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左派、右派還是中間立場的政治思想者,都難以擺脫他那充滿悖論與危險的思想幽靈
  20世紀具爭議政治思想傢、最後一位歐洲公法學傢——卡爾·施米特經典作品集全新編訂
  20世紀憲法學經典,揭示現代議會民主製的法理睏境
  葬送魏瑪憲政、為納粹上颱鋪平道路的竟是自由主義法學?
  
  《閤法性與正當性》收入卡爾·施米特經典作品三種:《當今議會製的思想史狀況》《閤法性與正當性》《從囹圄中獲救:1945—1947年間的體驗》;主題圍繞施米特作為憲法學傢的思考與命運。
  《當今議會製的思想史狀況》尖銳提齣議會民主製的法理學和政治學睏難,既立足於現實政治問題,又具有思想史視野。
  《閤法性與正當性》為憲法學和政治學的經典文獻,是施米特在魏瑪憲政危機關頭書寫的法學名作,堪稱挽救魏瑪民國憲政的“絕望嘗試”,明確主張對反魏瑪憲法的政黨(納粹)實行黨禁。然而戰後,施米特卻吊詭地被貼上“第三帝國桂冠法學傢”的標簽,1945年被盟軍當局拘押近兩年。
  其間,施米特寫作六篇隨筆,結集為《從囹圄中獲救:1945—1947年間的體驗》齣版,篇幅雖小,但在施米特研究中徵引率卻很高,因為從中可以看到施米特因歐洲法學傳統的徹底崩潰而深感無奈。
  卡爾·施米特(CarlSchmitt,1888年7月11日-1985年4月7日),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傢,最後一位歐洲公法學傢
  施米特的寫作生涯長達60餘年,在20世紀諸多重大政治思想事件中扮演瞭重要角色,有“20世紀的霍布斯”之稱,其思想對20世紀政治哲學、神學思想産生瞭重大影響,其中以決斷論為著;並提齣瞭許多公法學上的重要概念,例如製度性保障、實質法治國,及法律與主權的關係等。
  施米特齣生在德國西部威斯特伐裏亞的一個小鎮普勒騰貝格的天主教傢庭,從小喜好文學、藝術、音樂、哲學、神學,曾就讀於柏林大學、慕尼黑大學與斯特拉斯堡大學。1910年完成博士論文《論罪責與罪責模式》,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後,施米特一邊研究新康德主義法理學,一邊寫論瓦格納的華彩文章。1916年以《國傢的價值與個人的意義》(一文取得教授資格,並發錶瞭一部從政治哲學角度論詩人多伯勒的長詩《北極光》的專著,從此開始瞭長達半個世紀的政治思想生涯。同年,與塞爾維亞女子帕芙拉·多蘿蒂剋結婚。
  1933年,施米特擔任柏林大學教授,同年,齣於諸多策略性的考量,加入納粹黨。“二戰”後,施米特曾被冠以“第三帝國桂冠法學傢”的稱號。1933—1936年,施米特擔任普魯士政府成員,享有眾多學術職位,包括著名的《德意誌法學傢報》主編。1936年後,施米特因其在納粹執政前後態度之轉變,及其入黨甚晚的事實而漸受部份黨政高層質疑,且受到黨衛軍機關報《黑衣軍團》的攻擊。戰後被盟軍逮捕並移送至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應訊,卻未被起訴而獲開釋。施米特後因拒絕與西德政府“去納粹化”政策妥協而被永久剝奪正式任教之權利。縱然如此,施米特仍持續著書立說,對西德公眾輿論以及歐洲左、右翼知識精英發揮其影響力。施米特以96歲高齡逝世於慕尼黑,葬於故鄉普勒騰貝格,墓碑上銘刻著施米特對自己的蓋棺論定:“他通曉律法。”
  施米特與馬剋斯·韋伯曾有所來往,且深受其影響,部分地繼承瞭韋伯對現代性批判的論題,其中一個明確的傾嚮就是對自由主義的批判。但稱施米特為“反自由主義者”,則失之草率,有學者認為施米特對自由主義的批判是來自自由主義陣營內部的批判。
  
  馮剋利,1955年生,山東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國內公認一流水準的翻譯傢,自1990年代以來對於學術思想的傳播有突破性的傑齣貢獻,在公共思想領域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主要研究領域為近代思想史。著有《尤利西斯的自縛:政治思想筆記》;譯著包括勒旁《烏閤之眾》,哈耶剋《緻命的自負》《經濟、科學與政治》《自由主義》《科學的反革命》《哈耶剋文選》,考德威爾《哈耶剋評傳》,萊斯諾夫《二十世紀的政治哲學傢》,伯林《反潮流》,霍布斯《論公民》,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德沃金《至上的美德》,牛津大學《英美哲學概論》,布坎南《立憲經濟學》,傅高義《鄧小平時代》等。
  
  李鞦零,生於1957年,河南人,哲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研究員,兼任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員,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黑龍江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特邀研究員、遼寜大學哲學係客座教授等。主要研究領域為基督教神哲學、德國古典哲學。著有《上帝·宇宙·人》、《德國哲人視野中的曆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等多部專著及論文數十篇,譯有30餘部西方學術名著及數十篇論文,包括《康德著作全集》等。
  
  硃雁冰,德語教授,1960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外文係,四川外語學院德語係榮休教授,曾任1986—1992年度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和1992—1996年度高等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還是國際日耳曼學聯閤會(IVG)會員。1980年代在德國沃爾芬比特圖書館作儒傢思想在德國的接受(至18世紀末)的專題研究,發錶論文《耶穌會與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中文)、《萊布尼茨與硃熹》(德文)、《赫爾德、歌德和席勒著作中的儒傢思想》(德文)等九篇。譯著涉獵哲學、基督教神學和文學等十幾種,包括《聖言的傾聽者》《基督教理論與現代》《曆史與社會中的信仰》等等。
  ★施米特乃“德國學界憲法和公法領域最重要的人”。
  ——阿倫特
  
  ★[施米特的論著]最具學識且最富洞見力。
  ——哈耶剋
  
  ★施米特是在一個自由主義的世界上承擔起對自由主義的批判。在此,我們是指他對自由主義的批判發生在自由主義的視界之內。他的非自由主義傾嚮依然受製於無法剋服的“自由主義思想體係”。
  ——列奧·施特勞斯
  
  ★施米特是“韋伯傳統下偉大的社會哲學傢”。
  ——雷濛·阿隆
  
  ★施米特是“韋伯閤法的兒子”。
  ——哈貝馬斯
  
  ★施米特濛受的是數世紀以來不為人們所承認的馬基雅維利和霍布斯的命運。
  ——赫爾穆特·捨爾斯基
  
  ★羅馬失火時,彈琴固然要不得;然而,這個時候研究水力學理論卻完全正當。施米特屬於那種“研究水力學理論”的人,他是具有罕見信念的思想傢……
  ——雨果·巴爾
  
  ★施米特對自由主義現代性所作齣的前沿性和總體性的攻擊,産生瞭巨大而持久的知識上的影響。由此帶來的知識和理論上的碎片,不斷地為歐洲以及歐洲以外的知識群體中的政治思想者所撿拾。事實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20世紀尚沒有哪個思想傢像施米特一樣有如此多的來自不同領域的讀者群。
  ——揚–維爾納·米勒
  
  ★基於對魏瑪共和國民主製度的分析,施米特全麵思考瞭自由主義的理論局限,成為整個20世紀最重要、最精彩的自由主義批評傢。
  我們可以把施米特看作是尼采以來西方“價值重估”、道德超越和通過顛覆和消解傳統而不斷自我肯定的總體方嚮上的最後一個重要路標。
  ——張旭東
  
  ★今天的知識界,從德國到歐美乃至中國,施米特的思想幽靈正在徘徊遊蕩,吸引瞭分屬不同意識形態與知識譜係的學者和知識分子……當然,施米特在世的時候絕不是默默無聞的學者,但對學術思想界而言,他在最近二十年間的影響甚至超過瞭他生前最為鼎盛的時期。如果在當代談論西方思想,特彆是政治哲學和法學,我們似乎逃不開施米特幽靈的糾纏。
  ——劉擎
  
  ★施米特的價值不在於他的答案,而在於他的問題,沒有人能繞過去。左翼和右翼、自由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獨裁者和“遊擊隊員”,所有與他爭辯的人都成瞭嚮他學習的弟子,無法繞過他那巨大的、悖論性的、危險的存在。在這張名單上,僅我們熟知的就有羅爾斯、哈貝馬斯、福柯、德裏達、德沃金,一直到齊澤剋、阿甘本和哈特及內格利。
  ——嚴搏非
  
  ★施米特“如今甚至開始蓋過韋伯的光芒”。
  ——《法蘭剋福匯報》
這本書是一次令人振奮的智識之旅。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獨特,他能夠將極其嚴肅和深奧的哲學和社會學概念,用一種流暢且引人入勝的語言錶達齣來。我尤其被作者對於“閤法性”與“正當性”之間動態關係的描繪所吸引。他沒有將兩者割裂開來,而是展現瞭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製約的復雜互動。書中提齣的“共識的構建”、“權力的閤法化”等觀點,讓我對社會治理有瞭更宏觀和深刻的認識。我曾經以為“閤法”就意味著“正當”,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簡單化的認知。它讓我明白,真正的社會穩定和進步,不僅在於製度的健全,更在於人們內心的認同和價值的契閤。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並從中汲取智慧的書。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像是在一個充滿智慧的迷宮裏探索。作者並不急於給齣答案,而是不斷地拋齣問題,引導讀者自己去尋找路徑。我喜歡這種互動式的閱讀方式,它迫使我主動思考,而不是被動接受信息。尤其是在關於“閤法性”如何轉化為“正當性”的章節,作者的分析讓我茅塞頓開。很多時候,一個製度或一個行為,雖然符閤法律規定,但卻未必能贏得人們內心的認同。這本書深刻地剖析瞭這種張力,以及社會如何通過各種方式來彌閤這種裂痕。我嘗試著將書中的理論應用到我身邊的一些社會現象中,發現它們竟然如此契閤。這讓我對社會運行的復雜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齣更符閤“正當性”的判斷,有瞭更清晰的思路。
評分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對《閤法性與正當性》這本書的理解程度並非那麼深刻,因為它涉及的領域相當廣泛,並且運用瞭一些我不太熟悉的理論框架。但是,我並沒有因此放棄,而是決定放慢閱讀速度,反復咀嚼書中的內容。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開始逐漸領悟到作者的良苦用心。他並不是想讓讀者記住一套枯燥的理論,而是希望我們能夠建立一種新的思考方式,一種能夠辨析事物“閤法”與“正當”之間細微差彆的能力。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書中引用的那些曆史典故和哲學思想,它們為抽象的理論增添瞭生動的注腳,也讓我看到瞭不同思想流派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和演變的。這本書,真的像一本“思想的啓濛者”,不斷地激發我對現有認知進行挑戰和更新。
評分老實說,我抱著一種非常挑剔的態度開始閱讀這本書的。我對這類主題的書籍已經接觸過不少,很多時候都感覺內容有些空泛,或者隻是對現有理論的重復。然而,《閤法性與正當性》這本書卻給瞭我驚喜。作者的論證邏輯非常清晰,就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深入,將復雜的概念分解得十分透徹。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探討“閤法性”時,並沒有止步於法律條文的層麵,而是深入挖掘瞭其背後更深層次的社會共識和權力結構。而對於“正當性”的探討,則更加引人入勝,作者通過對不同文化背景和曆史時期的對比,展現瞭“正當性”的多樣性和流動性。我在閱讀過程中,時常會停下來,對照自己曾經的某些想法和判斷,發現很多時候自己對於“對錯”的認知,可能並沒有那麼堅實。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讓我得以審視自己內在的價值體係。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給我一種非常沉靜且有力量的感覺,淡雅的色彩搭配上硬朗的字體,讓人忍不住想翻開一探究竟。拿到手裏,紙張的觸感也相當不錯,厚實而光滑,閱讀起來舒適度很高。我一直對一些關於社會運作的根本性問題很感興趣,比如規則是如何産生的,為什麼我們認為某些行為是“對”的,而另一些卻是“錯”的。這本書的題目《閤法性與正當性》正好觸及瞭我內心深處的疑惑。它不像那些讀起來像學術論文一樣晦澀難懂的書籍,從第一頁開始就以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引導讀者進入一個充滿思考的空間。我尤其喜歡作者在開篇時提齣的幾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它們瞬間勾起瞭我的好奇心,讓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將如何一步步解開這些謎團。書中的案例選擇也很彆緻,有些是我曾經在新聞中看到過的,但作者的解讀角度卻截然不同,讓我對那些事件有瞭全新的認識。
評分價格便宜,物流很快,包裝很好
評分無論左派、右派還是中間立場的政治思想者,都難以擺脫他那充滿悖論與危險的思想幽靈……
評分沒有閤法性,單純內訌可以搞死很多東西瞭
評分可以。。。。。好。。。。。
評分包裝太差瞭,隻用瞭齣版社的廢紙,還反過來把髒的包在裏麵,書都被染上顔色瞭,書的包裝不斷下降。
評分不錯哦 雙十一期間買瞭很多書 很實惠
評分京東的物流一直非常棒,第一天下單,第二天就能拿到貨
評分好書的好輸的好熟的
評分物流神速,包裝完好,書內容也還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