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权利我做主:七五普法 法律进校园(青春法治进行时)

我的权利我做主:七五普法 法律进校园(青春法治进行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宏顺 著
图书标签:
  • 法律普及
  • 青少年法治
  • 校园法治
  • 权益保护
  • 普法教育
  • 法治教育
  • 青春成长
  • 法律知识
  • 维权
  • 法治进行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64147
版次:1
商品编码:1171430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4
字数:12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权利意识要树立,我的青春不迷茫。这是一本专门为青少年朋友创作的法律知识读物,内容有趣,知识丰富,相信青少年朋友在阅读此书之后,一定能够树立起权利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内容简介

《我的权利我做主》一书以故事加案例的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具体故事。《我的权利我做主:七五普法 法律进校园(青春法治进行时)》选取的故事贴近校园生活,便于理解,希望青少年朋友在阅读此书之后,能够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学会使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的权利。少年强则国强,相信这本书会帮助青少年茁壮成长!

作者简介

于宏顺,山东烟台人,历史学、法学学者,研究法学教育多年,尤其关注中小学学生及青少年普法问题,曾参写、参编多部法律著作。

目录

001 一、抚养费用可变更,义务教育不能少

008 二、个人隐私勿外泄,电话骚扰莫慌张

017 三、违纪学生要关爱,歧视开除是违法

023 四、课间嬉戏出意外,学校有错要担责

029 五、学生课中被驱逐,权利意识找说法

036 六、父父子子已过时,殴打辱骂不合法

043 七、老师当众念情书,学生恼羞离教室

049 八、越俎代庖不可取,知情参与需保障

055 九、发现学生不对头,学校举报有责任

062 十、擅自离校终死亡,学校赔偿不可少

067 十一、遗弃剥夺监护权,后悔莫及仍放弃

073 十二、危险到来是考验,无疑学生当先行

079 十三、劳逸结合最重要,娱乐时间需保证

085 十四、突发事件危害大,灾害预案是良方

091 十五、流浪儿童应关注,父母失误须担责

097 十六、吸烟酗酒属违法,黑心商家定惩罚

103 十七、成人场所须正规,未成年人莫入内

108 十八、财产继承应合法,非婚子女受保护

113 十九、神圣莫过继承权,法律保护不可夺

119 二十、离婚双方均自由,孩子归属是问题

125 二十一、离婚责任不能离,治疗费用应承担

132 二十二、残疾儿童须重视,保护他们靠行动

138 二十三、买卖合同若有效,未成年人不可签

144 二十四、色情网络最可恶,严惩重罚均合法

149 二十五、校园暴力不可行,和平友好应提倡

155 二十六、问题玩具危害大,谨防制止要及时

162 二十七、违法乱纪黑网吧,未成年人需远离

171 二十八、花季自应多学习,童工工作做不得

178 二十九、少年勿要多烦忧,危险作业应远离

184 三十、儿童乞讨属违法,遇见切忌不在意

190 三十一、女神黯然将退学,英雄江夏要救美

198 三十二、饮食卫生应注意,食物中毒太可怕

205 三十三、少年也应遵法纪,夜不归宿要不得

212 三十四、家中财物不可偷,违者父母要担责

219 三十五、管制刀具勿携带,利人利己需谨记

226 三十六、接受赠与受保护,该项权利不可夺

233 三十七、离家出走是大事,学校父母应担责

240 三十八、孩子东西可送人,经过同意方可行

247 三十九、小闹露富遭绑架,机智勇敢脱魔掌

257 四十、交友还需多谨慎,有害信息勿传播

264 四十一、赌是穿肠鹤顶红,未成年人沾不得

精彩书摘

  一、抚养费用可变更,义务教育不能少
  这一阵子,史小诺成了班长鲍包的关注对象。
  史小诺原本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人,浑身上下找不到任何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她平常话很少,上课遵守纪律,也从不迟到、早退。但这一阵子,史小诺每天早上都来得很晚,好多次踩着上课的铃声走进教室。在课间的时候,原本就话语不多的她,现在连偶尔的笑容也不见了,一下课就趴在桌子上,一个人默默地想着心事。
  这一切都被鲍包看在眼里,他下决心找史小诺谈谈。一天,趁着大家上体育课的机会,鲍包把史小诺拉回教室。
  “你最近好像不太开心?”鲍包说。
  “哦。”史小诺低下头。
  “说说怎么回事?”鲍包说。
  “没,没什么……”史小诺摇摇头,小声说。
  “如果你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说出来,千万不要自己一个人扛。”顿了顿,鲍包继续说,“或者,你有什么想法,最好也说出来,我起码可以帮你参谋参谋。”
  这句话打动了史小诺,她抬起头来:“我是有个想法……我想退学。”
  “退学?!”鲍包吃了一惊。退学这个念头自己连想都不敢想,这个平常看起来没主意、没胆量的女孩子,怎么一下子会产生这个想法?鲍包盯着史小诺,问道:“为什么?”
  “现在读书没什么用。大学毕业生一个月也就挣2000 多块钱,但是很多快递员一个月能挣8000 多。”史小诺说,“我们现在是初三,到大学毕业,还要念8 年书,仅学费一项就要十多万;如果我现在就开始工作,就算一个月只挣1000 块,8 年也能挣九万六。我也不会总是每月只挣1000 块啊,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说不
  定我以后一个月也能挣8000 块呢!所以保守地说,我8 年怎么也能挣十五六万。一正一反算下来,我继续读书的话,将要损失二十五六万呢!”
  鲍包呆住了。她没想到史小诺把账算得这么清楚,清楚得让她无话可说。
  “你如果退学,回家干什么呢?”鲍包问。
  “去帮妈妈卖早餐。”史小诺说。
  鲍包一下子明白了史小诺来得晚的原因。曾经有人告诉过鲍包,史小诺的父母多年前就已经离婚,史小诺跟妈妈相依为命。
  于是,鲍包问:“你的家庭经济情况是不是不太好?”
  “我的想法跟家庭经济情况没关系。”史小诺说。
  “你要说实话!”鲍包见史小诺眼神有些躲闪。
  史小诺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说:“我妈妈收入一直不多,现在物价涨得又快……”
  “你妈妈知道你的想法吗?她同意吗?”鲍包问。
  史小诺摇摇头:“她知道,她不同意。但她现在连生病都不舍得去医院,我不想继续拖累她。”
  “能不能想其他的办法,比如,你家亲戚什么的?”鲍包说。
  史小诺叹了口气:“我爸都不帮我,其他亲戚就更指望不上了。”
  “你爸?”鲍包虽然知道史小诺的父母已经离婚,但从未听史小诺自己说过,所以就假装不知情。
  “我爸爸妈妈6 年前就离婚了。在签署离婚协议的时候,他们同意共同分担我的生活费和教育费,每人每月负担300 块钱,共计600 块。但是,6 年前我刚上二年级,花钱少,物价也便宜,而现在我都上初三了,物价又这么高,600 块钱连生活都不够用。再说,上高中以后就要交学费了,以我妈妈的情况,根本负担不起。
  所以,前一段时间,我妈去找我爸,让他再出点儿钱,可是他不同意。”鲍包听得很难受。在家里,她就是爸爸的宝贝,对她最亲的人是爸爸。她可以冲爸爸撒娇,甚至大呼小叫。鲍包很难想像,如果爸爸对自己也如此冷漠,她会像史小诺一样淡定。
  “也许他的经济情况也不好吧!”鲍包安慰史小诺说。
  史小诺点点头:“他确实也过得一般。”停顿了一会儿,史小诺又说了一句:“不过,比我们过得好。至少一年几千块还是拿得出来!”说着,史小诺的眼圈儿红了。
  “那他为什么不给?”鲍包忽然变得义愤填膺。
  史小诺抹了抹眼角的泪水,说:“他说法院判他一个月给300块,他就给300 块。”
  “就这个原因?”鲍包想不到一个父亲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难道父女之间的关系是法律能够界定得清楚的吗?
  “还有,他说他每次给我钱,我后妈都会跟他吵架,一吵就吵好几天。所以,如果再给钱会破坏他的家庭关系。”史小诺说。
  “总会有办法的吧!”鲍包不知该说什么好。
  史小诺点点头,露出笑容:“对,你说的没错。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我已经长大了,可以独立做事了。最起码,我可以跟妈妈摆摊卖早餐。这样的话,我不但不花钱,而且还可以挣钱这样妈妈就可以去医院看病了。”
  鲍包连连摆手说:“这话先别说!让我们先去找于老师商量商量。”说完,鲍包拉起史小诺就往外走。
  于老师这一阵子鼻炎犯了,这会儿正在办公室里一个接一个地打喷嚏。
  “于老师,我们找你有很重要的事情商量。”鲍包一见面,就开门见山地把史小诺的事情详细地向于老师复述了一遍。最后,鲍包说:“于老师,我想发起一个募捐活动,您看可行不可行?”
  “募捐?”于老师说,“募捐当然可以,不过只能解一时之急呀。”
  “能解一时算一时嘛!”鲍包说,“总不能让小诺退学啊,要不然我这个班长当得也没面子!”
  于老师看着史小诺,说道:“如果让你再次跟父亲对簿公堂,你介意吗?”
  史小诺低着头,没说话。
  鲍包说:“法院早就判了,小诺他爸一个月给她300 块。”
  于老师揉了揉鼻子,说:“现在情况发生改变了嘛!”
  “咦,不对啊!”鲍包说,“您不是说过‘一事不再理’吗?”
  于老师点点头:“一般来说,经法庭审理结案的案件,不能以相同的理由再次起诉,这就是所谓的‘一事不再理’。但是,我刚才所说的对簿公堂,不是要让法院再次审理小诺父母离婚的案件,而是把小诺抚养费、教育费负担问题交与法庭判断。”
  “这合理吗?”史小诺问。
  “当然合理!”于老师说,“岂止合理,这就是法律的要求!”
  “法律的要求?”鲍包说,“听您这意思,如果不打官司,小诺还违法了?”
  “差不多!”说着,于老师从抽屉里拿出几本小册子,拿出其中的一本,放在史小诺和鲍包的眼前。鲍包仔细一看,只见小册子上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几个大字。于老师翻开小册子说:“第三条: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第十三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

前言/序言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说:“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曾有言:“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纵览古今中外,法律是我们所要共同遵从的准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大多数公民已经渐渐学会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对于社会上的一些弱势群体,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而言,法律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这就容易导致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上犯罪的道路。例如在学校打架斗殴,私自进入网吧、酒吧等成人场所。当然,法律的作用不仅仅在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更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例如在学校或者家庭中,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遭到侵犯,法律将会对侵权者进行严惩。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本书写作的目的就在于唤醒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希望从青少年、家长、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加强法律知识的教育和普及。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本书通过讲述一些贴近生活的、有趣的法律故事,将法律知识融入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评析来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这不仅易于青少年接受,更有利于他们过目不忘、学以致用。
  家长是未成年人的合法监护人,通过阅读本书,家长不仅能收获更多的知识,还可以其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家长可以从此书的故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怎么做才能给孩子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获得知识的地方。书中的大多数场景也都取材于校园之中,这样做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法律知识、共同进步,进而营造和谐的校园气氛。社会是个大家庭,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本书将教会我们如何有效地运用法律知识保护青少年、保护我们自己。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成长则国成长”。相信这本书将会照亮青少年的未来,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我的权利我做主:七五普法 法律进校园(青春法治进行时)》的书籍简介。 --- 《我的权利我做主:七五普法 法律进校园(青春法治进行时)》 简介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法治精神如同坚实的基石,支撑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少年群体而言,了解法律、运用法律,不仅是自我保护的必要途径,更是未来成为合格公民的必修课。本书正是应时代之需,专为广大中小学生及青年读者量身打造的一部集知识性、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普法读物。 本书紧密围绕“七五普法”的总体精神,聚焦“法律进校园”的核心目标,旨在以最贴近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方式,系统而生动地阐述与他们学习、生活、成长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和法治理念。我们深知,枯燥的法律条文往往令人望而却步,因此,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力求创新,将复杂的法律概念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次次情景模拟,让“法律”不再是高悬的口号,而是可以触摸、可以感知的身边力量。 第一篇章:法治启蒙——认识我们的“隐形铠甲” 本篇是法治教育的起点,主要任务是帮助青少年建立初步的法律概念和法治意识。我们探讨“什么是法律?”“法律从哪里来?”“为什么要遵守法律?”等基础问题。 法治的底色与公民的身份: 详细解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对青少年公民权利的保障,包括受教育权、平等权等。我们不会直接引用晦涩的宪法条文,而是通过“小明的故事”来阐释: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宪法是如何为你撑腰的。 法律的分类与结构: 简要介绍了刑法、民法、行政法等主要法律部门的基本职能,如同给法律构建一个清晰的地图,让读者知道不同种类的法律分别管什么事,避免混淆。 规则与自由的平衡: 通过校园内的纪律与社会规范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并非束缚自由,而是维护更大自由的必要边界。 第二篇章:校园生活法律手册——青春期的“安全通行证” 校园是青少年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本篇聚焦于发生在学生群体内部及与校园环境相关的法律问题,力求做到“小问题,大教育”。 校园霸凌的“红线”: 这是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本书用大量篇幅区分了“开玩笑”与“校园霸凌”的界限,详细阐述了言语、身体、网络欺凌的法律后果,并提供了清晰的求助路径——如何向老师、家长以及司法机关报告。 网络世界的“数字足迹”: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行为的法律责任日益凸显。本章重点讲解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在青少年生活中的应用,如不随意泄露电话、住址、照片的后果;如何识别网络谣言和“键盘侠”的法律风险;以及未成年人在网络游戏充值、直播打赏等方面的法律保护机制。 青春期的契约与责任: 涉及借贷(如校园内的小额借款)、合同(如购买学习用品的售后)等简单民事法律关系,教育学生在进行任何交易或承诺时,都要有“契约精神”。 第三篇章:成长中的民事权利——与“我”息息相关的法律 本篇转向青少年在家庭、社会交往中涉及的民事法律常识,重点保护青少年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侵权责任的界定: 比如,不小心打破了别人的东西怎么办?在体育活动中意外伤到同学,责任如何划分?本书详细解读了“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校园生活中的简单体现,强调“谁造成损害,谁承担责任”。 知识产权的启蒙: 对于热爱创作、热衷于使用互联网资源的青少年,本章普及了著作权(版权)的基础知识。什么能抄袭,什么不能抄袭?如何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避免在作业、论文或自制视频中无意侵权。 家庭关系中的法律视角: 探讨了未成年人赡养父母的义务(在特定情况下),以及在继承遗产、父母离异后子女的探望权和抚养权等敏感议题,帮助青少年理解家庭责任的法律基础。 第四篇章:法治的边界与惩戒——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 本篇旨在起到警示作用,清晰界定触犯法律的后果,同时突出“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什么是犯罪? 详细解释了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明确了不同年龄段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差异。 “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分: 针对青少年容易接触到的打架斗殴、盗窃、故意毁坏财物等行为,分析其可能触犯的罪名(如故意伤害罪、盗窃罪),以及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处理的流程。 “特殊保护”不等于“免除责任”: 强调虽然法律对未成年人有宽大处理的原则,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一旦越过底线,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引导青少年珍惜改过自新的机会。 第五篇章:用法治守护“青春法治进行时”——实践与未来 本篇着眼于如何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思维和法治习惯。 普法资源的获取: 介绍如何利用12345热线、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等渠道获取专业法律帮助。 模拟法庭与案例分析: 设置了多个贴近学生日常的虚拟案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分析和讨论,训练其逻辑推理能力。 “我与法治”的未来畅想: 鼓励学生成为法治的宣传者和守护者,倡导在日常生活中弘扬法治精神,共建和谐校园与平安社会。 本书语言风格力求轻松活泼,多采用对话体和漫画插图辅助说明(注:此处为内容预设,实际书中应有体现),确保知识的有效传达。它不是一本冰冷的法律条文汇编,而是一本陪伴青少年安全、健康、自信成长的“青春法律伙伴”。通过阅读此书,每位青少年都能真正做到“我的权利我做主”,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我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醍醐灌顶”。它并没有回避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陷阱,而是积极地引导我们去识别和规避。我特别赞赏书中关于“网络欺凌”和“网络谣言”的章节,作者用详实的数据和真实的案例,揭示了网络世界背后隐藏的法律风险,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这让我对网络的使用有了更审慎的态度,也明白了在虚拟世界中,法律依然是不可逾越的底线。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会我“知道”,更教会我“如何做”。它赋予了我一种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让我不再是法律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实践者。这种“我”的力量,来自于对法律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

评分

这本书给予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感。它让我明白,法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的保障;不是限制,而是公平的基石。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七五普法”以来,中国法治建设的巨大成就,以及“法律进校园”为无数像我一样的青少年带来的福祉。书中对“法治精神”的阐释,让我对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仅是规则的遵守,更是一种理性、公正、平等的价值追求。我深深地被这种精神所感染,并将其视为自己人生航向的指引。这本书让我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惜和平,更加坚定地相信,在法律的庇护下,我们的青春定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青春读物。不同于市面上很多流于表面的青春小说,这本书直击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核心的议题——权利与责任。书中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条文,转化成了一幕幕生动有趣的校园场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肖像权”和“隐私权”的那几章,作者通过一个个巧妙的情境设计,让我清晰地认识到,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个人信息和形象也受到法律的保护。这种“青春法治进行时”的叙事风格,让我觉得法律不再是冰冷的规则,而是保护我们青春不受侵犯的坚实盾牌。这本书让我明白,拥有权利的同时,也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一种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向独立自主的第一步。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本点亮青春的指南针,在懵懂年少的我们心中播下了法治的种子。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生动鲜活的案例,它们不再是枯燥的法律条文,而是活生生的人的故事,有学生因为一时冲动犯错而后悔莫及,也有少年因为了解自己的权利而勇敢发声。这些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法律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书中细致地解读了青少年可能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从校园欺凌到网络安全,从交通安全到消费者权益,每一个方面都讲得透彻明白,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师长,耐心解答我们心中所有的疑惑。读完这本书,我不再对法律感到陌生和畏惧,反而多了一份敬畏和理解,明白尊重法律就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他人。它让我明白,维护自己的权利,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并且懂得如何合法地运用和争取。这种“我的权利我做主”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中,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评分

这本书带来的震撼,远超我想象。它不仅仅是关于法律的科普,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书中关于“七五普法”的宏大背景,让我看到了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视,这本身就给了我一种被保护、被关怀的安全感。当我深入阅读时,那些关于“法律进校园”的具体实践,那些老师和专家们如何将复杂的法律知识转化为我们易于理解的内容,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温度和智慧。我特别欣赏书中的一些互动设计,虽然是文字书,但却能感受到仿佛在与作者对话,仿佛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它让我意识到,法治教育不是一次性的灌输,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个需要每个人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过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也让我对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开始思考,如何将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何成为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