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19-2014·代替GB/T 1919-2000):工业氢氧化钾 [Potassium Hydroxide for Industrial Us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19-2014·代替GB/T 1919-2000):工业氢氧化钾 [Potassium Hydroxide for Industrial Us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编
图书标签:
  • 氢氧化钾
  • 工业用
  • 国家标准
  • GB/T 1919-2014
  • 化学试剂
  • 无机盐
  • 工业化学品
  • 钾化合物
  • 标准规范
  • 化学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155066150158
版次:1
商品编码:11582282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Potassium Hydroxide for Industrial Use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
字数: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19-2014·代替GB/T 1919-2000):工业氢氧化钾》规定了工业氢氧化钾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19-2014·代替GB/T 1919-2000):工业氢氧化钾》适用于工业氢氧化钾。该产品主要用于合成纤维、染料、塑料和各种钾盐的工业生产。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工业氢氧化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介绍,内容详实,但不包含您提供的具体标准编号和名称(GB/T 1919-2014及其前版): --- 工业级氢氧化钾产品规范与质量控制标准概述 导言:工业原料的基石 在现代化学工业体系中,氢氧化钾(Potassium Hydroxide,KOH)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其纯度和性能直接关系到下游众多产业的生产质量与效率。无论是钾肥的生产、特殊玻璃的制造、还是清洁剂、电解液的配方,工业级氢氧化钾都需要遵循严格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 本规范旨在全面阐述一套针对工业用途氢氧化钾的综合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包装、贮存要求。其核心目标是确保市场上流通的工业氢氧化钾产品具备稳定的化学纯度、可控的杂质含量,从而满足不同工业应用领域对原料的严苛需求。 第一章 产品分类与技术要求 工业级氢氧化钾并非单一标准化的产品,而是根据其应用领域和所需纯度等级进行细分。不同的工业过程对杂质的容忍度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本标准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等级,以适应特定的生产环境。 1.1 等级划分 通常,工业氢氧化钾根据其主要成分(KOH的质量百分比)和关键杂质(如氯化物、碳酸盐、重金属)的限量,区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及普通工业品。例如: 优级品: 适用于对纯度要求极高的特殊化学合成、精密电子清洗等领域。要求KOH含量达到极高水平,且特定金属离子(如铁、钠)的含量必须控制在极低范围。 一级品: 适用于通用化工、洗涤剂、纺织助剂等对纯度有较高要求但非极端精细的领域。 普通工业品: 适用于对纯度要求相对宽松的领域,如中和反应、基础原料制备等。 1.2 关键技术指标详解 本标准详细规定了对氢氧化钾成品必须进行检测的各项技术参数: 主含量(KOH): 这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首要指标。测定方法通常采用酸碱滴定法,确保实际的有效成分含量符合等级要求。 杂质控制: 杂质的种类和含量是区分产品等级的关键。 碳酸钾 ($ ext{K}_2 ext{CO}_3$): 由于氢氧化钾极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盐,该指标的控制至关重要。高含量的碳酸盐会降低有效碱度,影响反应计量。标准会规定不同等级产品的最大允许含量。 氯化物 ($ ext{Cl}^-$): 氯离子对许多金属设备具有腐蚀性,并在某些化工过程中可能导致副反应或产品污染。必须严格限制其残留量。 重金属总量: 特别是铅、砷等有毒重金属,即使在工业品中,其含量也必须被控制在对环境和操作人员安全无害的极低水平。 硫酸盐 ($ ext{SO}_4^{2-}$): 同样是重要的杂质指标,尤其在涉及硫酸盐沉淀反应的下游工艺中,需要加以限制。 物理形态指标: 氢氧化钾主要以片状、粒状或固态块状形式供应。标准会规定其外观颜色(通常为白色或微带乳光)、物理形状的均匀性,以及颗粒(或片状)的尺寸分布范围,以确保用户投料时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第二章 检验方法与程序 为确保每一批出厂产品均符合既定的技术要求,标准对检验方法进行了规范化。这些方法必须是准确、可靠且具有可重复性的。 2.1 样品采集规范 样品的代表性是检验准确性的前提。本标准规定了从储罐、包装袋或包装桶中抽取代表性样品的具体程序,包括取样点的位置、取样工具的要求、以及如何将多个点位的样品混合、缩减,最终形成一份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样品。对于固态产品,还需考虑其分散性和均匀性。 2.2 分析测试方法 滴定法测定主含量: 详细阐述使用标准酸溶液(如盐酸或硫酸)进行滴定的步骤,包括指示剂的选择(如酚酞指示剂)以及终点的判断标准。 重量分析法与比浊法: 用于测定特定无机盐杂质,如碳酸盐或硫酸盐的含量。这些方法通常涉及精确的重量称量或利用浊度计进行比色分析。 火焰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光谱法: 用于痕量金属杂质的检测。标准会推荐适用的仪器参数和校准曲线的建立方法。 水不溶物的测定: 通过过滤、洗涤、干燥和称重的方式,确定产品中不溶于水的惰性物质的比例。 2.3 判定规则 标准明确规定了判定产品合格与否的规则。通常采用“一次取样检验法”:如果一次抽取的样品的所有指标均符合本标准相应等级的规定,则该批产品判为合格。若有任一指标不合格,则需进行加倍取样复检,复检仍不合格的产品则判定为不合格品,需要进行返工或降级处理。 第三章 包装、贮运与标志 氢氧化钾具有强腐蚀性和吸湿性,其包装和运输环节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3.1 包装要求 包装材料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气密性、防潮性,以防止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与空气和湿气接触,或泄露造成腐蚀。 材料选择: 常用包装材料包括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内衬防潮膜的纸板桶或专用的金属桶。材料的选择必须考虑到氢氧化钾对包装本身的腐蚀性。 净含量: 规定了每件包装的公称净重及其允许的误差范围。 3.2 贮存与运输条件 贮存: 强调“干燥、阴凉、通风”的贮存环境。包装容器应密封完好,并远离酸类物质、易燃物和可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堆放。 运输: 运输过程中需防止日晒雨淋和高温。由于其危险化学品的属性,运输车辆必须符合危险品运输的相关规定,并配备必要的应急防护设备。 3.3 产品标志 每一包装容器上必须清晰、牢固地标识以下信息: 1. 产品名称和等级。 2. 本国家标准的编号(用于追溯)。 3. 制造商名称和地址。 4. 生产日期和批号。 5. 净含量。 6. 安全警示标识(如腐蚀性符号)以及应急联系方式。 第四章 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 本标准在技术指标之外,也对使用和处理工业氢氧化钾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责任提出了要求,强调了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耐碱手套和工作服)。同时,对废弃物的处理,特别是高浓度碱性废液的排放,必须经过严格的中和处理,达到国家或地方环保标准后方可排放。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在化工领域深耕的工程师,我接触过形形色色的技术规范,但这份关于工业氢氧化钾的标准,给我的直观感受是它在细节上做了非常扎实的更新和平衡。我记得旧版(2000版)发布的时候,很多指标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是比较容易达到的,但随着下游应用对杂质容忍度的提高,新标准的出台显得尤为必要。这本书很好地体现了这种与时俱进的特点,特别是针对一些微量元素的控制,看得出起草组在调研了国内外最新的应用趋势后才确定的。我仔细对比了它和某些国际标准的差异,发现它在保证国家产业安全和技术前沿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和跨国企业打交道的部门来说,手握最新的国标,能让我们在技术谈判中更有底气,知道我们的产品在国家层面上是按照什么严格程度来界定的。它不仅仅是一本规定,更像是一份行业技术实力的宣言书。

评分

这份标准文本的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更让我觉得受用的是它在结构逻辑上的清晰度。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数据,而是遵循了从总则、术语到具体指标,再到取样、检验方法、包装、运输和储存的完整链条。这种结构上的完整性,使得它不仅仅是一份产品验收的指南,而是一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规范。我发现,就连储存条件这一章,都详细说明了氢氧化钾的吸湿性和腐蚀性对不同包装材料的要求,这对于仓库管理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安全信息。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全面性和实操性,它强迫使用者建立一个全流程的质量管理视角。我个人认为,任何一家与氢氧化钾工业应用相关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将这份最新的国家标准作为内部流程审计的基准线。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我们公司正在进行一个环保升级改造项目,涉及到大量精细化工过程,对试剂的纯度有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这本书中对于重金属杂质的检测限值,比我们之前参考的旧行业标准要严格得多,这直接影响了我们对上游供应商的筛选标准。坦率地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份“技术门槛”的设定文件。我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那些表格中密密麻麻的数字,每一个数字背后都代表着巨大的工艺成本和环境投入。对我个人而言,这份标准帮助我理清了一个思路:未来的化工生产,‘纯净’将不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必须达到的基线。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教”你什么新东西,而在于它“要求”你必须做到什么程度。对于采购和质量管理部门来说,这是一份极具约束力的合同依据。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很有工业感,封面那种深灰色的底色配上烫金的字体,显得非常正式和权威,一看就知道是那种严谨的标准文件。我刚拿到手的时候,主要是冲着它对工业级氢氧化钾纯度指标的描述来的。我对化学品采购的流程比较熟悉,知道标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涉及到对产品性能要求极高的生产环节。这本书的排版清晰,章节划分逻辑性很强,让人很容易找到特定参数的要求,比如氯化物含量、硫酸盐的控制阈值等等。虽然内容本身是技术性的,但阅读起来并不觉得晦涩,因为国家标准就是力求用最精确的语言去界定“合格”的范围。我特别欣赏它对测试方法的引用和说明,这对于我们内部的质量控制部门来说是极大的便利,我们能直接依据这个标准来校准我们的检测仪器和操作流程,确保每一批次的进料都符合“GB/T 1919-2014”的最新要求。总的来说,对于需要严格控制原料质量的行业用户,这本书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实用性满分。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翻阅这本书时,并没有期望它能带来什么“阅读乐趣”,毕竟标准嘛,就是用来查阅和执行的。但当我深入到它的附录部分时,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但又至关重要的技术背景介绍。比如,它对不同等级氢氧化钾的应用场景做了大致的区分,虽然不是直接的“如何使用”指南,但对于新入行的技术人员来说,这能帮助他们快速理解为什么某个项目对“优级品”如此执着,而对“工业级”则有不同的容忍度。这种间接的指导,比硬性的操作说明书更具启发性。我发现这本书在术语的统一性上做得极好,所有的专业名词都经过了严格的界定,这在跨部门沟通,尤其是研发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沟通时,极大地减少了因理解偏差而导致的错误。它就像是一本双语词典,把技术语言清晰地固定了下来,避免了口头描述的模糊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