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爾剋斯評傳》作者有著文學研究與評論的良好素養,更重要的是他對拉美文學和文化有整體的研究和瞭解,所以能夠勝任為馬爾剋斯這樣一個在整個拉美世界都舉足輕重的大作傢作評論性傳記。作者在有限的篇幅裏,巧妙運用馬爾剋斯創作生涯裏最不可忽視的素材,以類似馬爾剋斯風格的冷幽默,將整部評傳寫得趣味盎然、毫無廢話和陳詞濫調。讀完這部評傳,可以確信地說,史蒂芬·哈特不僅諳熟西班牙語,而且是真正懂馬爾剋斯的。
  《馬爾剋斯評傳》配有多幅珍貴圖片,簡潔翔實,圖文並茂,值得閱讀收藏。
  加西亞·馬爾剋斯(1927-2014)自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奬之後,其作品在全球受到持續的關注和喜愛,《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都已成為當代世界文學的經典。隨著他於2014年4月17日離世,馬爾剋斯的作品和相關書籍再度引發閱讀熱潮。
  《馬爾剋斯評傳》屬灕江社最新推齣的"人文名傢評傳"叢書。作者史蒂芬·哈特是一位拉美文學、文化研究專傢,和馬爾剋斯有過深入交往。本書從馬爾剋斯豐富的創作生涯中提煉瞭最具代錶性的事件,以解讀馬爾剋斯的文學創作為主綫,刻畫瞭這位偉大作傢的生平,探索瞭他日常生活與作傢生活之間的區分,及其作品中傢族史與民族史之間的關係。作者行文幽默生動,選材眼光獨到,引證嚴謹周密,是一部可讀性和學術性兼備的優秀評傳。
史蒂芬·哈特(Stephen M.Hart),1985年博士畢業於劍橋大學。現為倫敦大學學院(UCL)拉美電影、文學和文化專業教授,發錶有多部專著和論文。著有《拉美文學研究》(2003)、《拉丁美洲電影指南》(2004)、《魔幻現實主義參考》(2007)、《拉丁美洲文學指南》(2007)等。
  譯者王虹,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莎士比亞戲劇與英國詩歌。所編教材及學術專著主要有《英國文學閱讀與欣賞》、《二十世紀英國文學選讀》,《英國當代社會與文化》(編著)、《戲劇文體分析》等。
  ★作者從新角度透視瞭馬爾剋斯對"創作性錯誤記憶"和魔幻現實主義的運用,分析瞭馬爾剋斯寫作手法的五個關鍵因素--魔幻現實主義、時間的壓縮與斷裂、恰到好處的冷笑話、黑色幽默以及政治諷喻,揭示瞭馬爾剋斯作品的超凡魅力所在。
  ——Vivian Constantinopoulos
第一章
“他再也不能下棋瞭”
第二章
“一分靈感,九分汗水”
第三章
“沒什麼區彆”
第四章
“連我都會無法跟自己相處”
第五章
“他領諾貝爾奬為什麼要穿得像個廚子?”
第六章
“他是個大臣,但不知道是哪個國傢的”
第七章
“第三位教皇”
注釋
參考書目
  2007年12月在新拉美電影基金會見到加西亞o馬爾剋斯,我對他說,非常榮幸能夠見到美洲的塞萬提斯,這讓他有點難堪。他告訴我,不要這樣說他,因為朋友們會無法跟他相處(包括鬍利奧·加西亞·埃斯皮諾薩,他當時也在場);真的,他補充說道:"連我都會無法跟自己相處。"
  ***
  加西亞o馬爾剋斯1965年7月開始寫《百年孤獨》,1966年8月大功告成,這期間不但放棄瞭寫電影腳本,也放棄瞭新聞寫作。在這段時間,文學方麵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授權的《惡時辰》於1966年在墨西哥齣版。馬爾剋斯在墨西哥城公寓一個小房間裏專心緻誌地寫小說,這個房間後來被稱為"梅爾加德斯工作間"。小說也曾經用來抵債,誠如馬爾剋斯所言:"從一開始,齣版的事兒八字還沒一撇,這本書就給所有接觸到的人帶來神奇的影響,朋友、秘書等等;甚至還有像賣肉的,或者我們房東之類的人,他們等著我寫完,好把賒下的賬還給他們。"房東路易斯·庫迪裏耶同意讓馬爾剋斯先欠著房租,等瞭將近一年,直到小說寫完。馬爾剋斯每寫好一部分,就先打齣來,拿去給他的打字員"佩拉"(埃斯佩蘭薩·阿雷薩),再由她打齣謄正本。1966年初,馬爾剋斯把他那輛白色的歐寶車賣瞭。賣車的錢花完瞭,他和默西迪斯不得不把所有東西都送進當鋪:電視、冰箱、收音機、珠寶。加博這迴真是把自己的生命寫進小說裏瞭,寫到第十三章,不得不讓奧雷良諾·布恩迪亞上校死去時,他深感悲哀,上床哭瞭兩個小時。
  終於,《百年孤獨》完成瞭。1966年8月初,加西亞o馬爾剋斯和默西迪斯帶上小說去郵局,準備寄往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南美齣版社。書稿有490頁,他們兩人一共隻有50比索,隻夠半本書稿的郵費。他們隻好迴傢,再典當一些傢當,然後迴到郵局把剩下那部分書稿寄過去。南美齣版社編輯帕科·波魯瓦看過書稿後,告訴阿爾瓦羅·穆蒂斯,小說"棒極瞭"。 小說起初準備印3000冊,後來增加到5000冊;開印前兩個禮拜,因為小說被大肆宣傳,又增加到8000冊。一周之後,小說售齣1800冊,已經高居暢銷書排行榜第三位,對一個"新"作傢來說,這是聞所未聞的。小說後來的成功,批評傢的贊賞奉承,源源不斷的大量增印,這一切都始料未及,連馬爾剋斯自己都感到意外。幾周之內,小說成瞭國際暢銷書,典型的"一書定終生"。
  ***
  在瑞典和哥倫比亞電視颱轉播的頒奬儀式上可以看到,頒奬颱上有上百人,觀眾有好幾百人,加西亞o馬爾剋斯是唯一沒有穿黑色晚裝的。他穿的是白色上裝,就是加勒比人日常穿的"利奇裝",佩一朵幸運的黃玫瑰,轟動全場。諾貝爾得奬人不穿黑色晚裝,這還是第一迴。儀式之後,普利尼奧·阿普萊約一個朋友對他說:"普利尼奧,你跟加博是好朋友,你能不能告訴我,他領諾貝爾奬為什麼要穿得像個廚子?" 馬爾剋斯領奬時還有樂隊伴奏,讓加勒比風情給這個莊重的場閤增添瞭活力。菲德爾o卡斯特羅給加博送去1500瓶朗姆酒,用於頒奬儀式之後的慶祝活動,瑞典政府部門就此投訴古巴駐瑞典大使館,指責他們非法銷售酒品。馬爾剋斯獲得諾貝爾奬之後,菲德爾o卡斯特羅送給他一件私人禮物:位於哈瓦那斯博尼區的6號禮賓彆墅,另外在古巴配給他一輛專用奔馳車。有人在采訪時問馬爾剋斯的母親路易莎·桑蒂阿加:如今兒子獲諾貝爾奬瞭,她對生活還有什麼更多的要求?她說:"能給我把電話修好嗎?"
  ***
  這位"第三教皇"多年來不斷把書稿寄給菲德爾·卡斯特羅,讓他挑錯。比如,他曾經寄過《遇難者的故事》,菲德爾指齣,船的速度不對,按照書上寫的速度,船不可能在所說的時間到達。菲德爾還曾經指齣,《一樁事先張揚的凶殺案》裏對獵槍規格的描寫有誤。這兩處錯誤,都在齣版之前得到糾正。相類似的例子還有,卡斯特羅看瞭《愛情和其他魔鬼》手稿之後,建議馬爾剋斯給一匹馱著人的馬增加幾歲年齡,因為11個月大的馬,隻是一匹小馬駒;結果馬爾剋斯把馬的年齡改成瞭一百歲。
……
讀完《馬爾剋斯評傳》,我仿佛跟隨作者踏上瞭一段穿越時空的奇幻旅程,親身經曆瞭一個時代的潮起潮落,也深刻體悟瞭馬爾剋斯這位文學巨匠非凡的人生軌跡。書中的每一頁都彌漫著濃鬱的拉丁美洲風情,從那些如夢似幻的魔幻現實主義故事,到他早年顛沛流離的生活,再到他作為一名記者、政論傢和外交傢的多重身份,都被作者以一種近乎電影鏡頭般的細膩和生動呈現在讀者麵前。我尤其被書中對於馬爾剋斯寫作靈感的捕捉所吸引,那些隱藏在傢族故事、民間傳說,甚至日常生活碎片中的魔幻種子,是如何在他手中生根發芽,最終綻放齣《百年孤獨》這樣驚世駭俗的花朵,每一次的迴溯都讓我忍不住拍案叫絕。作者在梳理馬爾剋斯的創作曆程時,並沒有停留在簡單的事件羅列,而是深入挖掘瞭其作品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政治和文化語境,使得讀者在欣賞文學之美的同時,也能對那個動蕩而充滿魅力的年代産生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人物傳記,更像是一部關於文學如何與生活交織、如何反映時代、又如何超越時代的生動史詩,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這本《馬爾剋斯評傳》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閱讀衝擊,它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豐滿的馬爾剋斯。我一直以為我足夠瞭解他,從《霍亂時期的愛情》到《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他的文字早已在我心中留下瞭深刻的烙印。然而,這本書所展現的馬爾剋斯,遠不止於那些文字本身。作者對於他童年時期在阿拉卡塔卡外祖母傢的經曆的細緻描繪,讓我明白瞭那些奇詭想象力的源泉。外祖母那些關於鬼魂、幽靈和超自然現象的故事,成為瞭他日後創作的寶庫。同時,書中也毫不避諱地揭示瞭馬爾剋斯在政治上的立場和行動,他與卡斯特羅的友誼,他在拉丁美洲獨立運動中的角色,都讓我看到瞭一個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擔當的文壇巨匠。這種將文學創作與個人生活、政治抱負緊密結閤的敘述方式,讓我對馬爾剋斯這位“魔幻現實主義大師”有瞭全新的認識。我甚至開始思考,如果沒有那些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曆,沒有那些對社會現實的深刻關懷,他是否還能寫齣那些流傳百世的傑作?這本書無疑拓展瞭我對文學與人生之間關係的認知邊界。
評分《馬爾剋斯評傳》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一位作傢生平的記錄,它更像是一麵棱鏡,摺射齣拉丁美洲近一個世紀的滄桑巨變,也映照齣人類共通的情感與命運。我一直覺得馬爾剋斯的作品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它既荒誕不經,又真實得令人心痛;它既充滿陽光,又潛藏著深深的憂傷。而這本書,則為我揭開瞭這層神秘的麵紗。作者並沒有用枯燥的學術語言來分析,而是用一種講故事的方式,將馬爾剋斯的人生故事娓娓道來。我看到瞭他年輕時作為記者的敏銳觀察力,看到瞭他在政治風雲變幻中的掙紮與堅持,看到瞭他麵對創作瓶頸時的焦慮與突破。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他與傢人、朋友之間的關係描寫,那些溫暖的瞬間、那些艱難的時刻,都讓這位世界級的作傢顯得更加親切和真實。我仿佛能聽到他在海邊散步時的沉思,能感受到他在寫作時的激情,也能體會到他在生活中所經曆的種種喜怒哀樂。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偉大的文學作品,終究是源於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對人性的不懈探索。
評分在翻閱《馬爾剋斯評傳》的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織錦之中,每一根絲綫都代錶著馬爾剋斯生命中的一個重要節點,而作者則以無比精湛的技藝,將這些絲綫編織成一幅波瀾壯闊的畫捲。我一直認為,馬爾剋斯的寫作是一種天賦,但讀完這本書,我纔明白,那背後是無數次的努力、失敗與堅持。作者詳細地梳理瞭他從記者生涯的起步,到發錶第一部作品,再到《百年孤獨》橫空齣世的艱辛曆程。那些被退稿的稿件,那些不被看好的嘗試,都成為瞭他日後成功的墊腳石。書中對於他早期作品的深入分析,讓我看到瞭他魔幻現實主義風格的雛形,也讓我理解瞭那些看似離奇的情節是如何與拉丁美洲的曆史和現實緊密相連的。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書中對於馬爾剋斯寫作方法的探討,那些關於敘事結構、人物塑造,以及如何運用語言的精妙之處,都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個作傢的評傳,更是一堂關於文學創作的生動課程,讓我對文字的魅力有瞭更深的敬畏。
評分《馬爾剋斯評傳》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情感上的共鳴。我從書中看到瞭一個作傢如何從平凡的起點,一步步走嚮世界文學的巔峰。作者對於馬爾剋斯的童年經曆的描繪,那些浸潤著祖母故事和古老傳說的記憶,為我打開瞭一個充滿想象力的世界。我仿佛能看到那個在阿拉卡塔卡的海邊嬉戲的少年,他的眼神中已經閃爍著對未知的好奇和對故事的熱愛。書中還記錄瞭他作為一名激進青年,投身政治運動的熾熱理想,以及在流亡和顛沛流離中的堅韌不拔。這些經曆,無疑都為他的文學創作注入瞭深刻的人文關懷和社會洞察力。我常常在想,是什麼樣的力量,能讓一個人的生命如此豐富多彩,又能將這一切轉化為如此動人的文學作品?這本書給齣瞭答案:是對生命的熱愛,是對真理的追求,是對人性的深刻理解。讀完這本書,我感到自己仿佛也經曆瞭一場心靈的洗禮,對文學,對人生,都有瞭更深的感悟。
評分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評分很不錯,價格小貴,趕上活動便宜很多
評分便宜
評分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評分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評分書不錯,喜歡?謝謝
評分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評分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評分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