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4)

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自然之友,刘鉴强 著
图书标签:
  • 环境报告
  • 中国环境
  • 环境问题
  • 可持续发展
  • 环境政策
  • 环境治理
  • 生态文明
  • 环境监测
  • 环境数据
  • 2014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58182
版次:1
商品编码:1146524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环境绿皮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0
字数:3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在本书的《总报告》中,李楯先生回顾了中国生态环境概况,接着提出一个重大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政府和公民,分别做了什么工作?并提出新的环境-生态政策的基础理念: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正视污染和生态恶化对健康的影响,在国家法律的最高阶位层级,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健康权和环境权;关注和尽力保障环境公平;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命权利。
在上一年绿皮书中,我们首次提出中国各地的水资源争夺其实是一种社会与政治危机。在今年的“特别关注”中,郭巍青教授与同事将研究深化,分析水资源争夺的两个案例,清晰地得出结论:传统地方保护主义的水资源争夺,在经济发展与政治锦标赛体制的多重因素下,演变成了水利工程、政治利益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水资源的政治经济学。

目录

Ⅰ 总报告
1 环境-生态保护:我们做了什么【李 楯】/001
  一 情势再分析/002
  二 政策选择/011
  三 公民做了什么/017
  四 认真思考人类未来/036

Ⅱ 特别关注
2 水资源争夺与经济政治后果【郭巍青 周 雨】/039
3 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群体事件中的初次探索【李 波】/055
4 核能风险如何被放大?【曾繁旭 戴 佳 王宇琦】/070

Ⅲ 环境与健康
5 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与消化道肿瘤死亡【杨功焕】/079
6 从63个案例看环境与健康立法迫在眉睫【吕忠梅 黄 凯】/092
7 重视垃圾焚烧超常规发展引发的环境与健康风险【杨长江】/109

Ⅳ 雾霾危机
8 雾霾突围【刘晓星】/119
9 雾霾带来广泛而深重的健康影响【林 娜】/130
10 治理雾霾:伦敦当不了北京的老师【冯 洁 彭 林】/136

Ⅴ 政策与治理
11 2013环境公益诉讼回到原点【林燕梅 王晓曦】/146
12 环境诉讼中鉴定制度的困境与突围【张 宝】/164
13 环保法修改由小修变大改【郄建荣】/178

Ⅵ 生态保护
14 生态红线体系的概念、特征与监管【邹长新】/186
15 从传统部门管理走向现代生态管理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沈孝辉】/193
16 如何在长白山恢复东北虎种群?【朴正吉】/204

Ⅶ 城市环境
17 化工围城:哀恸未远,如何解连环?【彭利国】/219
18 垃圾分类面临的机遇和问题【徐琬莹】/225

Ⅷ 调查报告
19 瓶颈?突破——2012年PITI报告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联合发布】/235
20 中国江河的“最后”报告【李 波 姚松乔 于 音 郭乔羽】/249
21 中国122座垃圾焚烧厂信息申请公开报告【芜湖生态中心】/257

Ⅸ 大事记
22 2013年环境保护大事记/269

Ⅹ 附 录
年度指标及年度排名
23 2013年环境绿皮书年度指标——中国环境的变化趋势/281
24 2013年度全国省会及直辖市城市空气质量排名/295
政府公报
25 2013年度国家新颁布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列表/297
公众倡议
26 关于《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送审稿)》的修改意见/299
27 污染源信息全面公开倡议/302
28 多家环保NGO回应“解禁一次性PS发泡餐具”/305
29 关于《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的意见/307
年度评选及奖励
30 2013最佳环境报道评选结果揭晓/311
31 第五届SEE-TNC生态奖/314
32 2013年“地球卫士奖”揭晓/315
33 2013年福特汽车环保奖获奖项目/316
34 2013年度“斯巴鲁生态保护贡献奖”获奖公示名单/322

35 后 记/324
36 自然之友简介/325
37 环境绿皮书调查意见反馈表/327

Abstract/329
Contents/331

前言/序言


《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21世纪的挑战与机遇》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深入剖析全球气候变化复杂性、系统阐述可持续发展核心理念的权威著作。它超越了单一的科学报告视角,融合了气候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多学科前沿研究成果,旨在为政策制定者、科研人员、商界领袖以及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公众提供一个全面、深刻的认知框架。全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通过对历史脉络的回溯、当前困境的精准诊断以及对未来路径的审慎展望,勾勒出人类社会迈向绿色、韧性未来的宏伟蓝图。 第一部分: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与历史演进 本部分奠定了理解全球环境危机的科学基石。它详细回顾了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如何深刻影响地球气候系统。首先,书中详尽阐述了温室气体效应的物理机制、主要温室气体的来源、大气浓度变化的历史数据及其与全球平均温度上升的精确关联。 随后,本书着重分析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多重物理影响。这不仅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如热浪、强降雨、干旱和飓风)频率与强度的增加,还涵盖了对全球水循环、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生态系统(如珊瑚礁、极地冰盖)的不可逆转的冲击。特别地,书中引入了“临界点”(Tipping Points)的概念,警告了地球系统可能存在的突然、灾难性转变的风险,强调了行动的紧迫性。 在历史回顾层面,本书追溯了国际社会对气候科学的认知历程,从早期的科学探索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诞生,再到《京都议定书》和后续的全球谈判,细致描绘了科学共识如何逐渐转化为国际政治议程的过程。 第二部分:可持续发展的多维内涵与理论框架 可持续发展并非一个单一目标,而是一个包含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和环境承载力三位一体的复杂目标体系。本部分致力于厘清这一概念的内涵和演变。 书中首先梳理了布伦特兰委员会报告以来的经典定义,并批判性地审视了不同发展阶段对“可持续性”的不同解读。重点探讨了“代际公平”的核心伦理原则——即当代人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后代人的福祉为代价。 在理论框架构建上,本书深入探讨了“弱可持续性”与“强可持续性”的辩论,以及“生态现代化理论”、“去增长论”(Degrowth)和“稳态经济学”等主流思想流派的异同。通过引入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行星边界(Planetary Boundaries)等量化工具,本书试图将抽象的可持续性目标转化为可操作、可衡量的指标体系。 社会维度方面,本书聚焦于气候变化与社会不平等的交叉影响。它分析了气候正义(Climate Justice)议题,探讨了最脆弱群体(如小岛屿国家、贫困社区、原住民)在面对气候冲击时所遭受的不成比例的损害,并论述了气候适应与减缓措施如何能够促进或阻碍社会包容性发展。 第三部分:减缓与适应的全球战略路径 有效的气候治理需要减缓(Mitigation)和适应(Adaptation)双管齐下。本部分详细分析了这两大支柱的具体战略和实践案例。 减缓战略:本书将重点放在了能源系统的深度脱碳。内容涵盖了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技术的成本曲线、规模化部署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储能技术和智能电网的创新。同时,书中也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进行了客观评估,分析了其在难以脱碳行业中的潜力。此外,本书还探讨了循环经济模式在减少资源消耗和工业排放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土地利用和森林管理(LULUCF)在碳汇方面的潜力。 适应战略:鉴于部分气候变化影响已不可避免,本书系统介绍了适应策略的规划与实施。内容覆盖了农业水分管理、沿海地区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系统的疾病监测与预警,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等领域。书中强调,成功的适应策略必须是区域化的、基于社区的,并需与国家发展规划深度整合。 第四部分:全球治理、经济转型与技术创新 气候治理是一个高度碎片化但又相互关联的全球性挑战。本部分剖析了实现全球合作与国内转型的关键要素。 在全球治理层面,本书详细分析了《巴黎协定》下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机制的运作机制、优点与局限性,并探讨了碳定价(如碳税和排放交易体系——ETS)作为核心经济激励工具的有效性及其政治经济学挑战。 经济转型部分,书中探讨了“绿色金融”的作用,包括气候风险披露、可持续债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如何引导私人资本流向气候友好型项目。同时,本书也审视了化石燃料经济体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经济阵痛与公正转型(Just Transition)的必要性。 最后,本书对前沿技术创新进行了展望,包括绿色氢能的未来、生物技术在固碳中的应用,以及数字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如何优化能源使用效率和气候模型预测的潜力。 结论:迈向韧性社会的行动呼吁 全书以对人类选择与责任的深刻反思作结。它强调,气候行动不仅是环境责任,更是推动科技进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更公平社会结构的历史性机遇。本书呼吁所有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和公民——从被动的反应者转变为积极的塑造者,共同构建一个既能抵御气候冲击,又能促进全人类福祉的韧性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充满好奇的读者,我总是在寻找能够提供深度观察和专业视角的书籍。《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4)》恰恰给我带来了这样的感觉。我想到,环境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往往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科技进步等诸多因素 intertwined。因此,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从更宏观、更全面的视角,来审视2014年中国在环境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报告里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的完善,或者是在社区层面、公众参与方面的实践?我想了解,在这一年里,中国在推动环境责任方面的努力,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它能否帮助我理解,中国是如何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努力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平衡点,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评分

我最近对“绿色发展”这个概念特别感兴趣,总觉得这不仅仅是一种环保理念,更是一种未来经济增长的新模式。所以,《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4)》这个书名,就让我联想到它是否会聚焦于中国在发展绿色经济、推动产业升级方面的探索。2014年,对于很多产业来说,都是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想知道,在这一年里,中国在发展新能源、推广清洁能源、以及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是如何布局的?报告里会不会有一些关于这方面成功的实践案例,或者是在推动绿色金融、鼓励绿色消费方面的政策解读?我更关心的是,这种“绿皮书”式的报告,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在通往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可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它未来的发展方向。

评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找到一本能够提供深度分析和可靠数据的书籍,显得尤为珍贵。《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4)》这个名字,立刻就抓住我的眼球。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就不能忽视其环境的健康状况。环境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了解2014年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所进行的复杂而艰巨的探索。报告里会不会对当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比如PM2.5的治理进展、水污染的控制成效、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否揭示这些问题的根源,以及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为此付出的种种努力?我期待的不仅仅是结果的展示,更是过程的呈现,是那些推动改变的力量和遇到的阻碍。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特别有分量,感觉像是那种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咀嚼才能品出味道的著作。我最近一直在关注中国的环境问题,新闻里、朋友圈里,总有各种各样的信息扑面而来,让人有点眼花缭乱,也挺焦虑的。所以,当我看到《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4)》这个书名的时候,心里就涌起一股期待。我想,这应该是一份系统、权威的梳理,能帮我理清过去一年中国环境发展的脉络,了解那些宏观的政策、具体的数据,以及背后隐藏的趋势。毕竟,要理解一个国家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和挑战,没有一份扎实的报告,很容易被碎片化的信息误导。我特别好奇,它会如何描绘2014年中国在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绿色经济转型等方面的具体成就和遇到的困难。是积极的信号更多,还是挑战更严峻?报告里会不会有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思路、新举措?我希望能通过它,看到一个更清晰、更深入的中国环境图景,而不只是泛泛而谈的口号。

评分

坦白说,我对这类报告文学性质的书籍,尤其是带有“报告”二字的书籍,总是抱有一种既敬畏又有些许疏离的心态。敬畏是因为它背后所代表的严谨、客观和专业性,觉得能写出这种报告的人,一定是对领域有着深入洞察的专家。但疏离感也确实存在,因为我担心它过于学术化、数据化,缺少了普通读者能够轻易理解和共情的叙事。然而,《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4)》这个名字,让我忍不住想要尝试一下。我希望它能不仅仅是枯燥的统计数字和图表堆砌,而是能用一种更有温度、更易懂的方式,讲述中国环境故事。我想知道,在2014年,我们身边的空气、水、土壤,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那些关于“蓝天”、“绿水”的愿景,在这一年里,究竟是向前迈进了一步,还是原地踏步?我期待能从中看到一些鲜活的案例,一些触及普通人生活的改变,而不仅仅是停留在高屋建瓴的层面。

评分

书的价格较贵

评分

值得购买,涉及面还需要拓宽

评分

书很好,帮人买的 好好学习 ,质量还行有点脏了。五常市某优质米开发公司,年经营“五常香米”达37万吨,年加工能力为60万吨。该市有大米加工企业200多家,他们都是五常市的大米企业,产地是纯正的,自然会打着“五常香米”出售。这样,该市每年流出的所谓“香米”就会达千万吨,远远超出了该市的生产能力,只有靠造假来满足市场需求。

评分

书很好,帮人买的 好好学习 ,质量还行有点脏了。五常市某优质米开发公司,年经营“五常香米”达37万吨,年加工能力为60万吨。该市有大米加工企业200多家,他们都是五常市的大米企业,产地是纯正的,自然会打着“五常香米”出售。这样,该市每年流出的所谓“香米”就会达千万吨,远远超出了该市的生产能力,只有靠造假来满足市场需求。

评分

值得购买,涉及面还需要拓宽

评分

给公司买的~~~~~~~~~~~~~~~~~~~~~~~~~~~~~~~~~~~~~~~~~~~~~~~~~~~~~~~~~~~~~~~~~~~~~~~~~~~~~~~~~~~~~~~~~~~~~~~~~~~~~~

评分

值得购买,涉及面还需要拓宽

评分

翻了下目录 应该还行

评分

资料性书籍,查阅,学术性,比较枯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