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专家谈禽病

中兽医专家谈禽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富言,戴永海 编
图书标签:
  • 禽病
  • 中兽医学
  • 家禽疾病
  • 疾病防治
  • 兽医
  • 养殖
  • 诊疗
  • 专家经验
  • 实用兽医
  • 健康养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84879
版次:1
商品编码:1143903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44
字数:386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兽医专家谈禽病》由李富言、戴永海主编,主要内容分为禽病发生、发展的动态与饲养管理经验,常用中草药及方剂应用技术,禽的常见多发病防治,专业技术讲座四大部分。本书编者都是山东省畜禽中兽药绿色养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山东富言禽病研究院的主要组成人员,主编具有三十多年的运用中兽医医药诊断、防治禽病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根据禽的规范化、标准化规模饲养管理的变化,禽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的变化,制定出了运用中兽医医药,中兽医医药与益生菌,中西兽药结合技术的防治方法,深受广大养禽合作社,养禽场,养禽专业户的欢迎且广泛应用,突出了中兽医医药在养禽业中的无药残、无公害、绿色养殖的特色。
  《中兽医专家谈禽病》是养禽合作社、养禽场,养禽专业户从业人员的必读之书,是大中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学习、参考的必备之书,还可作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和从事养禽业广大人员的科普读物。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专家谈禽病的发生、发展动态与饲养管理经验
第1章 目前禽病的发生、发展动态
第2章 家禽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第3章 鸡前期的科学饲养管理及防治的重点问题
第4章 肉鸡标准化饲养管理中必须掌握的重点问题
第5章 科学预防消毒常识
第6章 家禽的用药原则
第7章 家禽用药防疫程序

第二篇 常用中草药及方剂应用技术
第8章 中药总论
第9章 解表方药与汗法
第10章 清热方药与清法
第11章 泻下方药与下法
第12章 消导方药与消法
第13章 和解方药与和法
第14章 止咳化痰平喘方药
第15章 温里方药与温法
第16章 祛风湿方药
第17章 理气方药
第18章 理血方药
第19章 补益方药与补法
第20章 固涩方药
第21章 平肝方药
第22章 安神与开窍方药
第23章 涌吐方药与吐法
第24章 催乳方药
第25章 驱虫方药
第26章 外用方药
第27章 饲料添加方药

第三篇 常见多发疫病防治
第28章 鸡病疑难杂症
第29章 鸭病疑难杂症
第30章 禽病疑难杂症的经典治疗方案
第3l章 禽病出现的异常现象
第32章 提高禽病疗效,降低药费的措施

第四篇 专家教授禽病技术讲座
第33章 中兽医的健康养殖思路
第34章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及应用
第35章 中兽医医药如何在禽病防治中运用
第36章 中兽医医药对禽温病的防治运用
第37章 畜禽温病与升降散
第38章 “连花清瘟散”——防治禽流感的名方
第39章 中药超微粉技术的应用优势
第40章 家禽疫病防控
第41章 家禽疫病管控
第42章 禽病防控新思路
第43章 禽“傻瓜”防疫用药法
第44章 当前规模化肉鸡场面临的几大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45章 帮助养殖朋友走出对养鸡中肝肾病的认识误区一
第46章 当前蛋鸡饲养场面临的几大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47章 肉鸡“傻瓜”防疫用药法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第48章 高擎“绿色养殖”的大旗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2.果实类药材一般果实采收后可直接晒干。果实大的不易干透的药材应切片后晒干,如木瓜、青皮、佛手等;以果肉或果皮入药的应先去核、剥皮或去瓤,如陈皮、山茱萸。
  3.种子类药材一般果实采收后,晒干、脱粒或去果皮、种皮,如薏苡、决明子等。种仁类的要打碎果核,取出种仁人药,如杏仁、酸枣仁等。
  4.花类药材一般采后置通风处摊开阴干,或在低温条件下迅速烘干。应保持花朵完整,颜色鲜艳,还应注意避免有效成分的散失,保持浓厚的香气,如月季花、玫瑰花、金银花、红花等。少数花类药材还需蒸后干燥,如杭白菊等。
  5.全草和叶类药材采集后宜放在通风处阴干或晾干。在未完全干透之前,就要扎成小捆,再晾至全干,如紫苏、薄荷、荆芥等;一些肉质药材含有较高水分,宦先用沸水烫后干燥,如马齿苋、景天、三七等。
  6.皮类药材一般在采后趁鲜切成块或片,直接晒干。但有些药材如黄柏、丹皮等,采收后应刮去栓皮;肉桂、杜仲等应先入沸水中稍烫后,取出叠放,让其“发汗”,待内皮层变色时,再蒸软刮去栓皮,卷成简状、双卷筒状,烘干。
  (三)中药材的贮藏
  一般药材经干燥后,要贮藏于密闭的瓶罐中,勿使其受潮。如大批量的药材,必须保存于通风、干燥、阴凉的仓库内,放置前要注意打扫消毒,堆放时每种药材之间必须有一定空隙,发现虫蛀或还潮时,要及时进行翻晒。
  一些性味芳香辛散的药材,应密闭于瓷罐、瓦器或玻璃瓶中,如薄荷、紫苏、冰片及木香等。
  虫类、动物类药材,应放置在生石灰缸中贮藏,以防虫蛀。如土元、冬虫夏草、金钱蛇、蜈蚣等。
  对贵重、剧毒性药材,应按国家规定单独保管。
  三、中药识别技术
  中药识别的对象非常复杂,品种繁多,有完整的原植(动、矿)物,也有完整的中药材,还有碎块、饮片和粉末。因此,中药材识别(鉴定)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识别方法有:来源(原植物、动物和矿物)识别、性状识别、显微识别及理化识别等方法。各种识别方法有其特点和对象,有时还需要几种方法配合进行。目前最常用的中草药识别方法有来源识别和性状识别两种。
  (一)来源识别
  就是运用植(动)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识别,确定其正确的学名;运用矿物学的基本知识,确定矿物中药的来源。以原植物识别为例,进行的步骤如下:
  1.观察形态对具有较完整植物体的中药,应注意其根、茎、叶、花和果实等部位的观察,其中对繁殖器官,花、果或孢子囊、子实体等尤应仔细观察,借助放大镜或解剖显微镜,观察花等的形态构造。单靠茎枝和叶的外形来识别是不够的,有时易得出错误结论。
  2.核对文献根据已观察到的形态特征和被检品的产地、别名、效用等线索,可查阅全国性和地方性的中草药书籍和图鉴,加以对照和分析。
  3.核对标本在核对标本时,要注意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的形态差异。如有条件,能与模式标本核对,则对正确鉴定更为有利。
  ……

前言/序言


《宠物的营养智慧:从日常喂养到疾病防治的全面指南》 在这个日益关注宠物健康与福祉的时代,理解并掌握科学的宠物营养知识,已成为每一位负责任的宠物主人不可或缺的技能。本书《宠物的营养智慧》并非一本深奥难懂的学术专著,而是一部面向所有热爱宠物、希望为它们提供最佳生活品质的普通读者的实用指南。它旨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宠物营养学的核心概念,帮助您在日常喂养中做出最明智的选择,从而全面提升宠物的健康水平,预防各种潜在的疾病,让您的毛茸伙伴拥有更长久、更快乐的生活。 本书内容涵盖了宠物营养学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能量需求计算,到各类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与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的功能与重要性,再到水在宠物生命活动中的关键作用。我们不仅会解释这些营养素在宠物生长发育、能量代谢、免疫功能、毛发健康等方面的具体作用,还会详细介绍它们在不同种类宠物、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活动水平以及特殊生理时期(如怀孕、哺乳、老年)的需求差异。例如,对于活泼好动的年轻犬只,其蛋白质和能量的需求量自然会高于相对静止的年老猫咪;而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幼宠,对钙、磷等矿物质的需求量更是至关重要,其比例的失衡可能导致严重的骨骼发育问题。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我们特别关注了不同种类宠物在营养需求上的独特之处。对于我们最常见的犬猫,我们会分别详细解析它们的营养学特点,比如犬类对粗纤维的需求相对较低,而猫类则是典型的肉食动物,它们对牛磺酸等必需营养素的需求,以及它们消化道对不同食物的适应性。对于其他日益受到重视的宠物,如小型哺乳动物(仓鼠、兔子、豚鼠)、爬行动物(龟、蛇、蜥蜴)以及观赏鱼类,本书也提供了专门的章节,深入探讨它们的特定营养需求、适宜的食物类型、以及可能遇到的营养相关疾病。例如,兔子的消化道结构特殊,其主要的能量来源是植物纤维的发酵,因此给予兔子高纤维、低能量的牧草是关键;而爬行动物,特别是日行性蜥蜴,通常需要紫外线B(UVB)的照射来帮助它们合成维生素D3,进而促进钙的吸收,这对它们的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除了宏观的营养理论,本书更注重将营养知识落地到实际的日常喂养中。我们将引导您如何阅读宠物食品的标签,辨别其中的成分,理解配方背后的科学逻辑。我们会分析不同类型宠物食品(干粮、湿粮、生骨肉、自制食物)的优缺点,并根据宠物的个体情况,提供选择和搭配的建议。例如,如何根据宠物的品种、年龄、体重、活动量、健康状况(如过敏、肥胖、消化不良等)来选择最合适的狗粮或猫粮。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宠物,如过敏体质的宠物,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识别过敏原,并推荐低过敏性饮食方案;对于肥胖的宠物,我们将指导您如何计算其能量需求,选择低脂、高纤维的减肥粮,并制定科学的减重计划。 疾病防治是宠物健康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营养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宠物的营养智慧》将深入探讨营养不良与多种常见宠物疾病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将详细解析,例如,缺乏某些维生素或矿物质可能引发的皮肤病、免疫力下降、生殖障碍等问题;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过量可能带来的肌肉萎缩或肝肾负担加重;脂肪代谢紊乱可能导致的肥胖、胰腺炎等。同时,我们也将介绍一些营养素在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辅助作用。例如,某些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C、硒)在清除自由基、减缓细胞衰老、辅助癌症治疗中的作用;特定益生菌和益生元在改善肠道健康、缓解消化不良、增强免疫力方面的效果。 本书还为读者提供了实用的问题解答和案例分析,帮助您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惑。我们会针对一些宠物主人普遍关心的问题,如“我的宠物挑食怎么办?”、“如何为生病的宠物调整饮食?”、“自制宠物粮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提供专业的建议和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通过真实的宠物营养案例,展示科学的营养管理如何帮助宠物走出健康困境,恢复活力。 《宠物的营养智慧》倡导的是一种科学、理性、充满关爱的喂养方式。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帮助每一位宠物主人认识到,喂养宠物不仅仅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更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科学。通过掌握正确的营养知识,您可以为您的爱宠量身定制最适合它们的饮食方案,让它们在您的悉心照料下,健康、快乐、无忧无虑地成长,陪伴您度过每一个美好的时光。本书的内容,旨在为您打开一扇通往宠物健康营养的大门,让您成为您宠物最懂营养的“营养师”。

用户评价

评分

对现代养殖业的深刻警示与前瞻性思考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份对当前工业化养殖模式的深刻反思报告。作者在多个章节中隐晦地指出了,过度集约化、过度依赖单一化饲料和药物的养殖方式,是如何破坏了禽类的自然生理平衡,从而为疾病的爆发埋下了祸根。书中对“应激反应”的论述尤为尖锐,强调了环境压力对免疫系统的持续削弱作用。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书中推崇的传统调理方法,往往着眼于改善饲养环境、提升体质,这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替代思路。这种前瞻性使得这本书超越了单纯的“经验总结”,它在教我们如何治病的同时,更在引导我们思考如何“避免生病”。对于任何关心动物福利和食品安全的读者而言,这本书都提供了宝贵的视角,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

评分

令人信服的临床案例分析与反思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停留在空泛的理论阐述,而是提供了大量详实可信的临床案例。作者在讲述每一个病例时,都非常注重过程的还原性,从初诊时的细致问询、脉象(或相应的禽只体征描述)的判断,到辨证施治的全过程,都记录得极为清晰。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关于某种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案例,书中没有急于使用强效抗生素,而是通过调整禽群的居住环境和使用具有宣肺平喘作用的复方进行调理,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种循序渐进、注重“治未病”的思想,让我对传统兽医的治疗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读完这些案例,我开始反思自己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过于依赖速效的化学药物,而忽略了动物自身抵抗力的培养。作者对于“治病求本”的坚持,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选择,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这一点在快节奏的现代养殖业中显得尤为宝贵。

评分

文笔的流畅与知识结构的组织性令人赞叹 这部著作在知识的组织编排上,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清晰的逻辑脉络。全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从基础理论的铺陈,到常见病症的辨析,再到具体的治疗方案设计,层层递进,衔接到位。阅读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知识断裂或逻辑跳跃的情况。例如,在前面对“脾胃论”的详细讲解之后,后续所有关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论述都能自然地建立在这种理论基础之上,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知识点是如何相互支撑、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这种严谨的结构,使得即使涉及到一些较为晦涩的古代术语,也能因为上下文的紧密联系而被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可以说,作者在内容深度之外,对于如何向读者有效传达这些知识也下足了功夫,确保了阅读体验的流畅性和知识吸收的效率。这本厚重的书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读完后收获的知识量也同样是“沉甸甸”的,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关心动物健康的人士。

评分

体验分享:一次对古代医药智慧的深度探索 阅读完这本关于传统中兽医理论的著作,我感到自己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智慧的领域。作者以其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揭示了中医在动物疾病防治方面独特的视角和疗效。书中详尽阐述了“整体观念”如何在禽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作用,比如如何通过观察禽只的精神状态、食欲变化以及粪便形态等多个维度,来综合判断病因,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单一的症状。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论述病机时,那种将自然环境变化与动物生理机能紧密联系起来的思维方式。比如,书中对“风寒湿热”等外感之邪如何侵袭禽体,以及如何影响气血运行的分析,既有理论高度,又不失贴近实践的细腻。书中还介绍了一些经典方剂的配伍原理,这些方子并非简单的草药堆砌,而是蕴含着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的复杂哲学体系。对于一个对传统文化抱有好奇心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智慧之门,让人在学习疾病知识的同时,也领略到了中华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这种全方位的调理思路,与现代西医的对症治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评分

语言风格的平实与学术深度的完美结合 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独特,它成功地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做到了让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领会其精髓。作者的文字朴实无华,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但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极其精准,直指核心。在介绍一些复杂的药理机制时,作者往往会采用形象的比喻或生活化的例子来辅助解释,这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例如,当解释某种草药如何“疏肝理气”时,作者可能会将其比作清理淤堵的管道,这种直观的描述立刻就能让读者明白其作用机理。然而,这种平易近人绝不意味着内容的肤浅。翻开任何一页,都能感受到作者在背后付出的巨大研究努力,大量的古代医籍引用和现代药理学的相互印证,构筑了一个坚实的知识体系。这使得这本书既可以作为专业人士案头常备的参考手册,也同样适合那些希望了解中兽医理论基础的爱好者进行系统学习。

评分

好好

评分

好好

评分

好好

评分

好好

评分

好好

评分

好好

评分

好好

评分

好好

评分

好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