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及其显赫家族

成吉思汗及其显赫家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澳] 博尔济吉特·白莹 著
图书标签:
  • 成吉思汗
  • 蒙古帝国
  • 历史
  • 家族史
  • 军事
  • 人物传记
  • 中亚
  • 亚洲史
  • 游牧民族
  • 世界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46163
版次:1
商品编码:1162379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7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成吉思汗及其显赫家族》所记载的只是出自孛儿只斤(或“博尔济吉特”)家族史是一部无与伦比的家史中的一个支脉史。 当博尔济吉特家族出现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之中时,她创建了一个生气勃勃的部落——乞颜部。这个部落的不断发展壮大,出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历史人物——铁木真,即成吉思汗。他的身上有着无比巨大的凝聚力,以至于把众多的部落凝聚在一起,在人类社会中形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蒙古族。就是这个民族,使人类社会进入13世纪后,出现了一次世界性的大动荡和大组合——形成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人类有史以来连续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大蒙古国。具体说,这个家族的文字记载历史只有八百余年。在此以前的家史,都是通过口述代代相传。另外,这个家族从小到大、从繁荣到衰落,又经改朝换代和迁徙欧亚各地,历经沧桑,融入于世界各地——致使八百年后的今天,没有给后人留下一部完整的家族史。 经过数年的史料搜集,以及在家族口头流传的故事中,笔者博尔济吉特·白莹整理出属于笔者一脉的家史,并把它记录在此。

内容简介

  博尔济吉特·白莹著的《成吉思汗及其显赫家族 》从家族史的角度,陈述成吉思汗的祖先、他本人及 其子孙一支脉的历史,展示了影响蒙古历史乃至世界 历史发展的家族即“黄金家族”的兴起、辉煌、衰败 ,最后销声匿迹于茫茫人海的八百余年历史过程。这 是一部独特的家史,又与蒙古族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紧 密相连,书中民国之前的全部材料都出自史料、专著 或作者的研究成果。本书具有历史性、文学性、社会 性、独特性、代表性以及可读性。

作者简介

  博尔济吉特·白莹,男,蒙古族,成吉思汗后裔,历史学博士,1947年生于北京。属于北京的“老三届”,曾经在山西插队。出国前在国家交通部机关工作。定居澳大利亚后曾任堪培拉《首都华文报》、中文《澳洲时报》、中文《堪京文苑》主编,在中国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内蒙古社会科学》、《内蒙古大学学报》、澳大利亚的《澳洲日报》、《澳洲新报》、《星岛日报》、《大洋报》、《新海潮报》发表过多篇文章。

目录

第一部分:成吉思汗的源
第1代:起源和史书记载的始祖孛儿帖·赤那+豁埃·马阑勒
第2代:巴塔赤·罕
第3代:塔马察
第4代:长子豁里察儿·篾儿干
第5代:阿兀站·孛罗温
第6代:撒里·合察兀
第7代:也客你敦
第8代:挦锁赤
第9代:合儿出
第10代:孛儿只斤歹·篾儿干+妻:忙豁勒真·豁阿
第11代:脱罗·豁勒真
第12代:次子朵奔·篾儿干+阿兰·豁阿
第13代:三子(或五子)孛端察儿
第14代:长子合必赤
第15代:独子篾年·土敦+妻莫孥伦
第16代:长子合赤·曲鲁克+那莫仑
第17代:海都,蒙古部可汗
第18代:长子伯升豁儿·多黑申
第19代:独子屯必乃可汗
第20代:长子哈不勒可汗(《史集》说他是第六子)
第21代:次子把儿坛
第22代:三子也速该(元烈祖,1125一1171)+诃额仑
第二部分:博尔济吉特家族的辉煌
——成吉思汗的业绩——真正的世界史从这里开始
第23代:铁木真成吉思汗或元太祖(1162—1227)+孛儿帖
第24代:成吉思汗二世,四子,拖雷景襄皇帝,睿宗(1192—1232)+唆鲁禾·帖尼(克烈氏)
第25代:成吉思汗三世,四子,忽必烈元世祖或薛禅汗(1215—1294)+察必(弘吉刺氏)
第26代:成吉思汗四世,长子,真金裕宗(1242—1285)+阔阔真(弘吉剌氏)
第27代:成吉思汗五世,次子,答喇嘛八刺顺宗(1264—1292)+兴圣皇太后(弘吉剌氏)
第28代:成吉思汗六世,嫡长子,海山武宗或曲律汗(1281一1311)+仁献章圣皇后(亦乞烈氏)
第29代:成吉思汗七世,长子,和世□明宗(1300—1329)+迈来迪(罕禄鲁氏)
第三部分:博尔济吉特家族的衰败
——历史的悲剧从这里开始上演
第30代:成吉思汗八世,长子,妥懂帖木儿惠宗(顺帝、乌哈笃汗或
乌哈噶图汗)(1320-一1370)+完者忽都,奇氏(高丽人)
第31代:成吉思汗九世,长子,爱猷·识理达腊昭宗(必里克图汗)(1338—1378)
第32代:成吉思汗十世,脱古思帖木儿(买的里八刺)乌斯哈勒汗(1362——1399)
第33代:成吉思汗十一世,额勒伯克·尼古勒·苏克齐
第34代:成吉思汗十二世,哈尔古察克·都楞·帖木儿·洪
第35代:成吉思汗十三世,阿寨亲王
第36代:成吉思汗十四世,阿噶巴尔济(1417—1453)亲王、可汗
第37代:成吉思汗十五世,哈尔古楚克太子
第38代:成吉思汗十六世,伯颜蒙克(1453—1478)亲王(一度为可汗)
第39代:成吉思汗十七世(即成吉思汗十五世孙),巴图蒙克达延汗
(1474一1517)+满都海·彻臣·赛音(土默特)
第40代:成吉思汗十八世(16世孙),阿尔楚·博罗特
第41代:成吉思汗十九世(17世孙),虎刺哈赤·诺颜
第42代:成吉思汗二十世(18世孙),乌巴什·委正·诺颜
第43代:成吉思汗二十一世(19世孙),四子脱弟·都刺勒·诺颜
第四部分:从主宰到从属
——博尔济吉特家族历史地位的转变
第44弋:成吉思汗二十二世(20世孙),长子,色本贝勒
第45代:成吉思汗第二十三世(21世孙),北京第一代人,昂罕,镇边将军
第46代:成吉思汗第二十四世(22世孙),北京第二代人,脾禄,步军协尉,
诰封武翼大夫妻乌郎汉氏,诰封恭人(未在史料中发现他们的事迹)
第47代:成吉思汗第二十五世(23世孙),北京第三代人,阿颜泰,资政大夫
第48代:成吉思汗第二十六世(24世孙),北京第四代人,长子,舒明阿,振威将军
第49代:成吉思汗第二十七世(25世孙),北京第五代人,观福,振威将军
第50代:成吉思汗第二十八世(26世孙),北京第六代人,托浑布(1799—1843)
第5l代:成吉思汗第二十九世(27世孙),北京第七代人,金铠或金鉴(这样记
录这代祖先的原因是此家族的家谱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中被烧)
第52代:成吉思汗第三十世(28世孙),北京第八代人,宝杰或宝棻(这样记
录这代祖先的原因是此家族的家谱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中被烧)
第五部分:销声匿迹、融入凡人世界的过程
第53代:成吉思汗第三十一世(29世孙),北京第九代人,祥湛
第54代:成吉思汗第三十二世(30世孙),北京第十代人,熙瑞
第55代:成吉思汗第三十三世(31世孙),北京第十一代人,白耀堃+朱俊荣
第56代:成吉思汗第三十四世(32世孙),北京第十二代人,白莹(笔者)
第57代:成吉思汗第三十五世(33世孙),北京第十三代人,白皛
附:博尔济吉特家族世系图(书中涉及的一脉)
主要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第12代:次子朵奔·篾儿干+阿兰·豁阿一天,朵奔·篾儿干骑着马在脱豁察·温都儿山打猎,遇到几个森林兀良哈部落的人,他们猎到了一头鹿,正准备烧烤。朵奔上前讨肉吃。朵奔的贵族气质、强悍的体魄与披挂的弓箭和刀叉令人感到他是这一带的英雄,令人愿意结交。兀良哈野外好客的性格令这些人将鹿头、鹿皮和胸部肉留下,其余部分送给了朵奔·篾儿干。
  朵奔·篾儿干用马驮着得到的鹿肉往家里走。路上,他遇到了一个骨瘦如柴、衣着破烂不堪、显然被饥饿与贫穷缠身的人,还带着一个孩子。朵奔·篾儿干问:“你是什么人?”这个人回答:“我来自马阿里黑,姓伯牙兀歹。我现在贫困潦倒,饥肠响如鼓,如果你肯分给我点儿鹿肉,我就把我的儿子送给你做奴隶。”朵奔·篾儿干将一只鹿的后腿送给了这个穷人。这个穷人就将他的儿子送给了朵奔·篾儿干。
  朵奔·篾儿干将这个男孩儿带回家去做使唤人(家奴)。
  朵奔·篾儿干和阿兰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别勒古·讷台,老二不古·讷台。
  不久,朵奔·篾儿干病故了。
  传说,朵奔·篾儿干去世以后,一天夜里,满天星斗的天空出现一束耀眼的亮光,穿过蒙古包的天窗,射到熟睡在床上的阿兰腰部。这时阿兰正在酣睡,她梦见一个金光护体的红发、蓝眼神人走近自己的身边。她被惊醒了,因此而怀孕。不久,(《元史》记载)她生下一个儿子,相貌奇异,有着一对水灵灵的蓝色大眼睛,母亲给他起名叫“孛儿只斤·孛端察儿”。
  “孛儿只斤”(或“博尔济吉特”)在突厥语的意思就是长着蓝眼睛的人。
  以此,孛端察儿和他的后代就以“孛儿只斤”(或“博尔济吉特”)为姓。
  家族和部落的人们对阿兰的忠贞坚信不疑,深信孛端察儿是神的儿子。
  孛端察儿从小沉默寡言,家里人认为他痴。阿兰不以为然。她告诉众人:“我这儿子并非痴,其后世子孙必有大贵之人。”有的史书记载,阿兰感神光后生了三个儿子:老三不忽·合塔吉、老四不合秃·撒勒只和老五孛端察儿。下面就按她生了三胞胎记述。
  然而,长子和次子长大以后,给阿兰提出的一个难题就是三个弟弟的出生问题。
  五个孩子长大以后,老大别勒古和老二不古背着母亲私下议论:“父亲去世后,我们的母亲无房亲兄弟(指丈夫的兄弟),又无丈夫,生了这三个儿子,家中只有男人——家奴马阿里黑·伯牙兀歹,莫不是他生的吗?”阿兰听到这种责难,心里很难过,准备找机会向他们解释。在春光明媚的一天,阿兰煮了一盆香喷喷的腊羊肉,把五个孩子叫到面前,坐下准备吃饭。饭前,阿兰首先让他们每人分别折一支箭,五个孩子轻而易举地做到了。接着她把五支箭捆在一起,依次让孩子们去折。结果,五个孩子没有一个能把捆在一起的五支箭折断。于是阿兰对孩子们说:“你们每个人就像一支独箭,很容易被人折断。五个人合在一起,无人能敌。”她把最后三个儿子出生的缘故告诉孩子们,并说:“这三个孩子是神的儿子,与众不同。你们不要把他们当作普通的人妄加评论,尤其是你们的弟弟——孛端察儿和他的子孙将来要成为帝王,你们应该齐心合力完成帝业。”孩子们因此打消了对母亲的疑虑。
  不久,阿兰也去世了。
  阿兰感光而生的三个儿子及其后代,被人们称为“尼伦”蒙古人,在蒙古人中备受尊重。
  第13代:三子(或五子)孛端察儿阿兰去世以后,老大别勒古和老二不古提出分家,不忽、不合秃和孛端察儿没有提出异议。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认为五弟孛端察儿天生愚拙,不把他当自己的弟弟看待,一起分掉了父母留下的所有财产和马群,给孛端察儿只留下他平日骑的一匹骨瘦如柴的青白马。
  孛端察儿并非愚钝,而是一个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很有主见的人。他看到哥哥们如此的对待自己,并没和他们争执,也不想赖在任何一个哥哥的身边靠他们养活。他对哥哥们说:“一个人的贫贱富贵是上天安排的,家中这点财产有什么可计较的?”说罢,他愤然跨上那匹青白马,头也不回地向远方骑去,他决心以行动闯出自己的天下,即使饿死、冻死也绝不向命运低头。
  孛端察儿沿着斡难河走了下去。路上,他看到一只雏鹰正在捕食黑野鸡,便用青白马的尾毛做成套子,套住雏鹰。他把雏鹰带在身边,准备把它养大。他走到统格利溪边,搭起一个草棚子住了下来。
  孛端察儿每天到草原和山林中去打猎;有时候打不到鸟兽,就去拾那些被狼咬死、吃剩下的动物残肉,并用其中的一部分喂养他的雏鹰。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一本名为《成吉思汗及其显赫家族》的书籍的内容完全不相关的详细图书简介: --- 《梵高:光影的殉道者——阿尔勒时期深度研究》 探寻燃烧的色彩与灵魂的低语 【书籍定位】 本书并非专注于宏大的历史叙事或权力的更迭,而是将镜头聚焦于二十世纪初欧洲艺术史上最富争议、也最光芒万丈的十年——文森特·梵高在法国南部阿尔勒(Arles)的短暂而辉煌的两年(1888-1889)。它是一部以艺术史、心理学和自然科学为交叉视角的深度人物侧写,旨在揭示这位后印象派巨匠是如何在普罗旺斯近乎残酷的阳光下,完成了自我燃烧式的创作,并塑造了现代艺术的面貌。 【核心内容】 第一部:南方的召唤与视觉的爆炸 本部分详尽考证了梵高离开巴黎前往阿尔勒的动机。不同于以往传记中对“友爱之屋”的浪漫化描述,本书深入分析了当时巴黎画坛的窒息感,以及梵高对“南方画室”理念的近乎宗教般的热忱。我们通过解构他写给提奥的信件中对光线、色彩饱和度的反复提及,重建了他眼中阿尔勒的自然环境:橄榄树的银绿色、金黄的向日葵、普罗旺斯特有的靛蓝色夜空,以及那令人炫目的纯粹的黄色。 重点章节将剖析《夜晚的咖啡馆》如何成为对“人类激情与堕落”的首次大胆实验。通过对颜料层厚度、笔触方向(Impasto Technique)的微观分析,我们展示了梵高如何利用色彩的对比与冲突,而非传统的透视法,来营造强烈的心理压迫感和情感温度。 第二部:色彩的炼金术与物象的重塑 本书的中间部分,是针对梵高艺术语言的系统梳理。我们跳脱出简单的主题描述,转而探究其创作背后的“色彩理论”。 1. “象征性色彩”的构建: 探讨梵高如何摒弃印象派对瞬间光影的捕捉,转而使用高饱和度的对比色(如黄与紫、蓝与橙)来表达内在的情感状态。例如,在《麦田与柏树》系列中,柏树被赋予了火焰般的向上动势,这不仅是自然观察,更是生命力与死亡焦虑的视觉符号。 2. 透视与空间的扭曲: 详细对比了梵高在阿尔勒和后期圣雷米(Saint-Rémy)的作品中,透视线如何从相对平稳走向螺旋式的、具有内在张力的结构。研究表明,这种空间的变形并非单纯的“病态表现”,而是他对传统欧洲再现性艺术的一种主动反叛,试图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一个四维的、充满情感流动的空间。 3. 笔触的“音乐性”: 我们引入了音乐学中的“节奏”与“和弦”概念,来描述梵高的短促、有力的笔触如何协同作用,形成一种视觉上的韵律感。在《阿尔勒的卧室》系列中,这种韵律感如何安抚了画家内心的不安,成为他寻求秩序的最后堡垒。 第三部:高更的阴影与精神的悬崖 本部分聚焦于梵高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具毁灭性的)人际关系——与保罗·高更在“黄房子”的共同生活。 本书利用新发现的信件片段和当代气候记录,考证了那段“友爱画室”试验的实际环境。我们分析了两位艺术家在艺术理念上的根本冲突:高更对“综合主义”的冷静、理性的构建,与梵高对自然激情、直觉表达的狂热追求,是如何在狭小的空间内引发无法调和的张力。 关键章节对“割耳事件”进行了多角度的文献重建,指出这不仅是一个孤立的心理崩溃,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哲学和生存方式激烈碰撞的最终悲剧性爆发。我们同时考察了该事件后,梵高在创作《星夜》(St. Rémy时期)时,其笔触中那近乎宇宙洪荒般的涡旋,如何成为他试图在混乱中捕捉永恒秩序的终极尝试。 【本书特色与价值】 本书的价值在于其跨学科的严谨性。作者耗费数年时间,结合了艺术史家的敏锐洞察、心理学家的分析工具,以及对普罗旺斯特定光照条件(如雾霾与大气折射率)的科学考察。我们摒弃了对梵高“天才疯子”的单一标签化叙事,致力于呈现一个在极端环境、艺术追求和精神困境中,挣扎着试图用色彩来理解世界、疗愈自身的,复杂而真实的艺术家形象。 读者将不仅仅是回顾梵高的作品,而是亲身经历一次对“何为艺术”、“何为真实”的深刻探问。通过本书,我们得以窥见,那些在画布上燃烧的颜料,是如何凝聚了一个时代对现代性的全部渴望与恐惧。 【读者对象】 艺术史爱好者、后印象派研究者、对欧洲近现代心理史感兴趣的严肃读者。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古朴的色调和烫金的蒙古文字,让人立刻联想到那个横扫欧亚大陆的帝国。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改变世界进程的人物充满好奇,而成吉思汗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他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传奇色彩,仿佛背后隐藏着无数波澜壮阔的故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这位伟大的征服者的人生轨迹,从他的童年经历、艰难崛起,到他如何统一蒙古各部,再到他建立起庞大的帝国,每一步都充满了戏剧性。我想知道他作为一个领导者,是如何看待战争、权力以及他所建立的秩序的。更重要的是,我想了解他那种超乎寻常的决心和战略眼光,是如何在那个时代脱颖而出的。历史教科书往往对这些伟人进行简化描述,而我更渴望看到那些细枝末节,那些可能塑造了他性格和决策的个人经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会带领我走进一个真实、立体的成吉思汗,而不是一个被符号化的传说。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聚焦于战场上的硝烟弥漫,更深入地探讨了成吉思汗建立的那个帝国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我们常常只看到蒙古骑兵的锐不可当,但却忽略了他们对当时世界的文明进程产生的巨大改变。这本书似乎能填补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想了解,在征服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们是如何管理如此广袤的土地和多元的民族的?他们是否带来了新的法律、制度,或者仅仅是掠夺?书中的文字让我隐约感受到,那个帝国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方面,可能扮演了比我们想象中更重要的角色。它不再是简单的“征服者”形象,而是一个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复杂存在。我想知道,这种影响是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得以体现的。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讲述了成吉思汗的生平,更重要的是,它深刻地展现了一个家族如何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崛起并延续其辉煌。成吉思汗的家族,这不仅仅是一个血缘的联系,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权力的交接。我很好奇,在那个以武力为尊的时代,一个家族是如何保持其内部的凝聚力,又是如何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和内部的权力斗争。书中有提到他的子孙后代,他们在继承成吉思汗遗志的同时,又各自发展出了不同的道路,有的继续扩张,有的则开始治理和建设。这种家族的延续性,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它让我思考,是什么样的教育和价值观,能够让一个家族如此长久地保持其影响力。从政治的宏大叙事,到家族内部的人情世故,这本书似乎都有涉及。它不回避其中的残酷和斗争,同时也展现了其中的智慧和远见。

评分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对历史细节的挖掘和呈现。我一直觉得,真正理解一个历史人物,需要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周围的人,以及他所面临的具体困境去解读。这本书似乎就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简单地歌颂成吉思汗的功绩,也没有一味地指责他的残暴。相反,它试图去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领导者。我特别关注那些关于他个人决策的描写,比如在某个关键时刻,他为何会做出那样的选择?是基于何种考量?他的身边有哪些重要的人物在影响他?这本书的文字让我感觉,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时代,亲眼目睹着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它让我对历史的理解,不再是孤立的事件堆砌,而是更加连贯和生动的画面。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塑造了我们今天世界的古代文明和伟人充满兴趣,而成吉思汗和他所建立的帝国,无疑是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笔。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力量感,让人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我希望它能为我展现一个超越教科书的成吉思汗,一个充满智慧、决策力非凡的军事家,更是一个能够整合不同文化、建立起一个前所未有帝国的政治家。不仅仅是他的征战四方,我更关心的是他如何在一个混乱的时代,凝聚起一个曾经四分五裂的民族,并让他们形成一股强大的、能够改变世界的力量。我想了解,在他征服的背后,是否存在着某种超越武力的理念,或者是一种独特的治理之道?这本书能否让我看到,一个伟大的领导者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深刻而持久的印记的?

评分

好书啊,家族往事,入木三分

评分

特别喜欢

评分

很好,,,,很好,,,。

评分

很好,,,,很好,,,。

评分

很好,,,,很好,,,。

评分

好书啊,家族往事,入木三分

评分

好书啊,家族往事,入木三分

评分

好书啊,家族往事,入木三分

评分

好书啊,家族往事,入木三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