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张维迎与林毅夫两位经济学家围绕中国产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多次辩论,此次辩论主题聚焦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应该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话题之敏感与交锋之激烈,引起了靠前几乎所有的主流经济学家与全民广泛关注。本书辑录了此次大辩论中两位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与其他重磅经济学家的相关文章,让读者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去与未来。 张维迎,林毅夫 著 张维迎,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市场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1999-2006)和院长(2006-2010)。200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获得“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8年,选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评选的“改革30年,经济30人”;2011年,因对双轨制价格改革的开创性研究荣获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3年,获得网易财经“年度很有影响力经济学家奖”。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社会公平和公民权利的读者,我对“政府的边界”这个题目有着特别的关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在权力分配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政府的边界是否能够真正做到普惠和公正。它是否能够触及那些被边缘化的群体,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政府如何界定其干预范围的书籍,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在一个自由、平等、有尊严的社会中生活。我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鲜活的案例,或者一些深刻的洞察,能够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政府的边界之于我们每个人的意义。
评分我一直是一个对哲学思辨充满热情的人,尤其是那些关于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讨论。“政府的边界”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卢梭、洛克、霍布斯等先贤们关于社会契约和自然权利的深刻论述。我猜测,这本书或许会从这些经典理论出发,探讨在构建现代国家的过程中,我们是如何确立并不断调整政府的权力的。它可能会深入分析,在个人自由与集体利益之间,政府扮演着怎样的平衡者角色?又或者,它会提出一些对现有政府边界的批判性观点,呼吁更加精细化、更具人文关怀的治理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我了,一种深邃的蓝色背景,上面用金色的烫金字体写着“政府的边界”。这种配色方案立刻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充满思考的氛围,让我对即将翻开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喜欢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力,它暗示着这本书将探讨一些宏大且重要的议题。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脑海中已经构想了很多关于“政府的边界”的可能含义。是关于国家主权的界限?还是关于政府权力与公民自由之间的界限?亦或是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扮演角色的边界?这些疑问在我心中盘旋,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在书中找到答案。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关注关于社会治理和公共政策的讨论,而“政府的边界”这个主题,恰好能将我这些零散的思绪串联起来。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出发,审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政府所承担的职能和被赋予的权力范围。它可能会探讨,在信息爆炸、全球化加速的时代,传统的政府边界是否还能有效应对新的挑战?比如,对于跨国公司、网络数据、甚至是气候变化这样的全球性问题,政府的管辖权又该如何界定?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新颖的见解,帮助我理清这些复杂的关系,并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性的思考。
评分我一直对历史中的权力运作模式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关键性决策和制度。这本书的题目“政府的边界”立刻触动了我对这一领域的探求欲。我设想,它可能会深入剖析历史上某个时期,国家权力是如何扩张或收缩的,以及这些边界的划定又如何影响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我特别希望能够了解到,在那些权力交织、博弈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规律,或者一些被遗忘却至关重要的历史细节。我对那些探讨制度演变、思想碰撞的书籍情有独钟,因为它们总能帮助我理解我们当下所处的现实,并对未来产生更深刻的思考。
评分点个赞
评分点个赞
评分点个赞
评分点个赞
评分点个赞
评分点个赞
评分点个赞
评分点个赞
评分点个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