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第二册》是以中国高等院校零起点的日语专业本科学生为对象,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的教材。基础教程分为四册,第一册含“发音”和14课。第二、三、四册各有16课。每周一课(8课时)。在编写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特点:1.以学生为中心。2.以输出为驱动。3.融文化于语言学习中。4.立体化教学。
贺静彬,大连外国语大学教授、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化,日本文化研究。获得的学术表彰:1论日本平安文化的同化特征获2004年学院优秀论文2等奖,2005年大连市社会科学论文奖2等奖。2《日本历史与文化》主编2003年日本中村奖励金3等奖,2004年学院优秀教材3等奖,2005年度大连市科学著作奖3等奖。3《日本文化概况》获大连外国语学院2007年优秀教材一等奖。4《例解日中英基础词汇学习词典》获大连外语学院2006年优秀辞书2等奖。日本中村奖3等奖略论日本小说《蛇性之淫》所折射出的创作原则与《白娘子永镇雷锋塔》的比较获2007年大连外国语学院优秀论文1等奖。2006年辽宁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省级优秀论文1等奖。
第1課 冬休み
第2課 勉強
第3課 英会話
第4課 小テスト
第5課 文化祭
第6課 社会見学
第7課 協力
第8課 病院で
第9課 アルバイト
第10課 旅行
第11課 誕生日
第12課 事件
第13課 部活
第14課 研修
第15課 ゼミ
第16課 忘年会
这本教材的文化融入点处理得相当高明,它没有将文化知识点碎片化地塞入脚注,而是将其自然地编织进了语言学习的主线之中。通过课文中的场景设置和人物对话,你能够潜移默化地了解到日本社会的某些礼仪、节日习俗乃至某些特殊的思维方式。比如,在学习表示请求的句型时,课文中的情景可能就巧妙地反映了日本文化中对“间接表达”的偏爱。这种在语言结构中体现文化差异的做法,远比单独列出“日本文化常识”要有效得多。它让你在掌握“怎么说”的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这样说”。这种深层次的理解,是任何死记硬背都无法达到的,它帮助学习者跨越了语言障碍的同时,也搭建了一座理解异域文化的桥梁,让学习目标变得更加立体和丰富。
评分关于配套的学习资源,我得特别提一下光盘里的音频。这套音频简直是为“磨耳朵”量身定做的,质量高到让人感动。发音标准、语速适中,不像有些教材的录音听起来干巴巴的,像是机器人念稿子。这里的录音,无论是对话还是课文朗读,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表达。对话部分听起来就像是真实的场景再现,能明显听出角色之间的语气变化和情绪起伏,这对于培养语感非常关键。我习惯在通勤路上听,一开始可能听不懂,但坚持听了几周后,我发现自己对日语的韵律和节奏感有了显著的提升。更棒的是,它很贴心地设计了不同语速的版本,对于刚开始接触听力练习的同学,可以先听慢速的,等适应了再切换到常速,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听力学习的门槛大大降低了。
评分教材中的练习设计非常具有实战性,完全避开了那种脱离生活、为了考级而设计的死记硬背的题型。这里的练习更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很多场景都模拟得非常贴近我们未来可能遇到的真实交流情境。比如,有一个环节要求你根据给定的情景——“向邻居借一个工具”——来设计一段对话,这不仅考察了词汇和语法,更考察了在特定社交场合下语言的得体性。再比如,词汇部分的练习,它不会孤立地让你背单词,而是将新词汇嵌入到一组围绕主题展开的小对话中,让你在语境中理解和记忆。这种“用中学,学中用”的设计理念,让学习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积累,而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日语”,更像是在学习如何“用日语思考和交流”。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完全不是那种老气横秋的教材模样。封面色彩搭配得很有品味,让人一拿到手就觉得心情舒畅,迫不及待想翻开看看。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摸起来光滑细腻,即使用荧光笔做了标记也不会透墨。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版式布局上花了不少心思,文字和插图的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每一课的知识点,无论是词汇、语法还是例句,都用不同的字体或者颜色做了清晰的区分,即便是初学者也能一眼找到重点。比如,新学的动词变形部分,它用了一种类似流程图的结构来展示,比枯燥的表格要直观太多了。而且,图文并茂的方式极大地减轻了视觉疲劳,学习起来就不那么枯燥了。我尤其欣赏它在文化小贴士上的留白处理,不是硬塞知识点,而是用一些手绘的小插画来点缀,让你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浓浓的日本风情。不得不说,这本教材在“颜值”上绝对是下足了功夫,让人愿意一直捧着它学习,而不是束之高阁。
评分这套教材的逻辑递进非常自然和平顺,它不是那种堆砌知识点的类型,而是真正做到了循序渐进。感觉编者对零基础学习者的心理把握得非常到位。第一单元建立起来的语法框架,到后面每一课都会有新的内容去支撑和深化,不会让你感觉前功尽弃或者知识点之间是割裂的。举个例子,关于敬语的讲解,它不是一下子抛出所有复杂的规则,而是先从最基础的“ます形”的礼貌程度入手,然后逐步引入更细致的场合区分和动词变化,每一步都有大量的对比练习来巩固。我发现,很多我以前在其他教材里学得云里雾里的概念,在这本书里通过巧妙的句子结构安排,突然间就变得豁然开朗了。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编排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学完一个单元,会有一种“原来如此,原来这么简单”的成就感,而不是“天哪,我到底学了些什么”的迷茫。这种扎实的基础搭建过程,对长期学习者来说,是无比宝贵的财富。
评分适合自学,配合练习很好!
评分抄袭其他教科书痕迹明显!十分后悔,可恶的京东退货困难,只得咬碎牙往肚子里咽了。
评分基础专业教材,编辑可以,另附一本单词手册。全套四本,但该书没有课文译文,练习答案。
评分我的书在哪里啊,在哪里啊啊
评分由于汉字是标记中文而创造的文字体系,要标记和中文完全不同的韩文则非常不恰当。因此从韩国的三国时代(朝鲜三国时代)开始就不断有人尝试用汉字来标记韩语。最后发现用2种方法来标记。一种方法是抛弃汉字的表意功能,使用汉字的表音功能。比如借用"古"字,不管字的本身意义,来标记韩语发音"?"。第二种方法是抛弃汉字的表音功能,只使用汉字的表意功能,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书写韩文单词。如在新罗时代,使用"水"字来表示韩语单词"?"。同样用该方法可标记人名和地名。用汉字标记韩文的研究工作努力没有停下来,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誓记体表记法和吏读,乡札。誓记体表记法是把汉字的排列结合到新罗语的语顺。吏读则是对誓记体表记法进行语法补充,让文脉更加清楚。推测吏读大约在公元7世纪左右形成完整的体系,从高丽,朝鲜一直使用到19世纪末。但是吏读主要是吏胥专用的特殊书面语,还用于汉文书籍的翻译。
评分国人编写的大学日语教材。印刷精美,内容翔实,非常好的入门教材,能激发学习兴趣!目前我国日语爱好者很多,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不少人觉得语法越学越难,单词也记不住,很多人都知难而退了。其实,日语学习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只要你的学习方法正确,完全可以事半功倍,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在这里我们向您介绍的正是这种方法及教材。
评分抄袭其他教科书痕迹明显!十分后悔,可恶的京东退货困难,只得咬碎牙往肚子里咽了。
评分本书适用于广大日语初学者及大学日语专业一、二年级的学生,是大家培养日语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日语听说能力的自学教材。
评分3韩语与朝鲜语编辑朝鲜语(也有称韩国语),在普通话中,其正式学名为“朝鲜语”,但在民间中,不正式场合下也可称韩语或韩国语。朝鲜语(韩国称韩语),是韩国的官方语言,而在朝鲜继续称为朝鲜语,二者本质相同。现在使用人数约7000万名,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中国的东北三省,美国,日本,前苏联的中亚各国及远东地区也有分布.韩语(朝鲜语)的词汇分为固有词,汉字词和外来语借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