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又名《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等。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的经过。经中赞扬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的宏大誓愿,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事例。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大乘经典之一。和《地藏经》一样,也是赞叹药师佛行愿事例的经书。
张崇依,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曾公开发表多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敦煌学、文字学、训诂学。
前言
地藏菩萨本愿经
卷上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分身集会品第二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地狱名号品第五
如来赞叹品第六
卷下
利益存亡品第七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称佛名号品第九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注释
① 如是我闻:又作我闻如是、闻如是。为佛教经典开头语。世尊入灭时,曾告诫阿难说,对他一生所说经藏,须在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句,以示与外道经典的区别。“如是”指经中所叙述的世尊的言行举止,又指信顺所闻之法。“我闻”指经藏编集者阿难自言听闻于世尊的言行,又指坚持其信之人。
② 一时:指佛于某时说法的时期,乃是佛教经典六种成就之一。
③ 忉利天:又作三十三天。此天位于欲界六天之第二天,乃是帝释天所居之天界,位于须弥山山顶。山顶中央为帝释天所居之善见城,加之四方各八天城,共有三十三处,故称三十三天。据说释迦牟尼佛之母摩耶夫人命终之后生于忉利天,佛陀曾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
④ 五浊:指减劫(人类寿命次第减短之时代)中所起的五种滓浊。一者劫浊;二者见浊;三者烦恼浊;四者众生浊;五者命浊。
⑤ 调伏:分为内在和外在两种。一是指内在调和,控制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二是指对外教化,令三世怨敌、恶魔外道等舍恶降伏。
⑥ 须焰摩天:又作夜摩天、焰摩天、苏夜摩天、须夜摩天、离诤天。意为善时分、善时、善分、妙善。此天光明赫奕,无昼夜之分,居于其中,时时刻刻受不可思议欢乐。
⑦ 兜率陀天:又作兜术天、兜率天、兜率多天、睹史多天,意为知足天、妙足天、喜足天、喜乐天。欲界六天之第四天。此天有内外两院,兜率内院乃即将成佛者之居处,今则为弥勒菩萨净土。
⑧ 化乐天:又作化自在天、化自乐天、乐无慢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五天。此天中之人,自化五尘而自娱乐,故称化自乐。⑨ 他化自在天:又作他化乐天、他化自转天。欲界
六天之第六天。此天假他所化乐事以成己乐,故称他化自在天。
⑩ 梵众天:又作梵身天。色界初禅天之第一天。因其为大梵所有、所化、所领天众所住,故称梵众天。
……
作为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濃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认为,经典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地藏经》和《药师经》,无疑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两部作品。《地藏经》所宣扬的孝道和慈悲,早已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一种社会伦理和价值导向。《药师经》则以其对身心健康的祈愿,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着无数人的精神信仰。这本书的出现,填补了我对这两部经典深入了解的空白。我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更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这两部经文的原文,并借助其详实的译注,把握其精髓。我尤其感兴趣的是,译者将如何解读经文中一些可能被现代人误解或忽略的部分,例如地狱、鬼道的概念,以及十二大愿的现实意义。我相信,这本书的译注,不仅能帮助我理解佛经本身的意义,更能让我从中窥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死、业报、慈悲等方面的独特思考方式。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可以用“厚重而温润”来形容。从书的纸张、印刷到内容的编排,都透着一股沉静而有力量的美感。对于《地藏经》,我一直对其“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誓愿感到震撼。这本书的译注,应该能够帮助我理解这份誓愿背后的深层含义,以及它对于众生救赎的哲学思考。它不仅仅是关于来世的教诲,更是关于今生的实践,关于如何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去关怀和救助他人。《药师经》则以其“十二大愿”为核心,展现了一种积极入世、解决现实苦难的佛教理念。这些愿望,涵盖了从身体健康到精神解脱的方方面面,体现了佛教对人类福祉的全面关怀。这本书的译注,让我相信,佛经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指引我们如何面对困境,追求安宁与幸福。我尤其期待看到译者如何将古老的经文与现代人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从中提炼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智慧。
评分最近迷上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对佛教经典情有独钟。虽然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光是翻阅一下这本书的目录和装帧,就足以让我心生敬意。这本书的选材非常独到,选择了《地藏经》和《药师经》这两部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的经典,这本身就说明了编者的用心。我一直觉得,经典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深邃的教义,更在于其承载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这两部经文,无论是在佛教信仰层面,还是在民间习俗和艺术创作领域,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地藏经》中的孝道精神和慈悲情怀, resonates with me deeply,尤其是对父母的感念和对众生的怜悯,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普世价值。《药师经》则充满了对生命健康和福祉的祈愿,其所倡导的“拔一切众生苦”的宏愿,着实令人动容。我期待着在后续的阅读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经典的思想精髓,感受其字里行间的智慧光芒。这本书的编纂,无疑为我这样对中国古典文化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入门途径,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探索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它具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不像一些讲座或者速成读物,它提供的是一种扎实、深入的学习路径。我特别期待它对《地藏经》的译注,因为这部经文涉及到很多关于地狱、轮回的描述,对我来说,理解这些概念往往需要更深入的解释。我希望译者能够帮助我理解这些概念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对于我们认识生命无常、培养慈悲心的作用。《药师经》则让我看到了佛教在关注现实生活、帮助众生脱离苦难方面的积极一面。十二大愿中对疾病、贫困、烦恼的关注,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的译注,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这些愿望的含义,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智慧和力量。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一部佛经的解读,更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连接过去与现在,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的生命力。我期待着它能够启发我更多关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评分翻开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它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虽然我不是专业学者,但从其注释的详尽程度和引用的广泛程度,就能感受到编者在学术研究上的深耕细作。对于《地藏经》和《药师经》这样流传千年的经典,如何在现代语境下进行解读,使其既保留原有的精神内核,又能让现代读者理解和接受,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地藏经》中关于地狱、轮回的描述,在非佛教徒看来可能显得有些玄奥,但透过这本书的注释,我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因果报应、慈悲救赎的深刻哲理。而《药师经》中对于治病、延寿的祈愿,更贴近世俗生活的需求,其背后蕴含的对生命尊重的态度,以及对众生疾苦的关怀,也让我深受启发。这本书不仅提供了经文原文,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深入的译注,这对于我这样想要理解经文深层含义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它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我一点点拨开迷雾,领略经典的智慧。
评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评分南无地藏王菩萨?
评分非常不错呀@
评分还未来得及看呢,但愿不会束之高阁
评分书皮有点皱了
评分非常喜欢,学海无涯,书到用时方恨少。支持京东!
评分阿弥陀佛。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这本书确实不错,值得一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