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宗昌,青丽 著
图书标签:
  • 建筑工程
  • 施工技术
  • 施工管理
  • 工程管理
  • 建筑施工
  • 工程技术
  • 土建工程
  • 建筑科学
  • 工程教育
  • 实务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2356221
版次:1
商品编码:1151717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页数:316
字数:367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地基基础及地下室工程施工管理、砌体工程及外墙保温系统质量工程、混凝土工程及其材料质量控制、屋面防水及室内排水施工控制、项目实施阶段控制、管理等六个方面问题。在写作构思中力求全面系统,通俗易懂,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围绕过程工序中按质量标准及规范这条主线,防治其通病的产生。
本书适用于现场技术人员、工程施工人员、设计人员,监理及质量检查员、工程监督、建筑专业院校师生学习借鉴。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建筑地基基础及地下室工程施工管理 1
第一节 地基基础的处理控制 1
1.减少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基本措施 1
2.建筑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3
3.条形基础应用时常见问题及对策 10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14
5.黄灰土基层施工质量及防治措施 18
6.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其防护 24
7.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常见问题探讨 27
8.深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施工措施 32
9.高层建筑筏形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 36
10.土钉墙在软土地基基坑中的施工应用 39

第二节 地下室后浇带及地下工程 40
1.建筑地下室后浇带的设置与施工控制 40
2.地下室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技术 42
3.建筑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的改进 45
4.地下室后浇带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控制 48
5.地下人防孔洞口防护常见安全质量问题及对策 52
6.现浇混凝土结构后浇带质量控制 56
第二章 砌体工程及外墙外保温系统质量控制 60
第一节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60
1.砌筑工程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60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用现状及发展 64
3.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68
4.混凝土装饰砌块墙体施工中质量控制 76
5.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及常规处理 83
6.建筑外墙的质量与渗漏预防控制 86
7.砌体建筑结构房屋的抗震技术措施 91
8.提高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能力的有效方法 93
9.砌体结构抗震的应用经验与期望 101
10.房屋建筑中墙体裂缝成因与对策 114

第二节 外墙外保温系统质量控制 118
1.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质量问题的分析处理 118
2.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技术 123
3.外保温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 128
4.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自保温体系性能优化的措施 133
5.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的施工防火措施 138
6.建筑太阳能光伏玻璃一体化的应用 142
7.建筑节能中的遮阳技术应用 147
8.建筑室内装饰中的节能环保措施 152
9.低碳节能与绿色能源在当代工程中的应用 158
10.实施绿色建筑暖通空调技术的方法措施 164
第三章 混凝土工程及其材料质量控制 169
第一节 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69
1.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169
2.混凝土结构裂缝综合修补技术的应用 172
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一般原因及预防 176
4.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79
5.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分析与防治 183
6.盐渍环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方法措施 187
7.建筑框架梁柱结构节点施工质量控制 191
8.框架剪力墙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194
9.建筑变形缝部位双剪力墙的模板支设施工 198
10.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 203
11.混凝土现场标准养护试件强度问题分析 206
第二节 混凝土应用材料质量控制 211
1.混凝土掺和料质量要求和技术应用 211
2.建筑用保温砂浆研究技术与应用分析 214
3.混凝土结构工程中钢筋的施工质量控制 217
4.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施工控制 222
5.防水密封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24
6.建筑材料的质量与检测监控 228
第四章 屋面防水及室内排水施工控制 232
1.卷材屋面防水产生渗漏的原因及治理 232
2.房屋屋面工程防水质量问题及施工控制 237
3.硬泡聚氨酯喷涂保温防水一体化施工控制 241
4.房屋室内排水管道施工控制要点 245
5.房屋不同部位施工防渗漏水 249
第五章 项目实施阶段控制管理 253
1.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控制 253
2.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进度管理控制 257
3.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 259
4.建筑房屋加固改造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262
5.建筑消防施工质量与监理监管措施 264
6.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271
第六章 建筑结构与电气设计施工管理 276
1.建筑房屋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277
2.住宅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性问题 279
3.住宅建筑的电气设计施工管理 281
4.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措施 284
5.智能建筑工程建设过程管理控制 288
6.建筑电气施工企业材料采购控制 292
7.建筑电气工程的安装方法和质量控制 296
8.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的管理 299
9.智能建筑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302
参考文献 306

前言/序言

前 言

现代建筑工程所包括的范围较广,属于所有的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和附属构筑物建设项目,包括对此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和完成的工程实体。而建筑工程质量则反映了其满足现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在使用功能、安全及其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这些要求的实现是通过专业技术设计人员精心设计、科学构思和严密计算才能达到的。智能化建筑广泛应用,电气在建设工程中更加重要,结构中用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混凝土工程,其商品化和泵送技术得到了普及;一些小型工程仍在现场自拌混凝土,从原材料计量、拌和,到入模的工序环节控制不严;建筑地下室后浇带的构造设计、建筑电气优化设计、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保温材料[如膨胀聚苯乙烯板(EPS板)和聚苯颗粒保温材料]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缺陷;各种轻质砌块的使用在一些地区普及率不高,需要加大推广力度;建筑装饰材料,防水耐蚀材料,保温材料的成品、半成品,质量低劣的建材仍有一定市场,需要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规范建筑市场,使建筑产品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质量标准的相应要求。
而设计意图的实现则要通过建筑施工人员,将这些工程所用的各类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离散材料,按一定的工艺方法组合成一个合格的使用实体,其施工细部操作过程的科学搭配、协调配合控制是质量监督管理的关键环节。要求每一位操作人员具有必备的技术素质和实践经验,切实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过程控制,使所形成的产品达到合格标准。而建筑产品具有其他产品不可比拟的特殊功能,一旦形成则难以改变,需要参与各方对工程全过程进行实地监控,使形成的产品真正达到节能环保、安全耐久的要求,确保建筑节能达到国家要求的65%这一既定目标。
作者在各类建筑施工现场参与技术质量工作50余年,熟悉并掌握各类工程细部操作控制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措施要求,对工序间产品的合格与否十分了解,本书在各类工程应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建筑行业规程,以施工验收批质量控制和防治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为主,分析并介绍了实践证明符合验收标准且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希望能够供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使自身得到不断提升。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地基基础及地下室工程施工管理、砌体工程及外墙外保温系统质量控制、混凝土工程及其材料质量控制、屋面防水及室内排水施工控制、项目实施阶段管理控制和建筑结构及电气工程施工管理6个方面。在写作中力求全面系统、通俗易懂,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质量标准及规范为主线,防止质量通病的产生。本书可以供现场技术人员、工程施工人员、设计人员、监理及质量检查员、工程监督、建筑专业院校师生学习借鉴,使其能够尽快熟悉和掌握新的技术规定和施工细部操作质量控制的正确方法和验收重点控制内容。
在本书出版发行之际,衷心感谢原建设部许溶烈、姚兵、金德钧3位总工程师的长期鼓励与鞭策;感谢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周仁杰局长等领导给予写作提供的宝贵实践机会;感谢中国电力出版社梁瑶编辑的关心与支持。本书借鉴了《建筑施工》、《建设科学与监理》、《建筑》、《工业建筑》等刊物中的相关内容,同时参考了一些技术专著及文献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在建设实践中所处地区的局限性和自身学识面的不全面性,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城市脉搏:摩天大楼的诞生》 内容梗概: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乏味的技术手册,而是带领读者踏上一段探索现代城市天际线背后宏伟工程的旅程。我们将聚焦于那些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深入剖析它们如何从一纸蓝图变为令人惊叹的现实。这不是一本讲述如何握紧扳手、铺设水泥的教科书,而是一部关于智慧、协作、创新与坚韧的史诗,讲述了人类如何挑战物理定律,将想象力转化为坚实的钢铁与玻璃的奇迹。 我们将从摩天大楼的“基因”——选址和规划开始,探讨为何某些地段能够孕育出如此庞大的建筑。这不仅仅是看风水,更是对地质条件的精确评估,对城市承载能力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战略洞察。我们将跟随设计师的笔尖,了解他们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化利用每一寸土地,同时创造出既实用又具美学价值的建筑形态。这其中涉及的不仅仅是线条的勾勒,更是对光影、空间、人流的精妙计算,以及对建筑在城市景观中所扮演角色的哲学思考。 接着,我们将进入摩天大楼的“骨骼”——结构设计的奥秘。本书不会罗列复杂的力学公式,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揭示支撑起一座座巨人的支撑系统。我们将了解“核心筒”的强大功能,它如何如同建筑的大脑和脊梁,承担起抵御风力和地震的重任。我们将探索不同类型的钢材和混凝土,以及它们如何在极端条件下展现出惊人的强度和韧性。读者将了解到,建造摩天大楼并非简单地堆砌材料,而是一场精密的计算与平衡,是无数工程师智慧的结晶,是对大自然力量的深刻理解和巧妙化解。 随后,我们将深入到摩天大楼的“生命线”——施工过程的挑战与解决方案。这部分将展现工程师和工人们如何在高空中,克服重力、风雨、以及时间等多重压力,将设计图纸一步步变为现实。我们将见证起重机的“舞蹈”,它们如何精准地将巨型的钢梁和预制构件送达指定位置。我们将了解先进的混凝土泵送技术,如何将液态的混凝土输送到数百米的高处。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聚焦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以及为了保护工人生命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严格措施。这并非简单的口号,而是对每一个细节的极致追求,是对生命的最高尊重。 本书还将触及摩天大楼的“神经系统”——安装与集成。电梯,作为摩天大楼的“血管”,将带领我们了解其高效运作的背后是怎样的精密设计和协同工作。我们将探索复杂的供水、排水、通风、空调系统,它们如何为建筑内部提供舒适宜人的环境。我们将见证玻璃幕墙的安装,每一块玻璃的精确切割、安装和密封,都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外观和性能。这就像为建筑赋予了生命,让它能够呼吸、能够感知外部世界,并为内部的人们提供庇护。 当然,摩天大楼的建设绝非孤立的工程,它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本书也将探讨摩天大楼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包括交通、商业、居住模式的改变。我们将思考,当一座座摩天大楼在城市中心崛起时,它们如何重塑了城市的活力,又带来了哪些新的挑战。这是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是建筑与城市共同进化的过程。 最后,本书将展望摩天大楼的未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未来的摩天大楼将更加智能、更加环保、更加人性化。我们将探讨绿色建筑的概念,以及如何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将思考,未来的摩天大楼是否会成为垂直的社区,拥有独立的能源系统和生态循环。这是一种对未来的畅想,也是对人类不断挑战极限、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一种美好期盼。 《城市脉搏:摩天大楼的诞生》是一本面向所有对现代城市建筑充满好奇的读者而写。无论您是建筑领域的专业人士,还是仅仅对城市景观充满遐想的普通大众,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引人入胜的内容。它旨在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打破技术术语的壁垒,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摩天大楼建造的复杂过程,感受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并对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以及那些高耸入云的建筑,产生全新的认识和敬畏。这是一次关于人类创造力、工程智慧和城市梦想的深度探索。 引言: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高耸入云的建筑始终是人类征服自然、彰显力量的象征。它们不仅是钢筋水泥的集合体,更是智慧、技术、艺术和人类梦想的结晶。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现代的摩天大楼,人类对于“向上”的追求从未停止。本书将带领您深入探究那些拔地而起、直入云霄的摩天大楼,它们是如何从一纸蓝图转化为令人惊叹的现实,又是如何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上勾勒出恢弘的篇章。 我们将告别枯燥的技术图纸和冰冷的专业术语,以一种更加人性化、更具故事性的方式,为您揭开摩天大楼的神秘面纱。这本书不是关于如何握紧扳手、铺设水泥的实用指南,而是关于建造过程中所凝聚的智慧、勇气、协作和创新。我们将跟随那些默默付出的工程师、设计师和工人们,感受他们如何挑战物理定律,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变为坚实的钢铁与玻璃的奇迹。 您将了解到,一座摩天大楼的诞生,需要对土地有着深刻的理解,需要对结构有着精妙的设计,需要对施工有着严谨的计划,更需要对安全有着一丝不苟的考量。我们将从城市规划的宏观视角出发,探讨选址的策略与考量;我们将深入到结构的微观层面,理解支撑起巨人的“骨骼”是如何构建;我们将身临其境地感受高空施工的惊险与刺激,体验团队协作的力量;我们将探究那些看不见的“生命线”,是如何让摩天大楼拥有勃勃生机。 本书的目标是让您在阅读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摩天大楼建造的复杂性与独特性,理解其中蕴含的科技魅力,以及那些为之付出心血的人们的伟大。它将激发您对城市、对建筑、对人类创造力的重新思考,让您在仰望摩天大楼时,看到的不仅仅是高度,更是无数智慧与汗水的汇聚,是人类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写照。 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探索摩天大楼诞生之旅,感受城市脉搏的跳动,聆听钢铁与水泥奏响的雄伟乐章。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其对施工“规范”的忠实遵循和详细解释,这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合规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在混凝土施工的养护章节,对于不同气候条件下(如高寒、酷热)的温湿度控制参数,描述得非常细致。然而,我个人更偏爱那些能揭示“为什么”和“如何做到更好”的书籍,而非仅仅是“应该怎么做”。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施工技术优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分析,或者不同施工方案之间的成本效益对比。例如,选择某种新型模板体系相比传统木模板,其初始投入、工期缩短、人工成本节约和后期拆模效率提升的综合测算模型。这本书更像是法律条文的详细解读,而非商业决策的辅助工具。对于那些需要向业主或投资方汇报技术方案并论证其优越性的读者来说,书中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的对比论证材料,使得管理决策层面的说服力有所欠缺。

评分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务实,几乎没有太多理论性的空泛阐述,直奔主题,这一点我很欣赏。我本来想找找关于项目风险识别与量化评估的深入分析,毕竟现在工程延期和成本超支的问题层出不穷,一套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比单纯的经验主义要重要得多。书中确实提到了风险管理,但似乎更多停留在定性的描述层面,比如“要确保材料及时到场”、“要加强安全教育”这类我们都知道但难以系统执行的指导方针。我期待看到的是如何建立一个基于历史数据的风险数据库,如何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来预测工期偏差,或者针对不同类型的工程(比如高层建筑与桥梁工程)制定的风险应对策略矩阵。这种量化和工具化的内容,对于提升项目经理的决策水平至关重要。相比之下,书中花费大量篇幅讲解的质量控制点,虽然重要,但感觉更像是对现行规范的复述,缺乏对施工过程中常见“灰色地带”的独到见解和解决思路。如果能在管理章节加入一些精益施工(Lean Construction)的理念与实践,那就更有价值了。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时,主要目的是想学习一些关于复杂钢结构安装的专项技术,特别是那些涉及超高层或大跨度空间结构时的吊装技术。我特别关注液压爬升系统、顶推法等技术的应用条件、安全计算和现场控制要点。这本书在钢结构章节的介绍相对简略,更多地停留在传统的高空作业安全规范和普通螺栓连接的扭矩控制标准上。这对于我目前的学习需求来说,信息密度略显不足。例如,书中对于“大型构件的临时支撑设计”以及“风荷载对安装精度的影响”这些关键点,论述得不够深入。我原本以为作为一本“技术与管理”并重的书籍,会提供一些先进的施工组织方法,比如如何通过数字化模拟来优化吊装顺序,以减少交叉作业的风险和时间。但目前看来,它更侧重于施工技术的基础知识普及,对于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硬骨头”问题,提供的直接帮助有限,更像是一本需要配合大量图集和规范才能有效使用的入门教材。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有意思的,采用了一种比较沉稳的深蓝色调,配上清晰的白色和黄色字体,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我本来还挺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现代建筑材料应用的前沿技术介绍,比如新型复合材料或者绿色建材的实际应用案例,毕竟现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建筑行业的大趋势。然而,读完前面的章节,感觉内容还是比较聚焦在传统的施工工艺和管理流程上。对于那些我们常常在工地上看到的,比如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这些基础环节,作者确实讲解得比较扎实,步骤清晰,图文并茂。但这对于一个已经有一定行业经验的读者来说,信息增量并不算特别大。我更希望书中能深入探讨一下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集成应用,或者一些先进的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难点突破。比如,如何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实时监控大型复杂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变化,书中暂时没有触及这方面的内容。总而言之,作为一本基础性的教材或者参考手册,它合格了,但若想在技术前沿上有所突破,可能需要期待后续版本加入更多创新性的技术探讨。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结构清晰度是毋庸置疑的,章节划分逻辑严谨,脉络分明,使得初学者可以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点。然而,作为一名对工程信息化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对书中关于信息技术在施工现场应用的篇幅感到非常失望。我期待的是关于物联网(IoT)传感器在监测结构沉降、温度控制中的实际部署案例,或者是关于建筑信息模型(BIM)三维协同作业流程在解决管线综合冲突方面的具体应用步骤。书中关于“信息化管理”的部分,主要还是停留在“建立项目信息平台”这种宏观层面的提倡,缺乏对具体软件接口、数据交换标准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决策优化的技术细节描述。比如,如何将无人机拍摄的点云数据快速导入施工进度模型中进行对比分析?这类前沿且实用的内容,这本书里基本找不到。因此,如果希望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来实现效率飞跃,这本书提供的视角可能稍显滞后了。

评分

东西还行。

评分

学习中。。。。。。

评分

东西还行。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评分

东西还行。

评分

不够实用,理论太重

评分

东西还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