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寵只在一線之間,你應該怎麼做?
……大約半年前,當我看到這一幕時,我驚訝得目瞪口呆:遠遠走來個高中模樣的男生,看來也是剛下校車,蓬亂的頭髮、大大的肚皮,襯衫一角亂糟糟地跑出長褲外,說他一臉太保模樣絕不為過。好嘛,太保也要回家啊,沒啥稀奇。等他再走近一些時,我傻眼了——他的身後,竟然跟著一個與他身材正成反比的瘦小傭人。他老兄大剌剌地走在前面,身上什麼也沒有,因為傭人正用雙手將他的大大書包抱在胸前,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頭。……
愛和寵溺雖然只在一線之間,卻不難分辨。會使孩子習慣變差的、人格變形的,就是溺愛。因為真正的愛,只會帶領孩子漸漸邁向成熟和獨立。教養,是全面的,不是給你幾個規則,就沒事了。汪培珽不打小孩,可以教出好孩子,為什麼有人卻說不打不行?因為她還做了其它的1、2、3、4、5、6……。夫妻間的相處、親子間的互動,甚至,父母做事的原則,都是教養裡的一環。金湯匙裡就算不是毒藥,是補藥,也要拿捏適量、對症下藥才行。教養,就是生活,時時刻刻都在進行。這就是汪培珽的手記。——1小孩子不想上學,父母開始擔心了……想看看她如何四兩撥千金嗎?弟弟不喜歡上學……「每天都在等下課,這該怎麼辦?」媽媽也替他憂愁。「沒辦法哪。」弟弟說。「要不要我們每星期選一天,不去上學?」天啊,這個媽媽是不是瘋了?弟弟的眼睛睜得好大,在昏暗的房間中閃閃發光。「怎麼跟老師說?」弟弟追問。「就說你肚子痛要請假。」「每星期都有一天肚子痛嗎?」連小學生都知道這理由不及格。「那不然,你明天去跟老師說實話,說你每天都在等下課、等放學,我媽媽說我可以選一天不來上課,看看老師怎麼說。」弟弟的眼睛睜得更大了,一副你想找死就自己去,不要叫我去送死。2要父母閉上嘴巴不說話,比登天還難她只想要與你共勉之父母生氣時,盡量不要說話,因為說出來的話都是氣話。氣話,就是廢話。zui後會被歸類為廢話的話,不需要真的說出來。為什麼有些孩子會將父母的話當耳邊風呢?因為,父母的廢話太多了。我裝作不理他,他還是嘟著一張嘴。但是孩子也知道分寸,再過份下去,就會惹媽媽生氣了。「為什麼我已經生氣開始罵人了,孩子都不怕呢?「曾有父母這樣問我。因為你生氣太多,罵人太多,還有廢話太多了。什麼叫太多?就是它與你跟孩子好好講話、你好好聽孩子說話的總時間,不成比例。3你相信海誓山盟嗎?你相信鑽石代表堅真的愛情嗎?相信個大頭鬼啦,她說,連親情,都是需要時間培養的這些年來我會做同一個夢:夢裡有人追求我,對方沒名沒姓,但我確定不是那個睡在我枕邊的另一半。那種愛情美妙的感覺,會在夢裡清清楚楚地出現,就像是當年與另一半的初相識,所以這稱得上是美夢囉。有一天早上,先生吃著早餐準備上班去,已經送孩子上了校車的我,無事地在一旁陪他說話。相聚即使是一分鐘,我也想把握。於是就將昨晚的愛情夢,當八卦新聞說給他聽,只見他默不作聲地吃完早點,臨出門前只留了一句話:「等會兒拿我的信用哪去買顆大鑽戒,中環皇后大道上的置地廣場早上十一點就開了……」呵呵呵,原來愛情是有價的。4「只有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當然不可以。這是教養裡zui被誤用的一句話,連大人都一起被騙了。現代父母zui可能遇上的教育盲點: 對於任何「壓抑」孩子的舉動,都會不由自主地歸類到「父母不該,也不能做的事。」因為我們都是在威權教育下長大的。可是孩子該學的事可多了——你不喜歡某個人,當然可以不請他吃你zui愛的餅乾。但是,那是私底下的事。當事情變成公開的時候,你在眾目睽睽之下將某人剃除在外,就是一種羞辱他人的行為。什麼叫進步?就是進步的國家和人們,幾百年前就知道這個待人處事的基本道理了。5不要想太多,做了再說她的書,連沒小孩的大人,看了也受用我相信我做的是對的,我就全然投入。當你全然相信時,事情就會如你所願地發生。當事情發生時,人們就會說,那是奇蹟。但是,只有你自己知道,世界上是沒有奇蹟的。如果真的有,它也只為相信自己的人創造。6請不要以各種理由為藉口,放小孩自己度過童年沒有爸媽陪伴的童年,對雙方,都是一種損失獨立,有時是種心理狀態,不是物理狀態。有時放到天涯海角,一樣無法獨立。當小孩還是小孩時,就是要留在身邊,才叫愛。我又回頭要去煎第三顆荷包蛋,到了廚房卻自言自語地說:「生孩子就是要放在身邊疼,放在身邊愛,小學六年級就早早送走,乾脆不要生好了。」愈來愈大的孩子,還是需要父母的關心只是我也要開始學習:什麼時候該關心,什麼時候不該作者簡介
汪培珽
她就好像一位你心中的朋友當你突然想起了與孩子有關的事她的影像——復古中帶點時尚的髮型素樸卻有質感的服裝加上燦爛的開朗笑容,就會在你的腦海中浮現她的字——有幽默的對話有內涵的反思有深度的自我砥礪和期許從她身上可以讀到你我的身影五年來完成的五部作品──《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管教啊,管教》*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獎累積銷售衝破100刷。五年前隨先生工作移居香港,目前在《明報》和《明報週刊》設有專欄。
自序:汪培珽手記,是她的新書系
輯一2008年3月24日我不想上學不可以延誤嗎?連別人的孩子,都養得這麼快樂讓孩子踢一腳愛情是有價的不是來幫忙功課的不理所當然我們之間,只有一種語言高手過招無聲的禮讓不要笑孩子不成熟颱風天的生日禮物想買就買,不要猶豫上帝的辦事效率六十塊錢的勇氣垃圾桶裡的維他命什麼東西燒焦了?中國人,光英文好是行不通的水缸的水媽媽的矛盾媽媽又變回原形斷背山輯二奇蹟,只為相信自己的人創造媽媽別臭美第八課 傳宗接代神色自若似是而非牆角賣完就算了放在身邊,才叫愛不要高興得太早媽媽為什麼要生氣十歲的孩子有三歲的表情金湯匙裡的毒藥直到養成習慣為止人情捨本逐末黑麵包青蛙裸奔角蛙有沒有聖誕老人?請不要騷擾你的孩子當大導演的潛力誰怕誰跋:父母的腦袋裡都是糨糊嗎?
这本书的叙事角度非常新颖,它没有采用常见的线性时间推进,而是像打碎了的玻璃碎片一样,将关键性的记忆和感悟以一种非线性的方式重新拼贴起来,却奇妙地形成了一种更接近真实记忆运作的逻辑。这种跳跃式的叙事,反而增强了故事的悬念感和内在的张力,让人不得不主动参与到文本的构建过程中去,去连接那些看似松散的线索。作者对细节的捕捉能力令人赞叹,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场景描绘,往往是后续情节爆发或情感转折的伏笔,这种伏笔的设置高明而不露痕迹,读完后回想起来,不得不拍案叫绝。它更像是一部精密的哲学思辨录,披着回忆的外衣,探讨的是永恒的命题。
评分读这本书时,我感觉自己仿佛被作者拉进了一个极其私密但又极其坦诚的空间。没有矫饰,没有粉饰太平,只有对生活本质的直面与剖析。更让我欣赏的是,尽管主题可能略显沉重或复杂,但作者的笔调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克制的优雅,避免了陷入过度煽情或空洞的说教。它教会我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不可控的外部压力下,保持内心的定力。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累积性的,越往后读,越能体会到前面那些看似平淡的描述所蕴含的深意。它不像那种读完就忘的消遣读物,它更像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提供了宝贵的、可供长期参考的思考框架,对我的生活态度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拍案叫绝,从头到尾都紧紧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仿佛作者直接在我耳边低语,娓娓道来那些深藏不露的世情百态。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近乎冷峻的观察力,笔触细腻却不失力度,描绘出的场景和人物立体得让人心惊。那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远超出了普通散文或回忆录的范畴,更像是一部精心构建的心理剧。读完之后,合上书页,那种久久不能散去的思考的余韵,让人忍不住反复咀嚼其中的味道。特别是对于那些身处高位或者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来说,书中所折射出的那种复杂情感和现实困境,有着极强的共鸣感。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十分巧妙,叙事的节奏感把握得恰到好处,张弛有度,绝不拖沓,每一个章节的转折都处理得自然而又富有冲击力,体现了作者极高的文学素养和对故事节奏的精准拿捏。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整体氛围塑造得非常成功,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自洽且极具说服力的世界观。从开篇到结尾,作者始终保持着一种高屋建瓴的姿态,即便描写的是极其私密的个人情感,也处理得像是对某个宏大主题的侧面注解。这种处理方式让整本书的格局一下子打开了,不再局限于个人的悲欢离合,而是上升到了对时代精神、社会结构的深刻反思。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暂停下来,想象着作者当时写作的心境,那种对自身经历的梳理和对外界观察的提炼,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清醒的头脑才能完成的。它并非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抛出更深刻的疑问,迫使我们去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所做的选择。这本书无疑是一次精神上的深度探险。
评分这本作品的文字功底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展示,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带着精确的重量和韵味,读起来就像是在品尝陈年的佳酿,初尝平淡,回味悠长。作者的叙事腔调非常独特,带着一种冷静的疏离感,却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深深的关怀,这种矛盾的统一反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阅读张力。我很少看到有人能将细腻的内心活动描写得如此透彻而不显得矫揉造作。它不像那种直白地倾诉苦难的作品,而是通过一种更隐晦、更具象征意义的方式来探讨核心议题,留给读者广阔的解读空间。每一次重读,似乎都能发现先前忽略的微妙之处,这正是好书的标志之一。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成熟稳重,丝毫没有时下流行的浮躁气,读来让人心安,专注于内容本身,而不是被华丽的辞藻分散了注意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