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識産權審判研究(第五輯)》是中國審判理論研究叢書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知識産權審判理論專業委員會主辦,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承辦。目前為止,已經連續齣版瞭四輯,本書是第五輯。本書中的研究和報告內容均來自於全國各個優秀的高、中、基層法院。內容豐富,包括審判動態、審判研究、案例研究、調研報告等若乾個篇章。全麵涵蓋知識産權領域近兩年的重點疑難新型問題,對於推動知識産權審判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審判動態
(一)綜閤動態
1.2013年中國法院知識産權司法保護狀況
2.2013年中國法院知識産權司法保護10大案件、10大創新性案件
和50件典型案例名單
(二)研討活動
3.“互聯網環境下商標侵權與壟斷問題國際研討會”
會議綜述黑小兵唐崟
審判研究
(一)著作權
4.涉微博著作權問題研究薑穎穆穎
5.古畫臨摹復製者的鄰接權保護
——古畫保護傳承與知識産權文化建設楊靜
6.網絡環境下博客及BBS知識産權保護問題研究劉虹蘊
7.體育賽事節目網絡直播侵權糾紛審理進路之檢討
——獨創性評定、請求權涵攝與衡平保護於是
8.信息網絡傳播權的動態演進與司法應對孫海龍趙剋
9.多網融閤下的版權問題探析許繼學
10.計算機軟件鑒定之程序問題檢討與機製設計
——以計算機軟件侵權訴訟為視角蔣強
11.網絡著作權案件中優勢證明規則的適用鍾拯
(二)商標權
12.姓名權作為在先權利在《商標法》框架下的保護現狀分析
——以《商標法》第32條為研究對象周波
13.特殊地名商標專用權與地名使用衝突問題分析
——以“湯溝”馳名商標為分析樣本曹守軍
14.網絡環境下對商標使用行為的界定高魯軍劉鵬
15.商標閤理使用的“髓”與“形”
——以判斷標準為核心的製度建構王麗平鬍浩
16.知識産權犯罪附帶民事訴訟問題探討
——以侵害注冊商標專用權犯罪為視角嚴衛東
(三)專利權
17.專利創造性判斷的證據規則石必勝
18.專利法意義上的“公知常識”辨析焦彥
19.論專利侵權訴訟中禁止反悔原則的閤理適用鬍偉華
20.職務發明製度的比較與藉鑒曹世海
21.壟斷協議與專利許可交叉問題研究穆穎
22.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問題研究馬雲鵬
23.專利權利要求解釋的若乾問題探討劉建紅鄭正堅
(四)其他
24.《反不正當競爭法》視域下的關聯主體藉用資源投標行為分析
——以司法審判中的法律適用為視角杜長輝宋旭東
25.商業秘密和競業禁止的關係蔣利瑋
26.侵害商業秘密刑民交叉案件之異態與修正王沁
27.關於商業秘密認定中新穎性標準的思考湯茂仁
28.論證據保全措施在商業秘密侵權案件中的適用及完善郭偉
29.技術閤同違約行為的審查判斷歐修平
30.從謙抑司法看對限製最低轉售價格協議的審查喻誌強
31.知識産權被許可人訴訟地位的理論審視與製度完善
——緣起於被許可人提起侵權之訴的司法睏惑金民珍淩宗亮
32.知識産權司法政策對法官自由裁量權的引導宮小汀陳聰
33.論服務商信息披露義務與公民個人數據信息保護的司法平衡
——從規範法官審判權行使的角度李穎
34.在特許經營糾紛中關於“兩店一年”規定的理解與適用陶鈞
35.論謙抑原則在知識産權刑事保護中的適用
——以侵害著作權犯罪為視角陳允趙文傑周華
36.知識産權侵權訴訟中“證據披露—舉證妨礙”製度之探索適用
——以查明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侵權人的侵權獲利
為落腳點張學軍硃文彬
37.專傢證人製度在知識産權訴訟中的運用實踐及其完善宋健
案例研究
(一)著作權
38.假畫拍賣委托人的著作權侵權責任認定
——趙建成與北京琴島榮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趙心侵害著作權糾紛案評析蘇誌甫
39.廣播體操等功能性肢體動作著作權問題研究
——中國體育報業總社與廣東音像公司、豪盛公司侵害
著作權糾紛案洪成宇
40.柳紅訴吳曉波、中信齣版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新華書店
王府井書店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案劉虹蘊
(二)商標權
41.當商標權利發生衝突時如何保護在先權利
——丹東康齒靈牙膏有限公司訴廣東省恒通工貿發展
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案陳永華
42.將零部件的注冊商標標注在組裝的商品上構成侵權
——瑞士ABB公司訴深圳旭明公司侵害商標專用權
糾紛案評析祝建軍
43.商標近似侵權判定中的混淆性近似判斷標準
——龍慶公司訴遠創公司侵害注冊商標專用權糾紛案王姝賈友成
44.攀附商標聲譽行為及其法律規製姚建軍
45.使用具有行業標準含義標識的侵害商標權認定
——浙江西依依電氣有限公司訴溫州專源電氣有限
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案包素素王海亮
46.利用不具標識功能的酒瓶不構成商標侵權
——評廣東燕京啤酒有限公司訴贛州市京都啤酒有限公司
侵害商標權糾紛案鄒徵優
47.試論侵害注冊商標專用權案件的審理
——從一起非典型民刑交叉案件的角度溫錦資
(三)專利權
48.湖南高雷同層排水科技有限公司訴張超專利權權屬糾紛案程婧
49.特殊組件産品外觀設計專利的侵權判定
——上海稚宜樂商貿有限公司訴廣東五星玩具有限公司、
楊磊真侵害專利權糾紛案硃丹
50.天津威科真空開關有限公司訴天津市智閤電器有限公司、
洛陽晨諾電氣有限公司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案裴然劉震岩
(四)其他
51.南京國資綠地金融中心有限公司訴江蘇紫峰綠洲酒店管理
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權、商標權、不正當競爭案周曄
52.馮某訴福建省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濫用市場支配
地位糾紛案蔡偉陳穎
53.網絡環境下商業詆毀行為的司法認定劉娟娟
調研報告
54.計算機軟件糾紛法律問題調研報告北京市朝陽法院民三庭
55.關於著作權、商標權關聯案件審理情況的調研報告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三庭課題組
56.電子商務知識産權司法保護的調查研究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三庭
57.知識産權民事侵權賠償問題規範化解決之道
——以A市中院為研究樣本鄭誌柱龔麒天謝平楊曉怡蔡健和徐智媛
58.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知識産權訴訟禁令案件審理情況的
調研報告劉建紅餘珂珂
59.《民事訴訟法》修改後的證據製度實施情況調研泰州中院知識産權庭
這部《中國知識産權審判研究(第五輯)》如同一幅宏大的畫捲,展現瞭中國知識産權審判工作的細緻與繁復。我被書中對專利侵權判定中的“等同原則”的闡釋深深吸引,這涉及到如何在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平衡專利權人的權利和社會的公共利益。作者們通過精煉的語言,將復雜的法律概念變得易於理解,並且用恰當的案例佐證瞭這些原則的實際應用。讓我眼前一亮的是,書中對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的探討,這一領域相對小眾,但卻至關重要。它揭示瞭在半導體産業快速發展的今天,法律如何在技術革新中發揮保駕護航的作用。同時,書中對知識産權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的銜接問題也進行瞭深入的分析,這讓我對知識産權司法體係的運作有瞭更全麵的認識。我感受到瞭作者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付齣的心血,他們不僅關注審判實踐本身,還積極探索如何通過法律的完善來促進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既有啓發性又有實用性,它幫助我理解瞭許多看似抽象的法律條文如何在現實世界中發揮作用,並為我提供瞭觀察中國知識産權保護現狀的一個獨特視角。
評分我一直對知識産權領域充滿好奇,而《中國知識産權審判研究(第五輯)》恰好滿足瞭我對深度探索的渴望。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的導師,循循善誘地引導我走進知識産權審判的殿堂。書中對於著作權侵權認定中的“接觸+實質性相似”原則的深入剖析,讓我對版權保護的精妙之處有瞭更深的體會。作者們不僅解釋瞭這一原則的理論基礎,還結閤大量的實務案例,展示瞭法官們在運用這一原則時所麵臨的挑戰以及他們的智慧。讓我尤為驚喜的是,書中還觸及瞭一些新興的網絡侵權行為,例如短視頻的版權保護問題,以及在短視頻平颱上進行廣告宣傳的商標侵權風險。這些都是當下非常熱門且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書中對此的分析既有理論高度,又貼近實際。我從中學習到瞭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閤法權益,也更加理解瞭知識産權在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性。這本書的結構清晰,邏輯嚴謹,讀起來既有學習的樂趣,又能感受到知識的不斷積纍。它讓我看到瞭中國知識産權審判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也為我提供瞭理解和分析知識産權糾紛的寶貴工具。
評分這部《中國知識産權審判研究(第五輯)》就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中國知識産權法律實踐的深邃海域。翻開它,我仿佛置身於一個由判例、理論和政策交織而成的龐大體係之中。每一頁都充滿瞭智慧的火花,每一個章節都像一次精心設計的知識導航。我尤其對其中關於技術秘密保護的案例分析印象深刻,那些在數字時代背景下,企業如何利用法律武器維護核心競爭力的論述,既有深度又不失前沿性。書中對於某些前沿技術(比如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基因編輯技術)相關的知識産權保護挑戰的探討,更是讓我看到瞭中國在應對全球科技變革時,法律體係如何積極演進的努力。作者們不僅梳理瞭現有的法律框架,還敏銳地捕捉到瞭那些尚未被充分覆蓋但日益凸顯的問題,並提齣瞭富有建設性的思考。這種前瞻性和實踐性相結閤的寫作風格,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學術研究的成果,更是對未來知識産權發展趨勢的預判與指引。對於任何希望深入瞭解中國知識産權審判前沿動態的讀者來說,這無疑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參考書。它幫助我更清晰地理解瞭在復雜多變的經濟和技術環境中,知識産權如何成為驅動創新、維護公平競爭的關鍵力量。
評分這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案頭必備”之作,尤其對於我這樣需要經常關注知識産權動態的人來說。書中對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的討論,是我一直以來非常感興趣的話題。《中國知識産權審判研究(第五輯)》對這個問題的剖析,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大量實例支撐,讓我對馳名商標的法律價值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尤其欣賞作者們對一些涉及跨境知識産權糾紛的案例分析,這反映瞭中國在參與全球知識産權治理中的努力和成就。書中對不正當競爭行為與知識産權侵權行為的界限劃分,以及在司法實踐中如何進行區分的論述,也給瞭我很大的啓發。這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探討,更是對如何在復雜的商業環境中,有效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企業閤法權益的實操性指導。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多樣,時而嚴謹的學術分析,時而生動的案例復盤,讓我始終保持著閱讀的興趣。它讓我看到瞭中國知識産權審判在不斷追求公正、高效的同時,也在積極迴應時代發展的挑戰。讀完它,我感覺自己對中國知識産權法律的理解又上瞭一個新的颱階,對未來相關領域的發展趨勢也更加充滿信心。
評分這是一部充滿瞭學術嚴謹性和現實關懷的著作。我喜歡作者們在分析每一個案例時,那種抽絲剝繭般的邏輯推理,以及對相關法律條文、司法解釋和學界觀點的細緻梳理。書中關於商標侵權認定標準演變的討論,尤其引人入勝。它不僅僅是在迴顧曆史,更是在剖析法律規則背後所蘊含的時代變遷和社會需求。我能感受到作者們在撰寫過程中,對中國知識産權審判實踐的深刻洞察,以及對提升審判質量和效率的執著追求。他們對一些復雜疑難案件的解讀,讓我看到瞭法律在解決實際糾紛時的復雜性和藝術性。此外,書中對知識産權國際化趨勢下,中國審判實踐如何與國際接軌的分析,也為我打開瞭新的視野。我從中瞭解到,中國在知識産權保護領域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並且其審判經驗也為世界提供瞭寶貴的藉鑒。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雖然學術化,但並不晦澀,許多觀點都通過生動的案例得到瞭很好的闡釋,使得理論與實踐的距離被大大縮短。它無疑為我構建瞭一個更為立體和全麵的中國知識産權審判圖景,讓我對其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