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Record Covers艺术唱片封面 英文原版正版Taschen艺术图书平面设计

Art Record Covers艺术唱片封面 英文原版正版Taschen艺术图书平面设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艺术设计
  • 平面设计
  • 唱片封面
  • 艺术史
  • 流行文化
  • 视觉艺术
  • Taschen
  • 艺术图书
  • 设计灵感
  • 音乐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善本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TASCHEN
ISBN:9783836540292
商品编码:11666662215
开本:30.5 x 5.1 x 30.5 cm
出版时间:2017-01-29
页数:552
正文语种:英文

具体描述

Hardcover: 552 pages

Publisher: TASCHEN; 01 edition (29 Jan. 2017)

Language: English

ISBN-10: 3836540290

ISBN-13: 978-3836540292

Product Dimensions: 30.5 x 5.1 x 30.5 cm





Sound art An unprecedented collection of artists record covers from the 1950s to today Since the dawn of modernism, visual and music production have had a particularly intimate relationship. From Henri Matisse s Music (1910) and Hugo Ball s sound poem Karawane (1916) to Wassily Kandinsky s visual chords, the 20th century saw ever more fertile exchange between sounds and shapes, marks and melodies, and different fields of 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In this unique anthology of artists record covers, we discover the rhythm of this particular cultural history. The book presents over 600 album and record covers given the artistic treatment from the 1950s through to today. Ordered by artist, the covers reveal how modern, postmodern, Pop Art, street art, and conceptual practice have all informed this collateral field of visual production and supported the mass distribution of music with defining imagery that swiftly and suggestively evokes an aural encounter. Along the way, we find Jean-Michel Basquiat s urban hieroglyphs for his own Tartown record label, Banksy s stenciled graffiti for Blur, Damien Hirst s synecdoche skull for The Hours, and a skewered Salvador Dali butterfly on Jackie Gleason s Lonesome Echo. The covers are featured with succinct analyses and each with a fact sheet listing the artist, performer, album name, label, year of release, and information on the original artwork. Interviews with Tauba Auerbach, Shepard Fairey, Kim Gordon, Christian Marclay, Albert Oehlen, and Raymond Pettibon add personal accounts and insights on the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ists and musicians.Text in English, French, and German"

Julius Wiedemann studied graphic design and marketing, and was an art editor for digital and design magazines in Tokyo. His many TASCHEN titles include Illustration Now!, Logo Design, Jazz Covers and Information Graphics. 


设计的视觉交响:唱片封套艺术的里程碑与演变 本画册深入探究了唱片封套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聚焦于那些不仅是音乐载体保护壳,更是独立视觉宣言的杰作。从早期的简约实用主义到后来的视觉爆炸与概念表达,唱片封套的设计美学反映了社会变迁、技术进步以及音乐流派自身的革命性力量。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跨越数十载的、结构清晰的视觉人类学考察,揭示封面设计如何与音乐同步呼吸,甚至在某些时刻,超越音乐本身,成为文化符号的催化剂。 第一章:萌芽与工业化——黑胶时代的诞生与初期探索(1940s – 1950s) 唱片封套的诞生,最初是出于保护脆弱的黑胶唱片免受磨损和污染的实用需求。然而,这种保护性外壳很快被设计界视为一块等待被驯服的画布。本章追溯了早期封面设计的演变轨迹,从简单的印有艺术家姓名和唱片公司标志的牛皮纸套,到Columbia和RCA Victor等先驱如何开始利用插画和摄影技术来增强产品的吸引力。 关键焦点: 实用至上到美学觉醒: 分析了45转单曲和12寸LP格式引入后,封面尺寸的变化如何影响了平面布局的可能性。 古典音乐的端庄: 探讨了古典音乐唱片封面如何确立了一种偏向于庄重、基于排版的审美标准,通常采用精美的字体设计和古典肖像摄影。 爵士乐的崛起与图形创新: 详细剖析了爵士乐领域中封面设计的突破性贡献。以Blue Note Records为例,我们审视了Francis Wolff的标志性摄影与Reid Miles革命性的、受现代主义启发的排版和色彩运用。这些设计不仅是配套,更是爵士乐即兴精神的视觉翻译。 第二章:流行文化的棱镜——摇滚乐的视觉革命与概念化(1960s) 1960年代是唱片封套艺术的黄金时代。随着披头士、滚石乐队等摇滚巨星的崛起,唱片不再仅仅是声音的记录,而成了一次完整的、多感官的体验。封面设计开始承担起叙事、政治宣言和艺术合作的核心功能。 关键焦点: 迷幻艺术与波普影响: 深入研究了迷幻摇滚时期封面设计中对超现实主义、鲜艳色彩和扭曲字体的运用,这些元素直接呼应了时代背景下的药物文化和反主流思潮。我们考察了Stanley Mouse和Victor Moscoso等大师的作品如何模糊了商业设计与纯艺术之间的界限。 概念专辑的视觉构建: 重点分析了《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等概念专辑的封面,它们如何成为复杂的视觉拼贴和符号学载体,要求听众进行深度解读。这些设计不再仅仅是展示艺术家,而是成为了专辑叙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摄影的深度叙事: 探讨了Bob Dylan、The Velvet Underground等艺术家如何利用纪实摄影或高度风格化的肖像摄影,来塑造其公众形象和音乐的内在情绪。 第三章:先锋设计与视觉冲击力的巅峰(1970s) 进入70年代,唱片公司变得更加大胆,设计师们被赋予了更大的自由来探索复杂的印刷技术和非传统的材料。这个时期的封面设计充满了戏剧性、实验性和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关键焦点: 前卫摇滚与复杂结构: 考察了如Yes乐队和Pink Floyd等乐队如何利用折叠封面(Gatefold Sleeves)、内页插图甚至附赠的海报来创造沉浸式的包裹体验。Hipgnosis工作室的出现,以其精准、令人不安且富有哲学意味的图像处理,成为这一时期的标志。 迪斯科与图形的张力: 分析了迪斯科音乐封面的演变,从早期的闪光和未来感设计,到后来的名人摄影,反映了夜生活和逃避现实主义的主题。 朋克与DIY美学: 朋克运动带来了一场对精致设计的反叛。本章详细介绍了Sex Pistols和The Clash等乐队如何采用粗糙的剪贴、涂鸦式的排版和低保真(Lo-Fi)的视觉语言,以此表达对主流文化的愤怒和“自己动手做”(DIY)的精神。这种美学影响了后来的独立音乐设计。 第四章:新浪潮、电子乐与数字时代的过渡(1980s – 1990s) 随着合成器和鼓机的普及,音乐的音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封面设计也迅速适应了这种新的电子感和都市感。同时,CD格式的普及对传统方形封套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焦点: 新浪潮的几何与未来主义: 探讨了新浪潮乐队如何利用大胆的几何图形、霓虹色彩和受平面设计大师(如Bauhaus风格)启发的极简主义来建立清晰的品牌形象。 嘻哈文化的视觉身份: 考察了嘻哈音乐封面如何从早期的写实摄影和街头涂鸦元素,逐步发展出具有强烈地域性和文化自豪感的视觉语言。 电子舞曲(Rave/Techno)与抽象表达: 分析了电子音乐如何驱动了封面设计向更抽象、更具运动感和视觉迷幻效果的方向发展,很多时候抛弃了对艺术家的具象描绘,转而专注于创造氛围。 CD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媒介的缩小,设计师们必须在更小的空间内传达信息,这促进了对字体和色彩密度更高的关注。 第五章:流媒体时代的回响与设计的未来(2000s 至今) 尽管物理唱片销量大幅下滑,但黑胶唱片在千禧年后的复兴,以及流媒体平台上作为视觉缩略图的方寸空间,为封面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考维度。 关键焦点: 复古与致敬: 探讨了当代艺术家如何有意识地从历史中汲取灵感,向60年代的迷幻、70年代的硬摇滚或80年代的合成器美学致敬,同时赋予其现代的制作工艺。 社交媒体时代的即时冲击力: 分析了在信息流中,封面设计必须在零点几秒内抓住用户注意力的需求,如何迫使设计变得更加大胆、对比更强或概念更尖锐。 数字格式的可见性: 研究了封面设计在方形缩略图(Thumbnail)状态下的表现力,以及设计师如何平衡物理版和数字版之间的视觉体验。 通过对这些关键时期的深入分析和对数百件标志性作品的细致呈现,本书不仅是一部设计史,更是一部记录大众文化、视觉艺术和音乐产业互动关系的编年史。每一张封面都是一个时代、一种声音、一场美学实验的浓缩结晶。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我发现这本书为我提供了海量的灵感源泉。当我苦于找不到新的视觉语言时,随便翻开其中一页,总能发现一些前人遗忘的、却又极具潜力的设计手法。那些看似简单的元素——一个特定的字体选择,一种大胆的色彩搭配,或者一个极端的构图——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是如何精准地传达了音乐的内涵,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这本书的选材非常广泛,从主流大厂到一些独立小厂的作品都有涉猎,这保证了其视野的开阔性。虽然我还没有时间去逐一查阅每一个封面的背景信息,但仅仅是视觉上的刺激就已经足够激发我的创作欲望了。这本Taschen的精品,无疑是我案头必备的“灵感宝典”之一。

评分

这本书的开本和印刷质量,简直是为“沉浸式体验”而生的。它的尺寸非常适合放在桌面上摊开阅读,那些原本在小屏幕上看会失真的细节,在这样高分辨率的印刷下,完全展现出来了。你能清晰地看到丝网印刷的颗粒感,或者早期胶印的粗糙质感,这种对“材质”的还原度,是数字媒介永远无法替代的。我甚至可以想象,如果这些封面当年是实体唱片,拿在手里把玩时的感觉。这种对物理媒介的致敬,使得这本书的收藏价值倍增。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视觉的知识书,更是一次对“实体音乐文化”黄金时代的深情回顾。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高质量的艺术修复工作。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音乐视觉发展脉络的参考书,这本《Art Record Covers》完美地填补了我的需求空白。它的广度和深度都令人赞叹,它不仅仅关注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更挖掘了一些被时间冲刷掉的独特设计。通过这本书,我开始理解不同音乐流派是如何通过视觉语言进行自我定义的。例如,重金属封面那种史诗般的复杂插画风格,与极简电子乐封面那种冷峻的几何抽象之间,所代表的文化张力是多么鲜明。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宏大的叙事框架,让读者能够将设计放在更广阔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去理解。我现在非常渴望能沉下心来,系统地研究一下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唱片封面设计上的地域特色差异。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说,Taschen出品的品质果然名不虚传。硬壳精装,纸张厚实,色彩还原度极高,简直是一件可以摆在书架上炫耀的艺术品。当你翻开它时,那种沉甸甸的手感和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力,完全能让你感受到平面设计在音乐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年代唱片封面的编排方式,就像搭乘时光机一样,从迷幻的六十年代一路穿越到前卫的八十年代,每一个时期的设计风格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虽然我还没完全看完,但光是欣赏那些经典的封面设计,就已经觉得值回票价了。比如早期那些简洁有力的排版,到后来充满实验性的拼贴艺术,每翻过一页都是一次视觉的盛宴。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唱片封面的集合,更像是一部浓缩的视觉文化史,值得所有设计爱好者珍藏。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编辑和内容组织方式印象非常深刻。它不像某些图册只是简单地罗列图片,而是似乎在讲述一个连贯的故事。每一组展示的封面之间,似乎都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也许是色彩上的呼应,也许是字体风格的演变。我发现自己常常会盯着某一个封面看了很久,试图解读设计师当时的心境和意图。这种深度的挖掘,让这本书超越了单纯的“画册”范畴,更像是一本设计理论的辅助读物。我特别期待深入研究其中对某些特定流派(比如早期朋克或迷幻摇滚)封面设计的分析,相信那会带来很多全新的启发。这本书的排版布局也极为考究,大量的留白让那些极具冲击力的作品得以“呼吸”,不会让人感到拥挤和压迫,阅读体验极为舒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