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经济法概论(第四版)

新编经济法概论(第四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戚伟平 编
图书标签:
  • 经济法
  • 法学
  • 概论
  • 教材
  • 第四版
  • 新编
  • 经济学
  • 法制
  • 理论
  • 大学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221683
版次:4
商品编码:1175611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院校经济管理核心课程精品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1
字数:5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从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公共课的教学需要出发,同时兼顾国家相关专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是与经济法有关的法学基本理论包括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制度和民事权利制度;第二部分是市场主体的法律制度,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和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第三部分是合同法律制度,主要阐述合同的概念和分类、合同的订立和效力、合同的履行和担保、合同的变更、违约责任等内容;第四部分是金融法律制度,除了金融与金融法基本理论之外,主要阐述银行、保险、票据、证券、信托和反洗钱法律制度;第五部分是税收法律制度,包括税收的基本理论、流转税法律制度、所得税法律制度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第六部分是市场规则法律制度,包括竞争法律制度、广告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和标准化法律制度;第七部分是市场宏观监督法律制度,包括审计法律制度和会计法律制度;第八部分是经济纠纷处理法律制度,包括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和仲裁法律制度。
本书每章增加了题型丰富的练习(包括判断、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综合分析、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方便学员学习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

作者简介

戚伟平 男,上海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师,主要方向是经济法、商事组织法、知识产权法、劳动法等。著有教材多部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1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调整对象和概念 1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3
 第三节 自然人(公民)、法人 7
 第四节 物权 11
 第五节 债权 16
 第六节 知识产权 19
  本章练习 28

第二章 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33
 第一节 企业与企业法概述 33
 第二节 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 35
 第三节 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39
  本章练习 48

第三章 公司法律制度 53
 第一节 公司与公司法概述 53
 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 59
 第三节 股份有限公司 66
 第四节 公司的基本制度 77
  本章练习 86

第四章 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 95
 第一节 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法概述 95
 第二节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制度 98
 第三节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律制度 103
 第四节 外资企业法律制度 105
  本章练习 107

第五章 企业破产法律制度 111
 第一节 企业破产与企业破产法概述 111
 第二节 破产程序中的管理人和债权人会议 114
 第三节 债务人财产、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119
 第四节 重整与和解 122
 第五节 破产宣告和破产清算 126
  本章练习 129

第六章 合同法律制度 134
 第一节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134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和效力 137
 第三节 合同的履行和担保 143
 第四节 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150
 第五节 违约责任 153
  本章练习 157

第七章 金融法律制度 163
 第一节 金融与金融法律制度概述 163
 第二节 银行法律制度 165
 第三节 保险法律制度 177
 第四节 票据法律制度 187
 第五节 证券法律制度 197
 第六节 信托法律制度 217
 第七节 反洗钱法律制度 223
  本章练习 228

第八章 税收法律制度 234
 第一节 税收与税收法概述 234
 第二节 流转税法律制度 238
 第三节 所得税法律制度 247
 第四节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254
  本章练习 259

第九章 市场规则法律制度 266
 第一节 市场规则与市场规则法律制度概述 266
 第二节 竞争法律制度 268
 第三节 广告法律制度 276
 第四节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279
 第五节 标准化法律制度 285
  本章练习 287

第十章 市场宏观监督法律制度 294
 第一节 市场宏观监督及其法律制度概述 294
 第二节 审计法律制度 295
 第三节 会计法律制度 300
  本章练习 305

第十一章 经济纠纷处理法律制度 310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310
 第二节 仲裁法律制度 328
  本章练习 336

参考文献 341

精彩书摘

  《新编经济法概论(第四版)》:
  (二)公积金1.公积金的含义和种类(1)公积金的含义。公积金,是指公司为了巩固自己的财产基础而从盈余中提取的累积资金。公积金从盈余中提取,不是指将公积金以现金提出另行保管,而是指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将公积金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贷方项下与公司资本并列,不准将它作为盈余进行分配。
  (2)公积金的种类。第一,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积金是由《公司法》规定必须提取的公积金,其提取比例及用途都有法律明文规定,不得更改。法定公积金又可分为从盈余中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是指从盈余中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是指从公司其他财产利益中提取的法定公积金,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收入,应当列为资本公积金。第二,任意公积金。任意公积金是指由公司章程或者股东大会决议提取的公积金,其提取比例和用途由公司章程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决定,法律不作强制性规定。
  2.公积金的提取
  (1)法定盈余公积金的提取。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这里的“法定公积金”是从税后利润即盈余中提取的,就是“盈余公积金”。
  (2)任意公积金的提取。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3)资本公积金。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收入,应当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
  3.公积金的用途
  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的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三)利润分配
  1.分配前的税后利润
  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然后提取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
  2.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的分配
  (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2)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按照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
  五、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一)公司合并、分立
  1.公司合并
  (1)公司合并的含义。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合并为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公司合并扩大了公司的经营规模,改善了公司的营业状况,提高了公司的竞争能力;也可能出现因某个行业的竞争被限制而产生垄断的局面,没有竞争就没有了市场经济的活力。为了保护正当竞争和消费者的利益,许多国家在《公司法》中规定公司合并制度的同时,也在《反垄断法》中限制甚至禁止关系国计民生行业的公司的合并。
  (2)合并的形式。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第一,吸收合并又称兼并,也称存续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第二,新设合并又称联合,也称创设合并。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3)签订合并协议、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并告知债权人。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4)债权债务承继。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
  ……

前言/序言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本书简介 本教材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和政策应用。全书结构严谨,内容涵盖了从古典宏观经济学到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主流学派的演变与核心观点,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对国民收入决定、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以及财政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全面认识。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度量 本书伊始,首先界定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区别于微观经济学在个体决策层面的分析,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详细介绍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收入(NI)等核心指标的核算方法,包括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并探讨了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差异及其在衡量经济福利和通货膨胀中的作用。我们深入分析了GDP的局限性,如对非市场活动、环境成本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反映不足,并引入了绿色GDP等替代性指标的讨论。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度量: 本章详尽解析了失业率的构成(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并重点阐述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在通货膨胀方面,本书介绍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以及GDP平减指数的计算及其在反映物价水平变化中的各自侧重。此外,还探讨了通货膨胀的成本,包括鞋底成本、菜单成本以及通货膨胀税等。 第二部分:古典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基础 本部分聚焦于长期经济行为的决定因素,构建了基于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假设的分析模型。 经济增长理论: 深入分析了索洛(Solow)增长模型,阐明了资本积累、劳动增长和技术进步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本书详细解释了稳态的含义,并区分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内生和外生处理方式。随后,我们引入了内生增长理论(如Romer模型),探讨了人力资本、知识溢出和研发活动等因素如何内在地驱动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与总供给-总需求(AS-AD)模型: 建立了标准的AS-AD框架,这是分析短期经济波动的核心工具。我们首先从古典学派的观点出发,阐述了古典经济学中总供给曲线的垂直性(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以及价格和利率在实现市场出清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短期经济波动与宏观经济政策 本部分侧重于经济在短期内偏离潜在产出(或自然率)时的表现,以及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 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与IS-LM模型: 详细介绍了凯恩斯主义的核心观点——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失业和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本书的核心工具——IS-LM模型被全面推导和分析。我们首先在商品市场(IS曲线)中分析了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对利率和收入的相互影响;随后在货币市场(LM曲线)中,考察了流动性偏好、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决定作用。通过IS与LM的联立求解,清晰展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产出和利率的影响路径与力度。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交互作用: 将AS-AD框架与IS-LM模型相结合,构成了标准的短期宏观分析模型。我们分析了需求冲击(如财政支出变动、货币供给变化)和供给冲击(如油价上涨、技术进步)如何影响短期均衡点,并对比了古典与凯恩斯学派在政策有效性上的根本分歧。 通货膨胀的短期权衡: 深入探讨了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包括其原始版本、预期的引入(加速通货膨胀模型)以及自然率假说(Lucas批判)。本书解释了政策制定者在短期内试图利用通货膨胀换取失业率下降的理论基础,以及这种权衡在长期中是如何破灭的。 第四部分: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 本部分将分析扩展到国际背景下,考察了开放经济体中汇率、国际收支与宏观政策的相互作用。 国际收支与汇率决定: 详细区分了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并解释了“双赤字”现象的含义。本书阐述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作为IS-LM模型在开放经济下的延伸。我们分析了在不同汇率制度(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例如,在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对国内产出的影响显著增强,而财政政策效应减弱。 第五部分: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与挑战 本书的最后部分着眼于政策的制定、执行及其面临的实际困难。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操作: 考察了中央银行的工具(准备金率、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及其对短期利率的影响。本书详细分析了货币政策如何通过利率渠道、信贷渠道和汇率渠道影响总需求。同时,讨论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政策规则(如泰勒规则)以及通胀目标制等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优缺点。 财政政策的复杂性: 分析了政府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的计算及其在需求管理中的作用。我们探讨了财政政策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时滞问题以及持续性财政赤字和国债累积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政策的有效性与理性预期: 引入理性预期理论,讨论了其对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挑战,特别是“政策无效性命题”。本书探讨了政府政策的可信度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设定规则而非权衡取舍来增强政策的长期效力。 本书力求在理论的严谨性与政策的应用性之间取得平衡,通过大量的图表、案例分析和实证思考题,帮助读者掌握分析现代宏观经济问题的基本工具和思维方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经济法律是非常枯燥的一门学科,直到我读了这本书。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而且善于将复杂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他首先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关于经济法律体系的宏观框架,让我们对整个学科的脉络有了大致的了解。随后,在具体章节的讲解中,作者都能够紧密联系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举出大量鲜活的例子。例如,在讨论反垄断法时,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定义,而是结合了近年来一些大型科技公司的案例,分析了平台经济下的新型垄断问题,以及国家在监管方面所做的努力。在涉及金融法律的部分,作者也对当前的金融市场乱象和监管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对金融风险防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他对于产权保护的讨论,从物权、债权到知识产权,作者都能够清晰地阐述其内在逻辑以及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总而言之,这本书成功地将经济法律的专业性与现实的社会经济议题相结合,读起来既有学习的乐趣,又能获得切实的知识。

评分

这是一本真正让我感到“学有所用”的书。作者在探讨经济法律的基本原则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法律条文与实际的经济活动紧密结合。我尤其欣赏他对合同法那部分的阐述,他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合同的构成要件,而是通过一系列典型的合同纠纷案例,来解析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环节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法律救济途径。这种案例分析的方式,让法律条文变得生动具体,也让我对如何规避合同风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作者在讲解公司法时,也颇具匠心。他从公司的设立、组织结构、股权设置,一直讲到公司的治理和责任,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非常周全。我尤其喜欢他对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同主体(股东、董事会、管理层)权责关系的分析,这让我对现代企业制度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书中的一些章节还涉及了知识产权法、劳动法等内容,作者都能将其与商业实践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法律经济学著作。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著作。我通常对那种充斥着枯燥公式和抽象理论的教材感到头疼,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印象。作者的叙述逻辑非常清晰,层层递进,没有丝毫的冗余。我特别欣赏他对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讲解,比如通货膨胀、失业率、经济增长等,他都能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就像在描绘一幅生动的经济图景。例如,在讲到通货膨胀时,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定义,而是通过一个“买东西越来越贵”的生活场景,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其影响,然后才逐步引入货币供应量、总需求等因素的分析。在经济增长的部分,作者更是巧妙地运用了“国家财富的蛋糕”的比喻,将生产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要素的作用阐述得淋漓尽致,让我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的图表运用也恰到好处,没有滥用,每一张图都能精准地辅助理解概念。我感觉这本书不仅适合初学者,甚至对于已经有一些经济学基础的人来说,也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更深的理解。它让经济学不再是冰冷的数字和理论,而是变得鲜活、有趣,并且充满了生活气息。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但这本书的内容和深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作者在阐述微观经济学原理时,展现出了极高的洞察力。他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消费者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因素,以及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策略选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信息不对称的讨论,作者通过一个二手车交易的经典案例,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概念讲得非常透彻,甚至让我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类似情况。他还讨论了市场结构的不同类型,比如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并且用现实中的行业例子一一对应,使得这些理论概念不再是纸上谈兵。作者对于市场定价机制的分析也尤为精彩,他从供给和需求的互动出发,解释了价格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行为经济学的初步探讨,这部分内容让我觉得非常新颖,也为理解人类经济决策的非理性方面提供了新的视角。总的来说,这本书在理论的严谨性和现实的贴合度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

评分

这本书确实是我近几年来读过最能引起我共鸣的经济学读物之一。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仿佛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在促膝长谈。开篇就引入了几个非常贴近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比如家庭理财的小困境、消费决策的微妙之处,甚至是朋友间借贷的尴尬,这些都让我瞬间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随后,作者并没有急于抛出复杂的理论模型,而是循序渐进地为我们梳理了经济学最核心的几个概念,比如供需关系、价格信号、市场失灵等等,而且每一处讲解都配有非常生动的案例。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分析市场失灵那一部分,他没有简单地罗列几种情况,而是通过一个虚构的社区小花园的例子,将外部性、公共物品等概念讲得通俗易懂,甚至让我看到了身边一些社会现象的经济学解释。这本书最难得的是,它并没有把经济学描绘成一门高高在上、与我们普通人无关的学科,反而将其深深地植根于现实生活,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了对经济活动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读完之后,我感觉看待很多事情的角度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去探究其背后的经济逻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