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二书的作者张岱,早年的生活条件十分优越,明亡以后,他选择隐居山中,发愤著书,终身不仕。这两部作品,正是他用“梦忆”、“梦寻”的方式来回忆往昔、追念故国,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挚的情感。《陶庵梦忆》一书,集中对昔日生活中的琐事展开回忆,内容涉及当时市井生活、风土人情的诸多方面,如市井茶肆酒楼风貌,说书演戏、放灯迎神等民俗活动,以及书法绘画、民间工艺等等,其中很多是作者亲眼所见,篇幅短小精炼,文笔清新,极富情韵。《西湖梦寻》则集中谈论西湖掌故,张岱久居杭州,对西湖景点如数家珍,对书中列举的众多古迹,不仅概括讲述其起源和发展,还引录大量相关诗文,足资后人参考。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身仕宦家庭,明亡以后避居山中,隐居著述终老。作为晚明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张岱的散文写作极为出众,其语言清新,描写生动,引人入胜。所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石匮书后集》、《夜航船》等。
马兴荣,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词学》主编。著有《词学综论》、《龙洲词校笺》、《晚清六大家词选》、《马兴荣词学论稿》等等。
中华国学文库出版缘起
《中华国学文库》的出版缘起,要从九十年前说起。
1920年,中华书局在创办人陆费伯鸿先生的主持下,开始编纂《四部备要》。这套汇集三百三十六种典籍的大型丛书,精选经史子集的“最要之书”,校订成“通行善本”,以精雅的仿宋体铅字排印。一经推出,即以其选目实用、文字准确、品相精美、价格低廉的鲜明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国人研治学问、阅读典籍的需要,广受欢迎。丛书中的许多品种,至今仍为常用之书。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倡导系统整理中国传统文献典籍。六十余年来,在新的学术理念和新的整理方法的指导下,数千种古籍得到了系统整理,并涌现出许多精校精注整理本,已成为超越前代的新善本,为学界所必备。
同时,随着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快速发展,全社会对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国学,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让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得到继承和创新,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和弘扬,普惠全人类,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当此之时,符合当代国民阅读需要的权威的国学经典读本的出现,实为当务之急。于是,《中华国学文库》应运而生。
《中华国学文库》是我们追慕前贤、服务当代的产物,因此,它自当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一、《文库》所选均为中国学术文化的“最要之书”。举凡哲学、历史、文学、宗教、科学、艺术等各类基本典籍,只要是公认的国学经典,皆在此列。
二、《文库》所选均为代表当代最新学术水平的“最善之本”,即经过精校精注的最有品质的整理本。其中既有传统旧注本的点校整理本,如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也有获得学界定评的新校新注本,如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总之,不以新旧为别,惟以善本是求。
三、《文库》所选均以新式标点、简体横排刊印。中国古籍向以繁体竖排为标准样式。时至当代,繁体竖排的标准古籍整理方式仍通行于学术界,但绝大多数国人早已习惯于现代通行的简体横排的图书样式。《文库》作为服务当代公众的国学读本,标准简体字横排本自当是恰当的选择。
《中华国学文库》将逐年分辑出版,每辑十种,一次推出;期以十年,以毕其功。在此,我们诚挚希望得到学术界、出版界同仁的襄助和广大读者的支持。中华书局自1912年成立,至今已近百岁。我们将《中华国学文库》当作向中华书局百年诞辰敬献的一份贺礼,更是向致力于中华民族和平崛起、实现复兴大业的全国人民敬献的一份厚礼。我们自当努力,让《中华国学文库》当得起这份重任,这份荣誉。
中华书局编辑部
刚收到这套“中华国学文库”,虽然还没来得及细细翻阅,但光是目录就足以让人心生敬畏。“陶庵梦忆”与“西湖梦寻”,这两部作品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浓浓的古典韵味,仿佛能将人瞬间拉回那个风雅的年代。我一直对明清时期的笔记小说情有独钟,总觉得那些零散的文字中,蕴藏着比正史更加鲜活的时代气息和人文情怀。张岱,这个名字自带一种疏离而又深情的美感,他的文字,据说如同他的为人一样,既有世家子弟的率性洒脱,又不乏洞察世事的细腻。我期待着在“陶庵梦忆”中,跟随他的笔触,去感受那段他所经历的繁华与衰败,去品味那些转瞬即逝的风景、人物和情致。西湖,更是我心中一个永恒的梦境,那里的山水,那里的故事,早已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将“西湖梦寻”与“陶庵梦忆”并列,仿佛就是一次对过去的回溯,一次对故乡和故人的遥望,光是想象一下,就觉得内心充满了期待与感动。这套书的装帧也相当雅致,看得出出版方的用心,希望它能成为我书架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日后细细品读,定能从中获得不少精神上的滋养。
评分这套“中华国学文库”里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光是书名就带有一种沉静而悠远的气质,让人一拿到手里就忍不住想要翻阅。张岱,这位明末清初的文人,我一直觉得他是一个极具魅力的人物。他的经历跌宕起伏,他的文字却依然保持着一种近乎超然的洒脱,这本身就令人着迷。我尤其期待在《陶庵梦忆》中,看到他对往昔岁月的追忆,那些曾经的繁华,那些人情世故,那些转瞬即逝的风景,都在他笔下幻化成一个个生动的画面。我相信,他的文字一定充满了一种独特的洞察力,能够捕捉到常人忽略的细节,也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西湖梦寻》,更是我早就心心念念的篇章。西湖,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名胜之一,承载了无数的传说和故事。我希望通过张岱的眼睛,能够看到一个更加真实、更加有血有肉的西湖,一个充满了他个人情感寄托和时代印记的西湖。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让我喜欢,古朴典雅,充满了文化底蕴,相信这会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让我能够沉浸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与张岱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拿到这本“中华国学文库”,我最先注意到的就是《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这两个篇目。不得不说,张岱这个名字,总是能勾起我内心深处对那个时代的无限遐想。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从锦衣玉食的世家子弟,到饱经风霜的流亡者,这种经历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我非常期待能在《陶庵梦忆》中,看到他对过去繁华的追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他对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事物的捕捉。我相信,他的笔下一定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细节,能够让我仿佛置身于他所描绘的那个世界,去感受那份逝去的风雅。而《西湖梦寻》,更是让人心驰神往。西湖,那是一首写不尽的诗,一幅看不完的画。张岱作为一位饱览山水、情趣盎然的文人,他对西湖的描绘,想必一定别具一格。我希望看到他不落俗套的视角,能够发现西湖隐藏的独特魅力,能够听到那些关于湖光山色、关于历史人物的鲜活故事。这套书的整体设计也十分符合我的审美,沉静而古朴,相信阅读体验会相当不错。
评分这本书,应该说是“中华国学文库”里我最先被吸引的。名字就很有画面感,“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瞬间就让我想到了烟雨朦胧的江南,想到那些风流才子,那些繁华旧事。我对张岱这个人一直很好奇,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是那种经历过大起大落,却依然能保持一份清醒和超然。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脑海里已经勾勒出了一些画面:他大概是个在酒桌上谈笑风生,在山水间纵情游走的人。而“陶庵梦忆”,听名字就知道,是关于他的回忆,关于那些梦一般的往事。我特别期待看到他笔下的那些细节,那些别人可能忽略,但他却能捕捉到的瞬间。或许是关于市井的烟火气,或许是关于文人雅士的清谈,又或许是他个人经历中的一些感悟。至于“西湖梦寻”,那更是我一直以来都心向往之的。西湖的美,早已被无数人吟咏,但我也相信,在张岱的笔下,一定会有别样的风情。我希望从中看到一个更加立体的西湖,一个承载着他个人情感和历史印记的西湖。这套书的排版和字体我也很喜欢,读起来应该会很舒服,希望能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完全沉浸在他所描绘的那个世界里。
评分收到这套“中华国学文库”,拿到手的时候就觉得沉甸甸的,不仅是书的重量,更是其中蕴含的历史分量。“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光是这几个字,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我一直觉得,笔记小说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体,它不像史书那样严谨,也不像小说那样虚构,它更像是作者随意洒下的珍珠,闪烁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和独特视角。张岱,这位明末清初的奇人,他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传奇色彩。我特别想知道,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如何保有那份“陶庵自乐”的洒脱?他的“梦忆”,又将是怎样一番光怪陆离、又或是凄婉动人的景象?而“西湖梦寻”,更是让我充满了期待。西湖,那是多少文人心中的圣地,是承载了无数故事和传说的所在。我想象着张岱漫步在湖畔,看着四季变换的景色,听着渔歌唱晚,他的笔下,是否会有一些不为人知的西湖故事,一些寻常百姓的悲欢离合,或是他个人在西湖边的一段段往事?这套书,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一次与历史的亲密接触。我对其中的内容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想要翻开,去领略张岱那个充满魅力的世界。
评分书当然是好书,因为是我选的(不是好书我也不会要),包括内容质量和装帧形式都很好。书在运送过程中没有问题,快递小哥的服务态度很好。购书,请认准京东!
评分比较薄,有点贵,纸张编排好,无注释更无翻译,古文基础差的不能买,外包装还好,有点变形。
评分好东西~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好好好好好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评分不评价,就没有京豆,过期了也没有京豆,所以必须记得评价得京豆。
评分很方
评分包装有点不给力,收到有变形挤压,磕碰到书了。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