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种植及加工利用

苜蓿种植及加工利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楠 著
图书标签:
  • 苜蓿
  • 种植技术
  • 饲料
  • 加工利用
  • 农业科技
  • 牧草
  • 养殖
  • 苜蓿草
  • 农产品
  • 绿色农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11538
版次:1
商品编码:11523529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页数:174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详细介绍了牧草之王——苜蓿的新栽培和利用技术,这也是市场上仅有的介绍苜蓿栽培和利用的图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从介绍目前国内外苜蓿生产和利用状况入手,依次详细介绍了苜蓿的形态特性、栽培技术、秋眠性及应用、田地除草技术、主要病虫害及防治、贵州土壤与酸度改良、苜蓿收获与加工技术、苜蓿青贮技术、饲草料和青贮加工机械、苜蓿叶蛋白生产等核心技术内容,同时还在书后附录了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全书内容实用,技术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是从事草食家畜饲养的技术人员和养殖者的良好技术指导书。

目录

第一章概述1
一、起源与分布1
二、国内外苜蓿生产状况2
三、苜蓿的利用6
(一)鲜饲7
(二)青贮7
(三)放牧利用7
(四)调制干草8
(五)保健食品8
(六)蜜源植物9
(七)生态植物9
第二章苜蓿形态特性与环境10
一、形态10
(一)根系10
(二)茎12
(三)叶13
(四)花15
(五)荚果16
(六)种子16
二、生长17
(一)种子萌发17
(二)苗期17
(三)分枝17
(四)现蕾18
(五)开花18
(六)成熟18
(七)枯黄18
(八)再生性18
三、苜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9
(一)温度19
(二)水分19
(三)土壤20
(四)光照20
第三章苜蓿栽培技术21
一、种子处理21
(一)种子硬实处理22
(二)苜蓿根瘤菌及接种23
二、整地技术26
(一)整地目的26
(二)整地措施27
(三)土壤处理29
三、播种30
(一)品种选择30
(二)播种时期31
(三)播种深度33
(四)播种量33
(五)播种方法33
(六)混播34
四、田间管理35
(一)苗期管理及除草35
(二)施肥36
第四章苜蓿秋眠性及应用44
一、苜蓿的秋眠性44
(一)苜蓿秋眠性的产生45
(二)苜蓿秋眠性的测定46
二、苜蓿秋眠性分类46
(一)苜蓿秋眠性的分级46
(二)预测抗寒性48
三、中国苜蓿秋眠性48
(一)秋眠性在中国的研究概况48
(二)中国苜蓿秋眠性评定48
(三)苜蓿秋眠性与生产性能研究49
四、苜蓿秋眠性的应用50
(一)种植区域划分50
(二)依照目的种植50
(三)引种参考50
(四)确定适宜的播种时期51
(五)贵州常见种植苜蓿品种及区域51
第五章苜蓿田地除草技术53
一、杂草种类和危害53
二、防除草措施54
(一)土壤耕作除草防治草害54
(二)调整播种期防治草害54
(三)烧草防治草害54
(四)适时刈割55
三、苜蓿田化学除草技术55
(一)化学除草原理55
(二)杂草化学防治措施57
第六章苜蓿的主要病虫害62
一、真菌性病害62
(一)根腐病和萎蔫病62
(二)霜霉病63
(三)褐斑病64
(四)锈病64
(五)白粉病64
(六)炭疽病65
(七)黄萎病65
(八)腐霉猝倒病66
二、细菌性病害66
三、病毒性病害66
(一)苜蓿花叶病67
(二)苜蓿丛枝病67
四、线虫引起的病害68
五、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68
六、虫害68
第七章贵州土壤与酸度改良71
一、土壤概况71
二、土壤类型71
(一)黄壤72
(二)红壤72
(三)黄棕壤72
(四)石灰土73
(五)紫色土74
三、土壤酸碱性对养分有效性的影响74
四、土壤酸碱性表现及对动、植物的影响75
(一)植物生长75
(二)病害75
(三)虫害75
(四)重金属75
五、土壤酸的产生及来源76
(一)土壤酸度的本质及来源76
(二)影响土壤酸度的外在因素77
六、土壤酸性的改良78
(一)增施农家肥,培养土壤肥力78
(二)适时增施石灰,定向进行改良78
(三)选用碱性肥料78
七、土壤酸性改良物质及用量确定78
(一)氧化钙79
(二)碳酸钙和碳酸钙镁79
(三)氢氧化钙79
(四)炉渣80
(五)其他石灰物质80
(六)石灰施用量计算公式80
(七)苜蓿地土壤酸化改良81
八、土壤中施用石灰方式82
(一)表层施用82
(二)耕作施用82
九、施用石灰的益处82
(一)直接效益82
(二)间接效益83
十、石灰对土壤及植物的不利影响84
(一)土壤板结84
(二)元素难溶84
第八章苜蓿收获与加工技术85
一、苜蓿的收获86
(一)适宜收获期的确定86
(二)刈割时间88
(三)刈割次数88
(四)留茬高度89
二、苜蓿干草的制作90
(一)苜蓿干草调制的干燥目的90
(二)苜蓿在干燥过程中各种物质的变化91
(三)常用调制干草的方法97
三、苜蓿产品贮藏和品质鉴定101
(一)感官法估测苜蓿含水量101
(二)苜蓿干草的贮藏102
(三)苜蓿干草品质的评定103
(四)苜蓿草粉质量标准105
第九章苜蓿青贮技术107
一、饲料青贮的意义107
(一)青绿多汁饲料107
(二)营养丰富107
(三)适口性好107
(四)原料来源广泛108
(五)存贮容易安全108
(六)消灭病菌、虫卵及杂草种子108
二、饲料青贮原理及影响因素109
(一)饲料青贮原理109
(二)青贮的种类110
(三)青贮发酵中的微生物110
(四)制作青贮原料及要求115
三、青贮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和损失119
(一)青贮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119
(二)营养物质损失方式和途径120
四、青贮技术121
(一)常规青贮技术121
(二)半干青贮技术122
(三)添加剂青贮技术124
(四)拉伸膜裹包青贮126
第十章饲草料和青贮加工机械129
一、田间饲草加工机械129
(一)苜蓿收割机129
(二)茎秆压扁机131
(三)搂集翻晒机132
(四)捡拾压垛机134
(五)草捆捡拾装卸机械134
(六)捡拾压捆机械135
二、饲草成型机械(草块、草粉、草颗粒)136
(一)草块压制机136
(二)干草粉碎机136
(三)颗粒机137
三、青贮加工机械137
(一)苜蓿青贮加工的工艺流程137
(二)主要机械种类和性能138
第十一章苜蓿叶蛋白生产143
一、苜蓿叶蛋白提取意义143
二、苜蓿叶蛋白提取145
(一)生产苜蓿叶蛋白的原料145
(二)苜蓿叶蛋白的生产146
三、苜蓿叶蛋白营养价值及利用149
(一)苜蓿叶蛋白的营养价值149
(二)苜蓿叶蛋白的利用151
(三)苜蓿叶蛋白饲料的饲用154
(四)在其他方面进一步的研究应用156
四、生产苜蓿叶蛋白副产品的饲用价值与应用156
(一)草渣156
(二)剩余汁液157
五、存在问题158
(一)皂素(皂角苷)158
(二)制取率158
(三)盐类158
(四)能耗158
(五)叶蛋白的进一步分馏159
(六)叶蛋白的储存159
(七)产品的脱色脱味处理159
附录160
参考文献173

前言/序言


《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内容简介: 《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是一部深入探讨草地生态系统复杂性及其可持续管理策略的学术专著。本书并非聚焦于单一的经济作物种植,而是将视野拓展至广阔的草地生态系统,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多维度理解草地在地球生物圈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的框架。全书围绕草地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退化修复、以及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适应性管理等核心议题展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管理者、以及关注生态环境的公众提供一份详实而权威的参考。 第一部分:草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 本书的开篇,我们首先建立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基本认知。与传统的单一作物种植理论不同,《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强调草地作为一个由多种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整体。 草地的定义与分类: 详细阐述了草地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并根据不同的气候、土壤和植被类型,将其划分为温带草原、热带草原、高山草甸、半荒漠草原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根据其独特的生态位和物种组成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不同草地类型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上的差异。 植物群落结构与动态: 深入探讨草地植被的垂直和水平结构,包括优势物种的识别、物种多样性指数的计算与应用、以及群落演替的基本规律。我们将分析不同草种的生长习性、繁殖策略以及它们之间如何通过竞争、互惠共生等关系形成稳定的群落。同时,本书也关注季节性变化和长期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的动态演变。 土壤生态系统: 草地生态系统的根基在于其土壤。本书将详细介绍草地土壤的形成过程、物理化学性质(如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pH值、土壤水分等)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重点将放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包括固氮菌、解磷菌、纤维素分解菌等在养分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土壤团粒结构对草地生产力和抗侵蚀能力的重要性。 动物-植物相互作用: 草地是许多食草动物和其捕食者的家园。本书将深入研究这些相互作用如何塑造草地植被结构和功能。这包括食草动物的采食压力对植物种群动态和物种组成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植物防御机制。同时,我们也将探讨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在传粉、种子传播、分解等生态过程中的作用。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草地生态系统在碳、氮、磷等关键元素的循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书将详细解析草地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固氮、硝化、反硝化、养分淋溶等过程,量化这些循环对维持草地生产力和环境健康的贡献。特别地,将关注草地作为碳汇的潜力,以及其在全球碳平衡中的地位。 第二部分: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多样性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重点阐述草地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广泛而重要的生态功能,这些功能远不止提供饲料。 生产力与生物量: 详细介绍草地的初级生产力,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和物质。我们将分析影响草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如气候条件(降水、温度)、土壤肥力、植被类型和管理措施。同时,探讨不同草地类型年生物量产出的差异及其季节性变化。 水源涵养与水质保护: 草地植被和土壤结构是重要的天然蓄水库。本书将深入分析草地如何通过截留降雨、减缓地表径流、促进水分下渗来涵养水源。探讨草地根系和土壤有机质在吸附和过滤污染物方面的作用,从而提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 土壤侵蚀控制: 密集的草被能有效降低降雨对土壤的直接冲击,其发达的根系能牢固地固定土壤,极大地减缓风蚀和水蚀。本书将量化不同草地类型和管理方式对土壤侵蚀的抑制效果,并分析其在防止土地荒漠化和维持土壤健康方面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维持: 草地并非单一物种的栖息地,而是包含丰富的植物、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物种的生态系统。本书将探讨草地作为许多特有物种和迁徙物种栖息地的功能,分析多样性丧失的驱动因素,并强调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气候调节: 草地通过蒸腾作用影响区域湿度和降温,并通过固碳作用调节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本书将分析草地植被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的潜在影响,并讨论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例如作为碳汇的潜力。 景观美学与休闲价值: 除了生态和经济价值,广袤的草地也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和休闲资源。本书将探讨草地景观的美学价值,以及其在生态旅游、户外活动等方面的潜在应用。 第三部分: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与修复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挑战,了解草地退化的原因并掌握有效的修复技术至关重要。 草地退化的驱动因素: 详细分析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包括过度放牧、不合理的耕作、过度开发、气候变化(如干旱、荒漠化)、入侵物种的扩散以及环境污染等。本书将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不同驱动因素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造成的具体影响。 退化草地的监测与评估: 介绍科学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包括遥感技术、地面调查、物种组成分析、土壤特性检测等,以准确识别草地退化的程度和类型。 退化草地修复策略: 深入探讨多种退化草地修复技术,包括: 植被恢复: 介绍选择适宜的草种,利用播种、移栽等技术恢复植被覆盖。 土壤改良: 针对不同土壤退化类型,介绍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补充养分等措施。 水土保持措施: 介绍修建梯田、植树造林(与草地结合)、设置草方格等,以控制水土流失。 生物修复技术: 探讨利用微生物或特定植物来降解污染物、改善土壤质量的潜力。 管理措施调整: 强调通过调整放牧强度、轮牧、休牧等管理方式,促进草地植被的自然恢复。 第四部分: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 本书的最后一大部分,聚焦于如何在尊重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综合草地管理(Integrated Grassland Management): 提出将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纳入考量的综合管理模式。强调基于生态承载能力的科学放牧计划,包括载畜量评估、轮牧制度、季节性利用等。 牧草选择与种植优化: 讨论不同地理区域适宜的牧草品种选择,以及优化种植密度、播种时间、施肥策略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同时兼顾生物多样性。 病虫害防治: 介绍绿色、生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 草地火灾管理: 探讨预防和控制草地火灾的策略,包括防火带建设、早期预警系统、以及火灾后的生态恢复。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讨论如何量化草地提供的各种生态服务(如水源涵养、碳汇、生物多样性维持等)的经济价值,为草地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提供经济学依据。 政策法规与社区参与: 强调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鼓励当地社区参与草地保护和管理,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促进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气候变化下的草地适应性管理: 探讨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调整草地管理策略以增强其适应性和韧性,例如选择耐旱、耐高温的草种,调整水肥管理等。 草地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 探索将草地生态系统与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模式,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旨在提供一个连贯的、基于科学原理的草地生态系统理解框架。本书不仅适合草地科学、生态学、农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学生和研究人员,也为从事草地管理、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等工作的专业人士提供宝贵的知识和实践指导。通过深入研究草地的内在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保护并可持续地利用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其实也挺吸引人的,封面那种质朴的绿色调,很贴合主题。《苜蓿种植及加工利用》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极强的逻辑性。我注意到它有一个非常巧妙的组织方式,那就是将“种植问题”和“加工方案”两条线索并行展开,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深入研究某一方面。比如,如果我只关心如何提高牧草的营养价值,我可以直接跳到关于氨化处理和酶解技术的章节,那些关于蛋白质降解动力学的描述,虽然专业,但通过清晰的图表解释,也变得易于理解。它对不同加工方式对营养成分保留率的影响进行了量化比较,这为我们决策提供了坚实的量化依据。这本书的专业度极高,但作者似乎很努力地在降低读者的理解门槛,提供了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技术参考平台。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作者不仅是研究苜蓿的专家,更是一个热爱土地的实践者。《苜蓿种植及加工利用》这本书的文字中流淌着一种对农业的敬畏之情。它没有过多地渲染苜蓿有多么神奇,而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成功种植背后需要付出的辛劳和智慧。比如,它在讨论水肥管理时,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公式,而是分析了不同土壤质地对养分保持力的影响,这需要长期的观察和积累才能得出结论。我尤其被其中关于可持续农业和生物多样性的章节所打动,作者将苜蓿种植置于更大的生态系统中去考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使得整本书的格局一下子提升了。它不仅仅是一本种植指南,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与自然系统合作的哲学著作,读完后让人心胸开阔,对未来农业的方向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琢磨怎么把家里的那片闲置地利用起来,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简直是雪中送炭。《苜蓿种植及加工利用》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对苜蓿的品种选育历史和不同生态区域的适应性分析,简直可以算是一篇小型的学术论文了。我以前总觉得苜蓿就是牛羊吃的草料,但这本书深入探讨了苜蓿在生物燃料、蛋白质提取甚至医药领域的潜在应用,这些新颖的观点让我大开眼界。书里有一章专门讲了苜蓿的经济学分析,从投入成本到市场预期收益,计算得非常详尽,甚至还考虑了政策补贴的影响,这对我这种需要精打细算的人来说太重要了。语言风格上,它在保证专业性的同时,又保持了一种非常严谨的学术态度,读起来让人感到踏实可靠,不会有那种浮夸的保证。这本书明显是为那些追求专业深度和全面知识的读者准备的。

评分

哎呀,最近淘到一本《苜蓿种植及加工利用》的书,虽然我不是农业专家,但翻阅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都做得挺不错,特别是那些关于土壤改良和病虫害防治的部分,图文并茂,即便是我这样的小白也能看明白个大概。里面详细介绍了不同气候条件下苜蓿的播种时间和密度,还有不同品种的特性对比,感觉作者在田间地头的经验非常丰富。读起来就像有个经验老道的农艺师在旁边手把手教你一样,一点都不枯燥。特别是关于苜蓿青贮和干草制作的工艺流程,讲得非常细致,甚至连设备的选择和维护都有涉及,对于想发展规模化饲料生产的人来说,简直是本宝典。我尤其喜欢它对苜蓿作为轮作作物的生态效益的阐述,不仅仅是经济效益,更强调了对土壤健康的长远影响,这一点让我对这种看似普通的作物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让人马上学到东西并付诸实践。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技术类的书籍兴趣不大,总觉得会是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苜蓿种植及加工利用》这本书却让我改变了看法。它的叙事结构非常清晰,像是搭积木一样,层层递进。从基础的种子学知识开始,到种植管理,再到收获后的质量控制,每一步都讲解得有条不紊。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具体操作步骤时,那种近乎偏执的细节关注,比如最佳收割时间的判断标准,光照、温度和叶片颜色的细微变化,这些都是书本上很少提及的“真传”。而且,它还穿插了不少成功的案例研究,让理论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让人能看到实际操作中的各种‘陷阱’和‘捷径’。对于一个希望把专业知识快速转化为实际操作效率的人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无可估量,它真正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而且是高质量的指导。

评分

你好,好 是贵走

评分

就是运费贵了...下次在当当网上买了...亏了.....

评分

你好,好 是贵走

评分

你好,好 是贵走

评分

你好,好 是贵走

评分

就是运费贵了...下次在当当网上买了...亏了.....

评分

就是运费贵了...下次在当当网上买了...亏了.....

评分

农业科技丛书,简单介绍。

评分

你好,好 是贵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