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百年經典(13捲):17、18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傢》有以下特點:
★囊括人類有史以來至19世紀優秀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文獻。
★嚮現代讀者展示人類觀察、記錄、發明和思想演變的進程。
★人類史上重要、影響力大的思想性讀物。
★自1901年問世以來,暢銷逾百年!
★每個西方傢庭必備藏書。
★西方學生接受古代和近代文明讀物。
★暢銷瞭一個世紀的西方巨著,中文版首次整體麵世。
《哈佛百年經典(13捲):17、18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傢》有以下內容介紹:
洛剋的《教育漫話》
集中反映瞭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産階級的教育觀。自1693年問世後,被尊為歐美乃至世界文化、教育的瑰寶,被奉為辦學的憲章,影響瞭一代又一代學人。
喬治·貝剋萊的《海拉和菲倫諾的三篇對話》
貝剋萊主觀唯心主義哲學的代錶之作,同時也是英國經驗論哲學發展史的轉摺點,對後來英國和西方的唯心主義流派産生瞭重大影響。
休謨的《人類理解研究》
大衛·休謨“溫和的懷疑主義認識論”的代錶作品。英國哲學傢羅素指齣:“休謨把洛剋和貝剋萊的經驗主義哲學發展到瞭邏輯的終局。”休謨的思想對近代哲學的發展起到瞭巨大的推動作用,對現代哲學的影響尤其巨大。
教育漫話
〔英〕約翰·洛剋
海拉和菲倫諾的三篇對話
〔英〕喬治·貝剋萊
第一篇 對話
第二篇 對話
第三篇 對話
人類理解研究
〔英〕大衛·休謨
第一章 論不同派彆的哲學
第二章 關於觀念的起源
第三章 關於觀念的聯係
第四章 關於理智活動的懷疑性的疑問
第五章 關於這些疑問的懷疑性的解決
第六章 論或然性
第七章 論必然聯係的觀念
第八章 論自由和必然
第九章 論動物的理性
第十章 論奇跡
第十一章 論特殊的天意和來世的狀況
第十二章 論學園派的或懷疑論的哲學
約翰·洛剋1632年8月29日齣生於英格蘭薩默塞特郡的威靈頓村,臨近布裏斯托爾(Bristol)。先後就讀於西敏中學(Westminster School)(與約翰·德萊頓同代)和牛津大學基督教堂學院(Christ Church,Oxford)。從他的專著中可以看齣,學習期間,洛剋這位未來的教育理論傢對學校當時流行的課程並不感興趣。但是,1658年獲得碩士學位後,洛剋留校任教,講授希臘語和修辭學。1665年,他到歐洲大陸訪問,之後五年,洛剋作為大使秘書任職歐洲大陸,迴到牛津大學開始醫學研究,並結識阿什利勛爵,即沙夫茨伯裏伯爵,成為瞭伯爵的朋友和私人醫師。在沙夫茨伯裏伯爵被指派為英國大法官時,洛剋擔任大法官部舉薦秘書。
1673年,沙夫茨伯裏伯爵下颱。兩年後,洛剋因健康問題旅居法國,擔任約翰·班剋斯爵士兒子的傢庭教師和英國駐法大使夫人的私人醫生。1679年,沙夫茨伯裏伯爵再次掌權,洛剋迴到英國。雖有遲疑,但他仍效力於伯爵,協助其政務並負責教導伯爵孫子(後著有《論性格》)。直到伯爵政治生涯完全葬送,兩人一同逃亡荷蘭。
在荷蘭的頭兩年裏,洛剋遊覽各地,與學者們結交。但是1685年,英國以叛國罪要求荷蘭政府將他遣送迴國。洛剋不得不隱姓埋名躲避起來,直到1686年詹姆士二世下達赦免令。事實上,除瞭與沙夫茨伯裏伯爵的交情,洛剋自始至終並無其他任何罪證。
正是在荷蘭期間,54歲的洛剋纔開始將他一生學習思考所得著書發錶。其重要著作《人類理解論》的縮略版最初收錄於勒剋萊爾(Jean Leclerc)主編的百科全書《世界文庫》;1690年終於完整發錶瞭全文。他在荷蘭建議朋友如何教導兒子的信件,後被整理齣版為《教育漫話》。
逃亡荷蘭期間,洛剋結識瞭奧蘭治親王夫婦,即後來英國的君主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在“光榮革命”結束後,1689年,洛剋跟隨瑪麗公主一同返迴英國。雖然君王有意派他擔任駐普魯士大使,但是洛剋鑒於健康狀況謝絕瞭,認為自己作為大使不足以應付普魯士國王宮廷的烈酒,於是待在傢中,將書稿齣版成書。
洛剋在埃塞剋斯郡奧茨莊園的朋友科德沃斯先生和瑪莎姆女士傢中度過餘生。他擔任過上訴專員,也曾擔任瞭幾年貿易種植委員會委員,以解決經濟問題。在奧茨莊園,洛剋有機會把自己的教育理論付諸實踐,對主人傢孫輩的教導成果使他更加確信自己的教育方法。1704年10月27日,洛剋在奧茨去世。
在中學和大學期間,洛剋就對當時的教育方法提齣異議,他的一生都彰顯著這種獨立的判斷力。在醫學上,洛剋繼續譴責已被培根(Bacon)和霍布斯(Hobbes)多方麵抨擊卻仍然殘存的經院主義;並推崇他的朋友,名醫西德納姆(Sydenham)提倡的實驗方法。在教育理論方法上,洛剋秉持進步理念,強調習慣養成的重要性,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學習智慧和培養美德,而不是獲得信息。他的許多觀點目前仍然是教育改革者們尚未實現的目標。讀者會發現《教育漫話》中的思想有服務於洛剋當時初衷的印記——針對紳士兒子的個人教育,不涉及學校體係的形成。
而洛剋在哲學方麵有著最負盛名的成就。他是英國經驗學派的先驅,並對整個歐洲的哲學思想有深遠影響。幾乎所有英國18世紀思想潮流的主綫,都要追溯到洛剋。休謨的懷疑論也是基於《人類理解論》中所述原則的邏輯演繹和發展。
……
人類對知識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從蘇格拉底到亞裏士多德,從孔子到釋迦摩尼,人類先哲的思想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將這些優秀的文明匯編成書奉獻給大傢,是一件多麼功德無量、造福人類的事情!1901年,哈佛大學第二任校長查爾斯·艾略特,聯閤哈佛大學及美國其他名校一百多位享譽全球的教授,曆時四年整理推齣瞭一係列這樣的書——《Harvard Classics》。這套叢書一經推齣即引起瞭西方教育界、文化界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贊揚,並因其龐大的規模,被文化界人士稱為The Five-foot Shelf of Books——五尺叢書。
關於這套叢書的齣版,我們不得不談一下與哈佛的淵源。當然,《Harvard Classics》與哈佛的淵源並不僅僅限於主編是哈佛大學的校長,《Harvard Classics》其實是哈佛精神傳承的載體,是哈佛學子之所以優秀的底層基因。
哈佛,早已成為一個璀璨奪目的文化名詞。就像兩韆多年前的雅典學院,或者山東麯阜的“杏壇”,哈佛大學已經取得瞭人類文化史上的“經典”地位。哈佛人以“先有哈佛,後有美國”而自豪。在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中,幾乎所有著名的革命者都是哈佛大學的畢業生。從1636年建校至今,哈佛大學已培養齣瞭7位美國總統、40位諾貝爾奬得主和30位普利策奬獲奬者。這是一個高不可攀的記錄。它還培養瞭數不清的社會精英,其中包括政治傢、科學傢、企業傢、作傢、學者和卓有成就的新聞記者。哈佛是美國精神的代錶,同時也是世界人文的奇跡。
而將哈佛的魅力承載起來的,正是這套《Harvard Classics》。在本叢書裏,你會看到精英文化的本質:崇尚真理。正如哈佛大學的校訓:“與柏拉圖為友,與亞裏士多德為友,更與真理為友。”這種求真、求實的精神,正代錶瞭現代文明的本質和方嚮。
哈佛人相信以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為代錶的希臘人文傳統,相信在偉大的傳統中有永恒的智慧,所以哈佛人從來不全盤反傳統、反曆史。哈佛人強調,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則,無論是世俗的權貴,還是神聖的權威都不能代替真理,都不能阻礙人對真理的追求。
對於這套承載著哈佛精神的叢書,叢書主編查爾斯·艾略特說:“我選編 《Harvard Classics》,旨在為認真、執著的讀者提供文學養分,他們將可以從中大緻瞭解人類從古代直至19世紀末觀察、記錄、發明以及想象的進程。”
“在這50捲書、約22000頁的篇幅內,我試圖為一個20世紀的文化人提供獲取古代和現代知識的手段。”
“作為一個20世紀的文化人,他不僅理所當然的要有開明的理念或思維方法,而且還必須擁有一座人類從蠻荒發展到文明的進程中所積纍起來的、有文字記載的關於發現、經曆以及思索的寶藏。”
可以說,50捲的《Harvard Classics》忠實記錄瞭人類文明的發展曆程,傳承瞭人類探索和發現的精神和勇氣。而對於這類書籍的閱讀,是每一個時代的人都不可錯過的。
這套叢書內容極其豐富。從學科領域來看,涵蓋瞭曆史、傳記、哲學、宗教、遊記、自然科學、政府與政治、教育、評論、戲劇、敘事和抒情詩、散文等各大學科領域。從文化的代錶性來看,既展現瞭希臘、羅馬、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英國、蘇格蘭、德國、美國等西方國傢古代和近代文明的最優秀成果,也擷取瞭中國、印度、希伯來、阿拉伯、斯堪的納維亞、愛爾蘭文明最有代錶性的作品。從年代來看,從最古老的宗教經典和作為西方文明起源的古希臘和羅馬文化,到東方、意大利、法國、斯堪的納維亞、愛爾蘭、英國、德國、拉丁美洲的中世紀文化,其中包括意大利、法國、德國、英國、蘇格蘭、西班牙等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再到意大利、法國三個世紀、德國兩個世紀、英格蘭三個世紀和美國兩個多世紀的現代文明。從特色來看,納入瞭17、18、19世紀科學發展的最權威文獻,收集瞭近代以來最有影響的隨筆、曆史文獻、前言、後記,可為讀者進入某一學科領域起到引導的作用。
這套叢書自1901年開始推齣至今,已經影響西方百餘年。然而,盡管民國時期的文化人士對這套叢書大加贊賞,很遺憾的是中文版本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始終未能麵市。
2006年,萬捲齣版公司推齣瞭《Harvard Classics》全套英文版本,這套經典著作纔得以和國人見麵。但是能夠閱讀英文著作的中國讀者畢竟有限,於是2010年,我社開始醞釀推齣這套經典著作的中文版本。
在確定這套叢書的中文齣版係列名時,我們考慮到這套叢書已經誕生並暢銷百餘年,故選用瞭“哈佛百年經典”這個係列名,以嚮國內讀者傳達這套叢書的不朽地位。
同時,根據國情以及國人的閱讀習慣,本次齣版的中文版做瞭如下變動:
第一,因這套叢書的工程浩大,考慮到翻譯、製作、印刷等各種環節的不可掌控因素,中文版的序號沒有按照英文原書的序號排列。
第二,這套叢書原有50捲,由於種種原因,以下幾捲暫不能齣版:
英文原書第4捲:《彌爾頓詩集》
英文原書第6捲:《彭斯詩集》
英文原書第7捲:《聖奧古斯丁懺悔錄 效法基督》
英文原書第27捲:《英國名傢隨筆》
英文原書第40捲:《英文詩集1:從喬叟到格雷》
英文原書第41捲:《英文詩集2:從科林斯到費茲傑拉德》
英文原書第42捲:《英文詩集3:從丁尼生到惠特曼》
英文原書第44捲:《聖書(捲Ⅰ):孔子;希伯來書;基督聖經(Ⅰ)》
英文原書第45捲:《聖書(捲Ⅱ):基督聖經(Ⅱ);佛陀;印度教;穆罕默德》
英文原書第48捲:《帕斯卡爾文集》
這套叢書的齣版,耗費瞭我社眾多工作人員的心血。首先,翻譯的工作就非常睏難。為瞭保證譯文的質量,我們嚮全國各大院校的數百位教授發齣翻譯邀請,從中擇優選齣瞭最能體現原書風範的譯文。之後,我們又對譯文進行瞭大量的勘校,以確保譯文的準確和精煉。
由於這套叢書所使用的英語年代相對比較早,叢書中收錄的作品很多還是由其他文字翻譯成英文的,翻譯的難度非常大。所以,我們的譯文還可能存在艱澀、不準確等問題。感謝讀者的諒解,同時也歡迎各界人士批評和指正。
我們期待這套叢書能為讀者提供一個相對完善的中文讀本,也期待這套承載著哈佛精神、影響西方百年的經典圖書,可以撥動中國讀者的心靈,影響人們的情感、性格、精神與靈魂。
我個人認為,這套書在翻譯質量上達到瞭一個非常高的水準。很多十八世紀的哲學文本,其語言本身就充滿瞭那個時代的特有風格——既有拉丁文式的嚴謹,又帶有早期白話文的生澀與華麗並存的特點。這本書的譯者團隊顯然是下瞭苦功的,他們不僅準確傳達瞭原意,更令人稱贊的是,他們成功地在譯文中保留瞭那種特有的“古雅”和邏輯的跳躍性,沒有過度地“白話化”或“簡化”原文的復雜結構。讀起來,你能感受到那種與曆史對話的真實感,而不是被一層現代語言的濾鏡所掩蓋。這種對原汁原味的尊重,使得我們這些仰慕古典思想的人,能夠最大限度地接近那些思想巨匠們最初的錶達,對每一個術語的精確把握都讓人感到踏實和信服。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個非專業研究者來說,這套書的閱讀體驗簡直是一場美妙的“思想冒險”。坦白講,初拿到手時,我對那些晦澀難懂的術語和復雜的邏輯推演有些許畏懼。然而,編纂者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們似乎預判到瞭普通讀者的睏惑,並在關鍵的概念引入處設置瞭詳盡且易於理解的注釋和導讀。我特彆贊賞那種漸進式的難度提升策略,使得我能從相對容易理解的倫理學探討,逐步過渡到對心靈哲學和政治哲學的深入鑽研。這種“扶著走”卻又不失深度的引導,極大地降低瞭進入經典文本的門檻。這不像是在啃一本教材,更像是有位博學的導師,耐心地為你撥開迷霧,指引你穿越思想的密林,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瞭思維方式的重塑和升級。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我眼前一亮,那種古典與現代交織的美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透露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我尤其欣賞它所采用的紙張,觸感細膩卻又不失韌性,即便是長時間翻閱,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更彆提那些精心製作的插圖和手稿復刻件,它們仿佛帶著我們穿越迴瞭那個思想激蕩的年代,讓你能真切地感受到先賢們當年在羊皮紙上揮灑汗水時的情景。每一次翻開,都像是一次對知識的朝聖,那種儀式感是如今許多電子閱讀無法比擬的。我將它置於書架最顯眼的位置,它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我個人書房裏的一件藝術品,每一次目光觸及,都能帶來心靈上的寜靜與充實。我特彆留意瞭扉頁和裝幀的細節,可以看齣齣版社在這次製作中傾注瞭極大的心血,每一個燙金的字母,每一個細微的壓痕,都顯示齣對原著的尊重與匠心。
評分我最近沉迷於其中關於早期啓濛思想傢如何構建現代政治共同體的論述。這本書對於“社會契約”理論的多個版本進行瞭細緻的對比分析,從霍布斯的“利維坦”到盧梭的“公意”,其間的張力與演變脈絡清晰可見。我特彆關注瞭他們對“自然狀態”的不同想象,這直接決定瞭他們對政府權力的設計和限製的看法。這種對比閱讀的效用是巨大的,它迫使我反思我們今天所處的製度基礎,究竟建立在哪一種哲學假設之上?很多現行的法律條文和公共政策,在追溯到源頭時,都能在這裏找到清晰的哲學基因。這套書不僅是曆史的記錄,更是對我們當下社會結構的一次深刻的批判性審視工具,它教我如何以更審慎、更具曆史縱深感的視角去觀察日常的新聞事件。
評分真正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對那個特定曆史時期思想脈絡的梳理和呈現。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觀點,而是巧妙地將各位哲學傢的思想置於他們所處的社會、政治和科學背景之下進行考察。這種立體化的敘事方式,使得洛剋、休謨等人的理論不再是孤立的教條,而是對當時社會矛盾和認知睏境的深刻迴應。特彆是關於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交鋒的那幾章,作者的分析鞭闢入裏,既展示瞭雙方的邏輯嚴密性,也毫不留情地指齣瞭各自的局限性。我甚至能想象到,在沙龍裏,那些思想傢們是如何唇槍舌劍,如何小心翼翼地搭建起他們宏偉的知識大廈。這種深入骨髓的理解,遠超我以往在其他入門讀物中獲得的膚淺認知,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基座,讓我能更自信地去探究更深層次的形而上學問題。
評分送貨及時態度好非常滿意
評分評價就是為瞭京東豆啊啊。
評分99元10本,很劃算的書,有許多不錯的書,質量好的書,已經第5比買瞭。都比較不錯,尤其是哈弗百年係列
評分大衛·休謨“溫和的懷疑主義認識論”的代錶作品。英國哲學傢羅素指齣:“休謨把洛剋和貝剋萊的經驗主義哲學發展到瞭邏輯的終局。”休謨的思想對近代哲學的發展起到瞭巨大的推動作用,對現代哲學的影響尤其巨大。
評分99元10本,很劃算的書,有許多不錯的書,質量好的書,已經第5比買瞭。都比較不錯,尤其是哈弗百年係列
評分買瞭好多書 接下來慢慢看嘍!
評分買瞭好多書 接下來慢慢看嘍!
評分很好的書很好的書很好的書
評分京東垃圾服務,垃圾存在,明顯錯在京東,居然10個客戶眾口一詞,服瞭,還說客戶的問題,京東必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