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营养与施肥

作物营养与施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雷恩春,肖彦春,李文一 编
图书标签:
  • 作物营养
  • 施肥技术
  • 农业科学
  • 植物生理学
  • 土壤肥料
  • 养分管理
  • 作物生产
  • 农业技术
  • 植物营养学
  • 农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14416
版次:1
商品编码:1155681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内容全面,涉及土壤营养和施肥的方方面面,从土壤肥力、测土配方到实际施肥技术,非常实用。
对苹果、梨、葡萄、小麦、玉米、水稻、茄子、黄瓜等农作物的具体施肥技术介绍详细。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及其作用、作物的营养特点、肥料的基本使用原则,以及大田作物、果树、蔬菜和其它经济作物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本书可供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生产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目录

第一章土壤营养1
第一节土壤肥力1
一、作物生长的影响因素1
二、土壤肥力与土壤生产力4
三、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4
四、中、低产田改良与保护5
第二节土壤氮素营养10
一、土壤中氮的含量10
二、土壤中氮的形态11
三、土壤中氮的转化11
第三节土壤磷素营养13
一、土壤中磷的含量13
二、土壤中磷的形态13
三、土壤中磷的转化14
第四节土壤钾素营养15
一、土壤中钾的含量15
二、土壤中钾的形态16
三、土壤中钾的转化17
第五节土壤微量元素营养17
一、土壤中的硼17
二、土壤中的锰20
三、土壤中的钼20
四、土壤中的锌22
五、土壤中的铜23
六、土壤中的铁24
第二章作物营养26
第一节作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26
一、必需营养元素种类26
二、必需营养元素的功能27
三、作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29
四、作物叶片对养分的吸收32
第二节影响作物吸收养分的条件34
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34
二、影响根系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35
三、影响叶部营养的条件36
第三节作物营养的阶段性37
一、作物营养连续性和作物营养阶段性37
二、作物营养临界期38
三、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39
第四节作物施肥39
一、施肥原理39
二、基肥42
三、追肥43
四、种肥43
五、根外追肥44
第三章肥料使用45
第一节氮肥45
一、氮肥的种类、性质45
二、氮肥利用率46
三、氮肥的使用46
第二节磷肥47
一、磷肥的种类、性质47
二、磷肥利用率48
三、磷肥的使用48
第三节钾肥52
一、钾肥的种类、性质52
二、钾肥利用率52
三、钾肥的使用53
第四节微量元素肥料55
一、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性质55
二、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58
第五节复(掺)混肥料62
一、复(掺)混肥料的概念62
二、复(掺)混肥料的发展趋势63
三、复(掺)混肥料标准64
四、复(掺)混肥料的使用66
第六节有机肥料68
一、有机肥料的作用和特点68
二、粪尿肥的使用69
三、堆肥的使用75
四、沤肥的使用77
五、绿肥的使用78
六、沼气发酵技术的应用及沼气发酵肥的使用79
第七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81
一、测土配方施肥的含义81
二、养分平衡法测土配方施肥82
三、肥料效应函数法配方施肥86
第八节伪劣化肥的识别90
一、肥料快速标识识别法90
二、化肥的简易识别法95
三、常用化肥的快速系统识别方法98
第四章大田作物施肥技术101
第一节玉米101
一、玉米的生长周期101
二、玉米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03
三、玉米的需肥规律105
四、玉米营养失调的形态诊断108
五、玉米施肥技术110
第二节水稻113
一、水稻的生长周期114
二、水稻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16
三、水稻的需肥规律119
四、水稻营养失调症的形态诊断121
五、水稻施肥技术123
第三节小麦130
一、小麦的生长周期131
二、小麦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34
三、小麦的需肥规律138
四、小麦营养失调的形态诊断139
五、小麦施肥技术141
第四节高粱147
一、高粱的生长周期148
二、高粱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49
三、高粱的需肥规律150
四、高粱营养失调的形态诊断151
五、高粱施肥技术153
第五节甘薯155
一、甘薯的生长周期156
二、甘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58
三、甘薯的需肥规律160
四、甘薯营养失调症的形态诊断160
五、甘薯施肥技术161
第五章果树施肥技术166
第一节苹果166
一、苹果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166
二、苹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68
三、苹果的营养特点169
四、苹果营养失调症的形态诊断171
五、苹果施肥技术173
第二节梨176
一、梨树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176
二、梨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77
三、梨树的营养特点178
四、梨树营养失调症的形态诊断179
五、梨树的施肥技术181
第三节葡萄184
一、葡萄的生长周期184
二、葡萄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86
三、葡萄的营养特点187
四、葡萄营养失调症的形态诊断188
五、葡萄的施肥技术190
第四节桃194
一、桃树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194
二、桃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95
三、桃的营养特点195
四、桃营养失调症的形态诊断196
五、桃树的施肥技术198
第五节樱桃200
一、樱桃的年生长周期及其特点200
二、樱桃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01
三、樱桃的营养特点203
四、樱桃营养失调症的形态诊断203
五、樱桃的施肥技术205
第六节柑橘206
一、柑橘的生长周期206
二、柑橘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07
三、柑橘的营养特点208
四、柑橘营养失调症的形态诊断210
五、柑橘的施肥技术212
第七节香蕉214
一、香蕉的生长周期214
二、香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15
三、香蕉的营养特点216
四、香蕉营养失调症的形态诊断217
五、香蕉的施肥技术218
第六章蔬菜施肥技术224
第一节大白菜224
一、大白菜的生长发育过程224
二、大白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26
三、大白菜的需肥规律229
四、大白菜营养失调症的诊断231
五、大白菜的施肥技术232
第二节茄子234
一、茄子的生长发育过程235
二、茄子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36
三、茄子的需肥规律237
四、茄子营养失调症的诊断239
五、茄子的施肥技术240
六、保护地茄子的施肥技术241
第三节芹菜244
一、芹菜的生长发育过程244
二、芹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45
三、芹菜的需肥规律247
四、芹菜营养失调症诊断248
五、芹菜的施肥技术249
第四节黄瓜250
一、黄瓜的生长发育过程250
二、黄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52
三、黄瓜的需肥规律254
四、黄瓜营养失调症诊断256
五、黄瓜的施肥技术257
第五节菜豆259
一、菜豆的生长发育过程259
二、菜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60
三、菜豆的需肥规律261
四、菜豆根系特点与施用氮肥的关系262
五、菜豆营养失调症的诊断262
六、菜豆的施肥技术264
第六节马铃薯265
一、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265
二、马铃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67
三、马铃薯的需肥规律270
四、马铃薯营养失调症的诊断271
五、马铃薯的施肥技术275
第七章经济作物施肥技术277
第一节大豆277
一、大豆的生长周期277
二、大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79
三、大豆的需肥规律281
四、大豆营养失调症的形态诊断283
五、大豆施肥技术285
第二节棉花287
一、棉花的生长周期287
二、棉花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88
三、棉花的需肥规律292
四、棉花营养失调症的形态诊断293
五、棉花施肥技术295
第三节油菜299
一、油菜的生长周期300
二、油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300
三、油菜的需肥规律303
四、油菜营养失调症的形态诊断306
五、油菜施肥技术308
第四节烟草312
一、烟草的生长周期313
二、烟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315
三、烟草的需肥规律320
四、烟草营养失调症的形态诊断322
五、烟草施肥技术324
参考文献334

前言/序言


《智慧农业: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生产》 内容简介: 在这本书中,我们将一同探索如何 leveraging 现代科技,将农业生产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智能化、精细化新纪元。这本书并非关于作物生长的基础理论,也非传统的农事操作指南,而是聚焦于如何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彻底革新农业的生产模式,实现从“经验农业”到“数据农业”的转型,最终达成提质增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终极目标。 第一部分:智慧农业的基石——数据采集与感知 本部分将深入剖析智慧农业赖以生存的数据来源。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类传感器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环境监测传感器: 土壤湿度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CO2传感器、pH传感器、EC传感器等。我们将探讨这些传感器的原理、选型、布设密度、数据传输方式(如LoRa、NB-IoT、4G/5G等)以及如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我们会深入讲解土壤湿度传感器的不同类型(电阻式、电容式、时域反射法等),分析它们在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生长阶段的适用性,以及如何通过校准和维护提高测量精度。 作物生长监测技术: 非接触式遥感技术,如无人机搭载多光谱、高光谱、热成像相机,以及地面固定式或移动式高清摄像头。我们将解析这些技术如何捕捉作物的光谱特征、形貌特征,从而评估作物的生长状态、叶绿素含量、健康状况、病虫害发生迹象等。例如,我们会详细介绍如何利用无人机拍摄的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等植被指数来监测作物长势,以及如何通过分析热成像数据来预警水分胁迫或病害。 农机作业数据: GPS定位系统、载荷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等在现代化农机上的应用。我们将讨论如何通过这些传感器实时采集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农机的作业轨迹、作业深度、施肥量、喷药量、产量等关键数据。例如,我们会分析如何通过GPS数据与产量数据结合,绘制出农田的产量分布图,为后续的精准管理提供依据。 水质与灌溉监测: 水泵流量计、管道压力传感器、水质传感器(如溶解氧、氨氮、硝酸盐等)等在水肥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我们将讨论如何实时监测灌溉水源的水质,以及灌溉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水肥输送的精准与安全。 第二部分:智慧农业的核心——数据分析与决策 数据的价值在于其分析和应用。本部分将聚焦于如何将海量采集到的数据转化为 actionable insights,指导农业生产决策。 大数据平台与云计算: 我们将介绍构建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必要性,包括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挖掘等环节。同时,探讨云计算如何为这些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灵活的存储空间。例如,我们会阐述如何构建一个集中的数据仓库,整合来自不同传感器和农机的数据,形成一个统一的农田数字档案。 数据分析模型与算法: 针对不同的农业生产环节,我们将介绍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机器学习算法和人工智能模型。 产量预测模型: 基于历史产量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作物长势数据等,构建能够预测作物产量、成熟期等关键信息的模型。我们会深入探讨不同预测模型的优缺点,如时间序列模型、回归模型、基于机器学习的模型等,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优化模型。 病虫害预警模型: 利用作物生长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如温度、湿度、降雨量等)以及历史病虫害发生数据,开发能够预测病虫害发生概率和蔓延趋势的模型。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来早期发现病虫害迹象,并结合气象数据进行预测。 水肥需求诊断模型: 基于土壤养分检测数据、作物生长阶段、气象条件以及作物吸肥规律,计算出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精准水肥需求量。我们会详细讲解如何利用作物生理模型与数据模型相结合,实现对水肥需求的动态预测。 农机作业优化算法: 针对农机路径规划、作业效率优化、能耗管理等问题,介绍相应的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等。 可视化技术与决策支持系统: 如何将复杂的分析结果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农户和管理者。我们将介绍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图表、热力图、预测模型输出的决策建议等可视化工具的应用。例如,我们将展示如何生成农田的“处方图”,指导精准施肥和灌溉,或者制作病虫害风险等级地图,协助制定防控策略。 第三部分:智慧农业的应用——精准化生产与管理 本部分将展示智慧农业技术如何落地,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精准播种与育苗: 基于土壤肥力、水分分布等地图,实现根据田块的差异化需求进行种子的精准播种,优化播种密度和深度。讨论如何利用自动化育苗设备,结合环境监测数据,实现对幼苗生长环境的精确控制。 精准灌溉与水肥一体化: 基于实时土壤水分监测和作物需水模型,实现按需、按量、按时进行精准灌溉。结合水肥需求诊断结果,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将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实现水肥同步精准输送,大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我们会详细介绍不同灌溉方式(如滴灌、微喷灌)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自动化控制阀门和水泵,实现远程智能灌溉。 精准施肥: 利用土壤养分检测数据和作物长势数据,绘制出农田的“施肥处方图”,指导变量施肥设备按照预设的施肥量和时机,在不同地块施用不同数量的肥料。我们将深入分析变量施肥的实现方式,包括GPS引导下的变量施肥播种机、变量施肥喷药机等。 精准植保: 通过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病虫害迹象,并根据风险等级和发生范围,指导变量喷药设备或无人机进行精准施药,只对发生区域进行针对性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我们会详细介绍如何利用无人机进行精准喷洒,以及其在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人员接触风险方面的优势。 农机智能化作业: 自动驾驶农机、协同作业农机等技术的应用,提高农机作业的精准度、效率和安全性,降低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 农产品质量追溯: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数据的记录和整合,构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从田间到餐桌,实现全程可追溯,增强消费者信心,提升农产品价值。 第四部分:智慧农业的展望与挑战 最后,本书将展望智慧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探讨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未来趋势: 农业机器人、基因编辑与智慧农业的结合、农场管理软件的智能化升级、农业大数据生态系统的构建、农业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等。 挑战与对策: 技术普及与成本问题、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政策法规的完善、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的观念转变等。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政府支持、技术创新、培训体系建设等方式,克服这些挑战,推动智慧农业的健康发展。 《智慧农业: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生产》将为您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理解和把握农业科技发展的脉搏,为每一位致力于农业现代化、追求高效生产的从业者提供宝贵的知识和实践指导。这本书是您迈向智慧农业时代的必读之作。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热衷于园艺和家庭种植的爱好者,我总是在琢磨如何让我的玫瑰和蔬菜长得更健壮,颜色更鲜艳,但苦于市面上的园艺书籍要么过于注重观赏性而忽略了营养学的本质,要么就是过于偏重大规模农业。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植物如何“进食”,比如钙质在细胞壁形成中的关键作用,解释了为什么浇水过多反而会导致某些养分流失。我最喜欢的是它对“环境友好型施肥”的推崇,这完全契合了我希望自己的小花园能够实现生态平衡的愿望。书中介绍的自制营养液配方,以及如何利用厨余垃圾和落叶进行堆肥发酵,并精确计算出其养分含量,这些具体到家庭层面的指导,让我立刻就能在周末的园艺活动中实践起来,并切实感受到了差异。它让我明白,即便是小小的盆栽,也需要科学的“膳食管理”。

评分

这本关于作物营养与施肥的指南,简直是为我这种对土地充满热情却又苦于缺乏系统知识的农人量身定做的。我记得我以前种地,完全是凭着经验和长辈的口授心传,对土壤里的那些“微观世界”一窍不通。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清晰的图表和深入浅出的文字,它不像那些枯燥的教科书,而是真正地将复杂的化学原理,转化成了田间地头可以操作的步骤。比如,书中对氮磷钾这三大元素的作用机制的讲解,简直是把我多年来模糊的认识彻底廓清了。以前总觉得,作物长不好就多施点肥,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甚至造成土壤板结。这本书则详细剖析了不同生长阶段对特定养分的需求曲线,教会了我如何“看”作物,如何通过叶片的颜色和形态来判断缺素的早期信号,这种基于实践的诊断方法,对我来说价值千金。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化肥使用,而是花了很大篇幅讨论了有机肥的转化效率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如何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这本书不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农艺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与土地进行更高效、更和谐的对话。

评分

我是一名农业专业的本科生,在准备毕业设计时,对文献综述的深度要求很高。坦白说,市面上很多教材虽然内容详实,但在前沿研究和实际应用案例的结合上总显得有些脱节。然而,这本《作物营养与施肥》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成功架起了理论与前沿实践的桥梁。书中对新型肥料如缓控释肥、水溶肥的效能分析,以及精准农业中营养管理模型的构建,都有非常详尽的介绍和数据支撑。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讨论不同气候带和土壤类型对施肥策略的影响时所展现出的广博视野。它不是简单地给出“A地应该施多少B肥”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理解背后的环境驱动因素。阅读过程中,我多次被书中引用的最新科研数据所启发,这些信息对于我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至关重要。特别是关于微量元素胁迫的章节,它不仅罗列了缺素的症状,更深入到植物体内信号传导机制的层面进行探讨,这远远超出了我期待的一本应用型书籍的范畴,更像是一部包含了最新研究进展的参考手册。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结构非常严谨,它不像一本普通的农业手册,更像是一部系统性的营养调控学专著。作者对养分失衡的后果进行了详尽的病理分析,从宏观的产量下降到微观的次生代谢产物变化,都做了深入的探讨。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养分拮抗作用”的章节,详细解释了不同离子之间在土壤和植物体内竞争吸收通道的现象。过去,我只是单纯地增加某种元素想解决问题,结果可能因为增强了对另一种元素的吸收抑制而适得其反。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图表,直观地展示了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对于那些寻求优化现有施肥方案,力求将投入产出比最大化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诊断框架和决策工具无疑是极具参考价值的,它教会我们如何进行“精细化”的营养干预,而不是“粗放式”的盲目投入。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类技术性书籍抱持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它们晦涩难懂,充满了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理解的术语。我更习惯于通过短视频或者农业论坛获取零碎的种植技巧。但是,当我决心要提升我那个小规模有机农场的整体产量和品质时,我还是硬着头皮翻开了这本书。出乎意料的是,它的叙述逻辑非常清晰,像是在引导你走迷宫。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初学者的困惑点,总能在关键的地方设置“小贴士”或者“常见误区提醒”。比如,关于酸碱度(pH值)对养分有效性的影响那部分,如果不是这本书用生动的比喻解释了土壤胶体上的离子交换过程,我可能永远只会死记硬背“pH值要控制在XX范围”。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究气,而是非常脚踏实地地告诉我们,每一个施肥决策背后都有明确的科学依据,这种被知识武装起来的感觉,让我对自己的农业生产更有信心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