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问(新版)

水问(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简媜 著
图书标签:
  • 哲学
  • 中国哲学
  • 传统文化
  • 水哲学
  • 环境伦理
  • 文化史
  • 思想史
  • 陈思齐
  • 水问
  • 新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28867
版次:1
商品编码:1147126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简媜作品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水问》里的每一段故事、每一折心情、每一个句读……我是再也写不出的。哪怕仅仅是花的朵影、叶的凋图、情的沧浪、人的聚散……这些都远远逝于不回头的光阴洪水里,我变成涯岸送行的女子,千万难。——简媜
  读简媜的作品,可以体会一种简单的美。这种直指人心的美不需要太多浓墨重彩的渲染铺陈,写一种颜色,也可以像印象派绘画般百转千回;在深深浅浅的红里,就有了死亡与再生,缠绵与解脱,幻灭与真实,囚禁与自由。而她语言的弹性,密度,质料,慢慢地也品出来。

内容简介

  

  《水问》为简媜的第1本书,以清纯的少女心怀叙说大学校园里外的人生幻化,笔触自然且富创造意蕴。
  本书共分六卷,始于《花诰》,终于《化音》。其中每卷以卷首语拈出主调,使整本书卷卷相续而合成总体,每一篇既是它自己的意义,也是全书的谜底。作者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清晰地记录往日心灵的史迹。《水问》也被作者称为是自己的“断代史”。

作者简介

  简媜,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当代散文名家,著有《胭脂盆地》《旧情复燃》《梦游书》《天涯海角》《红婴仔》等。她下笔一贯摇曳恣纵,自成风格,其血色旺盛过人,却始终维持着一种从容的学院气息。
  曾获吴鲁芹散文奖、中国时报文学奖等,是《台湾文学经典》最年轻的入选者,也是台湾文坛最无争议的实力派女作家。

目录

花 诰
初次的椰林大道 / 002
白千层 / 008
花季之遗传 / 012
春之积雪 / 015
花之三迭 / 018
美之别号 / 022
壁画 / 027
树之黄叶天上来 / 033
野蔓之誓 / 037
水 经
月碑 / 042
问候天空 / 052
夏之绝句 / 058
一瓢清浅 / 064
生活细笔小引 / 075
小红虫 / 077
  ——生活细笔之一
踏一回月 / 080
  ——生活细笔之二
夜的独白 / 084
  ——生活细笔之三
两朵童稚 / 088
  ——生活细笔之四
我来酿 / 092
  ——生活细笔之五
漫卷心情 / 096
水经 / 104

悲 赋
阳光不到的国度 / 114
走过一处荒凉 / 122
情殇 / 126

碎 词
美丽的茧 / 130
幻航 / 134
不系乾坤系流年 / 138
海路 / 142
水问 / 149

断 语
风裳 / 156
云游 / 160


化 音
凤凰季节 / 168
  ——警明
心灵之河 / 175
  ——敬朋
不忍问归期 / 178
  ——别朋
水经注 / 184
  ——诀朋

精彩书摘

  水问
  台大的醉月湖记载着一个故事,关于一名困情女子投水的传说。我想,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而这种死也是最纯洁的。我是名弱者,欣赏了悲剧也扮演过悲剧,却在最后一幕潜逃,人是活着,热情已死。因此我写下《水问》,纪念那名女子并追悼自己。
  那年的杜鹃已化成次年的春泥,为何,为何你的湖水碧绿依然如今?
  那年的人事已散成凡间的风尘,为何,为何你的春闺依旧年年年轻?
  是不是柳烟太浓密,你寻不着春日的门扉?
  是不是栏杆太纵横,你潜不出涕泣的沼泽?
  是不是湖中无堤无桥,你泅不到芳香的草岸?
  传说太多,也太粗糙。说你只不过是曾经花城的孤单女子,因不慎而溺于爱的歧流断脉之中,说你的失足只是一种意外。说有人见你午夜徘徊于水陆的边缘,羞怯地向陌生的行人诉说你碎断的心肠,说你千里迢迢要来赴那人的盟约……而千里迢迢岂是你所能跋涉?日夜的秩序又怎容你轻易嵌入?你已不属于时间空间,你因而被镇于湖心水湄,再不敢向人间,向你钟爱的人间殷殷探询。你于是成了一只冷僵了的蝴蝶标本,在图鉴上注明因求偶不成而自戕,被传阅于唇齿残香的茶余饭后。
  要问你:
  天空这么温柔地包容着大地,为何你不送走今日且待明日?
  大地这么宽厚地载育着万物,为何你不掏穴别居另成家室?
  人间婚姻的手续这么简便,为何你独独择水为你最后的归宿?
  是不是你信念着,有一种从无缘由而起的宇宙最初要持续到无缘由而去的宇宙最后的一种约誓,让你飘零过千万年的混沌,于此生化身为人,要在人间相寻相觅?你是离群的雁,甘愿缚进人间的尘网,折翅敛羽,要寻百年前流散于洪流乱烟中的另一只孤雁?你走过多少个春去秋来,多少丈人间红尘,你来到那人面前,虽然人间铸他以泥沤,你依旧认出那疲惫的面貌正是你的魂梦所系,那沙哑的嗓音正是你所盼望的清脆。你从他的眼眸看出你最原始的身影,你知道那是你们唯一的辨认。
  人间的鹊桥,虽不如天庭的绚丽,而你们愿意一砖一瓦地建筑。
  人间的气候,虽不如天庭的清朗,而你们羽翼同生要共飞过地坼天裂的风暴。
  人间的箪食瓢饮,虽不如天庭的琼浆玉液,而你们饭蔬食饮水甘之如饴。
  生命的意义原本就模糊不清,在纷杂的爱之向度中,你们愿意凸显爱情为你们心中的殿堂。以千年的姻缘,作最坚固的奠基,以信任与尊敬,作不朽的钢架,深挚的痴爱,是你们的铜墙铁壁。不渝的贞操,是避风的屋顶是挡雨的门窗。人们只能依你们的声音容貌,批评这样的茅茨土屋。而你们温婉地相待,且让人们去追求他们所谓的富与美,在你们崇高的人格花园里,自然生长着四季繁花,清风朗月。此去,此去经年,千山万水,永不相离,生老病死,永不相弃。
  而是不是今日的下弦曾是十五的月圆?
  是不是眼前的沧海曾是无际的桑田?
  是不是来自于生的终归于死,痴守于爱的终将成恨?
  是不是春到芳菲春将淡,情到深处情转薄?
  你坚信的约誓,是四月残飘的柳絮。你溯回的记忆,是荆棘丛生的刑地。你眼见手成茧足结痂,而人间的鹊桥已成废墟。你于是放眼苍茫,要天地为你卜一卜“地久天长”;山川静默蜿蜒,说这一卦不在人间只在天上。你披发行吟,踉踉跄跄去熙攘的市井探询,你说:“借问,借问怎么回去我的殿堂,我的恋之初……”好心的行人摇摇头,说没有这样的一条路,没听过这个方向……你想起千年前的流离。盼到今生才又聚,为何不能同羽同翼?为何曾经的约誓亡佚成断简残篇的失散的流离?为何地能久天能长,人间的爱情却离了又聚,聚了又散?
  当太阳再升起,所有的杜鹃萎身谢礼,化成声声的杜宇,唤你不如,不如归去,你仰首看看今日的天空,似乎和昨日并无差别;你舒开手中的书卷,一样的道理,一样的铅体。而你的殿堂已是前尘,你的爱情已成往事。就把一款款的道理还给线装的书架,把一滴滴的泣血留给春泥,把一身姿态托给验尸的风雨,夜半湖心,秋虫唧唧……当太阳再升起,所有的杜宇声声唤你,所有的人间恩爱,你已双手归还而去。
  是不是湖水如翡翠,依然是你不死的柔情,涨潮于干旱的季节?
  是不是满湖莲韵,是你含辞吐语,字字的叮咛?
  是不是一帙帙的书卷,有你不忍撕毁的,海市蜃楼的模型,要给另一对情偶的注解的提醒?
  是不是年年杜鹃的鲜红,是你遗传的爱情的色泽?当那一对对的足印踏过花冢春泥,你是不是愿意他们在举足之间,牢牢记取,聚与散在人间,都要相待以礼。
  且守护这无源的川流,爱字不易写,但愿你湖心风纹,勾勒一笔一画。
  且让萍水相逢的,在湖畔栏杆拟下他们的约誓。
  且让相识相知的,用你的神话湘绣成他们的嫁纱。
  让长年分离的,偶然相遇。
  让幽怨的,冰释所有的尘土泥沙,让他们知晓,聚是一瓢三千水,散是覆水难收……
  而今夜,且让我来冠冕你,花城曾经痴守爱情的女子,魂归来兮。
  ……

前言/序言


水问(新版) 作者: [作者姓名,此处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出版社: [出版社名称,此处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此处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ISBN: [ISBN号码,此处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书籍封面设计风格: [此处可描述封面大致风格,例如:以深邃的蓝色为主调,点缀着涟漪状的银色线条,中央一只抽象的写意飞鸟,整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书籍装帧: [此处可描述书籍装帧,例如:采用精装设计,配以哑光纸印刷,触感温润,内页纸张选用高品质道林纸,色彩还原度高,书脊采用锁线装订,牢固耐翻,细节处彰显匠心。] 目标读者: [此处可针对读者群体进行描述,例如:喜爱文学、哲学、历史的读者,对自然、人生、宇宙有深刻思考的探索者,以及所有被文字之美所吸引的读者。] 推荐语: “在时间的河流中,我们都是渺小的渡客,追寻着彼岸的答案。这本书,便是那条承载着无数叩问与冥思的河流,它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却点亮了通往自我想象的幽径。每一次翻阅,都是一次与灵魂深处的对话,一次对未知世界的温情凝视。” 内容概述: 《水问(新版)》并非一本记载具体事件或人物传记的线性叙事作品,它更像是一本汇聚了作者多年来对生命、自然、宇宙、时间、存在以及人类内心深处种种困惑与感悟的哲学随笔集。作者以其细腻敏锐的笔触,如同涓涓细流般,缓缓注入读者的心灵,引发一系列深邃的思考与情感共鸣。 本书的核心,在于“问”。这些问题并非源于某个具体的学术研究,而是源于生活本身,源于个体在面对宏大世界时的渺小感,源于对生命短暂与存在的永恒之间张力的叩问。作者并没有试图给出 definitive 的答案,因为很多关于生命本质的问题,本就没有标准答案。相反,他以一种开放、包容、探索的态度,邀请读者一同进入这场没有终点的思想旅程。 书中,你会看到作者对“水”的意象的反复运用。水,作为最古老、最普遍的自然元素,它既有至柔至刚的属性,又有无穷变化的可能。它承载着生命的起源,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它能滋养万物,也能覆舟灭顶。作者借由水,展开了对生命轮回、存在变迁、情感潮汐等一系列概念的探讨。他或许会追问:水为何总是向低处流淌?这是否是一种对生命必然性的隐喻?我们个体在庞大的时间洪流中,又该如何安顿自己的存在? 除了对自然的观察与哲学式的思考,本书也触及了人类情感的复杂光谱。作者可能会深入剖析爱情中的失落与眷恋,友谊中的坚守与疏离,以及个体在孤独中对归属感的追寻。他并不回避人类情感中的脆弱与伤痛,而是以一种近乎悲悯的理解,去描绘那些被时间磨蚀、被现实考验的种种人性断面。那些关于回忆的碎片,关于失去的痛苦,关于希望的微光,都可能在字里行间悄然浮现。 《水问(新版)》的语言风格极具特色。作者的文字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却有着一种天然的节奏感与韵律美。它像是耳畔的低语,又像是山间的回响,既有诗歌般的意境,又不失散文的真挚。许多篇章,可能都仿佛是一首首短小的哲学诗,字字珠玑,句句叩心。读者在阅读时,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涌动,感受到文字背后那个敏感、深刻、充满探究欲的灵魂。 此外,书中可能还穿插着作者对艺术、音乐、书籍的独特见解。他可能会在欣赏一幅画作时,联想到人生的无常;在聆听一段旋律时,体会到时间的痕迹;在阅读一本经典时,找到与自己内心深处的共鸣。这些跨界的思考,进一步拓展了本书的哲学维度,让读者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生活与世界。 “新版”的标识,暗示着这本书在内容或形式上可能有所增益或调整。也许是作者对过往作品的重新审视与修订,加入了新的感悟和思考;也许是新增了与主题相关的精美插图或版式设计,使其更具收藏价值和阅读美感。无论如何,“新版”都代表着一种迭代与升华,是对作者思想的一次更新与呈现。 总而言之,《水问(新版)》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它不是提供一套僵化的理论,而是点燃一盏盏思维的火炬,照亮读者内心的幽暗角落。它鼓励我们去质疑,去探索,去感受,去热爱,去拥抱生命中的每一个“问”。它会让你在合上书页的那一刻,依然被那些未曾完全解答的问题所萦绕,却已然心怀一种新的平和与力量,准备好继续在这条名为“人生”的河流中,继续自己的旅程,继续自己的“问”。 书中可能出现的思考方向(并非具体内容,而是作者探讨问题的可能路径): 关于存在: 个体存在的意义何在?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是什么?时间的流逝对我们的存在有何影响?“存在”本身是否具有超越性的意义? 关于自然: 自然的规律是否暗藏着宇宙的法则?我们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是怎样的?在自然面前,人类的傲慢与渺小是如何体现的? 关于情感: 爱与失落是永恒的命题吗?孤独是否是人类个体不可避免的宿命?情感的潮起潮落,是否也遵循着某种深刻的逻辑? 关于时间: 时间是线性的还是循环的?我们如何把握当下?回忆与未来对我们的现在意味着什么? 关于认知: 我们的感知是否局限于表象?真理的边界在哪里?知识的局限性如何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关于选择: 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构成吗?自由意志是否存在?我们在命运面前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关于艺术与美: 艺术的力量在于何处?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为何会被某些事物触动心灵? 《水问(新版)》将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引领读者进入一场关于生命、关于自我、关于世界最本真的哲学对话。它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一次思想的远航,一次在无垠宇宙中的温柔叩问。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常常在午后阳光正好,一杯清茶伴读《水问(新版)》。窗外是车水马龙的喧嚣,室内却是另一番景象,仿佛置身于一个被文字构筑的宁静世界。作者的文字有一种奇妙的魔力,能够瞬间将我带入他所描绘的意境之中。我能感受到那些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情感,能体会到那些深邃的思想所带来的震撼。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包容性,你可以从中读出哲学的深度,也可以品味到诗意的浪漫,甚至还能在某些段落中找到共鸣的喜悦。它不像某些读物那样,有着明确的“主题”和“论点”,而是像一条蜿蜒的河流,带领读者随波逐流,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这种开放式的表达方式,反而更加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评分

说实话,在接触《水问(新版)》之前,我并没有太多关于“水”的文学想象,总觉得它只是自然界最普通不过的存在。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维度,让我看到了“水”在人类文明、情感世界乃至哲学思考中所扮演的如此多重而深刻的角色。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充满力量,他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那些原本难以捉摸的思绪变得触手可及。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停下来,陷入沉思,回味着那些精炼的句子,感受着文字中蕴含的生命力。这本书不是那种快餐式的读物,它需要你放慢脚步,用心去品味,去感受。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就像反复品味一杯好茶,越品越有滋味。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一种静谧而又充满张力的力量。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来安放自己的心灵。《水问(新版)》就像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进我疲惫的内心,洗涤着那些被世俗喧嚣所染污的角落。它没有激昂的呐喊,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是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声音,引导着读者去审视内在的真实。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述中展现出的那种洞察力,他能够捕捉到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并将它们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考。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像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良师益友,在人生的道路上给予我指引和启示。

评分

《水问(新版)》这本书,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我之所以反复提及“精神滋养”,是因为它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力量。作者的文字,像水一样,渗透进我思想的每一个缝隙,润泽着我干涸的心灵。我不再感到迷茫和焦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在水的意象中,都找到了最简单、最本真的答案。它教会我如何去看待得失,如何去拥抱变化,如何去理解生命的无常与美好。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让我对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期待。

评分

初读《水问(新版)》,我被它深邃的标题所吸引,仿佛能听到来自遥远时空的潺潺流水声,又仿佛触碰到人类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颇具匠心,简洁却不失意蕴,一抹淡蓝色的晕染,恰似水波荡漾,又如思绪的涟漪。翻开书页,一股淡淡的书墨香扑面而来,这是纸质书籍独有的温度,也是我选择实体书的原因。我并不是一个特别博学的读者,但对于能够引发思考、触动情感的作品,总是充满好奇。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寻找到一些关于生命、关于世界、关于自我的答案,或者仅仅是一些能够陪伴我度过漫漫长夜的温暖慰藉。这本书带来的,或许不仅仅是文字的阅读,更是一场心灵的探索之旅,一段与作者灵魂的对话。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其中,让文字的力量涤荡我内心的尘埃,让我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评分

速度快,质量好,京东好选择

评分

书现在基本都在京东买了,主要是速度快,赶上有促销的话,很合适

评分

好极了。。,,,

评分

给孩子买的,孩子非常喜欢,很不错的书。

评分

非常值得信赖!

评分

便宜便宜便宜便宜便宜

评分

书很实用,有用,正版,赞!

评分

包装很好结实,还没看,好评

评分

我越来越喜欢在京东买了,送货及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