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歌想影話梨園:馬連良長子馬崇仁八十年親曆講述一代京劇名伶的颱前幕後》是著名京劇藝術傢馬崇仁先生的一本“談往錄”。從藝近八十年,他總是用“不夠”二字形容自己;而談起父親馬連良的藝術成就,他卻發自內心地興奮,如數傢珍一般。本書披露瞭藝人的艱辛成長曆程,揭秘名傢幕後的真實生活。繼《我的祖父馬連良》後,馬龍再推力作,鈎沉馬連良、侯喜瑞、李萬春、葉盛蘭等京劇大師的如煙往事。
序
1我的幾句開場白
2我成瞭馬傢的長門長孫
3想學戲,你吃得瞭苦嗎
4改名馬金仁
5對著城牆練念白
6多學,多看,多記,多問
7瞧瞧人傢李萬春
8青年戲劇改革傢
9打科班必敗傢
10師大爺,要瞭命瞭
11他是角兒的兒子
12李傢門有三絕技
13拜雷喜福為師
14二路老生的典範李洪福
15我敬畏的師長李洪春
16前無古人的葉氏昆仲
17劉寶全淨是高招
18開始在父親身邊演戲
19決定讓我演楊春
20馬派行頭
21我傍過的好角兒
22香港的生活
23歡迎馬連良歸來
24艱難組建馬連良劇團
25父親的好友硃海北
26我看崇仁還是唱花臉的坯子
27唱架子花的肚子裏好比油鹽店
28培養我做舞颱監督
29如山的父愛
30程派青衣,馬門弟子
31精心打磨的《趙氏孤兒》
32一絲不苟的颱前幕後
33重新修訂馬派經典
34父親的發小兒馮季遠
35人稱父親是美食傢
36大演現代戲是政治任務
37父親匆匆地走瞭
38當瞭三年菜農
39“文革”結束前後
40我的幾位老師哥
41行走兩岸三地
42有幸參與“音配像”工程
43念茲在茲,念念不忘
我與大爺馬崇仁(代後記)
幾十年來,父親始終堅持“餓唱”的習慣,每天散戲之後再迴傢吃宵夜。社會上許多人稱父親是美食傢,其實為瞭對藝術負責任,他從來不敢大吃大喝。他的飲食起居都很有規律,吃東西沒有什麼特彆的偏好,一般的傢常菜而已。為瞭保護嗓子,口味相對比較清淡,要求廚師葷素搭配、少油少鹽。用現在的時髦說法,他吃得比較健康。晚上散戲後迴來比較辛苦,父親總是先躺下休息一會兒再吃飯。總是喜歡喝一碗母親燉的雞湯,有時在湯裏臥一個雞蛋。
傢裏的菜式基本分三類,即廚師楊德壽做的清真菜,母親偏好的淮陽菜,還有一些西餐菜肴。楊德壽是西派清真菜大師褚祥的徒弟。褚祥曾經主理過溥儀時期宮中的清真禦膳房,後來在我們傢做過一個時期的廚師。他的菜式是在老派北京清真菜基礎上創新齣來的,融入瞭許多新的理念。他根據父親的建議,吸收瞭南方鴨子菜的特色,並參考瞭香酥鴨的技法,創製瞭頗有名氣的名菜——馬連良鴨子。父親對他的創新精神十分肯定,而且非常喜歡他的菜肴風格。他離開馬傢後,曾主理京城名店“西來順”和“大陸春”。因為他是鼎鼎有名的大廚,所以他的徒弟楊德壽的外號就叫“小廚子”。
楊德壽每天的工作十分辛苦,特彆是遇到父親晚上有戲的時候,他一般都等父親吃完夜宵後纔迴傢,那時大概就快夜裏兩點瞭。我們傢中午飯都比較簡單,總是吃炸醬麵,因為他早上要晚起一會兒,再去采買,迴來就近中午瞭。他的烹飪水準不亞於他的師父,我們北京京劇團的人都愛吃他做的飯。父親若是在傢請客,就是他大顯身手的好時機。
另外,當年還沒有發明切羊肉片的機器,楊德壽切羊肉片的技術也是一流的。像梅蘭芳先生傢有時請父親吃涮羊肉,都要特邀他前去主理。他會推一輛車到梅傢,裏麵裝滿瞭工具、木炭、火鍋、羊肉、調料等,在院中施展他那帶有錶演式的刀功,身旁必定會被一大幫人圍住觀看,這時梅先生傢的大師傅就幫他打下手,成瞭二師傅瞭。1963年父親去香港演齣,特彆帶著他一起前往,讓楊德壽非常開心。他在香港的宴會上大顯身手,當眾錶演瞭“北京手拉麵”,令在場的港澳同胞嘆為觀止,驚為天人。
父親對羊肉的吃法基本上就是“爆、烤、涮”,從不敢多吃,怕羊肉上火,影響嗓子。他吃涮羊肉常去東來順,與那裏的東主丁傢相熟。東來順的譚德海師傅的刀功一絕,切齣的羊肉片又薄又嫩,口感一流,非常好吃,父親總是喜歡請譚師傅幫忙切後腿肉。譚的兒子就是後來北京人藝的著名演員譚宗堯。父親在吃涮羊肉時不吃我們一般人喜歡吃的芝麻醬調料,他知道這種調料很香,裏麵還有醬豆腐、韭菜花、鹵蝦油、醬油、辣椒油等,但是味道有些偏鹹、刺激,對嗓子不好。楊德壽師傅給他配製瞭一種特殊的醬油,平時存在東來順,他每次吃涮羊肉就在這種醬油裏放一點兒蒜末,用羊肉點一下即可。
……
拿到《聽歌想影話梨園》,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大氣磅礴的書名,仿佛能瞬間將人帶入那個咿呀婉轉、鑼鼓鏗鏘的戲麯世界。我本人算是一個半吊子的戲迷,對京劇總是有種莫名的情愫,覺得它既古老又充滿生命力。這本書,從書名來看,應該是在音樂和影像的結閤中,去解讀和呈現梨園的魅力。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聽覺的享受與視覺的想象巧妙地融閤在一起的,是否會通過對經典唱段的解析,來喚起讀者對相應劇目的迴憶,進而引發更深層次的思考?亦或是通過描繪舞颱上的經典場景,讓我們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那份獨屬於戲麯的震撼與感動。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看到那些傳奇的梨園故事,瞭解不同劇種的特點,以及那些為戲麯藝術奉獻一生的人們。這不僅僅是一次閱讀,更像是一次與曆史的對話,與藝術的對話。
評分最近偶然翻開《聽歌想影話梨園》,簡直就被深深吸引住瞭。這本書的書名就透著一股子文藝範兒,讓人立刻聯想到那些在月光下,伴著悠揚的戲麯聲,細細品味人生百味的場景。我一直覺得,戲麯不僅僅是錶演,它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一種文化的傳承。這本書仿佛就是一本濃縮的戲麯精華,將那些經典的唱段、動人的故事、以及為之傾注一生的藝術傢們,用一種溫柔而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我特彆期待能在書中找到那些我耳熟能詳的麯目背後的故事,瞭解它們是如何創作齣來的,又承載瞭多少人的情感。也希望藉此機會,能更深入地理解京劇的錶演程式,體會不同行當的魅力,感受那個時代梨園的繁華與變遷。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扇窗,透過它,我們可以窺見一個充滿韻味的世界,聽到那個年代的聲音,看到那些閃耀的身影。
評分《聽歌想影話梨園》這個書名,光是念齣來就帶著一股子韻味。我一直覺得,中國傳統戲麯,特彆是京劇,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雖然古老,卻依然閃耀著獨特的光芒。這本書,從名字上看,應該是在音樂和視覺的交織中,去探索和描繪梨園的精彩。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描繪那些經典的唱腔,是如何在舞颱上化為動人的畫麵,那些生旦淨醜的扮相,是如何承載起豐富的人物情感。是否會深入剖析某些名麯的意境,讓我們在聆聽的同時,也能在腦海中勾勒齣震撼人心的場景?我也想知道,這本書是否會觸及到一些梨園的幕後故事,那些藝術傢們為瞭藝術付齣的艱辛與努力,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榮耀與失落。總而言之,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一本通往過去的美好門票,讓我有機會去感受那個時代的風華,去領略戲麯藝術的博大精深。
評分拿到《聽歌想影話梨園》這本書,我第一時間就被它充滿詩意的書名所吸引。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對京劇等戲麯藝術一直心懷敬意,總覺得那唱念做打間蘊含著無數的東方美學和深刻的人生哲理。這本書的名字預示著它將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將聽覺的享受與視覺的想象相結閤,來展現梨園的魅力。我非常期待在書中能夠找到對經典戲麯唱段的細緻解讀,或許能從中聽到那些久遠而優美的鏇律,並在文字的引導下,在腦海中勾勒齣舞颱上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時,我也希望能瞭解到更多關於梨園的趣聞軼事,那些戲麯藝術傢們的生活點滴,以及他們為瞭藝術所付齣的心血與汗水。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本介紹戲麯的書,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年代,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
評分哇,拿到這本《聽歌想影話梨園》真是太驚喜瞭!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古典韻味,淡雅的色彩和精美的插畫,光是看著就讓人心生嚮往。我一直對傳統戲麯,尤其是京劇,有著濃厚的興趣,總覺得那咿咿呀呀的唱腔,一招一式的水袖,都藏著說不盡的故事。這本書記載的,想必就是那些動人心魄的戲麯片段,那些在舞颱上閃耀的藝術傢,以及他們背後的人生百態吧?光是想象一下,就能感受到字裏行間流淌的汗水與淚水,榮光與辛酸。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去聆聽那些經典唱段的鏇律,去想象那些悲歡離閤的畫麵,去走進那些梨園名角的內心世界。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戲麯,更像是穿越時空的信箋,連接著過去與現在,連接著舞颱與生活,連接著我們與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希望這本書能帶我領略到梨園的獨特魅力,瞭解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評分鵪鶉喜歡溫暖乾燥的環境,鵪鶉膽小容易受驚。一般在平原、丘陵、沼澤、湖泊、溪流的草叢中生活,有時亦在灌木林活動。喜歡在水邊草地上營巢,有時在灌木叢下作窩,巢構造簡單,一般在地上挖一淺坑,鋪上細草或植物技葉等,巢內墊物厚約1.5cm,很鬆軟,直徑約10cm,産蛋7~14個,卵呈黃褐色。具褐色斑塊,蛋平均大小為 30×24mm。鵪鶉主要以植物種子、幼芽、嫩枝為食,有時也吃昆蟲及無脊椎動物。受驚時僅作短距離飛翔,又潛伏於草叢中。遷徙時多集群。
評分好書
評分抗美援朝分水嶺:砥平裏戰記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聽歌想影話梨園,給父親買的
評分好書
評分好書,在京東買書很有保障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鵪鶉喜歡溫暖乾燥的環境,鵪鶉膽小容易受驚。一般在平原、丘陵、沼澤、湖泊、溪流的草叢中生活,有時亦在灌木林活動。喜歡在水邊草地上營巢,有時在灌木叢下作窩,巢構造簡單,一般在地上挖一淺坑,鋪上細草或植物技葉等,巢內墊物厚約1.5cm,很鬆軟,直徑約10cm,産蛋7~14個,卵呈黃褐色。具褐色斑塊,蛋平均大小為 30×24mm。鵪鶉主要以植物種子、幼芽、嫩枝為食,有時也吃昆蟲及無脊椎動物。受驚時僅作短距離飛翔,又潛伏於草叢中。遷徙時多集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