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第二册 附光盘)

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第二册 附光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贺静彬,于飞,王猛 编
图书标签:
  • 日语教材
  • 新经典日本语
  • 基础日语
  • 日语入门
  • 日语学习
  • 外语学习
  • 附光盘
  • 第二册
  • 日语教程
  • 日语口语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13553957
版次:1
商品编码:11622917
品牌:外研社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0
正文语种:中文,日文
附件:光盘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第二册》是以中国高等院校零起点的日语专业本科学生为对象,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的教材。基础教程分为四册,第一册含“发音”和14课。第二、三、四册各有16课。每周一课(8课时)。在编写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特点:1.以学生为中心。2.以输出为驱动。3.融文化于语言学习中。4.立体化教学。

作者简介

  贺静彬,大连外国语大学教授、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化,日本文化研究。获得的学术表彰:1论日本平安文化的同化特征获2004年学院优秀论文2等奖,2005年大连市社会科学论文奖2等奖。2《日本历史与文化》主编2003年日本中村奖励金3等奖,2004年学院优秀教材3等奖,2005年度大连市科学著作奖3等奖。3《日本文化概况》获大连外国语学院2007年优秀教材一等奖。4《例解日中英基础词汇学习词典》获大连外语学院2006年优秀辞书2等奖。日本中村奖3等奖略论日本小说《蛇性之淫》所折射出的创作原则与《白娘子永镇雷锋塔》的比较获2007年大连外国语学院优秀论文1等奖。2006年辽宁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省级优秀论文1等奖。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課 冬休み
第2課 勉強
第3課 英会話
第4課 小テスト
第5課 文化祭
第6課 社会見学
第7課 協力

第8課 病院で
第9課 アルバイト
第10課 旅行
第11課 誕生日
第12課 事件
第13課 部活
第14課 研修
第15課 ゼミ
第16課 忘年会


精选日本文学名著导读:穿越时空的思想对话 本书聚焦于日本文学的经典之作,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理解日本文化、历史与国民精神的窗口。我们精选了从近代到现代最具代表性、对日本乃至世界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篇章,力求通过文本本身的力量,引导读者与那些伟大的灵魂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本书并非语言学习工具书,而是纯粹的文学鉴赏与思想探索之册。它摒弃了枯燥的语法解析和基础词汇罗列,转而专注于文本的深度挖掘、艺术手法的剖析以及时代背景的映照。我们相信,真正的理解源于对文字背后情感、哲学和美学的捕捉。 第一部分:明治维新的回响与“自然主义”的兴起 本部分选取了明治时代后期的几部重要作品,这是日本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革,传统价值观受到西方思潮猛烈冲击的时期。我们侧重分析作家们如何处理个体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迷惘、挣扎与觉醒。 专题一:世间百态的冷峻描摹——岛崎藤村的乡愁与疏离 我们将细读《破戒》中的核心章节。重点不在于翻译其中的古日语表达,而在于剖析主人公“志贺清藏”在身份认同与社会道德间的痛苦抉择。探讨明治时期“耻感文化”与新兴的个人主义观念的冲突,以及这种冲突如何塑造了日本知识分子的集体心理。分析藤村如何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内心的压抑与绝望,特别是对自然景色的拟人化处理,如何成为一种情感的投射。我们将讨论其叙事视角如何从早期浪漫主义转向冷峻的现实主义。 专题二:女性视角的觉醒与反抗——樋口一叶的都会悲歌 重点关注《十三夜》和《にごりえ》(浊流)。这些作品是研究明治时期东京底层女性生存状况的宝贵文献。我们深入探讨樋口一叶如何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那些被社会主流边缘化的女性(艺妓、孀妇、贫困家庭的女儿)的内心世界。分析其语言风格中蕴含的古典美学和现代意识的张力。读者将有机会体会到,在那个男权社会的主导下,女性如何通过微小的反抗和隐忍,维持住自己最后的尊严。我们将对比分析明治中期文坛中,女性作家在题材选择和表达方式上的独特贡献。 专题三:自然主义的阵痛与“私小说”的萌芽 本部分将呈现德富芦花等作家的作品片段,探讨“自然主义”在日本的本土化过程。它如何吸收了欧洲的优缺点,并最终在日本发展出具有自我审视色彩的“私小说”传统。分析作家们如何将个人生活经历的隐私部分,升华为对普遍人性的探索。我们将对比分析早期私小说与后世(如太宰治)私小说的区别,重点关注初期的克制与含蓄之美。 第二部分:大正浪漫与昭和前夜的文化探索 大正时期被誉为日本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民主思潮与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渗透。本部分将展现知识分子在享乐主义与社会责任感之间的摇摆。 专题四:心灵的探险与现代性的困境——谷崎润一郎的感官美学 选取《痴人之爱》或《春琴抄》进行深入研读。本书将侧重分析谷崎对“阴翳礼赞”的文学实践。我们不局限于对日本传统美学(如阴影、残缺、颓废)的简单罗列,而是探讨他如何通过对感官体验的极致描绘,来对抗现代性带来的理性化和庸俗化。分析他笔下人物对“美”近乎偏执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如何成为一种逃避现实或重塑现实的方式。读者将领略到一种既古典又前卫的、充满矛盾的文学张力。 专题五:白描与人情世故的极致——川端康成与“物哀”的现代转化 聚焦于川端康成早期短篇的精粹。本书将探究川端如何继承了古典文学中“物哀”(Mono no aware)的审美内核,并将其嫁接到现代都市场景中。分析他如何通过极简的语言、大量的留白和意境的营造,来表达稍纵即逝的瞬间美感和难以言喻的哀愁。我们将讨论川端作品中“纯洁”与“性”的复杂纠缠,以及他对青春和死亡的永恒母题的反复咏叹。 专题六:知识分子的批判与左翼思潮的阵痛 本部分将引入一些反映昭和初期社会矛盾的作品,例如横光利一或小林多喜二(在不触及政治敏感内容的前提下,侧重其文学技法)。分析现代主义叙事技巧(如意识流、多重视角)在日本文学中的应用,以及作家们如何试图用这些新颖的工具去描摹阶级对立、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现实。探讨他们如何在外来的现代主义形式中,注入日本本土的社会关怀。 第三部分:战后文学的重建与身份重塑 战争的巨大创伤为日本文学带来了近乎彻底的“断裂”。这部分作品展现了幸存者们在废墟之上重建意义的努力。 专题七:直面“无意义”的勇气——太宰治的自我解剖 我们将细读《人间失格》中的关键段落。本书将此书视为对战前僵硬道德体系的彻底颠覆。重点分析主人公“叶藏”的“扮演”哲学,即现代人在社会规范下不得不戴上的面具,以及这种表演带来的异化感。我们探讨太宰治如何将个人生活中的痛苦、酗酒、自毁倾向,转化为一种对日本战后国民精神状态的深刻诊断。分析其语言的口语化和强烈的自传色彩,如何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专题八:神话的重构与对传统的疏离——安部公房的荒诞剧场 选取安部公房的《砂女》或《燃烧的女人》。本书关注安部公房如何利用超现实主义和荒诞戏剧的手法,探讨现代人的“失根”状态。分析他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洞穴”、“迷宫”、“身份置换”等意象,如何象征着现代社会中个体在庞大制度面前的无助与被囚禁。我们将讨论安部如何成功地将日本的本土经验(如对等级秩序的敏感)融入到具有普适性的哲学思辨之中。 本书的阅读路径是:从文本出发,深入文化肌理,最终抵达人类共通的情感领域。它要求读者具备对历史语境的基本认知,并愿意投入时间去品味文字的节奏、张力和意境,而非寻求快速的知识点获取。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教材的文化融入点处理得相当高明,它没有将文化知识点碎片化地塞入脚注,而是将其自然地编织进了语言学习的主线之中。通过课文中的场景设置和人物对话,你能够潜移默化地了解到日本社会的某些礼仪、节日习俗乃至某些特殊的思维方式。比如,在学习表示请求的句型时,课文中的情景可能就巧妙地反映了日本文化中对“间接表达”的偏爱。这种在语言结构中体现文化差异的做法,远比单独列出“日本文化常识”要有效得多。它让你在掌握“怎么说”的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这样说”。这种深层次的理解,是任何死记硬背都无法达到的,它帮助学习者跨越了语言障碍的同时,也搭建了一座理解异域文化的桥梁,让学习目标变得更加立体和丰富。

评分

关于配套的学习资源,我得特别提一下光盘里的音频。这套音频简直是为“磨耳朵”量身定做的,质量高到让人感动。发音标准、语速适中,不像有些教材的录音听起来干巴巴的,像是机器人念稿子。这里的录音,无论是对话还是课文朗读,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表达。对话部分听起来就像是真实的场景再现,能明显听出角色之间的语气变化和情绪起伏,这对于培养语感非常关键。我习惯在通勤路上听,一开始可能听不懂,但坚持听了几周后,我发现自己对日语的韵律和节奏感有了显著的提升。更棒的是,它很贴心地设计了不同语速的版本,对于刚开始接触听力练习的同学,可以先听慢速的,等适应了再切换到常速,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听力学习的门槛大大降低了。

评分

教材中的练习设计非常具有实战性,完全避开了那种脱离生活、为了考级而设计的死记硬背的题型。这里的练习更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很多场景都模拟得非常贴近我们未来可能遇到的真实交流情境。比如,有一个环节要求你根据给定的情景——“向邻居借一个工具”——来设计一段对话,这不仅考察了词汇和语法,更考察了在特定社交场合下语言的得体性。再比如,词汇部分的练习,它不会孤立地让你背单词,而是将新词汇嵌入到一组围绕主题展开的小对话中,让你在语境中理解和记忆。这种“用中学,学中用”的设计理念,让学习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积累,而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日语”,更像是在学习如何“用日语思考和交流”。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完全不是那种老气横秋的教材模样。封面色彩搭配得很有品味,让人一拿到手就觉得心情舒畅,迫不及待想翻开看看。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摸起来光滑细腻,即使用荧光笔做了标记也不会透墨。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版式布局上花了不少心思,文字和插图的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每一课的知识点,无论是词汇、语法还是例句,都用不同的字体或者颜色做了清晰的区分,即便是初学者也能一眼找到重点。比如,新学的动词变形部分,它用了一种类似流程图的结构来展示,比枯燥的表格要直观太多了。而且,图文并茂的方式极大地减轻了视觉疲劳,学习起来就不那么枯燥了。我尤其欣赏它在文化小贴士上的留白处理,不是硬塞知识点,而是用一些手绘的小插画来点缀,让你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浓浓的日本风情。不得不说,这本教材在“颜值”上绝对是下足了功夫,让人愿意一直捧着它学习,而不是束之高阁。

评分

这套教材的逻辑递进非常自然和平顺,它不是那种堆砌知识点的类型,而是真正做到了循序渐进。感觉编者对零基础学习者的心理把握得非常到位。第一单元建立起来的语法框架,到后面每一课都会有新的内容去支撑和深化,不会让你感觉前功尽弃或者知识点之间是割裂的。举个例子,关于敬语的讲解,它不是一下子抛出所有复杂的规则,而是先从最基础的“ます形”的礼貌程度入手,然后逐步引入更细致的场合区分和动词变化,每一步都有大量的对比练习来巩固。我发现,很多我以前在其他教材里学得云里雾里的概念,在这本书里通过巧妙的句子结构安排,突然间就变得豁然开朗了。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编排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学完一个单元,会有一种“原来如此,原来这么简单”的成就感,而不是“天哪,我到底学了些什么”的迷茫。这种扎实的基础搭建过程,对长期学习者来说,是无比宝贵的财富。

评分

适合自学,配合练习很好!

评分

抄袭其他教科书痕迹明显!十分后悔,可恶的京东退货困难,只得咬碎牙往肚子里咽了。

评分

基础专业教材,编辑可以,另附一本单词手册。全套四本,但该书没有课文译文,练习答案。

评分

我的书在哪里啊,在哪里啊啊

评分

由于汉字是标记中文而创造的文字体系,要标记和中文完全不同的韩文则非常不恰当。因此从韩国的三国时代(朝鲜三国时代)开始就不断有人尝试用汉字来标记韩语。最后发现用2种方法来标记。一种方法是抛弃汉字的表意功能,使用汉字的表音功能。比如借用"古"字,不管字的本身意义,来标记韩语发音"?"。第二种方法是抛弃汉字的表音功能,只使用汉字的表意功能,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书写韩文单词。如在新罗时代,使用"水"字来表示韩语单词"?"。同样用该方法可标记人名和地名。用汉字标记韩文的研究工作努力没有停下来,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誓记体表记法和吏读,乡札。誓记体表记法是把汉字的排列结合到新罗语的语顺。吏读则是对誓记体表记法进行语法补充,让文脉更加清楚。推测吏读大约在公元7世纪左右形成完整的体系,从高丽,朝鲜一直使用到19世纪末。但是吏读主要是吏胥专用的特殊书面语,还用于汉文书籍的翻译。

评分

国人编写的大学日语教材。印刷精美,内容翔实,非常好的入门教材,能激发学习兴趣!目前我国日语爱好者很多,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不少人觉得语法越学越难,单词也记不住,很多人都知难而退了。其实,日语学习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只要你的学习方法正确,完全可以事半功倍,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在这里我们向您介绍的正是这种方法及教材。

评分

抄袭其他教科书痕迹明显!十分后悔,可恶的京东退货困难,只得咬碎牙往肚子里咽了。

评分

本书适用于广大日语初学者及大学日语专业一、二年级的学生,是大家培养日语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日语听说能力的自学教材。

评分

3韩语与朝鲜语编辑朝鲜语(也有称韩国语),在普通话中,其正式学名为“朝鲜语”,但在民间中,不正式场合下也可称韩语或韩国语。朝鲜语(韩国称韩语),是韩国的官方语言,而在朝鲜继续称为朝鲜语,二者本质相同。现在使用人数约7000万名,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中国的东北三省,美国,日本,前苏联的中亚各国及远东地区也有分布.韩语(朝鲜语)的词汇分为固有词,汉字词和外来语借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