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秦晖从南非发现另一个中国,反思福利、暂住证、农民工工棚、非法强拆、新农村
主要观点:
曼德拉不是霍梅尼式的“圣人”或曹操式的“英雄”,更不是绿林式的枭雄,他是集道义与理智、勇气与宽容于一身的圣雄式人物。圣雄不是完人,但他给南非带来了希望。因此,无论基于价值判断还是基于功效判断,曼德拉投身“革命”如果说无须被“崇拜”的话,那么至少也是不该被诅咒的。
——“曼德拉现象”的历史意义
许多国家、包括印度与拉美的贫民主要特征就是贫困。而与此不同的是:南非的“进城黑人”与中国的“进城农民”除了贫困,更严重的问题是公民权利的缺失。他们不仅是穷人,而且是“贱人”。当然,印度民间的种姓制下也有“贱民”,但那里的“贱民”只受民间传统的歧视,国家把这种歧视视为非法。而中国与南非的贱民受到的恰恰是来自国家的“合法”歧视。
——从南非看中国
南非共大概可以说是当代世界最“自信”的共产党之一——她的自信表现在不害怕在民主政治舞台上与别人公平竞争,自信可以靠讲理、靠做事,而不是靠“专政”,靠强权封别人的嘴来取胜。南非共从来不是“甘地主义”者,在别人武力镇压她时她会武力抗争,不会任人宰割束手待毙。但她也不相信武装夺权,早在武装斗争时期她就已经在自己的纲领中放弃了“专政”的说法,更不会用武装去摧毁宪政民主。
——新南非十九年
本书由三部分构成:曼德拉传、从南非看中国、新南非十九年。
曼德拉传自成一体,讲述从曼德拉出生,到领导南非人民废除种族隔离、建立民主南非、实现种族和解以来的一段历史。
新南非十九年,评述南非自转型以来的历史,深度反思南非2008年骚乱事件、南非的民主、南非的工会与社会福利制度,以及转型后的南非共产党在社会中的作用。
通过对南非的观察,秦晖注意到发生南非“部族冲突”的黑人多是祖籍不同的“黑人家园”而在城打工的、南非当局所谓的“流动工人”,他们的“部族矛盾”表象下有着社会地位的微妙差异:科萨族劳工多是都市贫民区的安家户,而祖鲁族劳工则多是住集体宿舍、家属留守“黑人家园”的单身劳工。由此他联想到我们国家的类似现象,如暂住证、农民工工棚、非法强拆、新农村等,并反思这些现象的制度背景,以及与两国经济发展及高速增长时期之间的联系。从而期望他山之石,能够攻玉。
秦晖,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们时代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民史与经济史。主持了一系列乡村调查,主编了《农民学丛书》首批六本。主要著作有:
《南非的启示》
《共同的底线》
《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
《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
《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合著)
《天平集》
《耕耘者言:农民学文集》
《江浙乡镇企业转制案例研究》
《学问中国》(合著)
第一部分 南非之魂:曼德拉传
【第一章】 好望之源
一、乡村童年
二、篝火旁的少年
三、走向茫茫世界
【第二章】 指点江山
一、初露锋芒
二、重振非国大
【第三章】 蔑视恶法
一、和平的“蔑视”
二、我的祖国——非洲
三、为自由辩护
四、最后的非暴力抗争
【第四章】 “民族之矛”
一、“非暴力”已经死亡?
二、“靠枪活着的人将死于枪下!”
【第五章】 谁是“被告”?
一、对自由的审判
二、“曼德拉,继续战斗!”
三、被告席上的“法官”
四、一个黑人在白人法庭上
五、风云再起
【第六章】 漫漫长夜
一、把牢底坐穿
二、铁窗之谊——访马哈拉吉
三、“勇气与艰危并长”
四、“曼德拉大学”
五、“释放曼德拉!”
六、自由之路无坦途
【第七章】 摩西归来
一、“全人类将为之骄傲”
二、“我的余生将为你们而奋斗”
三、马拉松谈判
四、问鼎南非
【第八章】 鸳梦难温
一、庞多姑娘
二、铁窗柔情
三、劳燕分飞
【第九章】 前路迢迢
一、治国之道
二、“既没有奇迹,也没有灾难”
三、“民主不能输出,但正义没有国界”
第二部分 南非的启示
“好望”降临好望角:“曼德拉现象”的历史意义
从南非看中国:“低人权优势”下的“经济奇迹”
一、吾国吾民:背景的比较
二、其人其地:体制的比较
三、何去何从:前景的比较
附录 另一个奇迹:南非经济发展中的低人权优势
“彩虹”的启示:新南非十九年评述
一、2008年排外骚乱说明了什么?
二、在什么意义上“南非仍是中国的前车之鉴”?
三、民主政治的“中庸之道”
四、“非洲的瑞典”:民主南非的工会与福利制度
五、繁荣之路无坦途:南非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前景
六、“约翰内斯堡变成了索韦托加桑顿”:新南非的城市治理困局与“美国式城市化”趋势
七、“民主社会主义”的南非共产党
“排外骚乱埋没‘彩虹之光’”?
就负面消息而言,2008年应当是国际上对新南非预期相对最悲观的一年。我们对南非转型期问题的观察就从这一年开始吧。
2008年5月中下旬以来,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等地发生了本国籍贫民以暴力手段驱逐外籍劳工的大规模排外骚乱。从5月12日在约堡的亚历山大镇贫民区开始,然后蔓延到德班、开普敦等地,西开普省南部和姆普马兰加省、西北省和自由邦省的部分地区也受波及。事后统计,这次事件共造成62人死亡,几乎等于新世纪以来此前8年多(2000年至2008年3月)“排外暴力”案件遇难者(67人)的总和。死者中虽有21人是南非公民,但据认为他们是混乱中被“误伤”的,攻击显然还是针对外籍劳工,主要是来自马拉维,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的贫困黑人,而且相当部分还是在南非境内有同胞的祖鲁、坎瓜尼、恩德贝莱等跨境部族的外劳。南非时任总统姆贝基于5月21日下令出动军队平息暴力,这是1994年南非民主化、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第一次为国内治安事件动用军队。当时拘捕了1400多人,绝大部分事态平息后获释,有137人被定罪。
南非治安问题虽然一向很严重,但是种族隔离废除后十多年还发生如此规模的暴力仍然令人震惊。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南非国内主流舆论在谴责排外暴行的同时,主要是批评非国大政府处置不当,没有及时制止暴力,没有尽到保障外籍劳工人权的责任。同时,这次事件也被与“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政治形势相联系。姆贝基政府的一些官员和反对党民主联盟的议员都提到,很多排外暴徒声称是非国大青年联盟(祖马曾长期领导该联盟,并以此为其在非国大内的权力基础)的人,有人在施暴时高唱时任非国大主席雅各布.祖马(当时已与姆贝基总统闹翻,后来取而代之成为南非总统,并迫使姆贝基一派离开非国大另组反对党)的竞选歌曲《温希尼.瓦米》,有人还提到暴徒唱的祖马另一首更激烈的竞选歌《把我的机枪给我》。这些报道意指祖马的“黑人南非民粹主义”倾向要为排外情绪的蔓延和排外暴力的发生负责。而祖马则强烈反驳,并反指政府处置危机不力。不过祖马也承认他的竞选歌曲被暴徒使用,并表示遗憾。
但是尽管互相指责,南非各政治力量对排外暴力本身还是与国外舆论一样一致谴责的。事态中与事态平息后南非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制止暴力,惩治凶徒,救济和安置受害者,处理善后事宜。此后几年南非迄未再发生如此规模的排外事件。即便此后不久南非就发生政府更替,被认为是更加“民粹主义”的祖马通过竞选把据说更倾向“自由主义”的姆贝基赶下了台,使人们担心南非的排外倾向会更加抬头。但是祖马执政这几年确实没有再出现5.12式的暴力事件。尽管由于下文述及的种种原因,外籍劳工在南非的存在空间日益狭小,人们对南非人的“排外心理”之担忧也始终挥之不去。
恰恰在不久前,因笔者的一次报告引起的关于“贫民区”问题的讨论中,南非案例也被提到。而在种族隔离制度废除15年、南非本国黑人取得了迁徙自由与大城市居住权后的今天,对这次由民间(请注意不是政府)爆发的驱逐外国(请注意不是本国黑人或农民)打工者的事件,我国传媒也像世界传媒一样再次注目于南非,诸如“排外骚乱埋没‘彩虹之光’”[1]的惊呼不绝于耳。
这次骚乱中最令人感到可悲的是:今天南非对外籍劳工施暴的那些暴徒基本都是本国黑人贫民,种族隔离时代他们只能待在城外的索韦托,“白人的约翰内斯堡”是不许他们安家的。15年前由于民主化的胜利他们刚刚取得了不被驱逐的权利,如今他们却要驱逐比自己更弱势的外籍黑人劳工。这次成为骚乱中心的约翰内斯堡市亚历山大地区,几十年前就曾经发生过南非本国黑人贫民的“违章建筑”被白人当局捣毁导致举世震惊的大事件。换言之,那些如今野蛮地驱逐别人的人当年自己也正是被白人驱逐的对象!这说明了“完全平等”说来容易做来难。许多人抱怨强者对自己的不平等,却往往把不平等施加于更弱者。
其实南非当年的“穷白人”不也是这样吗?当年的“穷白人”向白人资本家要平等,但是他们恼怒“进城黑人”抢了自己的饭碗,对黑人的排斥却比中产白人更厉害。正是他们构成极端种族隔离势力的社会基础——这很容易理解:乐于雇佣廉价劳动力的白人资本家对黑人劳工的歧视倒不像面临黑人劳工竞争的白人劳工那么强烈。事实上,当年南非白人两大族群——英裔白人与荷裔白人(即布尔人或阿非利堪人)中,在种族问题上前者较开明而后者更顽固,其原因也正在于当时英裔白人中多为中产阶层与企业家,而传统上从事农牧业的布尔人进城后多从事蓝领工作,直接面临与黑人劳工的竞争。由此不难理解:甚至连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旗号的南非共产党,成立之初也因其社会基础为白人劳工而一度陷于“白人沙文主义”不能自拔。只是在当时共产国际基于“世界革命”需要而严加训斥后,该党才转向了依托黑人解放运动求发展的正确道路。
……
这本书的名字,首先就给我一种庄重而厚重的感觉。“南非的启示”四个字,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遥远国度的窗户,让人想要一窥那里发生的故事,以及那些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而“曼德拉传”更是点燃了我对这位伟人的好奇。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改变历史、影响世界的人物充满敬意,曼德拉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细致地描绘他的人生轨迹,从他早年的经历,到他投身革命,再到他在狱中度过的漫长岁月,以及最终他如何以和平的方式带领南非走向新生。我想象着,作者会如何捕捉曼德拉先生身上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他那份超越个人恩怨的博大情怀。书名中“从南非看中国”的部分,更是让我眼前一亮。这种跨文化的对比分析,无疑会带来很多新鲜的视角。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选取南非发展过程中的哪些关键节点,来与中国的发展进行参照和比较,又会从中提炼出哪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而“新南非十九年”则将视角拉回到了近现代,这让我能够了解南非在告别种族隔离制度后,这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发展现状,以及它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境。总而言之,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一次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深度探索。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扉页,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而充满希望的年代。书名“南非的启示:曼德拉传·从南非看中国·新南非十九年”勾勒出的宏大叙事,让我对其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想象着,这本书必然会深入剖析曼德拉先生那传奇的一生。不仅仅是他在反种族隔离斗争中的英勇事迹,更包括他如何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保持内心的强大和对理想的执着。他的政治智慧,他对国家未来的规划,以及他最终选择宽恕而非复仇的胸怀,这些都应该是本书浓墨重彩描绘的对象。从“南非的启示”这个角度出发,我期待作者能够挖掘出南非在转型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与克服的困难,这些经验对于理解任何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国家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从南非看中国”,这部分更是引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作者将如何巧妙地将它们联系起来,又会从中得出哪些引人深思的结论?这需要极高的洞察力和宏观的视野。最后,“新南非十九年”则是一个明确的时间坐标,它意味着本书不仅会回顾过去,更会关注南非在曼德拉时代之后的发展轨迹,探讨这个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它如何继续书写自己的篇章。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一部关于勇气、智慧、变革与希望的史诗。
评分书名《南非的启示:曼德拉传·从南非看中国·新南非十九年》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这是一本视角独特、内容丰富的著作。首先,“曼德拉传”自然是全书的核心,我期待能够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深入了解这位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的一生。我想象着,书中会详尽地描绘他如何从一个普通的非洲青年,成长为南非反种族隔离运动的领袖,他如何在狱中度过了漫长的二十七年,以及他出狱后如何以惊人的智慧和胸怀,引导南非走向和解与和平。曼德拉先生的宽恕精神和对和平的追求,一直是激励无数人的精神力量,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而“南非的启示”则将曼德拉个人的故事,升华到一种普遍的意义层面。它意味着,通过南非的经验,我们可以获得关于社会变革、民族和解、国家发展等方面的深刻启示。这部分内容,我期待能够引发我更多的思考。紧接着的“从南非看中国”更是让我感到新颖。将南非的经验与中国的现实进行对比,这无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分析框架。我想象着,作者会如何巧妙地在两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找到共通之处,又会在差异中挖掘出值得借鉴的经验。最后,“新南非十九年”则为本书设置了一个具体的时间维度,它让我能够了解到南非在曼德拉卸任总统后,这个国家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面临着哪些新的挑战。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一次对历史、对政治、对社会发展的多维度、深层次的探索。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给我一种既有历史厚度又有现实意义的联想。首先,“南非的启示”就足以引人遐思,它暗示着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从南非的独特经验中汲取到宝贵的智慧。而“曼德拉传”这四个字,则是这本书最核心的魅力所在。曼德拉,一个名字就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个关于自由、正义与和解的伟大叙事。我迫切地想要了解他非凡的人生经历,他如何从一个反抗者,成长为一位国家领导人,又如何以一种非凡的宽容和远见,带领一个分裂的国家走向统一。我期待作者能够深入挖掘曼德拉先生的精神世界,展现他的思想深度和人格魅力。而“从南非看中国”这个副标题,则将这本书的视野大大拓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路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映照,总是能够激发出新的思考。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运用南非的案例,来反观中国的发展,又会从中提炼出哪些具有普适性的结论。这无疑需要作者具备相当的跨文化洞察力和分析能力。最后,“新南非十九年”则将我们的目光聚焦于南非后曼德拉时代的具体发展。这部分内容,应该会为我们呈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深入的南非,让我们了解这个国家在完成政治转型后,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整本书听起来,就像是一次关于历史、关于国家、关于人类命运的宏大而深刻的探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了我,一种沉静而有力的气息扑面而来。封面上曼德拉先生那标志性的微笑,仿佛带着跨越时空的智慧,让人不禁想要深入了解他非凡的一生。书名本身“南非的启示”就极具启发性,它暗示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传记,更是一种对历史、对社会变革、对人性光辉的深刻洞察。而“曼德拉传”三个字,无疑是点睛之笔,曼德拉,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了太多的意义:坚韧、宽恕、和平、自由。我期待着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感受他从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影响世界的伟人,他在漫长的牢狱生涯中如何锤炼心智,又如何在重获自由后,以惊人的智慧和胸怀,带领南非走向和解与新生。这本书的名字还包含了“从南非看中国”和“新南非十九年”这两个部分,这让我对本书的视角产生了极大的好奇。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国家的独立与发展,更是关于一个民族的精神重塑,关于一个曾经被压迫的社会如何走向包容与平等。作者将南非的经验与中国的现实进行对比,这无疑会带来一些全新的思考角度,或许能从南非的转型中,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提供一些独特的参照。我猜想,这本书应该是一部既有深度又不乏温度的作品,它会带领我走进南非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去感受那里的阳光与雨露,去聆听那里的故事与歌谣,更重要的是,去体会曼德拉先生留给世界的宝贵精神遗产。
评分做活动买的。比书店便宜多了。
评分1111购入 价格优惠
评分质量非常好,与卖家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满意,真的很喜欢,完全超出期望值,发货速度非常快,包装非常仔细、严实,物流公司服务态度很好,运送速度很快,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秦晖的分析总是让人耳目一新,了不起的思想家
评分为了推翻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南非黑人人权精神领袖曼德拉曼德拉进行了长达50年(1944—199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铁窗面壁28年(1962—1990年)。最终,从阶下囚一跃成为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为新南非开创了一个民主统一的局面。南非终身名誉总统。本书从曼德拉一生的讲述,叙述了中国与南非的关系。
评分非常不错,速度很快
评分一直喜欢在京东买东西,每天都要买买买,根本控制不住自己。质量非常好,与卖家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满意,真的很喜欢,完全超出期望值,发货速度非常快,包装非常仔细、严实,物流公司服务态度很好,运送速度很快,很满意
评分非常好,值得再次购买
评分曼德拉病危使全世界又一次把目光注意到南非——这个以往多灾多难、如今多姿多彩、而未来前程无限的“彩虹之国”、“金砖”新秀。自从曼德拉领导南非人民废除种族隔离、建立民主南非、实现种族和解以来,新南非已经走过了19年的难忘历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