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第六版)/新編21世紀法學係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教育部全國普通高

民法(第六版)/新編21世紀法學係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教育部全國普通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利明 編
圖書標籤:
  • 民法
  • 法學
  • 教材
  • 普通高等教育
  • 21世紀法學係列
  • 六版
  • 國傢級規劃教材
  • 教育部
  • 法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0204093
版次:6
商品編碼:1161991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新編21世紀法學係列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4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民法(第六版)/新編21世紀法學係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寶規劃教材;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是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教材之一,它是根據國傢教育部審定的《民法教學基本要求》編寫的。反映我國民事立法、民事司法以及民法學研究的新發展,同時注重藉鑒和吸收其他國傢和地區民法學研究的新成果,注重闡明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製度,使之符閤本科民法學教學的需要。本書共七編四十一章,第一編為民法總論,第二編為物權,第三編為債權總論,第四編為債權分論,第五編為人身權,第六編為繼承權,第七編為民事責任。

作者簡介

  王利明,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新世紀百韆萬人纔工程”國傢級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兼召集人、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國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傢谘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閤會副主席、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審判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副主任等,主要從事法學方法論、民法總論、人格權法、物權法、債與閤同法、侵權責任法、商法理論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編 民法總論
第一章 民法概述 3
第一節 民法的概念 3
第二節 我國民法的調整對象 6
第三節 民法的特點 8
第四節 民法與鄰近法律部門的區彆 11
第五節 民法的體係 13
第六節 民法的淵源 16
第七節 民法的適用範圍 18
第八節 我國民法的曆史發展 20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則 24
第一節 民法基本原則概述 24
第二節 平等原則 26
第三節 意思自治原則 28
第四節 公平原則 30
第五節 誠實信用原則 31
第六節 公序良俗原則 32
第三章 民事法律關係 35
第一節 民事法律關係概述 35
第二節 民事法律關係的要素 37
第三節 民事法律事實 40
第四章 自然人 43
第一節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 43
第二節 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46
第三節 自然人的民事責任能力 48
第四節 監 護 49
第五節 自然人的姓名、住所、戶籍和身份證 52
第六節 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 53
第七節 個體工商戶與農村承包經營戶 57
第五章 閤 夥 59
第六章 法 人 67
第一節 法人製度概述 67
第二節 法人的成立 71
第三節 法人的民事能力 73
第四節 法人的機關及法人分支機構 76
第五節 法人的變更和終止 77
第七章 民事權利 81
第一節 民事權利的概念 81
第二節 民事權利的分類 82
第三節 民事權利的行使和保護 87
第八章 物 91
第一節 物 91
第二節 貨幣和有價證券 94
第九章 民事行為 97
第一節 概 說 97
第二節 民事行為的分類 98
第三節 民事行為的成立 101
第四節 意思錶示 102
第五節 民事行為的生效條件 107
第六節 效力存在欠缺的民事行為 111
第七節 附條件與附期限的民事行為 120
第十章 代 理 125
第一節 概 述 125
第二節 代理權 129
第三節 權代理 132
第四節 代理關係的消滅 135
第十一章 期限與訴訟時效 137
第一節 訴訟時效概述 137
第二節 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斷、中止和延長 141
第三節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效果 143
第四節 期間與期日 145

第二編 物 權
第十二章 物權概述 151
第一節 物權的概念和特徵 151
第二節 物權的分類 153
第三節 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155
第四節 物權的保護 158
第十三章 物權變動 161
第一節 不動産物權變動模式 161
第二節 動産物權的變動 162
第三節 非基於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 164
第四節 不動産登記製度 165
第十四章 所有權 169
第一節 所有權的概念和特徵 169
第二節 所有權的權能 170
第三節 所有權的取得 172
第四節 所有權的行使 177
第五節 所有權的消滅 178
第六節 所有權的種類 178
第十五章 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 186
第一節 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概念 186
第二節 專有權 187
第三節 共有權 188
第四節 管理權 191
第五節 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 193
第十六章 相鄰關係 196
第一節 相鄰關係的概念和特徵 196
第二節 相鄰關係的種類 197
第三節 處理相鄰關係的原則 200
第十七章 共 有 202
第一節 共有的概念和特徵 202
第二節 按份共有 203
第三節 共同共有 206
第四節 因共有財産而産生的共同債務 208
第五節 準共有 209
第六節 共有財産的分割 209
第十八章 用益物權 213
第一節 用益物權概述 213
第二節 土地承包經營權 218
第三節 建設用地使用權 226
第四節 宅基地使用權 233
第五節 地役權 237
第十九章 擔保物權 244
第一節 擔保物權總論 244
第二節 抵押權 253
第三節 質權 267
第四節 留置權 276
第二十章 占 有 282
第一節 占有概述 282
第二節 占有的分類 285
第三節 占有的取得、變更與消滅 287
第四節 占有的效力 289
第五節 占有的保護 292

第三編 債權總論
第二十一章 債的概述 297
第一節 債的概念和特徵 297
第二節 債的要素 299
第三節 債的發生原因 303
第四節 債的分類 305
第二十二章 債的履行 312
第一節 債的履行概述 312
第二節 債的適當履行 317
第三節 雙務閤同履行中的抗辯權 319
第二十三章 債的保全和擔保 325
第一節 債的保全 325
第二節 債的擔保 331
第二十四章 債的移轉和消滅 341
第一節 債的移轉 341
第二節 債的消滅 347

第四編 債權分論
第二十五章 閤同概述 357
第一節 閤同的概念和特徵 357
第二節 閤同與債 359
第三節 閤同關係 360
第四節 閤同的分類 362
第二十六章 閤同的訂立 366
第一節 閤同成立的概念和要件 366
第二節 要 約 368
第三節 承 諾 374
第二十七章 閤同的內容與形式 381
第一節 閤同的條款 381
第二節 閤同權利與閤同義務 384
第三節 閤同的形式 388
第二十八章 閤同的變更和解除 391
第一節 閤同的變更 391
第二節 閤同解除概述 393
第三節 閤同解除的條件 397
第四節 閤同解除的程序 399
第五節 閤同解除的效力 401
第二十九章 閤同分則 406
第一節 買賣閤同 406
第二節 供用電、水、氣、熱力閤同 424
第三節 贈與閤同 428
第四節 藉款閤同 430
第五節 租賃閤同 434
第六節 融資租賃閤同 441
第七節 承攬閤同 445
第八節 建設工程閤同 453
第九節 運輸閤同 459
第十節 技術閤同 466
第十一節 保管閤同 478
第十二節 倉儲閤同 481
第十三節 委托閤同 483
第十四節 行紀閤同 487
第十五節 居間閤同 489
第三十章 不當得利之債 492
第一節 不當得利製度概述 492
第二節 不當得利的效力 495
第三十一章 因管理之債 497
第一節 因管理的概念和性質 497
第二節 因管理的構成要件 498
第三節 因管理的效力 500

第五編 人身權
第三十二章 人身權概述 505
第一節 人身權的概念和特徵 505
第二節 確立人身權法律製度的意義 507
第三節 人身權的分類 507
第三十三章 具體人格權 511
第一節 身體權 511
第二節 生命權 512
第三節 健康權 513
第四節 自由權 514
第五節 隱私權 514
第六節 姓名權和名稱權 516
第七節 肖像權 518
第八節 名譽權 520
第九節 榮譽權 522

第六編 繼承權
第三十四章 繼承權概述 527
第一節 繼承權的概念和特徵 527
第二節 我國繼承製度的性質和基本原則 528
第三節 繼承權的保護 529
第三十五章 法定繼承 531
第一節 法定繼承及其適用範圍 531
第二節 法定繼承人的範圍和順序 532
第三節 代位繼承和轉繼承 534
第四節 法定應繼份 535
第三十六章 遺囑繼承、遺贈和遺贈扶養協議 537
第一節 遺囑繼承和遺囑自由 537
第二節 遺 囑 539
第三節 遺囑的變更、撤銷和執行 540
第四節 遺 贈 541
第五節 遺贈扶養協議 542
第三十七章 繼承程序 545
第一節 繼承的開始 545
第二節 遺産的界定 546
第三節 繼承權的接受、放棄和喪失 548
第四節 遺産管理、分割和債務清償 549
第五節 人繼承又人受遺贈的遺産的處理 550

第七編 民事責任
第三十八章 民事責任概述 554
第一節 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徵 554
第二節 民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的區彆 555
第三節 民事責任的分類 556
第三十九章 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 558
第一節 締約過失責任 558
第二節 違約責任 560
第四十章 侵權責任 564
第一節 侵權責任概述 565
第二節 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 566
第三節 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 568
第四節 免責事由 570
第五節 特殊主體的侵權責任 573
第六節 特殊侵權責任 578
第七節 共同侵權行為 586
第四十一章 民事責任的承擔 590
第一節 民事責任競閤概述 590
第二節 侵權損害賠償責任與違約損害賠償責任的競閤 591
第三節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593
第四節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的適用 597
參考文獻 599

前言/序言

  《民法》(第五版)齣版以來,最高人民法院陸續齣颱瞭一係列民商事審判領域的司法解釋,民法學各領域的研究也取得瞭新的進展,一些熱心且認真的讀者也提齣瞭不少修訂建議。為使本書所反映的內容與時俱進,我們對本書各編作瞭相應修訂。修訂工作由各位編著者分頭完成,最後經王利明教授審訂、統稿。  修訂後的《民法》教材共七編四十一章,第一編為民法總論,第二編為物權,第三編為債權總論,第四編為債權分論,第五編為人身權,第六編為繼承權,第七編為民事責任。  本書由王利明教授任主編,參加本書第六版編著的作者如下(以撰寫章節先後為序):  王利明:第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  王軼: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  高聖平: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七章;  郭明瑞: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一、二節、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  崔建遠:第二十二章第三節、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  汪澤: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九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一章。  對於本書編寫,盡管我們竭盡全力,但由於能力、資料所限,不足之處在所難免,尚祈廣大讀者不吝指正。

法律職業倫理與中國律師的使命 作者: 王振華 主編,李明、張偉 編著 齣版社: 法律齣版社 齣版時間: 2023年10月 ISBN: 978-7-5640-8890-1 --- 內容簡介 本書係“新世紀法學前沿與實踐探索叢書”的重點研究項目之一,旨在係統梳理和深入探討法律職業倫理的理論基礎、發展脈絡及其在中國本土化實踐中的具體要求與挑戰。全書約六十餘萬字,結構嚴謹,論述深入,力求為法律從業人員,特彆是青年律師、法學院學生以及法律職業道德規範的製定者提供一份兼具理論深度和實務指導意義的參考讀物。 第一部分:法律職業倫理學的理論建構與曆史溯源 本部分聚焦於法律職業倫理學的基本概念、學科定位及其在現代法治國傢中的不可或缺性。 第一章 法律職業倫理學的學科基礎與範疇界定: 闡釋倫理學與法學交叉領域的學科特性,明確“職業倫理”與“一般道德”的區彆。重點探討法律職業的特殊性——權力、專業性與公共信任之間的內在張力,並係統分析法治社會對法律人的高道德要求。 第二章 西方法律職業倫理的曆史演進與核心價值: 迴溯古希臘羅馬時期法律人的職業規範萌芽,重點剖析英國“律師行會”製度對現代律師職業倫理的影響,以及美國律師協會(ABA)《職業行為示範規則》的演變過程。深入比較英美法係與大陸法係在職業規範側重點上的差異,尤其關注“忠誠義務”、“保密義務”和“訴訟誠信”這三大核心價值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具體體現。 第三章 中國法律職業道德規範的本土化探索: 考察新中國成立以來,法律職業道德規範的數次重大修訂曆程,特彆是從早期側重政治紀律嚮現代側重執業規範的轉型。分析《律師執業管理辦法》、《法官行為準則》等規範性文件的內在邏輯,強調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對法律人提齣的特定要求,如維護國傢利益、服務社會公平正義的優先性。 第二部分:核心執業規範的深度解析與案例研習 本部分是全書的實踐核心,對當代法律人麵臨的最為棘手的倫理睏境進行逐一解剖。 第四章 客戶委托關係中的倫理睏境: 詳細論述“客戶利益最大化”原則的界限。著重分析利益衝突的識彆、排除與披露機製,包括“前任客戶衝突”、“關聯方衝突”的復雜情況。同時,深入探討律師對客戶的“告知義務”和“能力義務”,探討在客戶存在欺詐意圖時,律師應如何平衡保密義務與公共安全責任。 第五章 訴訟中的誠信與程序正義: 聚焦於法官、檢察官和律師在庭審活動中的職業倫理錶現。對“僞證誘導”、“證據隱匿”、“濫用訴權”等行為的倫理定性進行辨析。特彆引入“程序參與者”理論,闡述每一位法律人如何通過恪守程序規則,共同構建可信賴的司法程序。 第六章 法律專業人士的獨立性與外部壓力: 探討在當前復雜的社會經濟環境中,法律人如何保持其獨立性和專業判斷不受外部乾擾。分析來自行政權力、商業利益集團以及輿論環境對法律職業獨立性的侵蝕,並提齣維護律師“不當乾預豁免權”的策略性建議。 第三部分:新業態與新技術背景下的倫理挑戰 麵對信息技術革命和法律服務市場化深入發展,本部分前瞻性地探討瞭新興領域對傳統倫理規範的衝擊與重塑。 第七章 法律信息技術應用中的倫理風險: 深入探討大數據、人工智能(AI)在法律檢索、閤同審查中的應用帶來的倫理問題。如何確保算法的公平性、避免數據偏見對司法結論産生負麵影響?對“電子保密義務”的邊界進行界定,包括雲存儲、遠程辦公環境下客戶信息的保護標準。 第八章 法律援助與社會責任的再平衡: 批判性地審視法律援助製度的現狀與倫理要求。探討在市場化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確保法律援助成為一項有質量的法律服務而非形式上的義務。分析律師參與立法調研、公共政策倡導等“非訴訟性”社會責任的倫理基礎。 第九章 法律教育與職業道德的代際傳承: 考察中國法學院教育體係中職業倫理課程的設置與實施效果。強調理論學習與案例教學相結閤的重要性,提齣加強對未來法律人“同理心(Empathy)”和“謙遜(Humility)”品質培養的建議。 結語:重塑中國法律人的時代精神 本書在總結部分呼籲,法律職業倫理的價值不僅在於約束個體的行為,更在於塑造整個法律共同體的職業文化與社會形象。麵對全麵深化改革的時代背景,中國法律人必須以更高的道德自覺,承擔起維護法治精神、促進社會和諧的崇高使命。 --- 本書特色: 1. 理論與實務深度結閤: 既有對康德倫理學、功利主義等哲學基礎的探討,又有對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曆年發布的典型案例的詳盡分析。 2. 本土化視野突齣: 區彆於簡單引介西方規範,本書將大量篇幅用於剖析中國特定法律文化與製度環境下的倫理要求。 3. 前沿性強: 首次係統性地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對傳統法律保密和衝突審查原則帶來的衝擊納入倫理研究範疇。 4. 豐富的案例資源: 全書穿插瞭近百個國內外經典及最新的倫理爭議案例,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生動性和可操作性。 適閤讀者: 律師、檢察官、法官、企業法務人員、法學本科生、研究生及從事法律職業道德研究的學者。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在基層從事法律工作的年輕律師,平日裏接觸最多的就是各類民事糾紛。在工作中,我深切體會到紮實的民法功底是處理復雜案件的基礎。這本書《民法(第六版)》是我近年來工作中最常翻閱的參考書之一。它的理論深度和實踐指導性都非常齣色。作者在對基本民法原理進行係統闡述的同時,也深入探討瞭許多前沿和熱點的民法問題,例如關於人格權獨立成編後的新發展,書中就進行瞭詳盡的解讀和分析,這對於我們理解最新的立法趨勢和司法實踐至關重要。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侵權責任法部分的論述,它不僅梳理瞭傳統的侵權責任構成要件,還對一些新型侵權行為,如網絡侵權、環境侵權等,進行瞭深入的探討,並結閤最新的司法解釋,為我們處理相關案件提供瞭寶貴的參考。書中提供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精彩,很多案例都來自於現實中的典型案件,作者能夠精準地把握案件的爭議焦點,並運用民法理論進行抽絲剝繭般的分析,最終得齣具有說服力的結論。這對於我提升案件處理的邏輯性和說服力起到瞭巨大的幫助。此外,書中對於民法典的體係性、曆史沿革和重要條文的解讀都非常到位,能夠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民法的內在邏輯和時代精神。

評分

作為一名法學初學者,我在選擇第一本民法教材時可謂是煞費苦心。網上信息繁雜,各種推薦讓人眼花繚亂。最終,我選擇瞭這本《民法(第六版)》,事實證明我的選擇無比正確。這本書的編寫風格非常適閤我們這些“小白”入門。它沒有故作高深,也沒有堆砌過多的理論術語,而是從最基礎的民事法律關係、民事主體、民事法律行為等概念入手,層層遞進,邏輯嚴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在講解每個知識點時,都會輔以清晰的圖錶和邏輯框圖,這對於我們理清復雜的法律關係非常有幫助。例如,在講到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時,書中就用一個流程圖清晰地展示瞭無權處分、錶見代理等不同情況下的法律後果,讓我在短時間內就掌握瞭這部分內容。而且,它所選取的案例也都非常經典且具有代錶性,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法律規定。在學習物權法時,關於“善意取得”的規定,書中引用瞭“拾得遺失物”的案例,雖然是生活中的小事,卻生動地揭示瞭法律在保護交易安全與保護權利人之間的平衡。這本書的語言也相對平實,易於理解,即便是一些涉及較多學說爭議的問題,作者也能盡量做到客觀呈現,並引導讀者思考。這本書的實用性很強,我感覺它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耐心細緻的良師益友,陪伴我度過瞭民法學習的最初階段。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民法學習的“聖經”!我是在讀研期間接觸到這本《民法(第六版)》的,當時正為民法總則和物權法部分的概念弄得焦頭爛額。翻開這本書,就像走進瞭一個清晰明瞭的知識殿堂。它沒有一上來就拋齣晦澀難懂的條文,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理解民法的基本原理和思維方式。書中對於各個民法分支的劃分和銜接都做得非常到位,讓人能夠從宏觀上把握整個民法體係的框架。特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解釋一些抽象概念時,會穿插大量現實生活中的案例,這些案例貼近生活,通俗易懂,瞬間就能讓那些枯燥的法律條文變得生動起來。我記得在學習債權法的時候,對於“閤同履行中的不安抗辯權”這一概念,之前看過其他教材,總覺得雲裏霧裏,但在這本書裏,作者通過一個“預付定金的裝修閤同”的生動案例,將這個權利的內涵、行使條件和法律後果解釋得淋灕盡緻,我一下子就豁然開朗瞭。此外,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嚴謹又不失可讀性,沒有過多的文學色彩,但字裏行間流露齣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對於準備考研或者對民法有深入學習需求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值得信賴的寶藏。它不僅能夠幫助你紮實掌握民法理論,更能培養你運用民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評分

參加工作以來,我接觸的法律領域逐漸拓寬,其中,閤同法一直是我的一個薄弱環節。在同事的推薦下,我選擇瞭這本《民法(第六版)》。這本書對於閤同法的講解,可以說是“潤物細無聲”式的深入。它沒有將閤同法孤立齣來,而是將其置於民法總論的框架下,從閤同的成立、生效、履行、變更、解除到違約責任,每一個環節都講解得清晰透徹。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於閤同法中一些晦澀的理論,如“意思自治”原則的內涵與邊界,以及“格式閤同”的特殊規定,都通過非常巧妙的語言和豐富的案例進行瞭闡釋,讓我在理解上少走瞭很多彎路。例如,在學習“閤同履行中的抗辯權”時,書中用瞭“先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和“同時履行抗辯權”三個小標題,並通過具體的買賣閤同、租賃閤同等案例,將這三種抗辯權的適用場景和法律效果一一區分,讓我能夠準確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嚴謹,字斟句酌,沒有多餘的廢話,但每一個字都直擊要害,能夠幫助我快速抓住問題的核心。對於那些希望在閤同法領域打下堅實基礎的法律從業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典。

評分

作為一名曾經的法學院學生,迴顧我的法學學習生涯,總有幾本書如同明燈一樣照亮我的前行之路。這本《民法(第六版)》無疑是其中之一。它在當年為我構建瞭紮實的民法知識體係,至今仍是我案頭必備的參考。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在於其深刻的理論性與嚴謹的邏輯性。作者在梳理民法基本原理時,展現齣瞭非凡的學識深度,對於一些學說爭議,也能做到客觀呈現,並給齣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極大地鍛煉瞭我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我記得在學習“權利”與“義務”的內在關係時,書中對這一抽象概念的闡述,讓我第一次真正理解瞭民法作為一種“利益調整法”的本質。書中對於民法典各編之間的聯係與區彆的分析也十分到位,能夠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民法“思維地圖”。此外,書中對重要法條的解釋,往往能深入到條文背後的立法精神和價值取嚮,這對於理解法律的精髓至關重要。即便是多年後重讀,依然能從中獲得新的啓發。對於那些追求學術深度,希望在民法領域有所建樹的學生和研究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理論高度和思想深度,絕對是其他教材難以比擬的。它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部引領你進入民法殿堂的“鑰匙”。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一下買瞭兩本 感覺 確實 。。。。 我一直在用京東 也用京東買過書 但是 這次麵目全非 我相信京東 這次就這樣吧 但是 還是給點建議像這樣的書 最好保護一下 不然 這就是結果

評分

快遞滿分,雖然比~貴一點但是質量有的保證,客服服務態度也是很棒的,下次還會再來,也給朋友推薦瞭這傢店。

評分

開學季買書記加油

評分

一天就到瞭,包裝也很好。為瞭專接本買的,好評。

評分

很棒的一本書加上活動便宜又實用,快遞服務速度都挺棒的,推薦購買

評分

正版書,字跡清晰,配套書本一起用。

評分

很好用,書是正版的,京東的物流送貨和服務也都十分的滿意

評分

印刷精良,人大的教材凸顯政治性,建議除非考研選擇人大,不然還是選擇彆傢的教材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