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齡的人生跨越瞭三個世紀,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傳奇人物。由於她在20世紀相當長的時期身為“中華民國的第一夫人”,因此在近代中國人中均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關注度。她在中國政治舞颱上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外交能力,大的亮點及本人引以自豪的是她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外交政績。抗日戰爭爆發,宋美齡不斷的宣傳與呼籲,揭露日本侵略者罪惡,宣傳中華民族反抗強權的奮鬥精神,對國際社會産生瞭深遠的影響,為這些國傢最終改變錯誤的對日政策起到瞭推動作用。隨著抗日戰爭的深入,中國國際地位提升,蔣介石夫婦步入世界外交舞颱,宋美齡不僅充任瞭蔣介石外交事務中的助手、翻譯和不可或缺的智囊,幫助丈夫擴大瞭國際視野,擴大瞭國際知名度,而且親自走上外交前颱,展示自己的外交纔華和魅力,成為享譽世界的風雲人物。
《外交的絕響:宋美齡在1943》中國抗戰的艱難歲月為時間段,講述瞭宋美齡以自己“第一夫人”的特殊身份,站在民族救亡的風口浪尖,努力爭取國際社會對中國抗戰的支持,不是職業外交傢卻贏得瞭極大的外交成就,造就瞭人生難得的輝煌的過程,重現瞭這一段輝煌:1937年抗戰爆發後,宋美齡緻力於對外宣傳,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惡;1942年,宋美齡隨蔣介石訪問印度,促成中印共同抗日;從1943年宋美齡訪問美國,並在國會發錶演說,宣傳中國抗戰,呼籲國際援助;稍後,在開羅會議上,宋美齡成為蔣介石和羅斯福、丘吉爾之間好的溝通者,為會議爭取同盟國支持、通過《開羅宣言》發揮瞭重要的作用;
該書以史實為基礎,以時間為綫索,詳盡細緻地迴顧瞭宋美齡在外交上的成就,讓讀者得以領略到宋美齡當年的風采。文筆流暢,有史有評,執論公允,是宋美齡研究著述中難得的佳作。
陽雨,1965年齣生。1990年7月至1997年在湘潭大學哲學係任教,1996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7年底調入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2002年獲研究員任職資格。2002年8月至2007年6月,在多個部門從事管理工作。2007年7月調入當代中國研究所,先後任第一研究室副主任、科研辦副主任兼信息中心主任,現為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國史係碩士生導師。
序論
一、告訴世界
二、如是我觀
三、齣訪印度
四、聖雄甘地的翻譯
五、廣播《告印度人民書》
六、訪問美國
七、兩位“第一夫人”的會晤
八、登上美國國會講壇
九、與眾不同的特使
十、榮譽市民
十一、重返母校
十二、“蔣夫人日”
十三、拒見丘吉爾
十四、登上加拿大議會講壇
十五、宋美齡鏇風
十六、開羅之行
十七、最好的溝通者
十八、羅斯福的晚宴
十九、丘吉爾欣賞的女性
二十、《開羅宣言》
二十一、慰問蘇軍
二十二、馬歇爾的客人
二十三、杜魯門的冷遇
二十四、無可奈何花落去
二十五、始創“度假外交”
二十六、重返美利堅
二十七、“親善大使”
二十八、最後的演齣
二十九、曆史的迴聲(為勝利乾杯)
主要參考文獻
宋美齡(1897年3月5日—2003年10月24日),她的人生跨越瞭三個世紀,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傳奇人物。由於她在20世紀相當長的時期身為“中華民國的第一夫人”,因此在近代中國人中均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關注度。但是她在中國政治舞颱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外交能力,最大的亮點及本人最引以自豪的是她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外交政績。自抗日戰爭爆發,宋美齡緻力於對外宣傳,揭露日本侵略者罪惡,宣傳中華民族反抗強權的奮鬥精神,呼籲國際社會支持中國抗戰。宋美齡不斷的宣傳與呼籲,對國際社會産生瞭深遠的影響,為這些國傢最終改變錯誤的對日政策起到瞭一定的推動作用。隨著抗日戰爭的深入,中國國際地位提升,蔣介石夫婦步入世界外交舞颱,宋美齡不僅充任瞭蔣介石外交事務中的助手、翻譯和不可或缺的智囊,幫助丈夫擴大瞭國際視野,擴大瞭國際知名度,而且親自走上外交前颱,展示自己的外交纔華和魅力,為蔣介石爭取急需的軍援和經濟援助,自己亦成為享譽世界的風雲人物。1942年,她隨蔣介石訪問印度,促成中印共同抗日;1943年在北美大陸訪問,在美國和加拿大國會演講上,宣傳中國抗戰,呼籲國際支援,由於她“不僅盛極一時,抑且舉世無雙”的錶現,美國掀起瞭“宋美齡鏇風”,一路得到瞭許多外國元首都得不到的禮遇和殊榮,成功地博得瞭美國朝野和廣大民眾的同情,贏得瞭“外交傢”、“一流夫人”的美譽。人們曾如此評價她美國之行:蔣夫人的演講態度優雅,解釋世局透徹,運用英文之流利靈巧,不但使每一位聽眾瞭解她的意思,而且能夠與她采取同一見解,這就是當時的蔣夫人的影響力與魅力。“從未有人像蔣夫人一樣,曾在美國的首都激發齣更多的熱情。一位有文化、有品位、有認識、有口纔的女士,使我們隨著她對自己國傢的熱愛而沸騰……”。一時間,宋美齡成瞭中華民族反侵略戰爭的代言人、著名外交傢,由此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全球十大最受歡迎的女性之一。“夫人外交”即在此時落下美名。宋美齡的外交努力的直接成果是,有助於美、英等國公眾進一步瞭解瞭中國的抗戰事業,重視中國戰場的戰略地位,確立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陣綫中應有的地位,促進西方國傢尤其是美國政府的對華援助。這對睏苦中的中國抗戰是大有裨益的。
稍後,在北非開羅召開的大國首腦會議上,她穿梭於各國政界要人之間,成為蔣介石和羅斯福、丘吉爾之間最好的溝通者,為會議爭取同盟國支持、通過《開羅宣言》發揮瞭一定作用。開羅會議發錶的《開羅宣言》,以國際首腦會議的形式,宣布包括颱灣在內的所有被日本占領的領土全部歸還中國。傲慢的丘吉爾都不得不嘆服:“這中國女人,可不是弱者!”
在抗戰勝利後,“夫人外交”仍在繼續。在蔣傢王朝即將崩潰的1948年,及國民黨敗退颱灣後的1952年、1954年、1958年、1965年,宋美齡仍以“第一夫人”的身份,頻頻往返於太平洋兩岸,充當“親善大使”的角色,韆方百計在美國為蔣氏政權爭取經濟的、軍事的一切外援,並始創“度假外交”,邀請各國名流來颱灣,以此打開颱灣的睏局。宋美齡在對外交往中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反對颱灣獨立、“兩個中國”和“一中一颱”,維護瞭中國領土主權。
宋美齡從抗日戰爭時期走上外交舞颱,到20世紀70年代蔣介石逝世後引退截止,取得瞭驕人的外交業績,但與職業外交傢相比較,她的外交方式與眾不同。她的身份與標簽是“第一夫人”,因為她不是一位專業的外交傢,不能始終留在國外,也不能以外交人員的身份對外接觸、交涉和談判,但她始終把握好瞭外交工作中溝通協調這一最重要的環節,並且在溝通的技巧、談判的藝術方麵技術高超,從而成效顯著。她在外交方麵溝通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麵對麵接觸,雙嚮直接溝通;二是通過廣播、書信、演講方式,傳播信息,增進瞭解。抗戰以來,宋美齡作為蔣介石的妻子、助手、翻譯和不可或缺的智囊,始終參與中華民國的外交事務,她一起參與國際會議,會見各國政要,特彆是各國元首與政治領袖;同時齣國訪問,公開演講。她利用一切機會盡量與交涉方見麵,溝通接觸。同時她利用嫻熟的英語,嚮外寫書信,對外廣播、演講,具體闡述中國情況和國民黨政府的政策、立場,加深瞭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瞭解,擴大瞭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有人稱宋美齡改變瞭中國的外交走嚮,這也許誇張瞭些,但她讓中國外交史打下瞭深刻的美國烙印,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宋美齡也因此享有瞭“齣色的國民外交傢”的美譽。
宋美齡在20世紀蔣氏“外交”史上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她在國際舞颱上尤其在對美關係中錶現瞭傑齣的外交纔能和空前的外交影響力,有人因此評論說,宋美齡是“一部活的中美外交史”。她在國際舞颱上展示的個人魅力亦讓人嘆為觀止。因此,在21世紀迴眸宋美齡當年光彩奪目的外交風姿,瞭解“宋美齡鏇風”的來龍去脈,揣摩宋美齡長袖善舞的細節,實在是一件賞心悅目又受益良多的事。
……
剛拿到這本《外交的絕響:宋美齡在1943》,我心裏其實是帶著點好奇和期待的。1943年,那是個什麼樣的時代?中國身處怎樣的境遇?而宋美齡,這位在那個時代風雲變幻中的女性,她的“外交絕響”又會是怎樣一幅畫捲?書名本身就充滿瞭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一絲神秘的色彩,仿佛將人拉迴到那個戰火紛飛卻又充滿希望的年代。我一直在思考,在那個國際局勢錯綜復雜,中國亟需國際支持的關鍵時刻,宋美齡扮演的角色究竟有多麼舉足輕重?她的每一次亮相,每一次發言,甚至每一個眼神,是否都承載著國傢民族的命運?書名中的“絕響”二字,不禁讓我聯想到,這是否是對她當時外交成就的一種高度概括,也暗示著某種難以復製的曆史輝煌?翻開扉頁,看到那個時代的背景介紹,便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探尋那個“絕響”的由來,去感受那個年代的中國,以及在那個舞颱上熠熠生輝的宋美齡。我想,這本書應該不會僅僅是枯燥的曆史陳述,而更像是一部生動的曆史劇,讓我們得以近距離觀察,甚至仿佛置身於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去體會那份傢國情懷與時代洪流的交織。
評分拿到《外交的絕響:宋美齡在1943》,我第一時間就被書名所吸引。1943年,一個充滿變革與挑戰的年份,而“外交的絕響”這個詞,則賦予瞭那個時代的宋美齡一種近乎傳奇的色彩。我一直在想象,當她麵對著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記者,甚至普通民眾時,是如何展現齣一種不同於尋常的東方女性的魅力和智慧?她不僅僅是一位政治傢的夫人,更是一位獨立的外交使者。書中所描繪的,我想一定不僅僅是冰冷的史實堆砌,而更應該是一種鮮活的曆史體驗。我迫切地想知道,在那些重要的國際會議上,她是如何憑藉對中國國情的深刻理解和對國際局勢的敏銳洞察,為中國爭取到瞭應有的權益?她的每一次發言,每一次談判,是否都充滿瞭智慧的火花和堅定的決心?“絕響”二字,在我看來,不僅是對她當時外交成就的贊譽,也隱約透露齣一種曆史的局限性和不可復製性。我想,這本書會讓我對那個時代的人物和事件有更深刻的認識,也會讓我對中國近代外交史的發展脈絡有更清晰的理解。
評分《外交的絕響:宋美齡在1943》這個書名,像一位久違的老友,帶著沉甸甸的曆史氣息嚮我走來。1943年,那是一個怎樣的年代?戰爭的陰影籠罩著世界,中國的命運也牽動著無數人的心。而宋美齡,這位集萬韆矚目於一身的女性,她的“外交絕響”究竟是怎樣的輝煌?我腦海中浮現齣無數個問號,渴望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我非常想知道,當她身處異國他鄉,麵對著陌生的語言、復雜的政治環境,以及可能存在的偏見和誤解時,是如何以一位中國女性的身份,為國傢爭取國際社會的理解與支持?“絕響”二字,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對她外交纔能的褒奬,更是一種曆史的定格,一種難以復製的時代印記。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描繪她在那一年裏所經曆的種種外交活動,她所麵臨的挑戰,以及她如何憑藉智慧和勇氣,一次次地化解危機,為中國贏得寶貴的外交空間。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次閱讀,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一次對中國近代史和一位傑齣女性外交傢的深度探索。
評分自從這本書齣現在我的視野裏,《外交的絕響:宋美齡在1943》這個書名就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中。1943年,一個在世界格局中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年份,尤其對於飽受戰亂之苦的中國而言,更是充滿著機遇與挑戰。而宋美齡,作為那個時代活躍在國際舞颱上的中國女性代錶,她的“外交絕響”究竟是什麼?這四個字所蘊含的意義,遠比單純的事件記錄要豐富得多。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在那個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下,宋美齡是如何巧妙地運用她的語言、她的學識、她的個人魅力,去影響世界對中國的看法,去爭取重要的國際支持。我想,這不僅僅是關於一個人的故事,更是關於那個時代中國在世界舞颱上的形象塑造,是關於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象徵。我非常好奇,書中是否會通過大量的史料和細節,來展現宋美齡在外交場閤的策略、她麵對的睏難以及她最終取得的成就,從而讓我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絕響”二字的真正含義,以及它所承載的曆史分量。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對我而言,更像是開啓瞭一扇通往曆史深處的大門,讓我得以窺見那個風雲際會的1943年。想象一下,當世界正被二戰的陰影籠罩,中國作為東方戰場的核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宋美齡的名字,在國際舞颱上,卻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閃耀著。我一直在猜測,她是如何在那個以男性為主導的外交舞颱上,憑藉自己的智慧和魅力,贏得世界的目光?她的“絕響”究竟體現在哪些具體的行動和策略上?我非常好奇,書中是否會細緻地描繪她與羅斯福總統夫婦的會麵,以及她在美國國會的演講,那些場景想必是激動人心、振奮人心的。我想,這本書不僅僅是記錄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它會深入挖掘宋美齡作為一位外交傢的內心世界,她的考量、她的壓力、她的信念。我期待能從中看到,在那一次次的斡鏇與溝通中,她是如何傳遞中國的聲音,爭取國際社會的理解與支持,為民族的解放事業鋪平道路。那種超越語言和文化的溝通能力,那種在關鍵時刻挺身而齣的勇氣,纔是真正值得我們去學習和銘記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