木工,一天到晚,醉心于模型设计,木器制作,将国家大政交给宦官魏忠贤处理。魏忠贤素质低下,只会献媚取宠,熹宗在位7年驾崩,遗命弟弟朱由检即位,此即崇祯帝。朱由检即位于多事之秋,18岁登极,有魄力,有思想,想有作为而积重难返,国家财政困难,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饥荒肆虐,饥民四处流亡,政府无力赈济,民穷盗起,就派兵镇压,镇压需要增兵增饷,饷源又来自于民,税收一增再增,起义的民众越镇压越多,形成恶性循环,使得明王朝奄奄一息。
  加派是明王朝于正常固定税收之外增加的税收。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开始,由于国家财政支出增大,开始另外加征,但数目不大,对社会影响亦不大。后来,辽东战事吃紧,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十七年(1619年)、四十八年(1620年)连续三次增加按亩收取的田赋,每亩增加银子9厘,全国每年增收520余万两。崇祯三年(1630年),又每亩加征3厘,全国增收165万两。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辽饷”,专门用作辽东军费。崇祯十年(1637年),又在全国增征“剿饷”,共增280万两。原定只征1年,但不敷支出,崇祯十二年(1639年)再次在全国加征“练饷”,年额达730万两,这是专门用来作为镇压农民起义的军费。以上三项,合起来称为“三饷”加派,先后共增收银子1670多万两,比原来每年固定征收的田粮还多上1倍。然而,这还只是派征中的一部分。
  ……

前言/序言


穿越历史的烟尘:一部聚焦明末清初的史诗画卷 序言:乱世的挽歌与新生的序曲 本书带领读者深入探究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最为复杂的时期之一——明末清初。这是一段由腐朽的王朝走向覆灭,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外族势力强势崛起,最终孕育出大清盛世的宏大叙事。我们不再仅仅关注帝王将相的决策,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在历史的洪流中被裹挟、被塑造,最终留下深刻印记的社会群像。 (本册不含对“狡黠的张献忠”的任何具体描述或分析,重点聚焦于其他关键历史人物、社会结构与重大事件的剖析。) --- 第一部:末日之光——大明王朝的黄昏景象 第一章:万历遗风与万象凋敝 明朝末年的政治生态,如同被蛀空的古老大树,外表光鲜,内里已然千疮百孔。本章详尽梳理了万历年间“三大征”对国力的透支,以及内阁制度在后期日益低效化的官僚体制。我们将探讨党争(如东林党与非东林党的激烈冲突)如何从理论辩论演变为残酷的权力清洗,以及这种内耗对边防和民生的毁灭性影响。重点分析了宦官专权(如魏忠贤时期的“厂卫”体制)如何架空皇权,形成一个权力相互掣肘、责任互相推诿的政治怪圈。 第二章:土地兼并与流民的诞生 经济基础的崩溃是动乱的先声。本章侧重于分析明代中后期白银流入的全球贸易格局对国内物价和农民生计的冲击。通过对徽州商帮、晋商等地方商业势力的兴衰,揭示了资本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的无序扩张。重点描绘了小农经济如何因灾害、高额税赋和土地兼并而迅速瓦解,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失去土地的流民群体。这些流民,是后来所有起义军最主要的兵源基础。我们试图通过地方志和民间文学,还原一个饥饿与绝望交织的社会图景。 第三章:天灾人祸的叠加效应 “小冰河期”带来的气候剧变,极大地加剧了社会矛盾。本章结合气候史与灾害记录,分析了连年干旱、蝗灾和瘟疫对社会秩序的系统性破坏。我们深入探讨了地方官员在赈灾中的表现——从腐败挪用,到竭力维持——这些记录为理解民众对朝廷的彻底失望提供了直观证据。 --- 第二部:风起云涌——群雄逐鹿的史诗舞台 第四章:李自成:从“闯将”到“奉天承运” 本章聚焦于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的组织结构、发展脉络与军事策略。不同于一般流寇的松散,李自成的队伍展现出强烈的纪律性和明确的政治纲领(如均田、免粮)。我们详细考察了起义军如何利用宗教(如明教残余力量的整合)进行动员,以及他们在攻克重要城市后,试图建立地方政权的努力与局限性。分析了他们进入北京后,因缺乏成熟的治理经验和内部的迅速腐化,如何错失了巩固政权的关键时机。 第五章:关外的力量:后金的崛起与体制重塑 与中原的混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关外建州女真的迅速整合。本章详细分析了努尔哈赤“八旗制度”的军事、社会与经济功能。我们剖析了八旗制度如何有效地将满、汉、蒙各族资源整合为一个高效的军事机器。重点研究了萨尔浒之战等关键战役,展示了清军在战术和战略上对明朝军队的代差优势。同时,探讨了“投清汉臣”的动机与他们在清朝早期治理中的作用。 第六章:吴三桂:忠诚的摇摆与抉择 吴三桂,作为明末重要的军事力量代表,其立场变化牵动着历史的走向。本章不将他简单定性为“叛徒”,而是将其置于复杂的民族、地域和个人利益的冲突中进行考察。分析了山海关的战略重要性,以及吴三桂在李自成、南明、清廷三方拉锯战中做出的理性(或非理性)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影响了“天下”的归属。 --- 第三部:新秩序的建立与早期的抗争 第七章:弘光政权与南明诸朝的挣扎 当北京陷落后,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试图重建政权。本章梳理了弘光、隆武、永历等南明政权的政治派系斗争、军事部署和最终覆灭的历程。重点分析了南明内部的低效性、地方士绅的观望态度,以及他们与清军、甚至与抗清义军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守土”的艰难与绝望。 第八章:剃发易服的社会震荡 清朝统一战争中,推行“剃发易服”政策是引发最剧烈社会反抗的事件之一。本章深入研究了这一政策背后的文化冲突逻辑,以及它如何从一个简单的服饰规定,迅速升级为一个关乎民族认同和存亡的政治符号。通过对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重大事件的细致梳理,探讨了反抗的烈度、清廷的镇压策略,以及这场高压政策对清朝早期统治稳定性的长远影响。 第九章:遗民的文化抵抗与知识分子的选择 在军事失败和高压统治之下,知识分子群体面临着“出仕”与“隐居”的艰难抉择。本章关注顾炎武、黄宗羲等思想家,他们如何将对王朝的忠诚转化为对民生和学术的关注,开创了实学思潮。探讨了他们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重新诠释,以及这种文化上的继承与抵抗,如何为后世的民族精神埋下了伏笔。 --- 结语:历史的幽微与持续的映照 明清之际,是一场关于权力、信仰、生存与变革的巨大实验。本书力求呈现一个多维度的历史场景,理解任何一个单一的“英雄”或“恶棍”都无法概括那个时代的复杂性。通过对社会结构、经济困境和文化反应的细致剖析,我们得以更深层次地理解,一个旧时代是如何必然走向终结,而新的秩序又是以怎样残酷的方式建立起来的。这些历史的幽微之处,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古代史,特别是那些风云变幻的时代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明清时期,那种由盛转衰的复杂局势,以及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各色人物,都充满了戏剧性。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对这一时期人物传记类读物的需求。我期待它能深入挖掘那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不只是简单地罗列他们的生平事迹。我希望作者能够凭借扎实的史料,生动地描绘出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他们是如何在那个时代做出选择,又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怎样的印记。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人物动机的剖析,以及他们决策背后所受到的时代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如果能够还原出他们鲜活的形象,让我们仿佛能与他们对话,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那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超一般的历史普及读物了。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新鲜的视角,或者揭示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让我对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有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对明清历史中的社会风貌和权力斗争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影响时代走向的人物。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深入了解那个时期复杂人性的可能。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运用生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那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的野心、他们的挣扎、他们的策略,以及他们在权力漩涡中的生存之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简单的史实陈述,而是能够挖掘出人物性格中的闪光点与阴暗面,让他们在读者眼中变得立体而真实。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以及个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的选择如何推动历史前进,又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被塑造。如果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它无疑将成为我书架上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宝藏。

评分

我对明清时期的历史一直都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那个时期涌现出的许多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这些人物往往在历史的评价中褒贬不一,他们的行为和动机也常常是后人探讨的焦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客观和全面的视角,来审视这些历史人物。我期待作者能够基于史实,深入分析他们行为的根源,以及这些行为对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避免简单化的标签式评价,而是能够展现出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对我而言,一本好的历史读物,应该能够带领读者走进历史的现场,去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去理解那些人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无奈与抉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明清时期历史的复杂性,以及那些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历史人物。

评分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总是对那些能够将复杂历史事件梳理得清晰明了,并且能够用引人入胜的语言讲述历史的作者给予高度评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避免枯燥的学术论述,而是以一种更具故事性的方式来呈现历史。我期待它能够像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一样,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被那些历史人物的命运所牵引,被那个时代的氛围所感染。我希望作者能够善于运用细节描写,通过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场景,将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让他们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个体。我特别喜欢那些能够引发读者思考的书籍,所以,我期待这本书不仅能让我了解历史,更能让我从中获得一些对人性和社会的启示。如果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它就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优秀读物。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封面采用了比较复古的风格,色彩搭配上也很有讲究,一看就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快餐读物。书本的大小也很合适,放在包里随身携带阅读非常方便。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厚实又有质感的纸张,翻阅的时候手指的触感很舒服,而且油墨印刷清晰,字体大小也适中,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看它的外观和排版,就已经让我对它产生了很高的期待。我通常会选择那些在细节上用心的书籍,因为它能体现作者和出版社的专业态度,也更容易让人沉浸在阅读的体验中。总而言之,从“第一印象”来看,这本书已经成功地抓住了一个注重阅读品质的读者。我个人是很看重书籍的“颜值”的,毕竟阅读本身也是一种精神享受,而一个精美的载体无疑能提升这种享受的程度。希望内容也能像它的外观一样,带给我惊喜。

评分

1

评分

“那么,案发的那天晚上你是否注意到有什么异常?”

评分

听众中有轻微的嘈嘈声。律师继续问:

评分

雅库里斯叹道:“是的,一个有血性的正人君子。我正是为此才作他的免费辩护律师。法官先生,我对这名证人的问题问完了。”

评分

“你的职业。”

评分

“有那么一点。那晚谢先生似乎不高兴,表情比较沉闷,我曾发现他独自到餐厅去饮酒。田小姐一直亲切地抚慰着他。我想,”她略为犹豫,“谢先生那晚一定是被情欲折磨,这对一个强壮的男人是很正常的,但谢先生曾赞同田小姐的决定,不好食言。我想他一定是为此生闷气。”

评分

“你的职业。”

评分

“正像一个忠诚的妻子对待偶尔荒唐的丈夫。请往下讲。”

评分

“正像一个忠诚的妻子对待偶尔荒唐的丈夫。请往下讲。”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