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鸭场疾病控制技术(第2版)

新编鸭场疾病控制技术(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卫东,程龙飞 编
图书标签:
  • 鸭病防治
  • 鸭场管理
  • 疾病控制
  • 兽医
  • 畜牧
  • 养殖技术
  • 水禽疾病
  • 鸭业
  • 临床兽医
  • 动物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87253
版次:2
商品编码:1138689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新编鸭场疾病控制技术(第2版)》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养鸭业现状,详细说明了鸭场建设的环境、选址、布局对鸭场疾病控制的影响,并介绍了各种鸭场常见的生物安全措施,以适应现代化养殖以及人们追求无公害食品的需求。同时,《新编鸭场疾病控制技术(第2版)》更详细介绍了鸭的各种疾病的临床症状、鉴别方法、防治方法等。内容覆盖面广,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技术指导用书。
  《新编鸭场疾病控制技术(第2版)》适合各养鸭场管理者及技术人员使用,并可作为相关农业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当前我国养鸭业和鸭场疾病的概况1
第一节我国养鸭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前景及主要存在问题1
一、形成我国养鸭业快速发展的原因1
二、我国养鸭业快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4
三、我国养鸭业的发展前景6
第二节目前鸭场疾病发生的现状、频发原因及危害7
一、鸭场疾病的发生现状及特点7
二、鸭场疾病的频发原因10
三、鸭场疾病的危害16第二章鸭场建设的基本要求18
第一节鸭场的环境条件18
一、空气环境18
二、水环境18
三、土壤环境19
四、生物环境19
第二节鸭场场址的选择20
一、鸭场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20
二、水源20
三、地势21
四、朝向21
五、交通、通信及电力21
六、排污22
第三节鸭场建设22
一、鸭场布局的原则22
二、鸭场设计布局23
三、鸭舍建筑设计25
四、养鸭用具27第三章鸭场疾病控制的生物安全措施28
第一节鸭场的消毒、卫生和隔离28
一、鸭场消毒概述28
二、常用消毒方法30
三、鸭场常用化学消毒药35
四、养鸭场不同的消毒对象消毒药物的选择35
五、进鸭前后鸭场的消毒要点36
六、鸭场的隔离和卫生43
第二节鸭场疫病的免疫接种45
一、鸭免疫力的获得45
二、防疫、疫苗和免疫接种的概念46
三、鸭常用生物制品的种类和用法47
四、鸭免疫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50
五、鸭场免疫程序制定51
六、种用鸭和蛋用鸭免疫参考程序52
七、商品代肉鸭场的参考免疫程序53
八、鸭场免疫失败的原因53
第三节鸭场疾病的药物防控55
一、药物、药物剂型与剂量55
二、鸭的用药特点56
三、鸭的用药方法和技术57
四、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59
五、药物的选择及用药注意事项60
六、鸭场常用药物61
七、鸭场常用中草药73
第四节重视饲料营养,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鸭的抗病力75
一、饲料营养对免疫的影响75
二、饲料污染对鸭健康的影响77
三、饲料营养的改善和控制79
四、加强管理,增强鸭体抵抗力80第四章鸭场疾病的临床检查与诊断95
第一节鸭场疾病的临床诊断95
一、现场资料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95
二、鸭群的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与鸭病的初步诊断105
三、病死鸭的病理剖检及常见病理变化与鸭病的初步
诊断113
四、鸭群常见异常临床症状的鉴别诊断122
第二节鸭场疾病的实验室诊断129
一、细菌学检验129
二、病毒学检验131
三、寄生虫学检验133
四、血清学检验135
五、营养分析136
六、毒物检验136
第三节鸭场疾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136第五章鸭常见疫病的诊断与防治138
第一节鸭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138
一、鸭传染病的流行条件、防控及治疗要点138
二、鸭流感143
三、鸭瘟151
四、雏鸭病毒性肝炎158
五、雏番鸭细小病毒病164
六、雏番鸭小鹅瘟168
七、雏番鸭“花肝病”(雏番鸭呼肠孤病毒性坏死性
肝炎)171
八、鸭副黏病毒病175
九、鸭出血症(鸭疱疹病毒性出血症)177
十、鸭“白点病”(鸭疱疹病毒性坏死性肝炎)179
十一、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181
十二、鸭腺病毒感染(鸭产蛋下降综合征)183
十三、鸭痘185
十四、鸭传染性法氏囊病186
十五、蛋鸭黄病毒病187
十六、鸭圆环病毒感染188
第二节鸭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189
一、鸭疫里杆菌病189
二、鸭大肠杆菌病195
三、鸭沙门菌病(鸭副伤寒)200
四、鸭巴氏杆菌病(鸭霍乱)204
五、鸭链球菌病209
六、鸭葡萄球菌病211
七、鸭变形杆菌病215
八、鸭结核病217
九、鸭伪结核病219
十、种鸭魏氏梭菌性坏死性肠炎222
十一、肉鸭嗜水气单胞菌病225
第三节鸭其它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226
一、鸭曲霉菌病226
二、鸭衣原体病(鸟疫)229
三、鸭支原体病(鸭慢性呼吸道病)232
四、雏鸭念珠菌病234
五、鸭细菌性关节炎综合征235
第四节鸭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237
一、鸭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诊断及防治要点237
二、鸭球虫病240
三、鸭住白细胞虫病246
四、鸭隐孢子虫病248
五、鸭棘头虫病250
六、鸭膜壳绦虫病251
七、鸟蛇线虫病(鸭丝虫病)254
八、鸭胃线虫病256
九、鸭蛔虫病258
十、异刺线虫病259
十一、鸭毛细线虫病261
十二、前殖吸虫病262
十三、鸭后睾吸虫病264
十四、鸭棘口吸虫病265
十五、鸭嗜气管吸虫病266
十六、包氏毛毕吸虫病(鸭血吸虫病)268第六章鸭普通病的诊断与防治270
第一节鸭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防治270
一、鸭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原因、诊断及防治要点270
二、维生素A缺乏症272
三、维生素B1缺乏症273
四、维生素B2缺乏症275
五、泛酸缺乏症276
六、烟酸缺乏症277
七、维生素B6缺乏症278
八、生物素缺乏症279
九、叶酸缺乏症280
十、维生素B12缺乏症281
十一、维生素D缺乏症281
十二、维生素E(硒)缺乏症283
十三、维生素K缺乏症284
十四、锰缺乏症286
十五、锌缺乏症287
十六、钙、磷缺乏症287
十七、脂肪肝综合征288
十八、痛风289
十九、肉鸭腹水综合征291
第二节鸭中毒病的诊断与防治292
一、鸭中毒病的发生原因、诊断及防治要点292
二、黄曲霉毒素中毒294
三、棉籽饼中毒296
四、菜籽饼中毒297
五、亚硝酸盐中毒298
六、食盐中毒298
七、磺胺类药物中毒300
八、喹乙醇中毒301
九、生石灰中毒302
十、硫酸铜中毒303
十一、高锰酸钾中毒304
十二、有机磷农药中毒304
十三、磷化锌中毒306
十四、一氧化碳中毒307
十五、雏鸭氨气中毒307
十六、肉毒梭菌毒素中毒309
第三节鸭杂症的诊断与防治310
一、鸭淀粉样肝病(鸭大肝病)310
二、感光过敏311
三、异食癖312
四、中暑314
五、应激综合征316
六、皮下气肿317
七、泄殖腔外翻318
八、鸭软脚综合征319
九、公鸭阴茎脱垂及阳痿320
十、输卵管炎与输卵管脱出321
十一、难产322
十二、种鸭产蛋异常323附录326
一、鸭主要疾病的发病日龄及特征性病理变化326
二、鸭的几种正常生理指标329
三、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329
四、《无公害食品肉鸭饲养兽医防疫准则》330
五、《无公害食品蛋鸭饲养兽医防疫准则》333
参考文献336

前言/序言


《鸭病防治宝典:实用技术与经验分享》 本书旨在为广大养鸭生产者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鸭病防治指南。不同于以往的理论性专著,本书更侧重于将科学的养殖理念与一线生产经验相结合,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和直观的图文解说,帮助养殖户们快速掌握识别、预防和治疗常见鸭病的关键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疾病损失,提升养殖效益。 第一章:养殖环境与疾病预防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殖环境的卫生状况。本章将深入探讨影响鸭群健康的关键环境因素,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案。 圈舍设计与管理: 合理的圈舍设计是预防疾病的第一步。我们将详细介绍通风、采光、保暖、防潮等方面的要求,包括不同季节的温度和湿度调控标准,以及如何根据鸭群的生长阶段调整圈舍布局。特别会强调“预防为主”的理念,阐述为何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对于切断病原传播途径至关重要。我们将列举常见的圈舍弊端,如通风不良导致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超标,潮湿环境滋生霉菌和细菌,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设备选择(如排风扇、加湿/除湿器)和日常管理(如垫料的定期更换和处理)来规避这些风险。 卫生消毒的重要性与操作: 消毒是控制疾病传播的有效手段。本章将系统介绍各种消毒剂的特性、适用范围、浓度配比和使用方法。我们不仅会讲解常规的化学消毒,还会介绍物理消毒(如紫外线照射、高温高压蒸汽)的原理与应用。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强调消毒的时机和频率,例如在引进新鸭、清理圈舍、疫情发生后等关键时期,并提供不同消毒方案的性价比分析,帮助养殖户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消毒措施。同时,会详细指导如何进行彻底的圈舍清洗和消毒流程,确保不留死角。 水源与饲料卫生: 污染的水源和饲料是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本章将阐述如何保障饮用水的清洁与安全,包括水源的选择、定期水质检测、饮水器的清洁消毒等。对于饲料,我们将重点讲解如何选择优质饲料,避免霉变和变质,并提供储存和投喂的注意事项,以防止因饲料问题引发的消化道疾病。 生物安全措施: 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是防止外来病原侵袭的屏障。本章将详细介绍如何从源头控制病原的引入,例如严格的兽药、疫苗、饲料、垫料等外来物品的检查消毒制度,以及对进入养殖场的人员、车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消毒。我们将通过图解展示不同级别生物安全措施的应用场景,并强调层层设防的重要性。 第二章:常见鸭病识别与诊断 准确快速地识别鸭病是有效治疗的基础。本章将聚焦于当前养鸭业中最为常见的几种鸭病,通过生动的图文描述,帮助养殖户掌握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方法。 呼吸道疾病: 包括鸭瘟、鸭病毒性流感、副黏病毒感染等。我们将详细描述病鸭的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涕、鼻腔出血等典型症状,并配以不同病程阶段的病理照片,如肺部充血、水肿、坏死等。同时,会介绍简单的现场诊断技巧,如观察病鸭精神状态、采食量、排便情况,并分析这些症状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 消化道疾病: 如鸭霍乱、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本章将着重分析病鸭的腹泻、消化不良、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等表现。我们将通过大量的病理图片展示肠道炎症、出血、坏死、积液等变化,并提示如何从粪便的颜色、形状、黏稠度等特征来初步判断病因。 传染性疾病: 如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肌胃胃炎、副伤寒等。针对这些潜在威胁,本章将深入剖析其传播途径、潜伏期、症状特点。我们将特别强调一些“隐性感染”的识别,例如看似健康但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变慢的个体。病理图像将集中展示肝脏、脾脏、肾脏等脏器的病变,如肿大、出血、坏死、色素沉着等。 寄生虫病: 重点介绍体内外寄生虫对鸭群的危害,如蛔虫、绦虫、羽虱、螨虫等。本章将详细描述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贫血、消瘦、羽毛脱落、采食量增加但生长缓慢等症状,并提供如何通过粪便检查、羽毛检查等简单方法来发现寄生虫卵或成虫。 营养代谢性疾病: 如异食癖、佝偻病、贫血症等。本章将分析饲料配方不合理、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导致的疾病,重点描述病鸭的骨骼异常、肌肉萎缩、羽毛粗糙、精神沉郁等表现,并强调定期评估饲料营养成分的重要性。 第三章:鸭病防治策略与实践 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本章将提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涵盖药物治疗、疫苗免疫、中草药应用以及日常管理优化等方面。 药物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本章将介绍当前常用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等,并详细说明其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用法用量和疗程。我们将强调“对症下药”的重要性,并提供针对不同疾病的药物选择指南。同时,会强调规范用药,避免滥用和乱用,从而降低耐药性的产生。此外,还会介绍药物的联合应用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疫苗免疫的科学与规划: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本章将详细介绍各种常用鸭病疫苗的种类、免疫程序、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将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养殖模式,提供个性化的免疫规划建议,并解释为何科学的免疫程序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鸭群。 中草药在鸭病防治中的应用: 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研究,本章将介绍多种具有防病治病功效的中草药,如板蓝根、黄芪、金银花、甘草等,并提供具体的配伍方案和使用方法。我们将重点阐述中草药在提高鸭群免疫力、缓解应激、辅助治疗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在抗生素使用受限的情况下,中草药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或替代手段。 非药物防治措施: 除了药物和疫苗,良好的饲养管理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防治措施。本章将再次强调环境卫生、营养均衡、合理饲养密度、应激管理等对疾病预防的积极作用。我们将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管理技巧,例如如何通过调整饲喂时间、改善通风条件来降低鸭群的应激反应。 疫病应急处理方案: 面对突发疫情,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理至关重要。本章将为养殖户提供一套标准的疫情应急处理流程,包括如何隔离病鸭、封锁疫区、加强消毒、及时上报等。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指导养殖户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第四章:养殖管理与效益提升 疾病的防控与养殖效益息息相关。本章将从整体管理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养殖管理来提升鸭场的整体生产效益。 科学的饲养管理: 从雏鸭的入舍管理,到各个生长阶段的饲喂管理,本章都将提供详细的指导。我们将阐述不同生长阶段鸭子的营养需求,并提供科学的饲料配方建议。同时,会强调采食量、饮水量、活动空间等对鸭子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养殖密度与环境调控: 合理的养殖密度是保障鸭群健康、避免疾病传播的关键。本章将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给出具体的养殖密度建议。同时,会再次强调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的科学调控,以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 应激管理与行为观察: 鸭子的应激反应会显著影响其健康和生产性能。本章将详细分析导致鸭子应激的各种因素,如噪音、拥挤、天气突变、转群等,并提供有效的应激缓解措施。同时,将指导养殖户如何通过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鸭子的异常行为,从而早期发现疾病苗头。 经济效益分析与风险管理: 本章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如饲料成本、药物成本、死亡率、出栏率、市场价格等。我们将提供一些简单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帮助养殖户评估当前的经营状况,并提出优化建议。同时,会讨论养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如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疫病爆发等,并提供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附录: 常见鸭病防治药物参考表 常用中草药药理与配伍 养殖场消毒剂选择与使用指南 兽医兽药相关法律法规简要介绍 本书力求语言通俗易懂,技术操作具体可行。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将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养殖户理解和应用。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广大养鸭生产者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帮助大家克服养殖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实现更加科学、高效、可持续的鸭业发展。

用户评价

评分

拿起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它的体量非常扎实,那种厚重感让人觉得内容一定很详尽。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养殖场日常运营中那些琐碎却又至关重要的细节的工具书。我们都知道,养殖业的利润往往就是在那些看不见的地方被蚕食掉的,比如消毒剂的选择与浓度配比的细微差异,不同季节光照强度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甚至是通风系统设计中气流组织的不合理所导致的亚健康状态。我原以为这本书会用大量的图表和案例分析来剖析这些“痛点”。比如,书中是否能提供一套标准化的环境监测流程,并给出针对不同气候带的优化参数?或者,有没有针对抗生素替代品,如益生菌、中草药提取物在不同阶段的有效使用剂量建议?遗憾的是,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严谨的“病害诊断手册”,它花了大量篇幅来描述病原体的特性、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方法。对于我们这些管理者来说,我们更需要的是如何“预防”而非“治疗”,如何建立一个坚不可摧的生物安全体系,让疾病根本没有入侵的机会。这种侧重于“已知病症”的论述方式,虽然专业,却未能满足我对“前瞻性管理”的迫切需求,显得有些偏科和保守。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中的“控制技术”四个字,让我对其中关于环境调控和营养免疫力提升的论述抱有很高的期待。我知道,现代养殖业的竞争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养殖技术之争,而是精细化管理和营养生物学博弈的结果。我希望能够学习到如何通过精准的营养配方调整,比如调整赖氨酸、蛋氨酸的比例,来提高禽类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从而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此外,书中对于新型疫苗佐剂的应用前景、或者气溶胶免疫的精准喷洒技术是否有所介绍,也是我关注的重点。然而,通读下来,我发现大部分篇幅仍围绕着传统疫苗的接种程序和常见的营养失衡导致的症状描述。对于当前行业热议的肠道菌群平衡与调控技术,例如噬菌体疗法、短链脂肪酸的应用等,书中鲜有提及或论述得过于简略。这种对新兴、高效生物技术手段的缺失,使得这本书在“控制技术”的定义上显得有些保守和滞后,未能完全捕捉到当前行业发展最前沿的脉搏,让人在合上书本时,感觉似乎错失了抓住下一波技术红利的机会。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内容排版和章节逻辑组织得相当规整,符合传统学术著作的风格,给人一种“百科全书”式的信赖感。我本来是希望深入研究一下现代养殖模式下,如“全进全出”或“密闭式负压”猪场/鸭场中,特有的一些管理挑战和对应的技术对策。比如,在高度集约化的环境中,一旦发生疫情,其传播速度和破坏力远超开放式养殖,对快速反应和精准隔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我期待看到关于快速诊断试剂盒的应用指南,或者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快速搭建临时隔离区并进行高效消毒的实战演练。但这本书的案例和论述,似乎更多地聚焦于一些较为普遍、跨越不同养殖规模都能适用的基础性问题。对于那些已经处于行业金字塔尖,寻求突破现有瓶颈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知识增量非常有限。它更像是一本为初入行业的新手准备的入门读物,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基本的知识框架,但对于那些想要“精进”或“革新”现有流程的人来说,它提供的“新编”部分实在是不够“新”,更像是对既有知识的细致梳理,而非方法的创新。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抓人眼球,那种略带复古的深绿配上醒目的标题字体,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那种严谨、务实的农业技术书籍的风格。我本来是冲着封面找来的,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现代农业管理的新思路,毕竟现在市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科学、高效地管理一个养殖场,是每个经营者绕不开的话题。我特别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物联网、大数据在养殖业中应用的章节,比如智能温控系统如何优化饲料转化率,或者用AI图像识别来预警禽类的早期疾病迹象。然而,当我翻开目录时,那种强烈的期望值开始一点点冷却下来。内容似乎更侧重于基础的、偏向于传统兽医学的论述,比如对常见细菌性、病毒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的详尽描述,以及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案。这对于一个追求效率和前沿技术的读者来说,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欠缺。我理解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但对于一个“新编”的“技术”手册,我更希望能看到的是突破性的集成解决方案,而不是对经典教科书内容的重新编排。总而言之,这本书在视觉和名义上都给出了一个现代化的承诺,但其内在的知识体系似乎停留在了一个更早的时代节点上,缺乏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意”和与时俱进的实战指导。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质量非常不错,纸张的触感和油墨的清晰度都体现了出版社的用心,这至少保证了阅读过程中的舒适度。我这次购买的动机,主要是因为我们合作的几家大型客户开始对我们供应链的透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我们能提供更清晰、更可追溯的疫病防控记录和处理流程。因此,我期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标准化操作规程”(SOP)制定的范本和指导。比如,如何建立一套详细的从雏禽入场到成品出栏的全生命周期疫病监测记录系统?如何设计一个高效且符合审计要求的药物使用台账?理想中的内容应该是一套可以直接套用到实际工作流程中的“管理模块”。然而,我发现书中更多的是对各种疾病的病原学描述和治疗方案的罗列。这些内容虽然是兽医的专业知识,但对于管理者而言,缺乏“转化”为可执行的SOP的桥梁。例如,书里提到了某种球虫病的治疗方案,但没有深入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垫料管理、设计合理的饲喂节奏来从源头上降低球虫感染的风险,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叙述方式,让这本书的实用性大打折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