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經濟學和經濟學傢

論經濟學和經濟學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羅納德·H.科斯 著,陳昕 編,羅君麗,茹玉驄 譯
圖書標籤:
  • 經濟學
  • 經濟學傢
  • 經濟思想史
  • 經濟學流派
  • 古典經濟學
  • 凱恩斯主義
  • 貨幣主義
  • 發展經濟學
  • 經濟學方法論
  • 經濟政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格緻齣版社 , 上海三聯書店 ,
ISBN:9787543223967
版次:1
商品編碼:1155308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論經濟學和經濟學傢》一書,是由羅納德·H.科斯在多個年段與多種場閤的演講稿、隨筆和對多位傑齣經濟學傢的傳記性評論匯集而成的一部著作,但該書還是有一個重要主題,全書凝聚瞭這位偉大經濟學傢對古典以來主流經濟學的演化、性質、方法、邊界和政府管製等重大問題的看法,非常值得一讀。

內容簡介

《論經濟學和經濟學傢》一書,是由羅納德·H.科斯在多個年段與多種場閤的演講稿、隨筆和對多位傑齣經濟學傢的傳記性評論匯集而成的一部著作,但該書還是有一個重要主題,全書凝聚瞭這位偉大經濟學傢對古典以來主流經濟學的演化、性質、方法、邊界和政府管製等重大問題的看法,非常值得一讀。

作者簡介

羅納德·H.科斯(RonaId H.Coase),新製度經濟學代錶人物,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主要論著包括:《企業的性質》(1937)、《邊際成本爭論》(1946)、《英國廣播:壟斷的研究》(1950)、《社會成本問題》(1960)、《經濟學的燈塔》(1974)、《馬歇爾方法論》(1975),其中經典作品《企業的性質》和《社會成本問題》已成為新製度經濟學的兩塊基石。 羅納德·H.科斯(RonaId H.Coase),新製度經濟學代錶人物,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主要論著包括:《企業的性質》(1937)、《邊際成本爭論》(1946)、《英國廣播:壟斷的研究》(1950)、《社會成本問題》(1960)、《經濟學的燈塔》(1974)、《馬歇爾方法論》(1975),其中經典作品《企業的性質》和《社會成本問題》已成為新製度經濟學的兩塊基石。

目錄

主編的話
中文版序
推薦序
譯者的話
前言
第一編 經濟學
1 生産的製度結構
2 經濟學傢應該如何選擇
3 經濟學和相鄰學科
4 經濟學傢和公共政策
5 商品市場和思想市場
6 國富論
7 亞當·斯密論人性
第二編 經濟學傢
8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父母
9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傢族和先人
10 馬歇爾繼任者庇古的任命
11 馬歇爾論方法
12 阿諾德·普蘭特
13 鄧肯·布萊剋
14 喬治·J.施蒂格勒
15 20世紀30年代倫敦經濟學院的經濟學:個人觀點
譯後記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名為《時間盡頭的信件》的虛構圖書的詳細簡介,內容完全不涉及經濟學或經濟學傢: --- 圖書簡介:《時間盡頭的信件》 作者: 伊蓮娜·維斯珀 (Elara Vesper) 類型: 曆史懸疑 / 傢族秘史 / 密碼學 字數: 約 550 頁 齣版社: 琉璃穹頂齣版社 --- 引言:塵封的秘密與跨越世紀的對話 《時間盡頭的信件》是一部結構精巧、情感深邃的曆史懸疑小說。它以一封突如其來的、署名為“K”的匿名信件為開端,將讀者捲入一個橫跨近一個世紀的傢族謎團。這不是一個關於財富或權力爭奪的故事,而是一場關於記憶、身份認同以及被時間磨損真相的追尋之旅。 故事的主角,年輕的檔案修復師索菲亞·裏德(Sophia Reed),在整理一座被遺忘的維多利亞時代豪宅——“暮光莊園”——的私人圖書館時,偶然發現瞭一個被精心隱藏在書脊夾層中的鉛盒。鉛盒內沒有珠寶,隻有一疊泛黃的信件,以及一張描繪著奇異星象圖的羊皮紙。 信件的日期橫跨 1898 年至 1943 年,收件人始終是同一個人,但寄件人信息模糊不清。這些信件的語言優雅而晦澀,充滿瞭象徵主義的隱喻和看似無關的日常敘述,但索菲亞很快意識到,這些信件並非尋常的情書或傢書,它們似乎在以一種加密的方式,記錄著一個重大的、被刻意掩蓋的傢族曆史事件。 第一部分:暮光的迴響(1898 – 1918) 故事的敘事在索菲亞的現代調查與信件中的曆史場景之間進行切換。早期的信件揭示瞭“暮光莊園”的主人,艾德濛·凡爾納(Edmund Verne)——一位熱衷於古天文學和失落文明研究的紳士——與一位身份神秘的女性之間的秘密往來。 信件的語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影下逐漸變得緊張。艾德濛似乎捲入瞭一項關於“時間標記”的研究,這似乎與他收集的古老機械裝置有關。讀者會跟隨信件的綫索,體驗到那個時代上流社會光鮮外錶下的壓抑與恐懼。信件中多次提到“北極的沉默”和“第四道光”,這些模糊的提示是解開後續謎團的關鍵。 索菲亞在修復這些信件時,發現信件的紙張縴維與莊園地下室一個被封鎖的密室中發現的古老天文觀測記錄有著相同的來源。她開始懷疑,這些信件可能不是簡單的通信,而是一份精心編排的“時間膠囊”,用以嚮未來的某個人傳遞警告或證據。 第二部分:迷霧中的身份(1919 – 1935) 隨著故事的深入,信件的筆跡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一位新的寄件人——自稱為“卡西歐佩亞”(Cassiopeia)——登場。卡西歐佩亞的信件充滿瞭對“背叛”的恐懼和對“守護者”角色的掙紮。她詳細描述瞭一個秘密社團的運作方式,這個社團緻力於保護一種被認為具有強大“共振效應”的古代技術或知識。 這個階段的懸念集中在身份的錯位上。索菲亞通過查閱舊報紙和傢族族譜,發現艾德濛·凡爾納在 1925 年突然宣布“隱居”,並在記錄上英年早逝。然而,信件卻持續存在。索菲亞必須解開:寫信的人到底是誰?他們為何要僞造死亡?“卡西歐佩亞”又是誰的化名? 索菲亞的調查將她帶到瞭愛丁堡和布拉格的古老圖書館,那裏保存著關於“聲學幾何學”的冷門手稿。她發現,信件中那些看似隨機的詩句和引文,實際上是基於一套復雜的替換密碼體係,而解密所需的密鑰,就隱藏在莊園內那些被遺忘的樂器和雕塑之中。 第三部分:最終的同步(1936 – 1943 及現代) 二戰爆發,信件的語氣變得愈發緊迫。卡西歐佩亞在信中描述瞭他們必須采取的最後行動——將某種“核心記錄”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並提到一個代號為“鍾擺”的人物。這些信件不再是關於過去,而是關於如何阻止一項可能改變曆史進程的“同步事件”。 在現代,索菲亞的同行,一位專注於古老機械的工程師利亞姆,開始協助她分析信件中提到的機械圖紙。他們發現,凡爾納傢族真正隱藏的不是財富,而是對一種聲波頻率的掌握,這種頻率據說能夠輕微地影響人類的記憶儲存和信息編碼。 高潮部分,索菲亞終於破譯瞭那張羊皮紙星象圖的真正含義。它並非指嚮天體,而是一張精確的莊園內部藍圖,標記瞭核心記錄的最終埋藏點——一個被設計成能抵禦一切現代探測手段的地下保險庫。 核心主題與文學價值 《時間盡頭的信件》探討瞭以下深刻主題: 1. 記憶的脆弱性與重構: 信件作為一種物理載體,如何承載和扭麯真相?當我們隻能通過他人的碎片化敘述來重建曆史時,我們真正瞭解的是什麼? 2. 隱藏的繼承者: 誰有權決定曆史的敘事權?凡爾納傢族的後代究竟是受害者還是共謀者? 3. 時間與編碼: 書中細緻描繪瞭密碼學和符號學在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強調瞭那些看似無意義的符號往往是通往最深層秘密的鑰匙。 這部小說以其錯綜復雜的敘事結構、對曆史細節的考究,以及對人與時間關係的哲學思考,為讀者提供瞭一場智力與情感的雙重盛宴。當索菲亞打開保險庫的那一刻,她發現的不僅是一個傢族的秘密,更是對她自身存在意義的重新定義。這封寫給“時間盡頭”的信,最終抵達瞭最需要它的人手中。 ---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論經濟學和經濟學傢》真的讓人眼前一亮,我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著作,結果完全不是!作者的文筆流暢,敘事性極強,讀起來就像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娓娓道來他與經濟學打交道的幾十年光景。書裏沒有那種堆砌數據的晦澀論證,更多的是通過生動的故事和鮮活的人物,展現瞭經濟學思想是如何在實踐中孕育、發展和演變的。我尤其喜歡作者對那些“搖搖欲墜”的經濟理論的審視,他並沒有全盤否定,而是深入剖析瞭其誕生的時代背景和社會需求,以及後來被修正或取代的原因。這讓我意識到,經濟學並非一套永恒不變的真理,而是一個不斷自我更新、適應時代變遷的動態過程。書中對於不同學派的經濟學傢,比如凱恩斯、弗裏德曼等人的描繪,更是入木三分,我仿佛看到瞭他們在大時代背景下,如何憑藉獨特的洞見,挑戰舊有觀念,引領新的思潮。這不僅僅是關於經濟學理論的介紹,更是一部經濟思想史的活教材,讓我對經濟學這個學科有瞭全新的、更深層次的理解。

評分

不得不說,《論經濟學和經濟學傢》在敘事方式上獨樹一幟。作者巧妙地將宏大的經濟學理論與個人經曆、社會事件巧妙地融閤在一起,使得閱讀體驗既有學術的深度,又不失故事的趣味性。我特彆欣賞書中對經濟危機和重大經濟變革的分析。它不是簡單地羅列事件,而是深入剖析瞭危機産生的根源,以及經濟學傢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有時是預言者,有時是救火隊員,有時甚至是被裹挾的棋子。作者以一種客觀而又不乏人文關懷的視角,展現瞭經濟學在應對現實挑戰時的復雜性和局限性。通過對不同曆史時期經濟學傢們爭論的呈現,我看到瞭經濟學理論的“碰撞”與“火花”,這比任何教科書上的枯燥講解都要生動和有啓發性。這種寫法讓我覺得,經濟學並非是遙不可及的象牙塔裏的學問,而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

評分

坦白說,《論經濟學和經濟學傢》帶給我一種全新的視角來審視當今社會的經濟運行。它不再是關於“什麼”經濟理論,而是關於“為什麼”會有這些理論,以及這些理論是如何塑造瞭我們的經濟現實。作者的筆調相當沉穩,但字裏行間卻充滿瞭對現實問題的深刻洞察。我特彆被書中關於“經濟學傢的社會責任”的探討所吸引。他並非簡單地批評經濟學傢們的“不接地氣”,而是深入剖析瞭他們所處的學術環境、政治壓力以及信息不對稱等因素,是如何影響他們的判斷和決策的。這讓我理解瞭,經濟學傢的觀點並非總是普適的真理,而是在特定情境下的思考結果,需要我們帶著批判性的眼光去審視。書中對一些“被遺忘”的經濟學思想的挖掘,也讓我耳目一新,原來很多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經濟現象,在過去曾有過如此激烈的爭議和不同的解讀。

評分

初讀《論經濟學和經濟學傢》,我的第一反應便是其深刻的哲學思辨。作者並沒有止步於對經濟現象的描述和理論的梳理,而是將經濟學置於更廣闊的人類文明和社會結構中去審視。他探討瞭經濟學的倫理維度,質疑瞭純粹的理性經濟人假設,並深入分析瞭市場失靈背後的人性弱點和社會偏見。書中對於“繁榮”與“公平”之間張力的探討,尤其發人深省。作者以一種近乎文學的筆觸,描繪瞭經濟增長的背後可能隱藏的社會代價,以及如何在追求效率的同時,不忽視人性的尊嚴和社會的整體福祉。這讓我開始反思,我們所追求的經濟發展,其最終目的是什麼?僅僅是GDP的增長,還是更廣泛的社會進步和人民的幸福感?書中對於經濟學傢群體本身的反思,也讓我印象深刻。作者並沒有將他們塑造成高高在上的聖人,而是展現瞭他們作為普通人,同樣會麵臨誘惑、偏見和決策失誤,這種坦誠的剖析,反而讓我對這個群體産生瞭更深的敬意。

評分

讀完《論經濟學和經濟學傢》,我最大的感受是,經濟學並非是冷冰冰的數字和模型,而是一門關於人類行為、社會互動和價值選擇的學問。作者以一種極其人性化的方式,解讀瞭經濟學的演進過程。他沒有迴避經濟學中的爭議和不足,反而將這些視為學科發展的動力。書中對那些“非主流”但卻富有洞見的經濟學傢的介紹,尤為引人注目,他們挑戰瞭主流範式,為我們提供瞭更多思考經濟問題的維度。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經濟學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的論述,它將抽象的經濟理論與具體的消費決策、就業選擇、甚至傢庭規劃聯係起來,讓我深刻體會到經濟學並非隻屬於經濟學傢,而是每個人的必修課。這種寫作風格,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通俗的易懂,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

很不錯的東西,很不錯的東西

評分

不錯奧

評分

科斯的書都非常通俗易懂,不像黑闆經濟學。

評分

這本書是由科斯的論文集翻譯過來的,內容還行,畢竟科斯的名氣在那裏。書不厚,但是價格不菲,感覺買得不值得。

評分

商品可以,快遞人員服務態度好。

評分

花二天時間讀完、科斯讀smith和馬歇爾的心得。我是因汪丁丁的推薦而買的。

評分

花二天時間讀完、科斯讀smith和馬歇爾的心得。我是因汪丁丁的推薦而買的。

評分

商品可以,快遞人員服務態度好。

評分

書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