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的人生跨越了三个世纪,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传奇人物。由于她在20世纪相当长的时期身为“中华民国的第一夫人”,因此在近代中国人中均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关注度。她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外交能力,大的亮点及本人引以自豪的是她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外交政绩。抗日战争爆发,宋美龄不断的宣传与呼吁,揭露日本侵略者罪恶,宣传中华民族反抗强权的奋斗精神,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这些国家最终改变错误的对日政策起到了推动作用。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中国国际地位提升,蒋介石夫妇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宋美龄不仅充任了蒋介石外交事务中的助手、翻译和不可或缺的智囊,帮助丈夫扩大了国际视野,扩大了国际知名度,而且亲自走上外交前台,展示自己的外交才华和魅力,成为享誉世界的风云人物。
《外交的绝响:宋美龄在1943》中国抗战的艰难岁月为时间段,讲述了宋美龄以自己“第一夫人”的特殊身份,站在民族救亡的风口浪尖,努力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不是职业外交家却赢得了极大的外交成就,造就了人生难得的辉煌的过程,重现了这一段辉煌:1937年抗战爆发后,宋美龄致力于对外宣传,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恶;1942年,宋美龄随蒋介石访问印度,促成中印共同抗日;从1943年宋美龄访问美国,并在国会发表演说,宣传中国抗战,呼吁国际援助;稍后,在开罗会议上,宋美龄成为蒋介石和罗斯福、丘吉尔之间好的沟通者,为会议争取同盟国支持、通过《开罗宣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该书以史实为基础,以时间为线索,详尽细致地回顾了宋美龄在外交上的成就,让读者得以领略到宋美龄当年的风采。文笔流畅,有史有评,执论公允,是宋美龄研究著述中难得的佳作。
阳雨,1965年出生。1990年7月至1997年在湘潭大学哲学系任教,1996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底调入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2002年获研究员任职资格。2002年8月至2007年6月,在多个部门从事管理工作。2007年7月调入当代中国研究所,先后任第一研究室副主任、科研办副主任兼信息中心主任,现为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史系硕士生导师。
序论
一、告诉世界
二、如是我观
三、出访印度
四、圣雄甘地的翻译
五、广播《告印度人民书》
六、访问美国
七、两位“第一夫人”的会晤
八、登上美国国会讲坛
九、与众不同的特使
十、荣誉市民
十一、重返母校
十二、“蒋夫人日”
十三、拒见丘吉尔
十四、登上加拿大议会讲坛
十五、宋美龄旋风
十六、开罗之行
十七、最好的沟通者
十八、罗斯福的晚宴
十九、丘吉尔欣赏的女性
二十、《开罗宣言》
二十一、慰问苏军
二十二、马歇尔的客人
二十三、杜鲁门的冷遇
二十四、无可奈何花落去
二十五、始创“度假外交”
二十六、重返美利坚
二十七、“亲善大使”
二十八、最后的演出
二十九、历史的回声(为胜利干杯)
主要参考文献
宋美龄(1897年3月5日—2003年10月24日),她的人生跨越了三个世纪,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传奇人物。由于她在20世纪相当长的时期身为“中华民国的第一夫人”,因此在近代中国人中均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关注度。但是她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外交能力,最大的亮点及本人最引以自豪的是她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外交政绩。自抗日战争爆发,宋美龄致力于对外宣传,揭露日本侵略者罪恶,宣传中华民族反抗强权的奋斗精神,呼吁国际社会支持中国抗战。宋美龄不断的宣传与呼吁,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这些国家最终改变错误的对日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中国国际地位提升,蒋介石夫妇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宋美龄不仅充任了蒋介石外交事务中的助手、翻译和不可或缺的智囊,帮助丈夫扩大了国际视野,扩大了国际知名度,而且亲自走上外交前台,展示自己的外交才华和魅力,为蒋介石争取急需的军援和经济援助,自己亦成为享誉世界的风云人物。1942年,她随蒋介石访问印度,促成中印共同抗日;1943年在北美大陆访问,在美国和加拿大国会演讲上,宣传中国抗战,呼吁国际支援,由于她“不仅盛极一时,抑且举世无双”的表现,美国掀起了“宋美龄旋风”,一路得到了许多外国元首都得不到的礼遇和殊荣,成功地博得了美国朝野和广大民众的同情,赢得了“外交家”、“一流夫人”的美誉。人们曾如此评价她美国之行:蒋夫人的演讲态度优雅,解释世局透彻,运用英文之流利灵巧,不但使每一位听众了解她的意思,而且能够与她采取同一见解,这就是当时的蒋夫人的影响力与魅力。“从未有人像蒋夫人一样,曾在美国的首都激发出更多的热情。一位有文化、有品位、有认识、有口才的女士,使我们随着她对自己国家的热爱而沸腾……”。一时间,宋美龄成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代言人、著名外交家,由此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全球十大最受欢迎的女性之一。“夫人外交”即在此时落下美名。宋美龄的外交努力的直接成果是,有助于美、英等国公众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抗战事业,重视中国战场的战略地位,确立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中应有的地位,促进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政府的对华援助。这对困苦中的中国抗战是大有裨益的。
稍后,在北非开罗召开的大国首脑会议上,她穿梭于各国政界要人之间,成为蒋介石和罗斯福、丘吉尔之间最好的沟通者,为会议争取同盟国支持、通过《开罗宣言》发挥了一定作用。开罗会议发表的《开罗宣言》,以国际首脑会议的形式,宣布包括台湾在内的所有被日本占领的领土全部归还中国。傲慢的丘吉尔都不得不叹服:“这中国女人,可不是弱者!”
在抗战胜利后,“夫人外交”仍在继续。在蒋家王朝即将崩溃的1948年,及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的1952年、1954年、1958年、1965年,宋美龄仍以“第一夫人”的身份,频频往返于太平洋两岸,充当“亲善大使”的角色,千方百计在美国为蒋氏政权争取经济的、军事的一切外援,并始创“度假外交”,邀请各国名流来台湾,以此打开台湾的困局。宋美龄在对外交往中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
宋美龄从抗日战争时期走上外交舞台,到20世纪70年代蒋介石逝世后引退截止,取得了骄人的外交业绩,但与职业外交家相比较,她的外交方式与众不同。她的身份与标签是“第一夫人”,因为她不是一位专业的外交家,不能始终留在国外,也不能以外交人员的身份对外接触、交涉和谈判,但她始终把握好了外交工作中沟通协调这一最重要的环节,并且在沟通的技巧、谈判的艺术方面技术高超,从而成效显著。她在外交方面沟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面对面接触,双向直接沟通;二是通过广播、书信、演讲方式,传播信息,增进了解。抗战以来,宋美龄作为蒋介石的妻子、助手、翻译和不可或缺的智囊,始终参与中华民国的外交事务,她一起参与国际会议,会见各国政要,特别是各国元首与政治领袖;同时出国访问,公开演讲。她利用一切机会尽量与交涉方见面,沟通接触。同时她利用娴熟的英语,向外写书信,对外广播、演讲,具体阐述中国情况和国民党政府的政策、立场,加深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有人称宋美龄改变了中国的外交走向,这也许夸张了些,但她让中国外交史打下了深刻的美国烙印,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宋美龄也因此享有了“出色的国民外交家”的美誉。
宋美龄在20世纪蒋氏“外交”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她在国际舞台上尤其在对美关系中表现了杰出的外交才能和空前的外交影响力,有人因此评论说,宋美龄是“一部活的中美外交史”。她在国际舞台上展示的个人魅力亦让人叹为观止。因此,在21世纪回眸宋美龄当年光彩夺目的外交风姿,了解“宋美龄旋风”的来龙去脉,揣摩宋美龄长袖善舞的细节,实在是一件赏心悦目又受益良多的事。
……
刚拿到这本《外交的绝响:宋美龄在1943》,我心里其实是带着点好奇和期待的。1943年,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中国身处怎样的境遇?而宋美龄,这位在那个时代风云变幻中的女性,她的“外交绝响”又会是怎样一幅画卷?书名本身就充满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一丝神秘的色彩,仿佛将人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又充满希望的年代。我一直在思考,在那个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中国亟需国际支持的关键时刻,宋美龄扮演的角色究竟有多么举足轻重?她的每一次亮相,每一次发言,甚至每一个眼神,是否都承载着国家民族的命运?书名中的“绝响”二字,不禁让我联想到,这是否是对她当时外交成就的一种高度概括,也暗示着某种难以复制的历史辉煌?翻开扉页,看到那个时代的背景介绍,便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探寻那个“绝响”的由来,去感受那个年代的中国,以及在那个舞台上熠熠生辉的宋美龄。我想,这本书应该不会仅仅是枯燥的历史陈述,而更像是一部生动的历史剧,让我们得以近距离观察,甚至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去体会那份家国情怀与时代洪流的交织。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更像是开启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让我得以窥见那个风云际会的1943年。想象一下,当世界正被二战的阴影笼罩,中国作为东方战场的核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宋美龄的名字,在国际舞台上,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闪耀着。我一直在猜测,她是如何在那个以男性为主导的外交舞台上,凭借自己的智慧和魅力,赢得世界的目光?她的“绝响”究竟体现在哪些具体的行动和策略上?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细致地描绘她与罗斯福总统夫妇的会面,以及她在美国国会的演讲,那些场景想必是激动人心、振奋人心的。我想,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它会深入挖掘宋美龄作为一位外交家的内心世界,她的考量、她的压力、她的信念。我期待能从中看到,在那一次次的斡旋与沟通中,她是如何传递中国的声音,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为民族的解放事业铺平道路。那种超越语言和文化的沟通能力,那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学习和铭记的。
评分《外交的绝响:宋美龄在1943》这个书名,像一位久违的老友,带着沉甸甸的历史气息向我走来。1943年,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世界,中国的命运也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而宋美龄,这位集万千瞩目于一身的女性,她的“外交绝响”究竟是怎样的辉煌?我脑海中浮现出无数个问号,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我非常想知道,当她身处异国他乡,面对着陌生的语言、复杂的政治环境,以及可能存在的偏见和误解时,是如何以一位中国女性的身份,为国家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绝响”二字,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对她外交才能的褒奖,更是一种历史的定格,一种难以复制的时代印记。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描绘她在那一年里所经历的种种外交活动,她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她如何凭借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地化解危机,为中国赢得宝贵的外交空间。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一次对中国近代史和一位杰出女性外交家的深度探索。
评分自从这本书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外交的绝响:宋美龄在1943》这个书名就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1943年,一个在世界格局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尤其对于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国而言,更是充满着机遇与挑战。而宋美龄,作为那个时代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女性代表,她的“外交绝响”究竟是什么?这四个字所蕴含的意义,远比单纯的事件记录要丰富得多。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在那个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宋美龄是如何巧妙地运用她的语言、她的学识、她的个人魅力,去影响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去争取重要的国际支持。我想,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的故事,更是关于那个时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塑造,是关于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通过大量的史料和细节,来展现宋美龄在外交场合的策略、她面对的困难以及她最终取得的成就,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绝响”二字的真正含义,以及它所承载的历史分量。
评分拿到《外交的绝响:宋美龄在1943》,我第一时间就被书名所吸引。1943年,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年份,而“外交的绝响”这个词,则赋予了那个时代的宋美龄一种近乎传奇的色彩。我一直在想象,当她面对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记者,甚至普通民众时,是如何展现出一种不同于寻常的东方女性的魅力和智慧?她不仅仅是一位政治家的夫人,更是一位独立的外交使者。书中所描绘的,我想一定不仅仅是冰冷的史实堆砌,而更应该是一种鲜活的历史体验。我迫切地想知道,在那些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她是如何凭借对中国国情的深刻理解和对国际局势的敏锐洞察,为中国争取到了应有的权益?她的每一次发言,每一次谈判,是否都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和坚定的决心?“绝响”二字,在我看来,不仅是对她当时外交成就的赞誉,也隐约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局限性和不可复制性。我想,这本书会让我对那个时代的人物和事件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会让我对中国近代外交史的发展脉络有更清晰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