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导论/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是一部专门为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编写的行政法学教材,全书将行政法学理论与公共管理理论结合在一起,采用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论述方式,从“行政法学的性质与功能”、“公共行政与行政法治”、“行政法的基础理论”、“行政主体与行政组织”、“行政行为与行政程序”、“行政法制监督与行政救济”六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行政法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内容与发展规律。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掌握行政法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全书提供了数十个“阅读与思考”案例材料,这些材料可供授课教师开展课堂小组讨论或案例教学使用;每章的末尾还提供了一个“案例自测”,读者可利用该案例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姜晓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四川大学成都科学发展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社会风险控制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常务副主任、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等多项职务。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多项,主持省市政府委托项目数十项。出版专著、教材7部,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政治学研究》等权威报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10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
第1章行政法学的性质与功能
1��1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阅读与思考户籍制度的前世今生
1��2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
阅读与思考社区治理创新中软法之治的基本特征
1��3现代行政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1��4行政法学的功能与任务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自测
第2章公共行政与行政法治
2��1公共行政的概念与内涵
阅读与思考钉子户和“公共利益”的糊涂账
2��2公共行政的特征与类型
2��3行政权与公民权利
阅读与思考湖南嘉禾拆迁之痛
阅读与思考“特权车”与柔情执法
阅读与思考公民权利成长的结构状态
2��4公共行政的变革与行政法治
阅读与思考法国“投掷侏儒”案中的人性尊严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自测
第3章行政法的基础理论
3��1行政法的概念与内涵
阅读与思考建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诉泗洪县人民政府电话指示案
3��2行政法的特征
3��3行政法的渊源与分类
阅读与思考上海丰祥贸易有限公司与上海市盐务管理局行政强制措施案
3��4行政法律关系
阅读与思考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状告中国足协案
3��5行政法的地位与功能
3��6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阅读与思考丰祥公司诉上海市盐务局行政强制措施案
阅读与思考“从成都机场广告封杀令”看政府行为
3��7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自测
第4章行政主体与行政组织
4��1行政主体概述
阅读与思考天津师大学生不服开除学籍状告学校案
4��2行政组织
4��3行政机关
阅读与思考山西吕梁山特大透水案
4��4公务员
阅读与思考蒋某不服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招录行员规定身高条件行政诉讼案
阅读与思考政府下文统一公务员手机“彩铃”是否合适?
4��5被授权组织与受委托组织
阅读与思考王某不服派出所处罚提起行政诉讼案
阅读与思考拍违者分享警察执法权?
4��6行政相对人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自测
第5章行政行为与行政程序
5��1行政行为概述
阅读与思考工商局的处罚行为是否有效
5��2行政立法
阅读与思考《物业管理条例(草案)》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
5��3行政许可
阅读与思考小灵通退市,政府部门不能回避
5��4行政裁决
阅读与思考老虎口的水资源纠纷
5��5行政处罚
阅读与思考游某不服某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行政处罚决定案
5��6行政强制
阅读与思考镇人民政府的强制拆除行为是否合法
5��7行政合同
阅读与思考新桥乡政府单方解除行政合同的行为是否合法
5��8行政规划
阅读与思考徐某等诉规划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案
5��9其他行政行为
阅读与思考点头隆胜石材厂不服福鼎市人民政府行政扶优扶强措施案
阅读与思考某市人民政府是否应该兑现行政奖励
阅读与思考用地下水要不要交费?
5��10行政程序
阅读与思考乔占祥诉铁道部火车票涨价案
阅读与思考章某诉文化局案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自测
第6章行政法制监督与行政救济
6��1行政法律责任
阅读与思考公安局查处卖淫张冠李戴蒙冤者诉至法庭求赔偿
6��2行政法制监督
6��3行政救济
6��4行政复议
阅读与思考被拆迁户不服人民政府拆迁公告案
6��5行政诉讼
阅读与思考登封11户居民诉规划局行政不作为案
阅读与思考泛美卫星公司诉北京市国税局违法征税案
阅读与思考点头隆胜石材厂不服福鼎市人民政府行政扶优扶强措施案
阅读与思考宁夏中卫一公司起诉市政府要求撤销《会议纪要》
6��6行政赔偿
阅读与思考出租车掉进施工坑起诉市政索要赔偿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自测
主要参考文献
关于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大多数学者认为行政法学固然以行政法为对象,但它不仅仅是行政法律、法规的分类、整理和解释,而是行政法现象及其内在规律。任何一个部门法都有其建立的社会基础,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做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1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因而,法律永远是第二性的,是由某种外在因素决定的。从本原上说,行政法现象不由价值、事实和逻辑三大要素组成,行政法学者既要运用形而上学的思考方式和追本溯源的研究去探求行政法的终极价值,又要将其置于宏观的社会视野中,关注行政法现象的社会意义,同时还要从逻辑和形式上分析实在的法律概念和规范,尽可能将纷繁芜杂的社会现实概括至一个严谨的法律概念系统中。参见朱新力等:《行政法学》,15~16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日本学者盐野宏认为,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必须从总体上动态地考察行政过程中所出现的所有法现象,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点,并探究其解决的方法”[日]盐野宏:《行政法总论》,33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由此,行政法规范不是行政法学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其研究的落脚点。行政法学的对象不能局限于行政法规范,而应从现存的行政状态出发,探讨行政法规范赖以存在的社会宏观背景、国家管理关系及其相关的具体关系形式参见关保英:《行政法教科书之总论行政法》,2~4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探讨行政权力行使的状况,以及其中的法律问题,指明应然和实有的行政状态之间的法律需要,揭示为什么要有行政法,贯穿一系列行政法规范的本质是什么。参见张树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9~10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具体而言,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如下四个方面参见朱苏力等:《行政法学》,23~24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31~3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关保英:《比较行政法学》,26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行政法规范是行政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行政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法院的行政判例等,涉及行政权配置法、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规制法、行政司法法、行政责任法和行政诉讼法等规范分析;(2)行政法基础理论是对行政法规范的理论探究,包括行政法的价值、基本原则、行政法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与社会和经济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等内容;(3)行政法制度是指根据行政法规范并为了将行政法规范付诸实现而被组织起来的公权力机关等机关装置的有关制度;(4)行政法关系是指行政法规范对行政主体在实现国家行政职能范围内的各种社会关系加以调整而形成的行政主体之间以及行政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当然,行政法学的具体研究范围会随着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而不断调整。
……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课堂上的讲解。作为一本自学教材,它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书中对行政法基本概念的解释,细致入微,条理清晰,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行政行为的有效性”这一章节的论述,作者详细分析了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以及可能导致行政行为无效或者可撤销的情形,并引用了大量案例进行说明。这让我能够更好地识别和理解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从而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具备更强的判断能力。 此外,书中对行政法发展趋势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并没有止步于介绍现有的法律制度,而是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对行政法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例如,在数字时代,如何规制数据行政,如何保障公民的数字权利等问题,都得到了深入的探讨。这种具有前瞻性的视角,让我认识到行政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名对行政法领域稍显陌生的读者而言,能够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浅显易懂的教材,实属不易。这本《行政法学导论》无疑就是这样一本难得的佳作。书中对行政法基本原理的阐释,并非蜻蜓点水,而是做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其逻辑严谨,论证充分。例如,在介绍“行政复议”时,作者不仅仅列举了复议的程序和条件,更深入探讨了复议制度的设计初衷,以及其在化解行政争议、促进依法行政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让我对这项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书中在分析具体法律条文时,并没有孤立地解释,而是将其置于整个行政法体系之中,并与其他相关法律制度进行比照分析,从而展现出其内在的联系和逻辑。这种“全局观”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行政法的整体结构,并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把握。我发现,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更快速地掌握复杂概念,并对其进行灵活运用,而不是被动地记忆。
评分在我看来,一本好的法律教材,不应该仅仅是条文的堆砌,更应该能够点燃读者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去思考法律背后的逻辑和价值。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概念时,都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形象的比喻,让原本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有趣。我尤其喜欢关于“行政许可”那一章的讲解,作者通过一个模拟申请经营执照的场景,一步步地展示了行政许可的流程、条件以及审批机关的职责,让我对这个看似复杂的法律制度有了直观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本书并非仅仅满足于“是什么”,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例如,在讲解“行政强制”时,作者并没有止步于介绍其种类和程序,而是深入分析了行政强制的必要性、正当性以及限制性,让我理解了这项权力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认识到对其进行严格规范的必要性。这种引导读者进行深度思考的写作方式,让我能够真正地理解行政法的精髓,而不是死记硬背。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从其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入手,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在开篇部分,作者并没有直接进入复杂的法律条文,而是先宏观地介绍了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以及其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依法行政”的论述,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法律条文,而是通过阐述“依法行政”的内涵、原则和重要意义,让我深刻地理解了其对于构建法治政府、保障公民权利的关键作用。 书中在讲解每一个行政法概念时,都力求做到清晰明了,并且用大量的案例来佐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行政强制措施”的讲解,作者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在何种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以及这些措施需要遵循的程序和限制。这让我对行政强制的理解,从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具体的实践,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即使是强制力,也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才能体现其正当性。
评分在我阅读这本《行政法学导论》之前,我对行政法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一些模糊的印象中。然而,通过这本书的系统学习,我对于行政法的理解,可以说发生了质的飞跃。书中的知识体系构建得非常完整,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到具体的行政行为、行政救济,层层深入,逻辑清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行政处罚”这一章节的论述,作者不仅仅介绍了行政处罚的种类、适用条件和程序,更深入地探讨了行政处罚的目的,以及如何在保障公共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不当侵害。 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引导我进行独立思考。作者在阐述每一个理论观点时,都会引入不同的学派观点,并进行对比分析,鼓励读者形成自己的判断。例如,在讨论“行政许可的自由裁量权”问题时,作者详细介绍了支持和反对自由裁量的不同观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让我得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思考问题,而不是被动接受单一的观点。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丰富的行政法知识,更在于它塑造了我对公共管理的全新认知。在阅读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行政法并不是独立于公共管理之外的某个学科,而是贯穿于公共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是保障公共管理有效运行的基石。作者在阐释每一个行政法概念时,都会将其置于广阔的公共管理语境中进行分析,让我得以从一个更加宏观的视角去理解行政法的意义和作用。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公共服务”和“公民权利”在行政法中的地位的强调。作者在探讨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时,始终将是否能够有效提供公共服务、是否能够充分保障公民权利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行政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行政法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度之光”。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真正地站在了读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许多法律教材往往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让初学者望而却步。而这本教材则不然,它在保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也力求语言的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行话。对于一些核心概念,作者会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例如,将行政主体比作“政府的各个部门”,将行政行为比作“政府做出的各种决定”,这种方式让我能够迅速地理解和掌握。 书中对“行政监督”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介绍了行政监督的种类,如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司法监督等,更深入地分析了不同监督方式的特点、优势以及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者在讲解过程中,还引用了许多具体的案例,让我能够直观地看到监督机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挑战。这让我对如何构建一个更有效的行政监督体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行政法学导论/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我的内心是怀揣着一丝期待与些许迷茫的。作为一名对公共管理领域尚属初学的小白,行政法对我而言,曾是那个遥不可及、充满专业术语的神秘领域。然而,这本书的编排和语言风格,却意外地拉近了我与它的距离。序言部分,作者并没有直接切入枯燥的法律条文,而是先宏观地勾勒了行政法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社会的意义,这一点让我感到耳目一新。它没有直接告诉我“什么是行政法”,而是通过讲述行政法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如何应对社会变迁,如何成为现代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基石,来引导我主动去思考和理解。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入方式,避免了初学者可能产生的畏难情绪。 书中对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核心概念的阐释,也并非生搬硬套,而是结合了大量鲜活的案例,让我得以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温度。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正当程序”的论述,它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案例,生动地展现了行政机关在作出决定时,需要遵循哪些程序性保障,以及这些程序对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性。我曾以为行政法就是冰冷的条文,但读到这里,我才意识到,它背后蕴含着对公平、正义和效率的深刻追求。作者在分析案例时,不仅指出了违法之处,更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改进,这对于我理解行政执法的实际操作非常有帮助,让我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概念,而是能更主动地去分析和判断。
评分作为一本教材,它在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谨性方面,无疑是做得非常出色的。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入手,逐步深入到行政主体的构成、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监督的形式,再到行政救济的途径,层层递进,条理清晰。每一章的开头都会给出本章的学习目标,而章节的结尾则会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这极大地便利了我的复习和巩固。我喜欢这种结构化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而不至于在海量的法条和概念中迷失方向。 其中关于“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这一部分,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作者详细阐述了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以及司法监督在行政法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具体的法律规定和现实案例,分析了各种监督机制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这种深入的剖析,让我对如何构建一个更加透明、负责任的政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曾经对行政权力是否会滥用有过疑虑,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看到了法律是如何为行政权力划定边界,并通过多种机制来防止权力的滥用,这让我对法治的优越性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法律,特别是行政法,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是很难真正掌握其精髓的。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它对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讲解每个重要的行政法原则时,作者都会穿插大量的现实案例,并且这些案例的选取都非常贴切,能够充分体现该原则在实际行政活动中的应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信赖保护原则”的章节,书中引用了几个关于政府承诺的案例,详细分析了在何种情况下,公民可以基于对政府承诺的信赖而获得法律上的保护。这让我深刻理解了,行政法不仅仅是约束政府的工具,更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盾牌。 此外,书中对于行政法的发展趋势的探讨,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作者没有止步于介绍现有的法律体系,而是展望了未来行政法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例如在数字时代,如何规制新兴的行政行为,如何应对网络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种前瞻性的视角,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导论”,更是一本能够引导我思考行政法未来发展的“启示录”。读完这些内容,我感觉自己对行政法的理解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不再局限于当下,而是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和思考。
评分十分不错,物流很快,服务很好!
评分内地的很低俗身子地打开
评分内地的很低俗身子地打开
评分质量不错,比较满意,挺快的。
评分还可以
评分还可以
评分书很好,唯一不足就是从北京发货,等了几天
评分书很好,唯一不足就是从北京发货,等了几天
评分内地的很低俗身子地打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