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印馆·近现代名家篆刻系列:邓散木印举

袖珍印馆·近现代名家篆刻系列:邓散木印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袁慧敏,舒文扬 编
图书标签:
  • 篆刻
  • 邓散木
  • 印学
  • 艺术
  • 书法
  • 中国传统文化
  • 鉴赏
  • 收藏
  • 名家作品
  • 袖珍印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ISBN:9787547906316
版次:1
商品编码:11310483
包装:软精装
丛书名: 袖珍印馆·近现代名家篆刻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页数:144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袖珍印館』緣起???????????

  我社在印譜出版方面嚮有傳統,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版的《趙之謙印譜》、《吴昌碩印譜》等數種,以編選精要、規模適中而流佈極廣,至今猶在重版。它們彙同《中國璽印篆刻全集》等集成性出版物一起,奠定了我社在篆刻出版領域的地位。此後我社的印譜出版持續不斷,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更是嘗試以專史研究與藝術品鑒相補充的努力,爲當今的篆刻藝術愛好者提供更爲豐富的知識信息和探尋堂奥的門徑。

  有系統地出版近現代篆刻大家的印譜資料,也是我們的出版計劃之一,原因是這百年左右印學藝術高峰迭起,比之明清文人流派異彩紛呈的時代絶不遜色,以趙之謙、吴昌碩、黄士陵、趙叔孺爲代表的一批大家境界獨創,技藝超群,並引領一批後進,開創出全新局面,餘緒一直綿延至今。究其主因,是得益於乾嘉金石學的勃起和現代考古發現的層出不窮,他們以個人天資和努力,上溯三代,下探元明,鐘鼎彝器磚瓦古泉皆爲其養分,又以求新求趣爲動力,推動了一個新時代的來臨。這些勤奮的大家爲我們遺留下無數珍貴的藝術結晶,多以印譜方式承載流傳。可惜的是歷經上世紀多有動蕩的歷史磨難,許多印譜現身當今已十分有限。因此我們爬梳、出版這些印譜資料,對今人摹習篆刻藝術、研究近世藝術史,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以『袖珍印館』冠名這套印叢,無疑得之於『袖珍本』的啓發。『袖珍』有尺幅有限而所聚珍貴的意思,小而精緻是其最重要的特徵,因此我們力圖在版式上以最簡潔、最經典的文人印譜形式,凸顯印章精緻之美;開本的設計則體現出我們對『袖珍本』在現代都市生活中演化的新認識。『袖珍本』這一形式古今皆愛、中外通用。在中國,它有一個更雅更古老的名稱,就是『巾箱本』,它源於小巧的書籍能放置於古人裝頭巾的小匣——巾箱,以其小而隱秘,故其作用或顯或潛出入於生活萬端,讓現代人追憶懷舊、浮想聯翩。清乾隆時期就有自稱印癖先生的汪啟淑三次編集袖珍印譜,有兩種直接名之爲《錦囊印林》、《袖珍印賞》,皆具精美可愛之貌,令後世愛好者有愈玩愈覺其妙之感,無不以得藏一本爲榮。

  『袖珍』一詞,在中國文化語境中還有包藴萬象的意思,所謂袖裏乾坤,就是將微觀與宏觀、表象與内質、有限與幻化等等哲學意藴均廣羅其中,這與印章藝術方寸大千、窮極變化的特性有着通靈之處。印章這門藝術,綿延至今千年,不僅藝術境界奇妙無比,印之作者、印文内容、印藝流派、印作緣由心境、印之用途等等,均具有無比豐富的信息。因此,『袖珍』亦包含了期待讀者體味、尋幽其方寸萬千的内涵。

  我們闡述了選用『袖珍』一詞的種種『理由』,更有意以『袖珍』之形來營造一種窮極精密、珍賞把玩的情趣,讓今天的讀者儘量接近古人,這些都是我們試圖贏取更多人浸潤、涵泳於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海洋中的一種方式。讀者如能認同,作爲出版人,幸莫大焉。

  隨着藝術品鑒藏熱的興起,大家對篆刻這門本來限於小衆、歸爲文人雅玩的藝術也漸趨熱愛,有鑒於此,我與方家石香袁慧敏君談及上議,其因長期與鑒藏界交往,深感讀者之渴望,恰有此願,故一拍即合,就上述定位、内容、形式迅速達成一致。本套印譜選録吴昌碩、黄士陵以降近世名家,以每人百印的規模,精選别裁,收羅原鈐,釐録釋文,編訂年表,皆賴其與諸位編者之力。吾先睹爲快,倍覺賞心悦目,感念萬端。慧敏君囑予爲序,未敢推却,草述緣起,以謝兄等鼎力之功。

?? 王立翔 壬辰年小暑後三日於翰景居??

内容简介

  《袖珍印馆·近现代名家篆刻系列:邓散木印举》为“袖珍印馆”丛书之一,丛书所选五位篆刻家都堪称篆刻界的一代宗师,对近现代篆刻史有着深远的影响。邓散木在篆刻上有“北齐(白石)南邓(散木)”之誉,其篆刻受到当下很多篆刻爱好者的追捧,并以之为取法对象。本书在遴选印章时,注重一些市面上少见的,很多印蜕都是从公私藏家手中征集到原印后精心钤拓而来,加上现代化的印刷技术,使得印谱更加接近于原钤水准。

作者简介

  邓散木(1898-1963),中国现代书法篆刻家。早年学于李肃之先生,壮年以后又归于赵古泥、萧蜕庵两位先生门下,30年代便以篆刻而扬名海上。著有《篆刻学》、《书法百问》、《三长二短印存》、《厕简楼编年印稿》、《双散木诗词选》等。

  舒文扬,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教师书画篆刻专委会会员。多年从事书法篆刻的创作研究工作。编著有《古今百家篆刻名作欣赏》、《中国篆刻经典技法丛书赵之谦》等。

前言/序言


闲云野鹤:中国文人画的笔墨意趣与精神流变 本书精选近现代以来,以文人画为核心创作理念的一批重要艺术家的代表作,通过对水墨语言的细致梳理与对精神内涵的深入剖析,展现了中国文人画在传统基础上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与独特贡献。 本书并非关注篆刻艺术的细枝末节,而是聚焦于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文人画体系的内在精神结构与审美取向。它试图勾勒出二十世纪以来,一批具有深厚学养的画家,如何在“寄情山水、直抒胸臆”的古老传统中,融入个体生命体验、时代精神与现代审美观念,从而使中国画完成了一次艰难而辉煌的转型。 第一部分:笔墨的本体论——从技法到心性的升华 本章深入探讨文人画“笔墨”的核心地位。不同于院体画对形似与工谨的强调,文人画的笔墨是“写”而非“描”,是画家心性的外化。 我们将详细分析“皴法”的演变。从董源、巨然的披麻皴,到元四家的斧劈皴、解索皴,再到清代石涛、八大山人的大开大合,每一种皴法都对应着特定时空下的个体生命情态。本书将重点考察近现代画家如何继承并革新这些传统笔墨语言。例如,探讨某些画家如何通过“干湿浓淡”的对比,创造出具有强烈体积感和内在张力的山水结构,使画面不再仅仅是静谧的理想世界,而是充斥着生命律动的空间。 此外,对“用墨”的研究将占据重要篇幅。墨分五色,墨色的微妙变化是文人画“韵味”的根本所在。我们将通过大量高清图例,解析“焦、浓、重、淡、清”在不同作品中的应用策略。例如,如何运用“破墨法”或“积墨法”来表现特定天气下的氛围,或是如何通过墨色的晕染,营造出一种“空濛”或“苍茫”的意境,这其中蕴含的不仅是技巧,更是画家对自然物候的深刻体悟。 第二部分:意境的重构——山水精神的当代回响 文人画的灵魂在于“意境”,即“寓情于景,以景言志”。本书着重考察近现代画家如何面对一个急速现代化的世界,重构他们的山水意境。 传统山水画多以“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为标准,寄托着对退隐生活的向往。然而,在二十世纪,画家们面对的现实是城市化、工业化的冲击。一些画家开始在作品中注入新的元素:不再是完全虚构的桃源仙境,而是带有强烈地域特征或强烈情感投射的现实景观。 我们将比较分析几位代表性人物对“云山”的处理。云是流动的,是连接天地、虚实相生的关键元素。不同的云气处理方式,反映了画家对“变化”这一哲学命题的不同理解。有画家以极其简练的几笔白描勾勒云海,强调的是一种哲学的超脱;也有画家以浓墨层层渲染,表现出对时代变局的沉重关切。 第三部分:人物画中的“士气”——从写意到象征 文人画体系并非只局限于山水花鸟,人物画同样承载着“士气”与“文心”。本章聚焦于近现代文人画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塑造。 这些人物往往不是对特定历史人物的写实记录,而是“象征性”的存在——他们是画家理想人格的投射。我们将分析“高士”、“渔樵”、“隐者”形象的造型语言。他们通常衣衫宽大,神态疏朗,即便身处困境,也流露出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气节。 本书将深入剖析如何通过“寥寥数笔,形神毕现”的写意人物画技法,来表达“遗世独立”的精神状态。相比于工笔人物画对细节的刻画,文人画人物的关键在于“神似”与“气韵”。我们将探讨一些画家如何运用变形、夸张甚至略带漫画意味的手法,来强化人物的精神寓意,使传统的“雅”与现代的“真”产生交集。 第四部分:花鸟竹石的哲思——“物我两忘”的境界追求 花鸟竹石是文人画中最富于个性和象征意义的题材。本书将分析,为何松、竹、梅(岁寒三友)以及兰、菊成为文人画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以及近现代画家如何赋予这些传统符号新的生命力。 竹子,历来象征君子的气节。我们将比较不同画家对竹节、竹梢的处理:有的如吴昌硕般雄健刚劲,犹如金属铸就,展现的是对力量的赞美;有的则如近现代某些画家般,用极其淡雅的墨色,写出竹子的空心与疏朗,暗喻内心的虚静。 花鸟画的笔法,往往是最能体现画家个人“性情”的。一朵花的盛开与凋零,一枝鸟的停驻与飞翔,都是画家当下心境的即时记录。本书将关注画家如何运用“点花法”与“写叶法”的对比,来营造生动与静穆之间的张力,最终回归到文人画追求的“物我两忘”的禅意境界。 总结:跨越时代的文脉延续 本书通过对笔墨、意境、人物和花鸟四个维度的细致考察,旨在展示中国文人画这一独特艺术门类,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其精神上的独立性,并以其深厚的哲学底蕴和灵活的笔墨语言,持续对中国当代艺术产生影响。它不是一部断代史,而是对一种艺术精神的持续追问与探讨。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篆刻爱好者,我一直非常关注那些能够系统梳理近现代大家印风流变的作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展现出这位艺术家的创作轨迹和风格演变。我猜想,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题材印章的对比研究,我们或许能更深入地理解其艺术思想的形成过程。那些精选的印文内容,想必也暗藏着创作者的人生哲学和时代剪影。我特别留意边款的拓印质量,好的拓片能将刀法细腻的肌理还原得丝丝入扣,这对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能附带一些关于印泥选择和钤印技巧的探讨,那就更完美了,让读者能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所收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布局非常讲究,留白的处理手法体现出一种东方美学的韵味。它没有采取那种密密麻麻的图录式陈列,而是将每件作品都给予足够的空间去“呼吸”。这种设计理念使得读者的视线得以聚焦,能够更专注于欣赏印面上的线条、结构和篆法。我注意到某些印章旁边的说明文字(如果存在的话)应当是精炼而有力的,避免过多冗余的描述,让印章本身成为对话的主体。整体来看,这种克制而又大气的视觉呈现,本身就是对篆刻艺术“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的最佳诠释,读起来会是一种非常沉静的体验。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小巧玲珑的感觉,捧在手里仿佛握住了某个时代的印记。纸张的质感也很有考究,触感温润,配合着古朴的字体排版,散发出一种典雅的书卷气。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品读其中的内容,但仅仅是翻阅那些精美的图版,就已经能感受到编者在细节上的用心。尤其是那种带着历史厚重感的留白处理,让每一方印章都仿佛有了呼吸的空间,不是那种堆砌式的展示,而是更注重意境的营造。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人不禁对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抱有更高的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或者资料汇编,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风景。

评分

说实话,我对这种“系列丛书”的形式非常欣赏,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系统性学习的可能。它暗示着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整理和研究团队,致力于将这些散落的艺术瑰宝系统化地呈现给大众。这种规范化的整理,对于学术研究和爱好者学习来说,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我希望这本书在收录作品时,不仅追求数量,更重视质量和代表性。能够涵盖到艺术家创作生涯中的关键节点和风格转折点上的代表作,那就非常具有参考价值了。这种厚重的学术姿态,让人感受到对传统艺术的深深敬意。

评分

从书本的整体气质来看,它散发着一种低调的内敛美,这或许也是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特有的风骨。它没有浮夸的宣传,而是将所有重点都放在了作品本身。这种务实的态度,反而更容易赢得真正懂行的读者的信赖。我预感这本书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凸显,成为研究近现代篆刻史绕不开的一本重要参考书。那种精心选择的印文与刀法的结合,必然能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启发——关于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表达无限的情感与思考,这才是篆刻艺术的精髓所在。

评分

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评分

宝贝不错,好评,下次继续!

评分

很好好好好好好好 。。很好好好好好好好 。。很好好好好好好好 。。很好好好好好好好 。。很好好好好好好好 。。

评分

贤,装修好未,师兄请同学到他处聚餐。

评分

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可以说无论自己阅读家人阅读,收藏还是送人都特别有面子的说,特别精美;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简单,但也不遑多让,塑封都很完整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绘图都十分好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封套非常精致推荐大家购买。

评分

好书,吾辈爱之迷之。也要继承之。

评分

这套书非常棒,印刷精良,近年少见。

评分

很好

评分

这套书非常棒,印刷精良,近年少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