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新版,唯独一个完整定本,恢复曾删除内容。
★ 《可爱的洪水猛兽》集合了韩寒以独特的思考方式在中国“大事年”评时事、人文、电影、艺术、赛车等的经典杂文,还原青年韩寒率性的品格,出彩的观点,犀利的言语,有趣的内容。
★ “切格瓦拉看了我的书以后写道:如果说我们是浪漫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分子,我们想的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我们将一千零一次地回答说,是的,我们就是这样的人。”
2008年是中国不折不扣的“大事年”,在这样的时刻,韩寒独立、智慧的声音尤其显得卓尔不凡。本书汇集了他在2008大事年的博客文章,文章所涉大至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奥运会,小至艳照门、松岛枫、抵制家乐福、单双号限行……现在重新阅读,更有“立此存照”的非凡意义。
韩寒,1982年9月23日,生于上海金山区亭林镇。
1997年在《少年文艺》发表作品;
1999年凭借《杯中窥人》韩寒获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次年蝉联;
2000年出版长篇小说《三重门》,累计销售600万册;
2001年《零下一度》;
2002年《像少年啦飞驰》;
2003年《通稿2003》;
2004年《长安乱》;
2004年《五年文集》,韩寒作品有法国、韩国、香港、新加坡、台湾、日本版本;
2005年《就这么漂来漂去》;
2006年《一座城池》;
2007年《光荣日》;
2008年《杂的文》;
2009年《他的国》《可爱的洪水猛兽》;
2010《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以及韩寒其间的片段集《毒》《草》,均登上各畅销书榜,韩寒作品已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在全球出版;
2010年9台湾出版韩寒博文集《青春》《出发》;
2011年11月《青春》;
2012年7月杂文集《脱节的国度》在香港书展发布;
2013年1月《我所理解的生活》。
杂志及电子杂志主编
2010年韩寒主编杂志《独唱团》;
2012年韩寒主编监制APP《ONE一个》;
2013年韩寒主编文艺杂志《一个》,9月创刊号《很高兴见到你》。
这一代人
西
我就像这个世界
你让我重来,我都学不像自己
我决定
献给王唯懿
松岛枫
流量太大
别拿下一代做道具—— 致网易论坛
他们对不起松岛枫
看过“成人网站”后的反馈
一种重要东西的倒退
大师们,我等无条件臣服于您
严禁发表个人喜好
伺候舒服为止
没头脑还不高兴
领悟
副主席郑主席
驯化和孵化
电视台很X 很XX
摄影年
现代诗一首:周正龙的反义词原来是陈冠希
捐款不是喝喜酒送红包
再见四川
红白来的狗
不要动不动就举国暴怒
互动
衣不如新,人还如旧
一场民族主义的赶集
问
爱国,更爱面子
回答爱国者的问题
如果你是学生
我要两块钱!
强烈要求世界像朝鲜一样
统一大业
我要求砸锅卖铁赞助奥运会
终于出了亚洲
好看不好看
和
假假唱
希望刘翔再破世界纪录
腾讯访谈节选
可怜的运动员
搞什么搞
美丽的唆罗河
记录
中国电影金鸡X 奖和百花痴奖
关于中国电影的十堆炮灰
写给徐浪
生而为向小孩们吹牛
送徐浪
对于中国C-NCAP的质疑
2008 年1号文件
看摩托GP,反对禁摩
北京长期单双号限行之后
开车被持刀抢劫怎么办
取消校服
哎,该怎么弄呢
刻舟求剑
记一件无能为力的事
结
人家明明是很单纯的嘛……
近日汇报,内有广告
好歹一成的税就别去争它了
焦距不能只放在一米处
《这一代人》
前天参加了《萌芽》十周年的活动,谈到了一个问题,是非常老套的一代人的问题。我想说,事实上,不存在一代人和另外一代人,如果非要说有,那我们就说说这一代人。
从我看到的情况来说,这一代人其实也是相当传统的。离婚率居高不下,因为很多人嫁给了岁数,嫁给了住房,而不是嫁给了爱人。一到25岁,人人自危。但从这点可以说明,其实这批人和以前人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是,外界给了这些人很多的负面评价,这是不公平的,比如所谓的自我、不关心政治。自我其实是件好事情,而且很多表象性格是由计划生育导致的。因为独生子女而带来的问题,我想这账似乎不能算在无辜的被生下来的人身上。
而所谓的不关心政治,其实也是无稽之谈。在当今的环境下,政治还不是可以用来关心的。以前那批人,只是情不自禁被政治关心了,而他们所扮演的只是政治潮流的小喽和被害者,被害不能成为一种谈资,就好比被强奸其实不能算在自己的性爱经历里一样。政治可以关心的时代暂时还没有到来。
而现在这个时代,诸多不满和不和谐或者利好和进步,其实和这一代人根本没有关系,这全是老一辈人搞出来的后果。政府公信力伴随着CCTV一起空前地丧失,也和这代人没有任何关系。这一代人暂时只能在娱乐、体育圈露个脸,我想不能对这个社会造成多大的影响。80后的到现在最大的才28岁,最小的19岁,也就是处长和处男之间,完全没有任何的权势,所以权利使用不当造成的后果再推卸到这代人身上是无辜的。自己的屁股没擦干净是不能用下一代的胎毛来做草纸的。
其他的诸如生活放荡糜烂,一夜情,“不正当”关系,迷茫,嗑药,空虚,抑郁等等,从我观察的结果来看,这的确是从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那批人开始的。但我不觉得这是坏事。有信仰自然好,关键是信仰带我们去何方。如果信仰带我们去沟里,那我们还是暂且留在岸上看天色吧。
但是,我们其实可以很高兴地发现,大群体素质的提高正是从这一代开始,最基本的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插队,都是从文革后接受教育的那批人开始慢慢培养成的。很多社会陋习和低素质表现,恰恰也是老一辈的光荣传统。
这一代人肯定是有错的,但我相信那更多是个人力量的失误。而再多的错,其实在今天说都是不合时宜的。因为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所有的错,都是别人的,这一代人的错,还没开始。这一代人中的坏蛋王八蛋,都还没浮现,但是笨蛋肯定有不少,不过这点上哪一代都一样。
……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整体基调是偏向于现实主义的,但作者却能在其中注入一股清流般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使得整个故事在沉重中又带着一丝轻盈。我非常喜欢这种反差感,它让我在阅读的时候,既能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和无奈,又能从中汲取力量和温暖。作者对于人物情感的描绘,尤其是在爱情的描写上,非常克制而又深沉,没有轰轰烈烈的宣言,只有细水长流的陪伴和默默的守护。这种含蓄而又真挚的情感,反而比那些直白的表达更让人心动。而且,书中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也让我觉得很有意义。它并没有回避现实中的问题,而是通过故事,巧妙地引发读者对于社会公平、人性善恶等问题的思考。虽然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什么惊世骇俗的答案,但它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的视角,以及一种面对困境的态度。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让你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平静的力量,并且反思自己的人生。它不是那种让你读完后就扔掉的书,而是会让你在日后想起,依然能从中获得启发的作品。
评分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待,毕竟市面上这类题材的书籍实在是太多了。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的故事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不像传统的小说那样线性推进,而是通过一些碎片化的叙事和闪回,将整个故事拼凑起来。这种方式一开始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不适应,但一旦你沉浸其中,就会发现这种叙事手法恰恰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所在。它鼓励读者去主动思考,去连接那些看似不相关的细节,从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理解。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握,每一个小道具,每一句对话,都可能蕴含着重要的信息。这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忍不住反复推敲,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点。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考究,遣词造句都充满了艺术感,读起来就像是在品味一首优美的诗歌。这种文字的魅力,加上引人入胜的情节,简直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虽然有时候会因为理解上的难度而感到些许挫败,但当茅塞顿开的那一刻,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这本书就像是一道复杂的谜题,需要你付出时间和精力去解答,但最终的收获绝对值得。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刻意去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对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上。作者用非常平缓的笔触,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在不同境遇下的心理变化,以及他对自身、对世界、对他人关系的思考。我发现,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就是它所传递的那种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力量。它不会给你带来瞬间的震撼,但却能在你的内心留下长久的共鸣。我喜欢作者对于孤独感的描绘,那种即使身处人群,依然无法摆脱的孤寂,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这种情感的真实性,让我联想到了自己曾经的经历,仿佛书中那个角色就是我内心深处的一个缩影。同时,书中也展现了希望和救赎的可能性,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总有一线微光能够照亮前行的道路。这种对于人性的洞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寻,让这本书充满了哲学思考的深度。我不太擅长表达,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和一个智者进行一场心与心的对话,虽然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智慧的光芒。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听说过,一直想找机会读读看。这次终于如愿以偿,整体感觉还是挺惊喜的。作者的笔触很细腻,人物的刻画也相当立体,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和角色们一起经历了喜怒哀乐。特别是主角的成长线,写得非常扎实,不是那种一蹴而就的突然转变,而是循序渐进,充满着挣扎和自我怀疑,但最终又闪耀着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这一点让我觉得特别真实,也更容易引起共鸣。故事的推进节奏把握得也很好,不会让人觉得拖沓,也不会因为太快而忽略了细节。每一章都像是在精心编织的一张网,将读者慢慢地牵引进去,直到最后豁然开朗。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冬日里一杯暖暖的热可可,虽然不至于惊心动魄,但那种温暖和治愈的力量却能渗透到心底,让人回味无穷。作者在情感的表达上也很到位,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眼神,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就能传递出角色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这种“留白”的处理让读者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也更显功力。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如果你也喜欢那种娓娓道来的故事,以及触及人心的情感描绘,那么这本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了,总觉得名字里藏着一种矛盾的张力,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读完之后,我只能说,这种感觉被完全印证了。作者构建了一个相当宏大的世界观,但又将故事聚焦在一些微小的个体身上,这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让整个故事既有史诗般的厚重感,又不失人性的温度。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环境的描写,无论是广袤的原野,还是阴暗的角落,都被刻画得活灵活现,仿佛触手可及。这种场景的代入感非常强,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想象出故事发生的地点,甚至能闻到空气中的味道。而且,作者在人物的塑造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动机,即使是反面角色,也能让你理解他们的行为逻辑,甚至产生一丝怜悯。这种复杂的人性刻画,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故事的转折也设计得相当巧妙,你以为已经猜到了结局,但往往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剧情反转,让你既惊喜又佩服作者的脑洞。虽然有些地方的伏笔埋得很深,需要仔细体会,但正是这种需要读者去思考和挖掘的特点,让这本书更具深度和趣味性。它不是一本可以随意翻阅的书,更像是一场需要沉浸其中的智力冒险。
评分包装完整,印刷也很好,配送快!
评分不错的可以的,很完美的。物流也很快的,送货上门的小哥也不错的。
评分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哈哈哈哈哈
评分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下午!中
评分妹妹说看不懂哈哈
评分给学生们买的,初中的学生们看了都表示很有收获,书本身包装印刷都很不错,点个赞!
评分好(?▽?)好喜欢的书。
评分一口气买了很多本,先到第一批
评分一次买了好多书??,,还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