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界麵設計

UI界麵設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小玲,張莉 編
圖書標籤:
  • UI設計
  • 界麵設計
  • 用戶體驗
  • 交互設計
  • 設計原則
  • 視覺設計
  • 移動端UI
  • Web UI
  • 設計工具
  • 可用性工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241604
版次:1
商品編碼:1154609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高等職業院校教學改革創新示範教材.數字媒體係列
齣版時間:2014-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按照高職高專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教學大綱的要求編寫,是一本全麵的UI界麵設計與製作的基礎教程。本書以培養學生的UI設計理念、方法為基本,結閤Photoshop軟件中常用的各種工具和方法,有針對性地剖析設計製作的實施策略與過程,以訓練和提高學生UI界麵設計製作技能。
  全書內容共7章,分為三個部分。一、是UI界麵設計相關知識的介紹,包括什麼是UI界麵設計、UI界麵設計的常用方法和設計工具、UI設計與用戶體驗的關係等基本知識。二、是各種UI界麵常用元素的製作。三、是UI界麵設計典型實戰,通過4個遞進的設計實例,從任務分析、功能定位、製作步驟入手對界麵設計製作進行全過程講解。
  本書結構閤理、內容翔實、圖文並茂,在項目中講述Photoshop CC的要點和難點,將藝術設計的知識與技巧融入其中,引導讀者進行思考及軟件操作實踐,提升讀者的審美、審藝能力。

作者簡介

張小玲,高級界麵設計師。擅長藝術設計。在界麵設計方麵,她有係統的理論基礎,並且已經在多年的實踐中得以應用和驗證。曾任正大恒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美術總監,項目經驗豐富。現任職於重慶工程學院,負責和參與多項教研教改項目研究,為界麵設計領域培養瞭諸多專業人纔。

目錄

第一部分 知識準備
第1章 UI界麵設計相關知識 1
1.1 UI界麵設計 1
1.1.1 UI設計的概念 1
1.1.2 UI設計的流程 2
1.1.3 UI界麵設計的規範 4
1.1.4 UI界麵設計常用工具 5
1.2 UI界麵設計與用戶體驗 6
1.2.1 UI界麵設計與用戶體驗 6
1.2.2 影響用戶體驗的因素 7
1.3 知識拓展 8
1.3.1 Photoshop CC入門 8
1.3.2 Photoshop CC精彩新功能 9
1.3.3 圖像常用基本操作 11
1.3.4 選區的基本操作 14
1.3.5 畫筆工具的應用 16
本章小結 19
第2章 UI界麵設計的常用方法 20
2.1 UI界麵設計中的設計方法 20
2.1.1 方法與方法論 20
2.1.2 認識論和設計方法 20
2.1.3 UI界麵設計中實用的設計方法 21
2.2 UI界麵設計中實用的構成方法 23
2.2.1 什麼是構成 23
2.2.2 形式美法則 23
2.2.3 構成的思維方式 29
2.3 UI界麵設計中實用的色彩搭配技巧 32
2.3.1 色彩的基本理論 33
2.3.2 色彩搭配法則 35
2.4 知識拓展――UI界麵設計風格 46
2.4.1 扁平化 46
2.4.2 擬物化 48
2.4.3 卡通化 48
2.5 能力拓展――Photoshop CC中圖層的應用 49
2.5.1 圖層類彆 49
2.5.2 圖層的基礎操作 49
2.5.3 圖層樣式 50
2.5.4 混閤模式 51
2.5.5 Photoshop中的濛版 52
2.5.6 漸變工具 56
本章小結 58
第二部分 牛刀小試
第3章 各種UI界麵常用元素製作 59
3.1 常用圖形製作 59
3.1.1 圓形、圓角 59
3.1.2 多邊形 60
3.1.3 直綫 60
3.2 常見控件製作 60
3.2.1 按鈕的製作 60
3.2.2 下拉選擇框的製作 62
3.2.3 滑動條的製作 64
3.2.4 TAB切換塊的製作 66
3.2.5 氣泡對話框的製作 68
3.3 創意圖標設計與製作 70
3.3.1 圖標設計技巧 70
3.3.2 利用Photoshop打造擬物化設計風格圖標 74
3.3.3 利用Photoshop打造四種扁平化設計風格圖標 79
3.4 知識拓展 83
3.4.1 圖標設計的趨勢――響應式圖標 83
3.4.2 路徑與形狀工具 83
3.4.3 擦除類工具 86
3.5 能力拓展――簡單網頁設計製作實例 87
本章小結 93

第三部分 UI界麵設計典型實戰
第4章 操作型APP――計算器界麵設計 94
4.1 界麵設計任務分析 94
4.2 學習目標 95
4.3 製作步驟詳解 95
4.3.1 新建文件,確定尺寸規範 95
4.3.2 製作背景 96
4.3.3 製作狀態欄區域 96
4.3.4 製作顯示區細節 96
4.3.5 製作功能鍵區和數字鍵區細節 97
4.3.6 定稿輸齣有效的設計方案 97
4.4 知識拓展 98
4.4.1 圖層組 98
4.4.2 APP界麵布局設計 99
4.4.3 Photoshop外部素材的載入使用 100
4.5 能力拓展 100
4.5.1 拓展練習:水平儀UI界麵設計 100
4.5.2 拓展練習:拼拼樂APP界麵設計 101
4.5.3 獨立實踐 105
本章小結 105
第5章 實用型軟件――播放器界麵設計 106
5.1 界麵設計任務分析 106
5.2 學習目標 106
5.3 製作步驟詳解 106
5.3.1 創建播放器 106
5.3.2 播放器專輯信息部分製作 108
5.3.3 播放器播放按鈕部分製作 112
5.4 知識拓展 119
5.4.1 色彩的搭配 119
5.4.2 Photoshop中的色彩調整 120
5.5 能力拓展 120
5.5.1 拓展練習:設計製作DVD光盤圖標 120
5.5.2 拓展練習:設計製作金屬按鈕 121
5.5.3 拓展練習:為黑白照片調色 122
5.5.4 獨立實踐 125
本章小結 125

第6章 手機主題UI界麵設計 126
6.1 界麵設計任務分析 126
6.2 學習目標 127
6.3 製作步驟詳解 127
6.3.1 主體形象設計製作 127
6.3.2 手機壁紙設計製作 129
6.3.3 鎖屏設計製作 130
6.3.4 天氣插件製作 131
6.3.5 桌麵圖標製作 137
6.4 知識拓展 147
6.4.1 手機界麵設計原則 147
6.4.2 手機常用尺寸與圖標格式 148
6.5 能力拓展 149
6.5.1 拓展練習:ico圖標設計製作 149
6.5.2 拓展練習:僞扁平手機主題UI界麵設計 150
6.5.3 獨立實踐 152
本章小結 152
第7章 Web界麵設計實例――兒童節專題網頁設計 153
7.1 界麵設計任務分析 153
7.2 學習目標 154
7.3 製作步驟詳解 154
7.3.1 設計製作頭部主圖 154
7.3.2 設計製作裝飾圖形 167
7.3.3 設計製作欄目“書籍係列” 173
7.3.4 設計製作欄目“服飾係列” 181
7.3.5 設計製作欄目“玩具係列” 184
7.3.6 設計製作底部區域 187
7.4 知識拓展 189
7.4.1 網站界麵設計基本原則 189
7.4.2 網站界麵的功能美與形式美 189
7.5 能力拓展 190
7.5.1 拓展練習:照射在透明玻璃窗上效果 190
7.5.2 拓展練習:Photoshop打造傾盆大雨效果 191
7.5.3 拓展練習:Photoshop打造電子商務網頁界麵 192
7.5.4 全局觀念的強化 206
7.5.5 獨立實踐 206
本章小結 206
參考文獻 207

前言/序言


探尋數字時代的視覺脈絡:一本關於交互體驗與信息架構的著作 書名: 《界麵之外:數字産品的深度體驗構建與心智模型重塑》 圖書簡介 在這個信息爆炸、屏幕無所不在的時代,我們與數字世界的每一次接觸都依賴於精心設計的“界麵”。然而,真正的優秀體驗遠不止於錶麵的圖形元素和布局。本書旨在深入挖掘界麵設計(UI Design)這一廣為人知概念背後的深層驅動力——交互(Interaction)的本質、用戶心智模型的構建,以及信息架構(IA)如何決定産品的生死存亡。 本書並非一本教你如何使用特定軟件繪製按鈕或選擇色彩方案的工具書。相反,它是一次對數字産品設計哲學、認知心理學與係統工程學的跨學科探索。我們相信,偉大的數字産品是那些能夠無縫融入用戶心流,讓用戶忘記“界麵”本身而專注於“目標達成”的産品。 第一部分:界麵的消隱——從視覺到認知的轉變 現代設計往往過分強調“美觀”和“新潮”。本書將首先挑戰這一觀念,探討一個核心命題:最好的界麵是“隱形”的。 第一章:視覺的陷阱與體驗的本質 超越“皮膚”: 界麵設計(UI)與用戶體驗設計(UX)的真正邊界在哪裏?本書將區分“錶皮美學”與“結構可靠性”。我們將分析那些看似華麗但操作冗餘的案例,揭示其底層結構如何損害用戶效率。 認知負荷的計算: 探討米勒定律、菲茨定律等經典認知心理學原理在數字環境中的具體應用。如何通過優化信息密度和減少決策點,將認知負荷降至最低? 感官的調頻: 除瞭視覺,觸覺(Haptics)、聽覺反饋在構建沉浸式體驗中的作用。如何利用非視覺綫索引導用戶行為,尤其在無障礙設計中。 第二章:心智模型的搭建與管理 用戶在麵對新係統時,會迅速調用過往經驗形成一個“心智模型”——他們認為係統應該如何運作的內在地圖。 “心智模型”的解剖: 分析用戶心智模型如何形成、演變以及與産品實際模型之間的“錯位”。設計目標不是教育用戶接受我們設計的結構,而是讓我們的結構主動貼閤用戶的預設認知。 一緻性與可預測性: 探討跨平颱、跨設備一緻性背後的設計語言和設計係統哲學。什麼是真正有意義的“一緻性”,而非機械的元素復製? 錯誤狀態的設計: 錯誤是心智模型被打破的瞬間。本書將詳細論述如何將錯誤狀態轉化為學習機會,而非懲罰,重塑用戶對係統的信任度。 第二部分:信息架構——看不見的骨架與導航的藝術 如果說視覺是肌肉,那麼信息架構(IA)就是支撐整個産品體驗的骨骼係統。缺乏穩固的IA,再華麗的視覺也會坍塌。 第三章:信息組織與分類的哲學 從“內容中心”到“任務中心”: 傳統網站設計往往以內容分類為主,而現代應用則必須圍繞用戶核心任務流進行組織。如何平衡兩者? 分類學的挑戰: 探索聚類分析(Card Sorting)的深度應用,理解用戶如何自然地對信息進行分組。討論“自上而下”(演繹法)與“自下而上”(歸納法)的架構設計路徑。 元數據與關聯性: 在海量信息中,元數據的設計如何成為高效檢索的關鍵。探討標簽係統、語義網等概念在日常産品中的隱性應用。 第四章:導航的“無形”導航學 導航是用戶在産品地圖上移動的路徑,它決定瞭用戶能否找到他們需要的東西,以及是否願意繼續探索。 深度與廣度的權衡: 深入分析扁平化結構與深層樹狀結構各自的優劣。如何根據産品內容的復雜度和用戶任務的頻率來決定導航的深度。 上下文導航的重塑: 探討全局導航、局部導航、上下文導航之間的協同作用。如何確保用戶無論處於界麵的哪個角落,都能清晰地知道“我在哪裏”、“我能去哪裏”以及“我是如何到達這裏的”。 搜索與瀏覽的共生關係: 搜索(Search)是結構失敗的補救,還是結構完善的補充?本書將提供策略,確保搜索功能不會成為用戶繞開良好IA的捷徑。 第三部分:構建動態體驗——交互的流程與係統的演化 數字産品不是靜態的畫布,而是生命體。本書的最後一部分聚焦於如何設計流暢、有節奏感的“流程”和隨時間進化的“係統”。 第五章:流程設計:從“點擊”到“心流” 任務流的建模: 采用流程圖、狀態機等工程學工具來精確解構用戶完成一項任務所需的每一步。識彆並消除“摩擦點”。 即時反饋與延遲處理: 探討操作反饋的時機和形式。何時應該立即響應,何時應該展示加載狀態,以及如何設計優雅的後颱處理機製。 多模態交互的設計考量: 考慮鼠標、觸摸、語音、手勢等不同輸入方式對流程設計的影響。如何構建一套能夠適應多種交互媒介的統一邏輯。 第六章:設計係統與可擴展性:超越單一界麵的視野 一個優秀的産品設計是其背後強大、靈活的設計係統的體現。 原子設計方法的反思: 審視原子設計(Atomic Design)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從組件驅動轉嚮模式驅動的係統構建。 設計決策的文檔化: 如何將“為什麼這麼設計”的邏輯沉澱為可供團隊共享的知識資産,確保産品在快速迭代中保持體驗的連貫性。 麵嚮未來的彈性設計: 探討如何設計能夠應對未來未知設備、未知交互範式的框架。優秀的設計不是解決今天的問題,而是為明天做準備。 結語:成為體驗的架構師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讀者將自身從“界麵美工”提升為“數字體驗的架構師”的思維模式。它要求你放下對顔色和字體的執著,轉而關注信息的流動、用戶的預期以及係統的邏輯。隻有理解瞭界麵背後的“為什麼”,我們纔能真正創造齣強大、持久且令人愉悅的數字産品。 本書適閤人群: 資深産品經理與項目負責人 希望突破視覺局限、深化理論基礎的設計師 信息架構師、交互設計師 對認知科學與係統設計交叉領域感興趣的從業者 --- 《界麵之外:數字産品的深度體驗構建與心智模型重塑》 邀請你一同拆解現代數字體驗的底層代碼,重塑你對“設計”的理解。

用戶評價

評分

從排版和印刷質量來看,這本書無疑是上乘之作,紙張厚實,圖文清晰,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內容方麵,我不得不指齣其在應對“AI時代設計”這一重大變革時的滯後性。當前,我們正麵臨著AI輔助設計工具(如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生成概念圖,或Copilot輔助前端代碼)的衝擊,一個成熟的設計師需要思考如何將AI整閤到創意和執行流程中,提高效率並探索新的交互範式。這本書卻完全沒有涉及如何利用AI來輔助綫框圖的快速生成,或者如何利用機器學習模型來預測用戶的界麵偏好。它所有的案例和方法論似乎都構建在一個“傳統、純手工”的設計工作流之上。對於一個渴望站在行業前沿,擁抱技術變革的讀者而言,這種對新興趨勢的集體失聲,使得這本書的參考價值大打摺扣。它像是一本關於蒸汽機的詳細說明書,盡管講解細緻,但在麵對內燃機時代時,其指導意義便大大減弱瞭。我希望看到的,是關於如何與智能工具共舞的未來藍圖,而非對過去輝煌的詳盡迴顧。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說實話,有點令人摸不著頭腦。它似乎試圖涵蓋界麵設計的方方麵麵,從基礎的視覺構成到後期的交付標準,但這種“大而全”的策略反而導緻瞭內容上的深度不足。我在尋找關於“設計係統”建立與維護的章節時,發現這部分內容被簡單地放在瞭“工具使用技巧”的附錄之後,而且描述極其簡略。一個成熟的設計係統,涉及到組件庫的版本控製、設計令牌(Design Tokens)的應用、以及設計與工程團隊間的設計語言同步機製,這些都是當前大中型互聯網公司設計的核心競爭力。這本書對這些前沿且關鍵的實踐問題避而不談,或者隻是草草帶過,比如它提到使用Sketch或Figma進行協作,卻對如何利用這些工具的原生插件或API來自動化文檔生成和代碼同步流程缺乏指導。對於一個希望把設計工作流提升到工業化水準的設計師來說,這種信息缺失是緻命的。我需要的是一套能夠指導我如何將設計資産轉化為可維護、可擴展代碼的橋梁性知識,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軟件層麵的操作演示。

評分

這本《UI界麵設計》的封麵設計得著實吸引人,那種乾淨利落的配色和排版,讓人第一眼就對內容充滿瞭期待。我是一個剛入行不久的設計師,希望能從這本書裏找到一些係統性的知識來武裝自己。然而,當我翻開內頁,試圖尋找一些關於現代用戶體驗設計流程的深入探討時,卻發現內容似乎停留在瞭一些比較基礎的層麵。書中花瞭大量的篇幅講解瞭色彩理論和字體選擇的“萬能公式”,雖然這些內容本身沒有錯,但對於已經掌握瞭基礎知識的讀者來說,顯得有些重復和冗餘。我真正希望看到的是關於如何應對復雜信息架構的設計挑戰,如何進行高效的A/B測試迭代,以及不同平颱(比如原生App與跨平颱框架)下的設計差異化策略。比如,書中對“無障礙設計”的提及,僅僅停留在“要考慮色盲用戶”這樣的簡單陳述,而沒有深入到WCAG標準的具體實踐層麵,更彆提如何將無障礙原則融入敏捷開發周期中瞭。我期待的是那種能讓我眼前一亮,提供一套完整且可落地的設計思維框架,而不是一套教科書式的規範羅列。總的來說,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優秀的設計入門指南,而非一本能幫助資深設計師突破瓶頸的進階寶典。它鋪設瞭地基,卻沒能帶我去看看摩天大樓是如何拔地而起的。

評分

說實話,我抱著極大的熱情買下這本《UI界麵設計》,主要是衝著作者在行業內的名聲去的,希望能一窺其獨到的設計哲學。可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仿佛是去聽瞭一場精彩的開場白,但正劇卻遲遲沒有上演。書中對“設計原則”的闡述,更多的是引用瞭大量早已被業界奉為圭臬的經典理論,比如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然後用一些略顯陳舊的案例進行瞭解釋。我特彆關注瞭關於“情感化設計”和“微交互”的部分,這是當前用戶界麵提升體驗感的重要方嚮。然而,書中對微交互的講解,僅僅停留在“添加一點動畫效果讓界麵更生動”這種層麵,完全沒有觸及到如何根據用戶操作的上下文、預期的反饋速度來定製動畫麯綫的精確細節,更沒有涉及利用Lottie等現代工具進行高效實現的技術考量。這讓我感到有些失落,因為在如今這個“體驗至上”的時代,僅僅停留在美觀層麵的設計已經遠遠不夠瞭。這本書就像一個技藝高超的廚師,隻願意教你如何切菜,卻不肯透露如何調配齣令人迴味無窮的秘製醬汁。它提供瞭“是什麼”,卻未能深入剖析“為什麼”和“如何做到極緻”。

評分

與其他市麵上那些側重於品牌視覺統一性的設計書籍相比,這本《UI界麵設計》在用戶研究與設計驗證環節的錶現尤為薄弱。我認為,一個優秀的界麵設計過程,必然是數據驅動的,是基於對用戶行為的深刻洞察。然而,這本書中關於“用戶畫像構建”和“可用性測試”的章節,讀起來就像是復述十年前的學術論文。它提齣瞭定性研究的重要性,但對於如何運用熱力圖分析、眼動追蹤數據來指導界麵的微調,幾乎沒有涉及。我原本期待能看到一些關於如何設計有效的問捲結構,如何從訪談記錄中提煉齣可操作的設計需求的故事綫。遺憾的是,這些內容被替換成瞭一些關於如何選擇最閤適的圖標風格的討論,這顯然是本末倒置瞭。界麵設計最終是為人服務的,脫離瞭對真實用戶痛點的捕捉和驗證,再華麗的界麵也隻是空中樓閣。這本書在“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理念上,似乎停留在口號層麵,未能提供實用的工具箱去落地這個理念。

評分

買來學習,UO設計,內容還可以

評分

是值得推薦的整理的題不錯有參考價值

評分

正在學習中,適閤初學者。

評分

然並卵。買瞭就當收藏瞭

評分

正在學習中,適閤初學者。

評分

還可以

評分

不錯

評分

是值得推薦的整理的題不錯有參考價值

評分

還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