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蒙古族系列丛书之四:卫拉特三大汗国及其后人

中国蒙古族系列丛书之四:卫拉特三大汗国及其后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班布日,孛儿只斤·苏和 著
图书标签:
  • 蒙古族
  • 卫拉特
  • 历史
  • 汗国
  • 家族
  • 中世纪
  • 民族
  • 西藏
  • 青海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4126613
版次:1
商品编码:1145845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蒙古族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6
字数:3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蒙古族曾经是一个有过辉煌历史的民族。在蒙古圣主成吉思汗的统帅下,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使蒙古民族的历史载入人类历史史册。在中国,由于蒙古民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统一的大元王朝,结束了中国自唐朝以来364年的分裂局面,也使蒙古族成为了中华民族中的佼佼者和举足轻重的一员。从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时期到近代长达7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蒙古民族叱咤风云、前仆后继,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体现在中国的国家版图、政治体系、哲学、宗教、科技、战争、商业、文化等诸方面。

作者简介

  班布日,网名班布尔汗,蒙古族,1980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祖籍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历史学硕士。现为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实习员。自幼酷爱历史,2002年以来在各类杂志和网站发表大量历史类文章,是著名网络社区天涯社区“煮酒论史”板块创建人之一,并任多年版主。2009年出版《最后的可汗——蒙古帝国的余晖》。
  
  孛儿只斤·苏和,蒙古族,成吉思汗二弟哈萨尔30世嫡孙。1950年生于内蒙古乌兰浩特市,1968年下乡插队,197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教,先后担任系处级教学和管理干部,有多篇论文在国内各种刊物上发表,有多项科研项目获奖。1997年被评为高级工程师。1994年被学校派往俄罗斯工作,研究布里亚特蒙古人历史文化,并开始研究蒙古学。2009年著有《成占思汗蒙古帝国的后人》,2011年著有《蒙古三大部》、2013年著有《散居在祖国内地的蒙古族及其后裔》、《蒙古八部》。

内页插图

目录

序言
一、卫拉特蒙古的起源
1.卫拉特蒙古的核心部落——绰罗斯
2.卫拉特蒙古其他重要的组成部落

二、北元时期的卫拉特蒙古
1.猛可帖木儿的崛起
2.东西汗廷的对峙
3.空前绝后的非黄金家族大汗——“大元天圣汗”也先
4.卫拉特蒙古的衰落与东蒙古中兴

三、持教法王——和硕特汗国
1.“卫拉特汗”——卫拉特联盟时期的和硕特
2.乱世雪域——和硕特入藏前的卫藏局势
3.“全藏三区之王”——和硕特汗国的建立
4.由汗主宰还是由佛主宰——五世达赖喇嘛收回政权的行动
5.最后的辉煌——拉藏汗的空前集权
6.倾国之恋——和硕特汗国的灭亡
7.青海和硕特的复国努力——罗卜藏丹津的反清起义
8.和硕特汗国后裔之一——青海和硕特各旗
9.和硕特汗国后裔之二——新疆和硕特旗
10.和硕特汗国后裔之三——阿拉善和硕特旗
11.和硕特汗国后裔之四——肃北和硕特部落

四、最后的游牧帝国——准噶尔汗国
1.在内忧外患中的发展——巴图尔珲台吉、僧格珲台吉
2.帝国时代——噶尔丹博硕克图汗的成功与失败
3.重建帝国——策妄阿拉布坦的努力
4.最后的雄主——噶尔丹策零
5.堡垒从内部攻破——准噶尔汗国的灭亡
6.准噶尔汗国后裔之一——-厄鲁特营
7.准噶尔汗国后裔之二——-达什达瓦部
……
五、东归英雄——土尔扈特汗国

前言/序言


《中国蒙古族系列丛书》其他分册内容概述 本丛书旨在系统梳理和研究中国境内蒙古族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及其多元性,构建一个全面、深入的蒙古族研究体系。除去已出版的《卫拉特三大汗国及其后人》之外,本系列丛书的其他卷目,分别聚焦于蒙古族历史的不同侧面、不同地域的族群分支及其独特的文化遗产。 第一卷:蒙古族源流与早期国家形态研究 本卷着力于追溯蒙古族作为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内容涵盖了从远古时代直至成吉思汗崛起前的广阔历史时空。重点探讨了蒙古族在欧亚大草原上的形成过程,包括对古代游牧部落(如东胡、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的考古学、文献学和遗传学证据的综合分析。 核心内容包括: 草原游牧文明的早期印记: 对赤峰夏家店文化、鄂尔多斯青铜文化等与蒙古族先世相关的考古遗址进行深入解读,重建早期游牧社会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组织形态。 铁木真家族的崛起背景: 详述蒙古高原在十二世纪末期各部落林立的政治格局,特别是克烈部、乃蛮部、塔塔尔部等主要力量的兴衰,为理解蒙古帝国建立的复杂性提供必要的历史铺垫。 草原语言学与族称演变: 考察“蒙古”这一族称自史籍中出现以来的流变,并对阿尔泰语系内部的亲缘关系进行语言学分析。 第二卷:元代大汗国体系下的蒙古族地方社会变迁 本卷聚焦于蒙古帝国建立后,蒙古人在占领区(特别是原金、宋疆域)的社会结构重塑,以及其与被征服民族的互动模式。该部分不涉及卫拉特内部的汗国建构,而是侧重于对元朝中枢权力与地方行政体系中蒙古贵族群体的影响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漠北本部与漠南地区的行政管理: 考察元朝对蒙古草原的直接统治方式,如“万户府”制度的实施与演变,以及对色楞格河、鄂嫩河等草原核心区域的治理策略。 斡鲁朵(王室)在汉地的经济基础: 分析元朝宗室和功臣在江南、中原等地圈占的庄田(赐地)的规模、管理模式及其对当地经济格局的冲击。 宗教政策与萨满教、藏传佛教的融合: 探讨元代统治者推行的宗教策略,重点研究藏传佛教在蒙古贵族阶层中的接受过程,以及其对蒙古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与卫拉特地区后来对格鲁派的偏爱有所不同,本卷更关注其在忽必烈汗廷主导下的早期传播。 第三卷:察哈尔、林丹汗与明清之际的蒙古族群重组 本卷将历史的焦点转向明代中后期至清朝建立初期,此时蒙古族群经历了剧烈的内部整合与外部压力,形成了以察哈尔部为核心的新的政治实体。本书详细分析了这一关键转型期。 内容深度剖析了: 林丹汗的统治与失败: 详尽考察林丹汗在漠北整合蒙古各部的努力,分析其在与后金(清)争霸中的战略失误,以及最终退守察哈尔的历程。 “四两拨千斤”的政治艺术: 研究明朝廷对蒙古诸部采取的“分而治之”政策,特别是对东蒙古各部(如土默特、鄂尔多斯)的册封、赏赐制度,以及这些制度如何塑造了边疆的权力平衡。 察哈尔的文化遗产: 考察察哈尔地区在清初被征服后,其留下的文化传统,如部分蒙古文典籍的抄写与保存,及其在清代王公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第五卷:东部蒙古:科尔沁、喀尔喀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景观 本卷将目光投向地理上更偏东部的蒙古族群,即科尔沁、巴尔虎以及喀尔喀蒙古(清代行政区划上的喀尔喀各部)。这些群体在清朝的治理框架下发展出了不同于漠西或漠北腹地的社会经济模式。 重点关注的议题包括: 科尔沁与清朝的联姻政策: 深入分析科尔沁部与清朝皇室的紧密联姻关系,这种关系如何确保了科尔沁在清朝政治版图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其在文化上受到的影响。 喀尔喀的“外喀尔喀”与“内喀尔喀”: 区分清代行政体系下喀尔喀各部的不同归属,探讨其在清代“理藩院”管辖下的行政特色,以及其与漠西卫拉特的交往和隔阂。 草原的生态变迁与游牧方式的调整: 研究清代中后期,随着人口增长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东部草原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牧民如何调整季节性转场路线和畜群结构以适应新的环境压力。 第六卷:蒙古族民间信仰、艺术与当代文化转型 丛书的最后一部分,聚焦于蒙古族文化传统的传承、创新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本卷侧重于人类学、民俗学和艺术史的研究方法。 核心内容涉及: 蒙古族口头文学与史诗传统: 收集、整理和分析不同分支(如阿尔泰南部的阿尔泰蒙古、北部布里亚特等)的英雄史诗、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探讨其在传播过程中展现的地域差异。 服饰、建筑与物质文化: 对蒙古包(包特)的结构演变、传统服饰(如长袍、马靴)的地域性特征进行细致的图文考证,以及对寺庙和世俗建筑风格的比较研究。 当代身份认同与文化复兴: 考察二十世纪以来,蒙古族知识分子在现代民族主义浪潮中的角色,以及当代蒙古族在教育、媒体和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文化挑战与身份重塑。本部分将考察蒙古国、中国、俄罗斯等不同国家背景下的蒙古族文化实践的异同。 综上所述,本系列丛书是一个多维度的研究计划,通过分卷的形式,力求全面覆盖蒙古族历史的各个关键阶段和地理分布,其研究范畴涵盖了从早期起源到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全部历史脉络,独立于《卫拉特三大汗国及其后人》所集中探讨的特定西蒙古历史核心议题。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四: 这本书的书名,光是读起来就自带一种庄重而古老的气息——《中国蒙古族系列丛书之四:卫拉特三大汗国及其后人》。我一直对北方民族的历史,尤其是蒙古族的发展变迁,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卫拉特,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草原民族特有的豪迈与沧桑感,而“三大汗国”的表述,则预示着书中将要描绘的是一段波澜壮阔的政治军事史。我很好奇,这“三大汗国”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地理范围在哪里?各自的实力如何?又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相互竞争或合作?这些问题,都深深吸引着我想要去书中寻找答案。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书名中明确包含了“及其后人”的字样。这表明本书并非仅仅停留在汗国时期的历史叙述,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远,关注了这些强大政权消亡后,其族群的延续和演变。我想,书中会详细讲述卫拉特各分支后裔在历史上的足迹,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承,以及如何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继续书写自己的篇章。这种将历史的起点与终点相连接的叙事方式,往往能带来更深刻的历史洞察,让我更能理解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韧性。

评分

评价二: 这本书,与其说是读一本历史书,不如说是踏上一段寻根问祖的旅程。我一直对蒙古族的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对那些在辽阔草原上留下深刻印记的部落和政权充满好奇。《中国蒙古族系列丛书之四:卫拉特三大汗国及其后人》这个书名,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卫拉特蒙古族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我尤其关注“三大汗国”的说法,这暗示着卫拉特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而是经历了分化、整合,甚至相互角力的复杂过程。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这三大汗国的地域划分、政治结构、军事实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解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及其后人”这几个字,则将历史的视野延伸到了后世。卫拉特后裔的命运如何?他们是否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新的角色,或者形成了新的文化分支?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能帮助我更清晰地理解当今中国多民族文化格局的形成。这本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记录一段历史,更在于梳理一个民族的传承,让我能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生命的延续。

评分

评价三: 当我看到《中国蒙古族系列丛书之四:卫拉特三大汗国及其后人》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有这样一本专门聚焦卫拉特蒙古族历史的著作了!一直以来,虽然对蒙古族的整体历史有所了解,但对于卫拉特这个具体的部落以及其更为详细的历史进程,总觉得有些零散和不够深入。这本书的书名就直接点明了核心内容,让我对其中可能包含的丰富信息充满了期待。特别是“三大汗国”的提法,立刻勾起了我的兴趣。在我看来,这很可能涉及到卫拉特部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形成的重要政治实体,它们各自的兴衰、统治者、对外关系,以及对周边乃至整个东亚格局的影响,都应该会是书中重点阐述的内容。而且,“及其后人”这个部分,更是将历史的维度拉长,关注了这些汗国覆灭之后,其族群和血脉的延续和发展。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社会结构的演变,以及其在漫长历史中的适应和融合,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可靠的史料,清晰的逻辑梳理,以及深入的分析,让我能够对卫拉特蒙古族的历史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深刻的认识,也为我进一步研究相关的历史话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评价五: 我一直认为,要理解中国的历史,就不能忽视占据广阔地域的北方民族。而蒙古族,作为其中极其重要的一支,其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更是值得深入挖掘。《中国蒙古族系列丛书之四:卫拉特三大汗国及其后人》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对于深入了解卫拉特蒙古族历史的渴望。书名中的“卫拉特”三个字,便是一个巨大的吸引点,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这个部落的起源、发展,以及他们在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三大汗国”的提法,更是激起了我的学术兴趣,这很可能意味着书中会探讨卫拉特内部的分裂与整合,不同政治集团的形成与斗争,以及这些汗国之间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史实考证,清晰的事件梳理,以及对这些汗国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深入分析。而“及其后人”的表述,则将历史的画卷从汗国时期延展到了更远的未来。我想,书中会讲述这些汗国覆灭后,卫拉特民族的迁徙、融合,以及其后裔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生存状况和文化传承。这部分的叙述,对于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如何代代相传,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焕发生机,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总而言之,这本书充满了探险的诱惑,让我渴望去揭开卫拉特蒙古族那段尘封的历史,去感受那片草原民族的辉煌与沧桑。

评分

评价一: 最近淘到一本《中国蒙古族系列丛书之四:卫拉特三大汗国及其后人》,虽然还没来得及细读,但翻阅几页,便被其厚重的历史感所吸引。光是书名就透露着一股浓浓的学术气息,让人忍不住想深入探究。我尤其对“卫拉特”这个称谓感到好奇,在我的印象中,蒙古族的历史长河中,卫拉特部落似乎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具体的细节,特别是关于其“三大汗国”的形成和演变,以及其后裔在历史舞台上的踪迹,却一直是模糊不清的。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填补了这一知识空白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从目录上看,内容应该相当详实,涵盖了卫拉特从兴起到衰落,再到其后代分支发展的脉络。我猜想,书中一定会有关于各汗国统治者的详细介绍,他们的功绩、策略,以及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权谋斗争。当然,我也期待书中能对卫拉特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毕竟,一个强大的汗国,必然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核和支撑体系。阅读这样的书籍,总能让我感受到历史的波澜壮阔,人物的跌宕起伏,以及时代变迁的无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去理解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评分

不错

评分

质量不错

评分

好书,推荐,值得收藏

评分

好书,推荐,值得收藏

评分

很好的蒙古历史书。

评分

质量不错

评分

感觉卫拉特对察合台和术赤系诸汗国的战争,应该看作佛教对伊斯兰教的反击啊。

评分

不错

评分

以后有些商品可以在你这里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